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的中年失業者,怎麼規劃今後的生活?幾點建議供參考

2020-12-17 實體經濟守望者

目前社會上有很多50多歲的「閒人」,就是一些面對困境的中年人,暫時在社會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這其中有創業失敗或因商致貧者,也有被下崗被辭退的失業者。那麼,對於這些50歲以上的中年失業者,怎麼規劃以後的生活呢?我這裡提幾點建議供參考。

充滿信心

對於一個50多歲的中年人,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要相信社會餓不死一個勤奮者。現在的時代是飛速發展的時代,只要你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就算去送快遞,每個月最低也能滿足你3000元的收入。現在的電商平臺很多,替他們跑腿以及發廣告傳單,或者是如果你懂技術的話,可以在網絡直播賣貨。開自己的淘寶店,這些都可能使你每個月不低於幾千元的收入,只是多和少不同而已,所以說不必太擔心,只要肯付出辛苦。一定會過著美好的生活的。

做真實的自己

中年最好的活法,是能夠活出自己。什麼叫活出自己?就是把你這一生最想要的生活方式,呈現出來,把你最不想繼續的東西,給掐掉。但前提是,你清楚自己,並有勇氣做自己。比如,你想要再婚、想創業、想整容、想做志願者、想離婚、想週遊世界、想醉生夢死等等。或你不想再為誰負責、不想做家務、不想帶孫子、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不想……,你能自信地告訴自己:我知道,也能做到。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是體味了世事百態之後而知進退的人,才比較容易做到享受生活,不被生活所累。人到中年,你不可控身體不朽,但可控自己要不要做自己?就算你臉有粗皺紋、腹有油膩肚,也無妨你對某種活法的選擇。

不放棄嚮往和希冀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從生到死,都不要放棄嚮往和希冀,特別對於一個50多歲的人,更不能讓自己活成行屍走肉,混吃等死,要勇敢面對未來。人,總是倒在黎明前,總是在遺憾中離開這個世界,只要還活著,就要去追求。

關於這一點,我本人是非常有感觸,自己做了半輩子實體經濟,看到目前的許多實體企業舉步維艱,我就一直利用自媒體文章在呼籲,就這樣一直在堅持守望實體經濟的春天。這樣就感覺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忙忙碌碌,這樣人就過得非常充實。

綜上所述,一個50多歲的中年失業者,如何規劃今後的生活呢?就是相信自己,做真實的自己,不放棄希冀和努力,這樣,你就會未來可期。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交流這麼些,感謝閱讀。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

相關焦點

  • 一個40歲左右的失業者,現在可以選擇哪些工作?幾點建議
    2020年剛開始,遭遇到這樣的疫情,今年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面臨失業,這些失業者又將如何面對困境呢?這其中特別是一些40歲左右的失業者,這樣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沉重,正是家裡的頂梁柱,一定失去工作怎麼辦?我認為,不可怕。
  • 50歲的失業者,現在有哪些合適的工作可以選擇?推薦幾種
    由於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現在社會上有許多50歲左右的失業者,短期內找不到掙錢的途徑,這就會使自己家庭生活陷入困境。那麼,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對於有一些50歲的失業者,現在有哪些合適的工作可以選擇?因為我本人也是50歲,非常關注這方面,這裡推薦幾個供參考。
  • 43歲失業者沒有收入,不用焦慮,這6份掙錢多的工作夠養家
    非常能理解一個43歲的失業者沒有收入的迷茫和痛苦,在當今社會上有很多40多歲的中年失業者,都處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許多人都在咬牙堅持著。 那麼,一個43歲的失業者,現在做什麼可以養家餬口呢?這6份掙錢多的工作夠養家,推薦供參考。
  • 50歲左右的失業者,可以幹些什麼來賺錢補貼家用?這幾個方面都可以...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崗位都在減員,特別是對於50歲左右的人員。現在很多50歲左右的失業者,暫時找不到事情做,但是一家老小要養,巨大的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那麼50歲左右的失業者,幹些什麼能賺錢補貼家用呢?這幾個方面都可以選擇。
  • 一個50歲左右的失業者,有哪些工作合適做呢?嘗試從事這三類工作
    目前社會上有許多50歲左右的失業者,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一些什麼事情,找不到工作。創業擔心失敗,懷疑自己的能力,還怕上當受騙。就這樣讓很多50歲左右的人一籌莫展,就一天天稀裡糊塗過下去。那麼,對於這些50歲左右的失業者,有哪些工作合適做呢?嘗試從事這三類工作。
  • 52歲國企合同工,慘被辭退,怎樣「養活」自己?四個建議供參考
    52歲年齡大嗎?工作不好找嗎?答案是否定的。世界衛生組織年齡劃分標準,52歲屬於中年,正處於幹事創業的大好時機,職場中50多歲的職工比比皆是。根本原因在於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這個年齡段人們的身體還算硬朗。
  • 中年失業者怎麼活下去?
    來源:知乎 回答者均匿名提問:魔都,40 歲,周五裁員,製造業。身上還有 30 多萬的房貸,孩子才低年級。看著孩子幼小天真的臉,想死都拿不出勇氣。不幸的是在中年被趕出來,面對著各種年輕人的競爭。我可以想像投的簡歷大部分石沉大海的情景(40歲的簡歷直接刪除),事實也是如此。
  • 有幾點建議供參考
    小編以下有幾點建議供填報志願的考生們參考。小編有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1.如果非常看重第一學歷,那就選本科。考生可參考學校歷年的招生分數線,選比較有把握的學校,可從學校所處的城市、報考專業的排名、學校的名字優先按等級來選,由於是平行志願,把想報的學校排前。
  • 人到中年,月薪3000,是跳槽改行,還是堅持固守?6點建議供參考
    人到中年,月薪3000,是跳槽改行去多掙錢,還是堅持固守著這份3000工資的工作?說老實話,現如今,一個月3000元工資確實有點低、有點少、有點不夠花的。一個人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說明已經產生了危機感,已經感覺到了經濟壓力。是跳槽改行,還是繼續堅持,這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而定。
  • 臥室噪音大怎麼辦,幾點小建議供參考
    按照2008年10月實施的我國《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我國最新的住宅區噪音標準規定白天和夜間的噪音分貝值分別不得高於40和30分貝。研究表明,30分貝以下屬於非常安靜的環境,在這個標準下休息時比較合適的。40分貝是正常的環境,如一般辦公室應保持這種水平。
  • 20歲做好職業規劃,35歲才不會被中年危機拖垮,職場新人必看!
    職業規劃肯定慢慢就清晰了嘛。於是我們埋著頭往前衝,一周又一周,一年又一年,把自己置身在無休無止的表格、會議,和飛來飛去的出差裡。頸椎慢慢僵硬,髮際線慢慢後移,我們發現自己再也加不了班,再也沒有年輕時的激情,抬頭一看前面的路牌,寫著四個大字「中年焦慮」。
  • 對什麼都不感興趣,37歲王鷗被指中年危機,談談中年危機的特徵
    其實這幾個還遠遠談不上中年危機,估計20多歲中招的有一大波。真正的中年危機應該源自於:我們已不再年輕,但仍然無力掌控自己的生活。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一詞的出現,最早來自 20 世紀 60 年代,加拿大精神分析學家賈克(Elliott Jacques),在對藝術工作者的觀察中發現,許多原本滿懷雄心壯志的工作者,到了四十歲左右,會因為工作或生活其他方面的不順遂,開始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悲觀感受,發明了這個詞。
  • 一個50歲的人想在農村搞養殖,養什麼合適?推薦幾個供參考
    對於一個50歲的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選擇到農村搞養殖,我認為非常好。但是養殖業風險大,項目的選擇很重要。那麼一個50歲的人搞養殖,養什麼合適呢?我這裡推薦幾個供參考。黑羽烏雞對於一個50歲的人搞養殖,可以選擇養黑羽烏雞。黑羽烏雞是這些年來在我國比較受歡迎的一種養殖項目。
  • 美國失業者生活難以為繼 新一輪救助在路上?規模腰斬 難解失業者之...
    腰斬」,這將會令失業者的生活更加艱難。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失業救濟金幾乎不能讓失業工人維持基本生活,然而最新消息稱,美國共和黨正在制定的新一輪刺措施規模將減半,失業救濟金也可能會「腰斬」,這將會令失業者的生活更加艱難。
  • 中年女性怎麼穿,看看50歲的詠梅,照著穿就很美
    說到詠梅,我想可能有人會不太認識,詠梅是我國知名女演員,她的脾性就如同她的長相一樣,非常的恬靜溫柔,說一句"人淡如菊"也不過分,人過中年的詠梅雖然身材已經沒有年少時那樣苗條,但是她的穿搭仍然值得我們去學習,優雅貴氣十足。中年女性怎麼穿搭呢?身材走樣不可怕,看看50歲的詠梅,照著穿優雅貴氣!
  • 40多歲的人、沒有文化,現在能做一些什麼工作呢?推薦幾種供參考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如果能有一份相對穩定,收入靠譜的工作,那也是一個不錯的生活。現在很多企業廠礦經營都不太景氣,社會上到處都是處於困境中創業失敗或者失業者。那麼,對於一個40多少沒有文化的人,現在能選擇一些什麼工作呢?我這裡推薦幾種供參考。
  • 一個50歲的人下崗了,沒錢沒人脈如何開始創業呢?幾點建議
    目前社會上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多,一些50歲左右的人因為各種原因下崗,沒錢沒人脈,想創業不知道做什麼好?實話實說,對於一個50歲的下崗者,我建議不要去談創業的事了,做那些高大上的夢沒有用,還是踏踏實實做一些小生意比較靠譜。不能說下崗失業沒工作了,就想著自主創業,那是胡扯淡。那麼,對於一些50歲的下崗者,能做哪些小生意呢?我這裡推薦幾個供參考。
  • 大學生活很美好,作為過來人,提幾點中肯建議
    大學新生們已經陸續入學,作為過來人,有一些經驗作為分享,提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1、學業為重,永不過時 跨進大學校門,意味著更廣闊的視野與天地,意味著自我管控的能力更需要加強。大學時光主要是用於學習的,所以,在接受新鮮事物的同時,別忘了什麼才是根本與最重要的。
  • 關於高考志願填報的幾點建議
    關於高考志願填報的幾點建議 隨著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作為高校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和很多老師多次聊過學術規劃和事業發展的問題,而且每年這個時候都要接到大量親戚朋友諮詢報考事宜,因此在志願填報方面算是積累了十幾年的經驗,多了一些思考,此次受九五汽車之邀,想就多年來的心得談幾點體會,供各位家長參考。 一、興趣是第一選擇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導師。
  • 20歲-60歲的職業生涯規劃
    我國從事職業生涯規劃研究的人事人才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羅雙平認為:以年齡為依據,每十年作為一個階段比較合適,即二十歲至三十歲為一個階段,三十歲至四十歲為一個階段,依次類推。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幾個階段,那麼你現在該做些什麼呢?羅雙平談了他的看法,供讀者朋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