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家埠冬醃菜開醃,這裡有一套教科書版的步驟要不要了解一下

2020-12-22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楊曉政 文/攝

杭州四眼井茶香麗舍民宿的老闆老倪說,如今西湖邊的遊客跟10年前不同,大都不是專程來看兩堤三島的,他們往往一住就是連續三天,有的來跑步、有的去冬日茶山曬太陽、有的來打虎跑水、有的去十五奎巷吃毛豆兒煎臭豆腐、有的去上茅家埠看人家醃漬冬醃菜。

茅家埠73歲的老徐,今朝(11月13日)第一缸冬醃菜開踩。

忙冬醃菜的只有老徐(踩)和老伴(切),圍觀的卻有三五位村鄰、十來位遊客和錢江晚報記者。

我們也記錄了整個過程,大家看看,是不是一部杭州版的冬醃菜教科書呢。

第一步:先晾曬。11月10日,茅家埠,老徐曬冬醃菜

第二步:老徐踩冬醃菜

第三步:第二次碼冬醃菜,菜心朝裡,菜根朝外

第四步:撒第二次鹽

第五步:粽葉用來蓋菜、擋灰塵

最後一步:大鵝卵石,用來壓冬醃菜

1】一缸冬醃菜,少放2斤鹽

咯吱咯吱。老徐體重145斤,赤腳踩著:「今天不用去走路鍛鍊了,大概踩兩三小時吧,肯定超過2萬步了。」

大白菜碼放有講究,根部靠缸壁,葉兒聚圓心,轉著圈兒擺,每次碼幾十株,踩40分鐘左右;出汁水後,菜很癟了,於是再碼放一遍新的菜,繼續踩;如此一共四五次。

「一隻大缸,200多斤長梗白菜。每100斤菜,放兩斤細鹽。」老徐說,15年前的冬醃菜,100斤菜是放3斤鹽的,如今大家經濟條件好了,追求健康飲食,都喜歡吃淡嗚嗚的冬醃菜。

冬醃菜踩好,老徐用粽葉兒鋪蓋擋灰,再蓋上毛竹排,毛竹排上壓幾塊大鵝卵石,今日就算大功告成啦!

「3-7天後,菜汁出來很多了,石頭就拿掉一部分,讓汁和菜齊平,菜再把汁頭吸回去一點——這個我們叫做『復一復』,這樣做出來的冬醃菜才脆。如果不『復一復』,冬醃菜就太硬了,嚼起來沒有脆生生、嫩嫩的感覺。」老徐冬醃菜踩了50年,是村裡一把好手。

2】預定了20天後的那碗炒二冬

「炒二冬多少一碗?」上海遊客陳女士看著新鮮的長梗白菜,腦補了鮮掉眉毛的冬筍炒冬醃菜。

「不是這樣算的。」徐太太一邊把菜葉切掉,整理著菜梗兒,一邊笑眯眯答,「一般最低60元每位,一桌兒配菜,肯定給你上這碗二冬。20多天以後,才有得吃哦!」

「哦,那我們到時候來。」陳女士點點頭。

圍攏來看踩冬醃菜的看客七嘴八舌:小時候,下雪了,不方便出門去買菜,媽媽就會從走廊上的大缸裡撈出一棵冬醃菜。洗洗乾淨,切成小塊,蓋上幾片冬筍和開洋,淋上點豬油,飯鍋裡一蒸,就好吃了;拿些大蒜、冬筍片炒炒,也很入味;冬醃菜芯兒,拌點麻油,可以生吃……

3】賣冬醃菜的車,村民們在等你了

「菜場裡我昨天買了一株,10.4元。」茅家埠村民老王說,價格不便宜,味道也沒有自家的好,「過幾天,等大白菜上市了,我家也要開始踩了。」

村民趙女士說,老徐家踩得那麼早,因為他兒子開車去城西蔣村那兒買來300斤菜,1.2元一斤。一般村民們會等著菜販子上門。呶,每年冬天,都有賣長梗白菜的車,專門送菜到茅家埠。

到時候,西湖景區的各村裡又有一景:每幢小樓都鑲上了青白相間的「花邊」——成千上萬斤長梗大白菜或趴在水泥地上,或躺在院子圍牆上,整整齊齊地享受著陽光。

相關焦點

  • 「汗腳男人」踩的冬醃菜更入味?老人傳授秘訣
    最近,社區剛剛舉行了一場「青芝塢自製冬醃菜PK賽」,比賽用的冬醃菜,都是每戶人家家裡人用腳踏出來的。  挑白菜、曬白菜都有講究  來比賽的,大多都是老人家。比賽用的冬醃菜,也都是自家家裡醃的。  家住玉古路的蔣奶奶,今年84歲。家裡年年踏冬醃菜,已經有68年了。
  • 韋帕車頂行李箱帶你閒遊茅家埠
    ,開啟私家車,帶著韋帕車頂行李箱,拋去煩躁的都市生活,約上三五好友,來一次物我兩忘的自駕遊,不要太遠,不要太近,太遠了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太近又達不到靜心的效果。所以今天我們去茅家埠。茅家埠算是杭州近幾年小眾地發展起來的一個隱秘之地,而我也是沒事兒的時候就會來這裡溜達溜達,無論是春天的花,還是秋天的紅葉,以及周圍的建築,一切都那麼美,讓人有一種宜居感。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喜歡杭州的原因之一吧。杭州 這個城市在全國來說,都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
  • ...醃菜開始!浙江人的菜罈裡裝了什麼「下飯神菜」?好吃的秘訣是...
    不同地域的人們,對醃菜的種類各有偏好,比如,杭州人的冬醃菜,寧波人的雪裡蕻,都是冬季餐桌上不能缺席的天然調味品。洗乾淨閒置許久的菜罈,我們浙江人,現在要開始醃菜了。1】做冬醃菜的長梗白菜,你認識幾種?杭州冬醃菜是用長梗白菜製作的,浙江不同地區的長梗白菜,長得也不一樣。杭州人做冬醃菜的品種,葉片長得像青菜,葉柄長長的,青菜腳一長,吃起來就會比較老,所以沒人會把長梗白菜拿來炒制吃,都是醃著吃。冬醃菜製作前要先晾曬,晾曬標準以菜梗變軟,剛好耷拉下來為宜。
  • 大雪將至,醃菜開始!浙江人的菜罈裡裝了什麼「下飯神菜」?好吃的...
    不同地域的人民,對醃菜的種類各有偏好,比如,杭州人的冬醃菜,寧波人的雪裡蕻,都是冬季餐桌上不能缺席的天然調味品。冬醃菜製作前要先晾曬,晾曬標準以菜梗變軟,剛好耷拉下來為宜。
  • 醃酸菜時,不要只加食鹽,多加一個步驟,醃出的酸菜好吃還不壞
    生活在其它地區的小夥伴們也開始了自家一年一度的「醃菜」活動。只要對醃菜有所了解到人都知道,想要醃菜就一定要放鹽,最簡單的醃菜只要用鹽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大家只知道用鹽成功率一定不會高,這是因為在醃菜的時候還有一個步驟是不能少的。接下來就以醃酸菜為例子為大家解答一下醃菜最重要的一步。
  • 臘月的味道,就在那一壇媽媽做的冬醃菜裡
    · 冬來醃菜忙 · 作為平涼人 相信大多數家裡一定都藏著一個 醃黃瓜醬香濃鬱,酸甜適口 約上三五好友 一碟花生米,一盤醬黃瓜 是西北人喝酒聚會的標配 要多爽有多爽
  • 踏冬醃菜
    醃菜好吃醃製難,買菜、翻曬、堆黃、整理、下缸、踏菜、壓石等工序繁多,費力費時。其中踏菜最關鍵,必須使勁踏實踏透,否則醃菜不鮮。我家還是老規矩:踏醃菜,年年由父親承包。醃菜,首先要選購梗白葉少的長梗白菜,然後,再曬上一二天太陽;「堆黃」後削去菜菩頭就可以踏菜了。踏醃菜,說是「雞腳梗踏最鮮」,我是屬雞的,體胖腿粗,身大力魁,是踏菜的好料。
  • 雅致的茅家埠一帶,才是老杭州人眼中的人間桃源!
    北山街雖是柳樹吐綠花爭豔,但一想到與人爭景,不免想到了個新地兒茅家埠一帶,這裡沒那麼熱鬧卻依然保有江南春色。其實這裡才是老杭州人眼中的真正的人間桃源。茅家埠位於西湖以西,東望楊公堤,西接龍井路。舊時在此居住的大多是茅姓人家,以採茶養蠶為生;又由於這裡是前往靈隱寺上香的香客們棄舟登岸的碼頭,這一帶因此商埠雲集,酒肆茶樓林立,熱鬧至極。
  • 最好吃的醃菜都在這篇裡面,6種不同食材醃菜做法大全!
    青蘿蔔口感清脆爽口常吃清熱潤肺,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農村大集上這種小青蘿蔔最適合醃鹹菜,一塊錢能買4、5斤,很多人會成袋子買來醃成蘿蔔乾鹹菜。下面教大家做幾種醃菜!醃的過程中要經常翻動讓蘿蔔條入味均勻,醃3天左右即可。這樣醃的蘿蔔乾鹹菜口感爽脆有嚼勁,味道清冽香辣,用來就著喝粥尤其可口。
  • 蠔油一定不要亂用,謹記3不放!為了家人的健康,不妨多了解一下
    由於蠔油是用生蠔提煉的,裡面不僅有生蠔的營養,還有生蠔的鮮味。但是這種調味料在用法上也更加講究。蠔油一定不要亂用,謹記3不放!為了家人的健康,不妨多了解一下!醃菜、滷菜、重辣的菜不要用蠔油。醃菜放蠔油會使得鹽量增加,滷菜類本身就有八角這些大料,加了蠔油會壞味。重辣的菜也不要放蠔油破壞味道。下面小編教給大家做一道蠔油茄子,喜歡你就點個讚吧!
  • 春暖花開,下沙人忙著醃冬芥菜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湯曉燕 通訊員 徐林玲這幾天走進下沙小區,你有沒有發現幾處與眾不同的風景:不少人的陽臺上、小區的空地上,曬著一種綠色的葉菜。「這種菜,在我們下沙叫嘎菜,醃好做成冬芥菜,燒湯蒸肉放一點,鮮得眉毛都掉下來。」下沙人徐小姐笑著介紹,春暖花開之際,下沙人就要開始忙著醃冬芥菜了。「以前是因為家裡條件不好,做點醃菜比較下飯。但是現在,大家習慣性燒菜都會放點這類菜,吊一下鮮味。」
  • 瀏陽一家人吃了自製醃菜後中毒,醫生:這種醃菜千萬別吃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26日訊 據瀏陽日報、瀏陽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夏天天氣炎熱,各種爽口醃菜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因為製作步驟簡單方便,許多市民也在家裡自製醃菜,可瀏陽的汪女士在家做的醃菜,卻讓一家人「吃」進了醫院。原來,他們吃到了「半熟」的醃菜,結果導致亞硝酸鹽中毒。
  • 別再給孩子吃醃菜了!醃菜對幼兒的危害有這些……
    對於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來說,要特別注意對食物的科學選擇,近期幼兒專家們指出孩子不宜多吃醃菜,這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傷害。那麼孩子吃醃菜有什麼危害?
  • 汗腳踩醃菜,腳必須多汗要臭醃製的菜才會越香,你敢嘗試嗎
    汗腳踩醃菜,腳必須多汗要臭醃製的菜才會越香,你敢嘗試嗎,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的特色美食,它的製作工藝也是各不相同。我們尊重各地的飲食文化習俗,但是有的美食除了當地人其他人是難以接受的,「醃菜」相信很多人都吃過,我們平時做酸菜魚經常會用到,超市也有很多醃菜製品,但你知道這種「用腳踩出來的醃菜嗎」。
  • 冬天,蘿蔔纓子大量上市,做成醃菜,香脆爽口,每次飯不夠
    這裡的蘿蔔纓子是指白蘿蔔纓子,紅蘿蔔纓子因其杆莖粗纖維化,不太適合做醃鹹菜。其實,許多人並不了解蘿蔔纓子的營養價值,蘿蔔纓子維生素C含量比根部白蘿蔔要高近2倍,鈣、鋅、鐵等元素含量比根部高出3倍以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蘿蔔纓子的維生素k含量遠遠高於其它蔬菜,是人體攝取天然維生素k的重要途徑。
  • 讓城裡人饞涎欲滴的醃菜
    每年一到冬天,總想著被大雪覆蓋的大白菜,俗話說「立冬白菜賽羊肉」,然而現在天氣越來越暖,很少有雪了,「賽羊肉」的白菜可望而不可即了。以前還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大蘿蔔和新鮮的豬肉放在一起煮,那豬肉的醇厚芳香,蘿蔔的甜爛爽口,讓人筷子都停不下來。然而現在的豬肉沒以前香了,蘿蔔不如以前有味了。
  • 深秋做醃菜用它,一斤幾毛錢,酸辣爽口,鹹中帶甜,醃一缸吃一冬
    外婆在鄉下有片菜地,她年紀大了種不了地,我就經常去幫她種,她一個人只能吃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被我拿回家了。今年我就種了不少白菜,小時候經常吃外婆做的醃白菜,現在我自己學著醃,溫度太低味道就不好吃。深秋做醃菜就用它,一斤幾毛錢,酸辣爽口,鹹中帶甜,醃一缸吃一個冬天。
  • 醃菜,浸潤在歲月中的風味!!!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春夏乾旱少雨,歷來農業以旱作為主,蔬菜種植數量少,品種也單調,尤其到了冬季,人們更難吃到新鮮蔬菜,醃菜和乾菜便成為農家冬春常用菜。鄉民在自家田裡或院中種上一畦蘿蔔、芥菜、蔓菁等,秋收時,再把拉蔓後口感較差的茄子、西紅柿等存放起來,入冬之前,家家戶戶的主婦們便動手將這些東西製作成各種醃菜、乾菜,供全家一冬一春食用。山西的醃菜、醬菜風味獨特,花樣繁多且歷史悠久。
  • 杭州,能做到極致的也只有井路下茅家埠這家了
    有許多文豪大家不乏對杭州稱道,象是要用盡中國文字盡有的褒義。一縷陽光,一束清風,杭州,一個讓人只想「慵懶」著的休閒城市,對於杭州的情愫我不用多說,而我覺得杭州最美的慢時光卻藏匿在那些獨具韻味的民宿客棧之中,在那裡你能慢慢的感受杭州,感悟生活。說到酒店民宿,你可能會想到日本或臺灣。而這幾年,杭州西湖邊旁一些民宿也紛紛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