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習慣問題,大家都知道是飲食還有生活作息方面的習慣。像熬夜、挑食等都是不好的壞習慣,會對身體有影響,就會有人叫我們去糾正這些壞習慣。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壞習慣都是對健康不利的?是不是所有的壞習慣都要改?下面我們談一下有哪些「壞習慣」,對身體健康是有益處的。
習慣一,吃飯慢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小時候都會有被家人說吃飯怎麼這麼慢的現象。家裡一般吃飯一迅速為主,會叫你吃快一點。而且大人們吃飯都會比小孩子吃得快,這時就會更加顯得你吃飯的時候很慢,這時家長就會催促,應該把這個習慣改掉。其實吃飯慢一點,是對身體好的,細嚼慢咽才有利於食物的吸收。
食物一開始的時候是通過口腔進入胃的,如果吃得慢,嚼得慢,嚼得比較仔細,就能讓腸胃更好的吸收,幫助減輕腸胃工作的負擔。有研究表明,吃飯慢的人比吃飯快的人相對而言,患腸胃疾病的概率要小上不少。所以吃飯的時候你是漫的,而且咀嚼次數比較多的,那麼這個習慣不要改,這樣長期以往對胃是有好處的,也會對身體健康有益處。
習慣二,抖腿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把它視為一個壞習慣,人要左右想站有站相。其實人們在坐著思考問題或者工作的時候,精神是一種集中的狀態,神經也是處於緊繃的,這是如果肢體不放鬆的話,就很容易導致精神上的疲憊。抖腿也可視為一种放松的方式,兩腿在搖晃、抖動的時候,就可以幫助緊繃的肢體緩解,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心情。如果有一緊張就抖腿的習慣,可不用改。
習慣三,賴床
很多人都是喜歡賴床,也有人覺得是一個壞習慣。其實如果早上眼睛剛一睜開,就馬上起床的話,就會讓肌肉沒有緩衝的時間,容易產生酸痛感。而且這是我們的血液流通會比較緩慢,不能夠及時地將氧氣輸送到大腦中,就會導致血壓升高,產生頭暈等症狀,就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所以早上可以適當的賴床幾分鐘,讓肌肉以及血液有個緩衝期,更好地回到工作狀態,而且可以預防中風。
習慣四,吃幾頓飯
一日三餐是好習慣,一日多餐是壞習慣,其實並不是。一次吃得太多會讓胃部變大,增加胃部的負擔,還會讓人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每天多吃幾餐,每次吃的又很少,胃就不會被撐大,也可以適當的緩解腸胃壓力,減輕腸胃的負擔,是很好保胃護胃的方式。但是主食還要記得吃點,經常飽腹是不好的,飲食要儘量吃差不多即可。少食多餐,並不代表不是飲食不規律,反而是健康的習慣,可以幫助減輕胃腸的壓力,對於減肥瘦身也有一定的功效。
像上面的「壞習慣」如果你有的話也不一定要改正,對身體健康也是一定程度上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