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默想:從「西門」到「彼得」的轉變 我們的軟弱主都饒恕

2020-12-16 基督教資訊平臺

配圖:pixabay.com

西門彼得是耶穌十二門徒的首門徒,他原名西門,出身在加利利海邊,原是一名漁夫。他也和猶大一樣犯過一樣的錯誤:西門三次否認主,猶大出賣主。但最後他們的結果截然不同,西門迷途知返,在主面前認罪悔改;猶大則是悔而不改,上吊而死。

彼得在使徒的時代,是被聖靈充滿的人,他曾在公會和大祭司面前堂堂宣講神的福音,和他之前三次否認主時的樣子截然不同。馬可福音裡記錄,耶穌問他們:「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可8:29)彼得是門徒當中第一個認出耶穌是基督的人。

在第一次見到耶穌時,耶穌就讓他稱為「彼得」,「彼得」就是「磐石」的意思。從西門到彼得,這中間經歷了什麼呢?在彼得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教訓和功課呢?

耶穌曾有三次呼召彼得:

第一次是彼得的弟弟將他領到耶穌面前,耶穌對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翻出來為彼得)。」(約1:42)。第二次是門徒們跟隨主約有兩年半之後,主問門徒們「我是誰」時,彼得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主稱讚了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你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太16:15-18)第三次是耶穌從死裡復活,在加利利海邊向門徒顯現時,呼召彼得,詢問他「你愛我必這些更深嗎?」

從第一次到第三次的呼召之間,彼得是經歷了很多事情的。他曾親眼看見耶穌所行過的一切神跡奇事:主耶穌使睚魯的女兒復活;主耶穌行走在水面之上;主耶穌使彼得嶽母的熱病退去;主耶穌醫治瞎眼的、瘸腿的、患血漏的病人……在高山上,彼得親眼看見先知以利亞和神人摩西向耶穌顯現,同耶穌說話;也親耳聽到有聲音從雲彩中發出來:「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彼得見證了耶穌的大能,親嘗了基督的恩典和慈愛,因此他才能在耶穌問「我是誰」時,毫不猶豫地說「你是基督」這樣的話語。其實這是不容易的。在當時的時代,行邪術、拜偶像的人比比皆是,耶穌雖然行神跡奇事,卻也有人說他是「靠著鬼王別西卜趕鬼」,更何況耶穌還有著「木匠兒子」的身份,與猶太人所期待的「神子踏著雲彩從天而降」完全不同。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被聖靈充滿的人,在不久後,三次否認主。

主提醒彼得他將要跌倒,彼得信誓旦旦誇口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甚至是在主告訴他雞叫以先他要三次否認主時,彼得仍揚言:「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22:33),「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太26:35)。

也就是這之後,主被兵丁帶走,彼得在侍女面前三次否認了主。從誓言要與主同死到短短幾分鐘內三次否認主,這才經過了多長時間?「正說話之間,雞就叫了。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他就出去痛哭。(路22:60-62)」。彼得此時的心應該是怎樣的呢?悔恨、痛苦、懊惱、悲傷、心碎……肯定有很多的情緒在他心底翻湧。主轉過神看他的那一眼,難道是責備嗎?是譏諷嗎?主是在饒恕他,主的那一眼裡滿含無奈、慈愛與饒恕。主從一開始就知道彼得會否認自己,他知道彼得驕傲和軟弱,也饒恕他的驕傲和軟弱。

正是有了這「三次否認主」的特殊經歷,再次復活後的主詢問他「你愛我嗎」之時,彼得都回答「你知道我愛你比這一切更深」。彼得雖曾三次否認主,然而主還是給了他三次機會挽回他,承認他。

經過這一系列的事情,彼得真正站立起來,成為「磐石」,在公會面前堂堂見證耶穌的福音,也能對殿門口求周濟的瘸子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3:6)這是何等的信心,何等的聖靈充滿。

彼得就是我們每一個跟隨主的人的真實寫照:我們在生活裡,服事上,也常軟弱,常虧欠主,常有患難來襲時我們就跌倒,稍有不順心時就疑惑,也曾屢屢小信、悖逆,在一切的難處上責問神。然而主還是饒恕了我們的一切軟弱和虧欠,他愛我們,並要挽回我們。

弟兄姐妹們,我們也要時常詢問自己:我們是否愛主比這世上的一切更深?我們是否也常常否認主?彼得原是普通的漁夫,但他回應了主的呼召,儘管軟弱過、羞愧過、悔恨過,也依然奉獻自己一生跟隨主。我們也當在主面前悔改,承認我們的罪,並將我們一生單單仰望主的心意向他陳明。

相關焦點

  • 無法饒恕,是因為我們根本不了解饒恕
    本文摘自提姆·連恩&保羅·區普作品《人際關係:神救贖的工場》,基督使者協會本書大陸簡體版即出,請讀者們代禱出版順利我們為何無法饒恕?為何基督徒不在教會、家庭、關係中操練饒恕?我們不饒恕,是因為我們根本不了解饒恕,在聖經裡,神清清楚楚地揭示了饒恕的真義。
  • 彼得的破碎和重建(之一)——那位仁慈的救主(聖經人物)
    03 彼得的宣告與主同死——我願意為你死【路22】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耶穌找到彼得,讓他面對自己的羞愧,而且迎接饒恕和接納。本該彼得認錯的,但是耶穌卻以正面問是否愛我的問題,來解決了。耶穌沒有責備。實際上,耶穌尋找彼得,是在主復活以後的掛懷的事,耶穌借著天使說,告訴眾信徒和彼得。這件事,把彼得突出出來。免得彼得不去面對復活的主,或者說沒有臉面面對復活的主。特意叫上軟弱失迷灰心的彼得。
  • 讀經默想:因我奉差原是為此
    38耶穌出了會堂,進了西門的家。西門的嶽母害熱病甚重,有人為她求耶穌。39耶穌站在她旁邊,斥責那熱病,熱就退了。她立刻起來服事他們。40日落的時候,凡有病人的,不論害什麼病,都帶到耶穌那裡。耶穌按手在他們各人身上,醫好他們。41又有鬼從好些人身上出來,喊著說:「你是 神的兒子。」耶穌斥責他們,不許他們說話,因為他們知道他是基督。42天亮的時候,耶穌出來,走到曠野地方。
  • 「聖經」順從聖靈的西門彼得,靠主得勝,丟棄了過去膽小與害怕
    闡述耶穌被捕以後,西門彼得曾經因害怕猶太人,而先後三次不認主耶穌,否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但是,得著聖靈以後,彼得卻耶路撒冷向人們見證耶穌,傳講神的話語,並不害怕猶太人。原來謹小慎微害怕猶太人的西門彼得,在得到聖靈的恩賜以後忽然變得剛強壯膽了。他傳講神的話語時,就如同耶穌傳講神的話語是一樣好似有權柄的人,使聽見的人覺得扎心(參徒2:37)。
  • 十二門徒的「首召者」——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
    從聖經中我們可以得知,安得烈追隨主耶穌前是先知若翰的門徒,次日,洗者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約1:29—41)。我們知道先知約翰為了耶穌而預備道路,他被稱為至高者的先知。由此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安得烈信主前就是一位期待默西亞和天主正義的虔誠猶太信徒。
  • 基督徒,當學會饒恕和祝福你的敵人
    然而,當我急急地求神這麼做的時候,在禱告中,主告訴我:「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6:14-15)我簡直不敢相信。主居然要我原諒對方。一開始,我的心是拒絕的。可是每次禱告的時候,主都敲打著我的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周日做完禮拜的時候,我們大家一起獻上主禱文,「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 那些年使徒彼得問過的問題
    一、關於饒恕弟兄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太18:21-22)彼得之所以問饒恕弟兄的問題,是因為主耶穌在前文講了如何對待有過錯的弟兄。
  • 主日講章:七十個七次的饒恕
    到七次可以嗎?」彼得的這個七次是有他的道理的:七在猶太人的概念中是一個完全數字,猶太的拉比勸勉猶太人說,可以三次饒恕得罪自己的人,第 四次就不饒恕了。彼得已經把拉比教訓中饒恕的功課翻了一倍又加上了一次,對他來講,這應該是他可以承受的最高限度了。耶穌卻說:「不是七次,乃是到七十個 七次。」(太18:22)  這七十個七次是一個多么難的功課!
  • 感動無數基督徒的視頻|基督徒|耶穌|西門彼得
    弟兄姊妹 這是一個動畫短片,背景音樂動人,一個簡單的故事,耶穌溫柔親切的問:「彼得,你愛我嗎?」彼得,你愛我嗎?Peter,do you love me?彼得,你愛我嗎?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約翰」在馬太16章17節稱「約拿」),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 日禱記丨天父,求您加添我們愛的能力,幫助我們在愛裡完全(2019.6.5)
    — 讀經默想 —愛仇敵並不容易,儘管我們知道,耶穌教導我們應當去愛不能愛之人,但真實境況確實很難做到。雖然信仰了,但是「愛仇敵」這件事依然不能靠著我們自己的能力達到。我們的內心充滿著嫉妒、誘惑、憤恨、紛爭,腐敗的東西往往會將潔淨、饒恕、仁愛、和平給吞噬。
  • 恩典之聲:從「耶穌醫治彼得的嶽母」來看醫治和服事(2016-8-18)
    「他們一出會堂,就同著雅各、約翰,進了西門和安得烈的家。西門的嶽母正害熱病躺著,就有人告訴耶穌。耶穌進前拉著她的手,扶她起來,熱就退了,她就服事他們。(可1:29-31)」。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到,並沒有人告訴耶穌,彼得的嶽母生病了,甚至連彼得和安得烈自己也沒有說,但耶穌知道了,耶穌主動來到了彼得的家中,來醫治他的嶽母。
  • 使徒彼得是不是注重罪孽?
    (詩篇 66:18 和合本)這位讀者就責問小編說:「照作者這麼分析,那彼得豈不是注重罪孽」?於是他就引用經文,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
  • 我當饒恕他人幾次?
    饒恕他人首先得釋放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也就是饒恕他人,首先受益處的是我們自己!然後覺得對自己有益處的,為何不改變呢!原來上帝的話語都是對我們好的。親愛的家人們,當我們認識到這個時,我們也會有分辨的心。我們明白了:原來之前所看的電視劇中那些以報仇為人生目標的人活著是多麼的苦毒與不幸啊!我們也明白了懂得饒恕他人是人生的智慧!
  • 讀經默想:勝過世界不靠自己,乃靠基督
    (約16:33)1,默想這一段經文一直鼓勵著我去面對生活、面對未來。這是耶穌與門徒最後的時刻所談話的內容,耶穌清楚告訴門徒,他的時間到了之後會離開世界,往父那裡去。而此時的門徒是不明白的,他們不理解耶穌的話,但耶穌耐心給門徒解釋自己的事工完成與離去。
  • 技巧 | 如何使用麥琴讀經表(2019版)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我們鼓勵你開始或繼續使用麥琴讀經表來讀經,願你在新的一年能「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西3:16)!如何使用麥琴讀經表作者:aquila005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怎樣更好的去默想神的話語(2020-5-9)
    其次,具體怎樣默想話語默想要有專門與神在一起獨立安靜的時間,這個時間最好有規律的,習慣性的時間。默想時不要分心在其他任何事情,甚至是屬神的工作上。默想就是靜默在神面前,在話語中見到神、與神獨處,親密相交的訓練。一般而言,默想是介於讀經聽道和禱告之間的。
  • 【靈修】每日讀經(5)「以諾與上帝同行」
    讀經時間:2016年1月5日(星期二)讀經:《創世記》第5章默想「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上帝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養女。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禱告全能的上帝,你有威嚴,有榮耀,但你顧念我們的卑微,體恤我們的軟弱,並且樂意時時與我們同在,與我們同行。主啊,我願與你同行,一生一世住在你的殿中,瞻仰你的榮美,在你的殿裡求問(參27:4),求你給我追隨你的力量,「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歌1:4)。奉主名求。阿們。想讀更多文章?請點下列標題!
  • 【周•三•小•排】出埃及生•命•讀•經 第三十三周
    他去什麼地方,去作什麼,都是我們禱告的範圍。我們要照顧人,要這樣照顧。不光是照顧他的靈而已,要象照顧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全面、全方位地顧到。我們的新人照顧表,有許多項目:有沒有為他禱告?有沒有接觸他?有沒有與他一同讀主的話?他有沒有來主日聚會?有沒有參加小排?最後還有一個「其它項」,就是指他有哪一方面的需要。
  • 根基立在磐石上,彼得這個名字的來源
    Peter,就是彼得,彼得是耶穌十二門徒之首,就是耶穌問「你們說我是誰」,回答,你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16:15)的。彼得這個名字是耶穌給的,他本名西門。他是一個漁夫,在加利利海邊捕魚,因此基督教和魚的符號緊密相關。早期教會受羅馬和猶太人迫害,信徒逃散無法說明身份,見面便以畫條魚表明是自己人。但彼得並不完美,相反總是「掉鏈子」,極具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