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們,晚上好。
最近這段時間,一條不大的新聞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在重慶沙坪垻,一輛奧迪車停在小區被劃,民警從監控中發現,一個10歲的男童繞車身轉圈形跡可疑,小朋友卻堅稱「在車邊逗蒼蠅,碰都沒碰這輛車」。事件一時陷入羅生門,孩子的父親看了監控後卻「默認了錯誤」,向車主做了賠償。幸運的是,民警堅持追查了3天,最終還了孩子清白,「保護了孩子的心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相信不少人小時候,都有過與這名小朋友相似的經歷:明明不是自己闖的「禍」,卻遭到大人們不問青紅皂白地呵斥;明擺著與自己無關的「鍋」,也在百口莫辯中背到了自個兒身上。
或是被冤枉、或是被誤解,總有那麼幾個委屈的時刻,留在了童年時光不為人知的記憶深處。應該說,這個時候大多數的情緒,不過是一時的擰巴,在父母的關愛和長輩的呵護下都能得到化解。但是,倘若不管不顧,任由誤會越結越深、偏見從無到有,就有可能種下一顆種子,撕裂親情的紐帶,在塑造精神、健全性格的成長枝幹上結出意想不到的果實。
比誤解和冤枉更欠妥的,是滿不在乎的態度和強詞奪理的做法。或許,父母與孩子、長輩與後輩之間沒有必要爭個高下、分出高低,但最起碼的尊重和體諒,卻是親子關係裡最容易被忽視的內容。現實生活中,父母教育孩子的畫面司空見慣,孩子低頭認錯也是大多時候的結局。可一旦反過來呢?如果確實是父母誤解了、做錯了,會不會像這個民警一樣花費精力還個清白?能不能向孩子的委屈道聲抱歉?遺憾的是,正如歌曲裡唱的那樣,「大人們根本不能體會他的用心,好像隨他們高興就可以徹底的否定」,諸如「說你兩句怎麼了」「是不是要我跟你道歉」之類的粗暴回應,還是佔了很大一部分。甚至有網友說,「有時父母的一句話,可能要用一生去治癒」。
孩子的心靈就是一張白紙,最初印在白紙上的東西是最深刻的。可不要小瞧孩子的內心,那是一個發育中的微觀宇宙,也是一片能種下任何可能的淨土。一朵雲在大人眼中是一團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個奇異世界。一些成年世界裡並不在乎的細節,他們可能看得比什麼都重。父母的言傳身教、周遭的是非曲直、甚至只是網絡上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左右孩子的心智,構成一個世界的全部。
他們或許很單純,幾顆糖果、些許肯定就能高興半天;他們也會很複雜,一次懷疑、一句中傷就會耿耿於懷。越是一顆未曾沾染世故的心,才越發敏感,越需要善待。 ![]()
圖片來源:搜狐網
換個角度看,
這名小朋友的幸運,不是因為求助了警察叔叔,而是出現一個願意傾聽、給予信賴的人。最近這段時間,年輕人因為與母親發生口角、被父母訓斥選擇輕生的新聞偶有發生,很多人總是難以理解這種舉動背後的心情。事實上,衝動的因果早已種下,彼此信賴的天平早已失衡。
對父母來說,與其讓孩子把委屈埋在心裡等待爆發,不如痛痛快快地交流一番、大大方方地做個表率。或許直到這個時候,才會驚覺孩子的成長、發現自己的疏忽。 成長是一場雙向互動,考驗的不僅是孩子,還有陪伴他的人。對很多人來說,「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彼此之間的信任與依賴,才是這個「新手家庭」最堅固的堡壘。 這正是:冤枉很無奈,有愛才明白。 大家晚安。 (文 | 盛玉雷)
| 薦書 |
★ ☆ ★
《與世界談談心——睡前聊一會兒》
★ ☆ ★
![]()
丨簡介丨
繼《與時代談談心》後,人民日報評論部的「睡前聊一會兒」欄目再推系列讀物之《與世界談談心》。本書系統梳理了這兩年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新聞熱點,分為都市、生活、藝文、校園、新知、科技、心理、食飲、光影、風尚10個部分,給讀者一個觸摸時間、觀察世界的窗口。
這個世界的豐富性,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這本書所收錄的,也只是我們這個宏大時代的吉光片羽。但這些文化現象、社會風尚、思想觀念,就像風與水之於大地,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覺中刻畫著我們的時代。我們嘗試從中看到水的走向、聽到風的聲音,去發現、接受和推動改變。我們希望,瞬間的積澱不要流淌,歲月的饋贈別被消磨,而是在時間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潛的力量。我們希望,能與讀者一道觀察、思考,發現更廣闊的時代,與社會一起向陽生長。
— 京東已售,掃碼即購 —
![]()
— 「與時代談談心+與世界談談心」套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