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小學生的書包那麼貴?
日本小學生的書包單價高達5000元人民幣,有GPS定位系統,防止孩子被綁架或者走丟,而且十分結實,能夠在地震時防禦自身,避免受到撞擊,而且書包在他人落水時可以當做遊泳圈來拯救他人性命。
日本小學生書包「ランドセル」(日語,源自荷蘭語「ransel」)專指「箱型皮質學生書包」。
最早這種書包是幕府配置給新軍隊的軍用背包,1887年,皇太子背的就是這種書包去上學的。
而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這種荷蘭背包逐漸成為日本小學生的標準背包。
雖然這種背包外表樸素,但是價格極高,有的甚至高達1萬人民幣,如果考慮到這個背包的極佳功能性,還是值得一買的,有助於構建學生極好的童年。
但是在中國的小學門口,一旦放學,就看見小學生背著恨不得拖到地上的書包到處跑,家長們看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會搶過孩子的背包,承擔在自己身上。
學生們的書包也都相當重,家長們都會查看這麼重的背包裡到底放著什麼東西。
因為中國學生的課程十分繁忙,語數外物政史地化生還需要樣樣精通。
每門課在每天幾乎都有,所以往往學生回家時是背著所有要學的課本還有輔導資料回家,再加上雜七雜八的文具盒、水杯和雨傘,對於一個學生來說也就相當重了,不光學業沉重不堪,書包的重量同樣沉重不堪。
但是小學生的書包有多重呢,幾位中國學生的家長為他們量過,大概有十斤左右,天天背著如此重的書包來回,真的是苦不堪言,很容易因為小學生在發育年代,因為書包太重而長不高。
但是最後也都減負過,也都沒見學生書包裡的書少過,這是因為家長為孩子思考過多,包辦太齊全,導致孩子在想起今天有哪些作業時大腦一片空白,於是就把所有的書都背上了,以防萬一。
但是同樣學業繁忙的日本的小學生背書包很輕鬆是怎麼回事呢?
日本小學生的書包是因為他們那邊經常發地震又是海邊,書包的作用可以用來抗震,落水也可以有浮力,因此書包可以說是小學生的救命稻草。
而且日本的老師會詳細的把作業寫在黑板上,明確孩子背回去的書本總數儘量不超過五本,明確後才會放學。
而且日本的孩子由於接受學校的教育,書包是自己的所有物品,理應不應該讓其他人幫忙,也不願意麻煩他人。
所以,日本的小學生書包十分輕鬆便捷而且也十分安全,從這個簡單的細節,就可以對比出中日對待小學生和書包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