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眼科,銀外科
又髒又累婦產科
吵吵鬧鬧小兒科
走投無路傳染科
混吃混喝營養科
死都不去急診科
這是關於醫院科室的一則順口溜,網上流傳多個版本,可無論哪個版本,最後都是打死不去急診科。
可見急診科在所有醫生的眼裡是多麼的恐怖。
怕是怕可終歸是有人要去,活總是要有人去幹
為什麼醫生都怕急診科呢?作為急診科出身的我,談談切身體會。
我們這個地方的急診科包括急診門診、急診病房、院前急救、急診監護室。
急診門診周一到周五的白班相對來說是容易上的,因為這時候門診起到了分流的作用。
但同時門診也會將急危重症的患者轉入急診。
有些患者和家屬有一種錯覺就是以為掛了急診號,所有的化驗檢查,包括用藥都可以優先。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只有病情急掛急診,才有優先處理。
急診是可以不按排隊順序處置患者的特殊科室。
本該普通門診處置的患者,想為了省事,而掛了急診。
你也這麼想,他也這麼想,所以就會出現擁堵,無形中加大了急診醫生的工作量,從而導致該緊急處理的也不能及時處理。
有一些人不理解,找急診醫生理論,甚至會因此投訴急診醫生。
所以當急診科圍著一群患者看病的時候,急診醫生就容易簡單粗暴,而這樣無疑會增加醫療風險,同時也會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
急診醫生最怕的就是夜班,其他科室日診結束的時候,就是急診火爆的時候。
像我們這種二甲醫院,急診內科醫生夜班通常是從19:00一直上到第二天8:00,全程就一個醫生。
夜間經常會被圍的水洩不通。
發燒的、腹痛的、腹瀉的、噁心、嘔吐的、胸痛的、開藥的、醉酒的、生氣的,各種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病都會有。而且還要隨時接待120送來的患者。
試想一下一個醫生,被10多個人圍在中間,又來了危重患者需要處置,你從人群中突出重圍都費勁。
如果需要搶救,這邊又有這麼多患者等著處置,那種窘迫只有值過急診班的人才能體會。
更何況有一種急是患者急,發熱3天了在家都不著急,到了醫院下一秒必須解決發熱的問題,否則不是投訴,就是惡語相向,甚至就是拳腳相加。
再來說院前急救,也是出120救護
不論嚴寒酷暑,不管白天黑夜,電話鈴一響,都會讓值班人員心跳加速
派診單就是命令,1分鐘內必須出車。
遇到正常疾病的出診,不論多苦多累,急診醫生都不會抱怨
最怕遇到的就是打架鬥毆的,醉酒無賴的,甚至還有癮君子過量用藥的!
200多斤的大胖子,喝多了,打了急救電話。
拎著急救箱上去了,身邊一群短髮、花臂哥,哪個能惹的起?
稍稍動作慢一點,他們瞪眼看你一眼,你都肝顫。
醫護司3個人,有的時候趕上醫護都是女的,就是司機一個男的,就讓你把這個醉酒的胖哥哥抬下去,你說咋辦?
抬不動輕則被罵,重則踢你幾腳,你有什麼辦法?
抬不動,你給看看血壓、心率,做個心電圖,人家乾脆也不去醫院了,錢你也別想收。趕上醫院苛刻的出診錢收不回來,還要扣個人的錢。
這也只是冰山一角,找幾個急診醫生,發牢騷能說一天不重樣。
兩人吵架了,打120你要趕緊去
那邊有糾紛,打120你要趕緊去
只要120電話一響,不管是什麼,你就要坐車出發
而對於急診病房還有急診監護室比急診門診、院前120要好一些,我在急診學到一些本領也都是在病房和監護室。
我自己的切身體會:出120大多數男性醫生的角色就相當於擔架工,出急診門診醫生就相當於分診員
你永遠別指望能學到什麼本領,也永遠別指望何時出頭。
你開的單子,你給的診斷,永遠是
胸痛待查?
腹痛待查?
發熱待查?
這樣的結局就是患者不滿意,你也學不到東西
急診醫生紛紛出逃,能調科室的調科室,連醫生都不想做的乾脆辭職或者調換工作
沒人樂意在急診熬著
也包括我
我感謝急診教給我的本領,她讓我考慮問題更全面,面對急重症臨危不亂
但在急診期間我巴不得有一天能早日離開急診
離開了急診,就不想再回去,一點也不想回去的那種
急診醫生走了,有了缺口,怎麼辦?
其他科室醫生抽調頂上去,不管你幹過沒幹過,也用不上什麼急診的正規培訓
你必須要去,馬不停蹄的去!
一位內分泌科的女研究生,膽子很小的那種,自己也說當時選擇內分泌科就是覺得內分泌科相對平穩些
接到了借調急診出120的指令!
她迷茫了、猶豫了、彷徨了,
她掙扎的反抗了
「讓我出120我就辭職」這是她最終的決定。
有人說她是拈輕怕重
有人說她是不顧大局
可我選擇了支持,我喜歡這種任性,
人生短短數十載,為什麼要讓自己那麼委屈呢?
因為急診缺人,年後我可能又要再出120了。
我堅決服從,因為我要養家餬口,我做不到辭職!
急診是培養我、造就我的地方,可我真的不想再回去。
急診想說愛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