2017/06/16 19:29 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 編輯:鄭劉英 瀏覽:4213
爭當基層鐵軍連隊「排頭兵」
蒼南縣新一屆村社幹部迅速形成戰鬥力
4月28日全縣新一屆村主職幹部培訓會召開以來,蒼南縣廣大村社幹部積極響應縣委號角,迅速進入新角色,適應新崗位,繪就美麗鄉村藍圖,攻堅治水剿劣,建設美麗鄉村,服務項目推進,展現出了新班子新氣象、新作為的良好狀態。
與此同時,各鄉鎮「鄉村大擂臺」活動緊鑼細鼓,振奮人心。村社換屆「滿月」,全縣村社幹部交出了怎樣的一份答卷?
齊心協力「共剿劣V類水」
村社換屆後第一時間開展培訓,蒼南縣委書記黃榮定為一萬多名村幹部上「第一課」,將村級河長治水任務作為村兩委十大任務之首, 列入村幹部履職清單,壓實村級河長責任,實行村幹部「剿劣」工作全程紀實。全縣村幹部籤訂治水、重大工程等工作責任狀2000多份,確定村級河長1036名。走馬上任的村黨組織書記迅速投入到治水剿劣的攻堅行動之中,對照自己競選列出的「責任書」,書記帶頭向前衝,全心全意辦實事。金鄉鎮城中村位於金鄉鎮中心區域,截汙納管、河道保潔、河道清淤等治水任務十分繁重。村社換屆後,該村迅速成立由村民、黨員、老人協會代表等人組成的「河小二」隊伍,由村幹部帶隊每天定時對轄區內河段進行巡視,並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單、設置文明警示牌、召開座談會、學習會等形式,為水環境修復工程保駕護航。
村書記當河長,「河小二」沿河巡查,深入謀劃生態調水,強力推進治水工程,換來河道流水清如許。蒼南縣藻溪鎮九堡村九堡溪是藻溪鎮的「心肺河」,近年來沿岸居民隨意向九堡溪排放汙水、丟棄雜物和生活垃圾, 致使九堡溪成為一條黑臭河,整條河共有排汙口104個。換屆後,新任村書記謝作鴻剛上任就謀劃村裡治水工作,主動請纓擔任「河長」,組織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河小二」隊伍3-4次在沿溪「找茬」,建立日常保潔機制。同時,強力推進治水工程,通過一個星期的努力做通九十餘戶村民的思想工作,成功封堵4個餐飲排汙口,並利用吳家園水庫實施生態調水工程,在藻溪自來水廠建500立方調節水池,將「死水活化」,從根本上解決九堡溪汙染問題。
「大拆大整」整出鄉村新天地
開展黨員「先鋒+大拆大整」活動,引導黨員幹部帶頭亮身份做承諾、帶頭認領任務、帶頭苦幹實幹、帶頭宣傳引導,切實發揮主力軍作用。廣大村社幹部整村謀劃、疏堵結合,整治農村違章亂象,推動農村轉型升級。
礬山鎮埔坪村是個有著百年粉幹生產歷史的小村莊,長期以來村民沿溪沿路搭建簡易廠房,進行「四無」小作坊生產,導致違章建築、危舊房較多,生活環境髒亂差。新任班子產生後,支部書記劉成胡頂住壓力,全面謀劃埔坪發展道路,制定了粉幹小微園的方案,得到了群眾的支持和理解。同時,做好「鄉愁工程」,吸引在外經商的埔坪鄉賢李若忠投資一千多萬建設濱水公園,大大改善了溪邊生態環境和群眾的生活。目前,已拆除沿溪沿路亂搭亂建26處,「四無」小作坊12家,D級危舊房17間,得到了群眾的一致點讚。
黨員做示範 群眾跟著幹。獅山村位於金鄉鎮城區社區北部,該村內有一處商標市場,是D級危房集中連片區,共有7幢房屋79間140餘戶,400多人居住。因房屋結構發生變化,出現了不少牆體開裂、傾斜的現象,且周邊環境衛生差、消防設施比較滯後,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問題。換屆後,村支部書記周加奎採用黨員幹部聯繫戶的做法,掛出作戰圖,給黨員幹部明責任、交任務、壓擔子,形成黨員帶頭、帶動一片的效應,千方百計做好拆遷戶工作。目前7幢樓房已拆除5幢,剩餘2幢將於7月底前全部拆除。根據獅山村整體規劃,商標市場拆除後將建成7幢5層商品套房,小區內設置綠化休閒健身廣場等配套設施,屆時將大大改善居住環境,呈現獅山村新的面貌。
村幹部衝刺「重點項目」第一線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背後,是蒼南縣村社換屆確立的實幹導向。228國道從蒼南縣赤溪鎮、馬站鎮、岱嶺鄉橫穿而過,沿線湧現了一批有想法、有幹勁的村幹部。赤溪鎮赤溪村和尖礁村交界處原有1處紫菜烘乾廠和2座瓦窯,但由於兩村部分村民有牴觸情緒不願配合,遲遲無法進行拆除,成為甬臺溫高速公路複線施工中的一塊「硬骨頭」。今年村級組織換屆後,尖礁村和赤溪村新一屆村幹部上任後將拆遷工作列為首要議題,由尖礁村書記黃友華和赤溪村主任盧成實牽頭,帶領二十餘名村兩委班子成員及黨員立下軍令狀,成功拆除紫菜烘乾廠和兩座瓦窯,面積共計500多平方米,確保了甬臺溫高速公路複線「零障礙」施工。
228國道穿蒼南縣馬站鎮鳳尾山村而過,新任村書記範叔墩上任後,召集村兩委幹部、黨員、村民代表19人組建拆遷安置工作籌備小組,先後140餘次走訪群眾作思想工作。針對涉及舊村改造的10戶釘子戶,範叔墩多管齊下,50多次到村民家中擺事實、說道理,並調動親戚朋友、黨員村民代表做思想工作。截止換屆後一周,已完成徵地73.27畝,拆遷房屋133間,高速複線拆遷工作全部完成。
甬臺溫高速複線岱嶺段大厝基村拆遷工程因徵地補償事宜懸而不決。該村換屆完成後,新當選村幹部立刻成立了重點工作攻堅隊,在半個月的時間裡,白天挨家挨戶與村民促膝長談,讓村民們了解「要發展、先通路」的理念和黨委政府的相關政策;晚上又集中在村辦公樓,總結分析工作情況和矛盾糾紛點,商討下一步對策。經過半個月的努力,成功解決了隧道口土地糾紛,完成了80畝土地青苗補償,並與剩餘7間房屋群眾順利籤訂了騰空協議書,打通了甬臺溫高速複線岱嶺段「最後一公裡」。
這樣的鏡頭還很多。放眼全縣轉型發展第一線,一支基層「鐵軍連隊」正卯足幹勁,沿著縣委確定的航向劈波斬浪,勇往直前。「我們將延續村社換屆中的嚴實導向,堅持戰鬥力標準,開展鄉村大擂臺活動,層層傳導壓力,在全縣農村形成了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蒼南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通訊員:劉紀坤 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