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輕鬆和諧度過孩子的青春期?這些前提父母一定要知道

2020-09-03 興智家庭教育

還有不到十天,孩子們的暑假就要「到期」了,暑去秋來涼意漸起,一年一度的秋季開學季也即將來臨。


不過面臨開學,可以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最近這段時間有很多家長朋友在後臺給我們發了不少留言和私信。


起初我以為現在孩子準備要去上學了,家長朋友們應該會問一些關於孩子如何快速適應和融入校園生活,以及新學校入學要注意哪些問題之類的


結果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大多數家長更關心的是孩子開學即將步入青春期後,家長該如何去化解和應對的這類問題


青春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成了每個父母心中的一道「坎」,仿佛孩子一旦到了青春期的年齡,就會從一個「乖小孩」一下轉變成一個「問題少年」似的。



究其根本,其實父母對於孩子青春期的焦慮來源更多的是一種「束手無策」的感覺。


大多數父母們都知道也有去設想過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可能會帶來哪些問題,但是他們想到問題後卻發現自己沒辦法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於是陷入了焦慮和煩躁「旋渦」。


01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叫《父母的語言》。


書中有提到——每一個孩子大概有90%左右的語言是來自父母。


仔細一想,我們從0歲到18歲離家之前,確實每天無時無刻的被父母的語言所影響和塑造。


但說真的父母對孩子影響有那麼大嗎?


有很多網友不太贊同,於是就認為:


不要給父母施加那麼大的壓力了,因為有很多孩子實際上是被他的同伴,被他的老師等周遭一些關係密切的人所影響。


同伴和老師的影響固然會存在,但是如果你對身邊的朋友親戚等等多加觀察的話,其實不難發現:


即使身邊的人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但是我們跟父母的關係永遠是最核心的一個問題。


為什麼說身邊人對我們的影響沒有父母的影響大呢?


你是否發現在同一個班裡長大的群體,甚至同一個小社團裡的人,都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性格。



如果說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大,那上學期間都是老師一個人對著全班同學,按道理說就應該是一個班的人都被影響成同樣的性格。


那實際上真的是按道理所說的那樣嗎?


顯然不是。


因為我們從零歲開始,父母的語言就在我們身邊不斷的環繞


國外還有科學對此進行了一項實驗。


科學家們專門去統計了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和一個體力勞動家庭


他們統計了這兩個家庭跟孩子說話的這個詞彙量。


得出的結果是:根據英文的詞彙量算,相差有大約3000萬


也就是說知識分子家庭會跟孩子說更多的話。



並且這裡邊還做了一個區分,他們說了更多積極的語言,還是說了更多消極的語言,這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為父母每天會用他的話來定義我們,來描述和驅使我們,最後把我們變成了他們口中的那個「人」。


這種暗示和影響的力量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非常巨大的。


02

我們再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我們的三觀、待人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思維和方法等方面是受誰的影響最大?


答案絕大多數都會是我們的父母。


比如說我在跟孩子的互動過程當中要記住一件事,孩子無時不刻不在學習。


平時你打孩子的時候,雖然他在哭,但他在哭的過程當中學會了一個道理——打人最有效!


或者你生氣把孩子關在門外,你說「爸媽再也不管你了」。這時候他又學會了一件事——生氣的時候人就要翻臉!




為什麼我們總講「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就是因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複印件」如果出了錯,那一定是「原件」本身出了錯,而不是複印過程出了問題。


這是我們做父母的都得了解的一個基礎——我們的語言,我們跟孩子的互動都是孩子學習的對象,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學習著。


所以這就是以身作則的力量,這就是榜樣的力量,這就是影響的力量。



當我們埋怨自己的孩子時,一定要明白,自己有好多事可能沒做好,沒做夠,沒給他們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


要解決孩子的青春期問題沒有任何一條捷徑可以走,只能靠我們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去不斷提升自己,改變自己。


才能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去受我們的影響,從而得到由裡到外的「蛻變」。

相關焦點

  • 順應心理輕鬆度過青春期丨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還是需要小心維護的
    《順應心理,輕鬆度過青春期》就是一本很實用的、能夠緩解家長面對青春期孩子焦慮心理的實用書籍。這就是沒有成熟的孩子。但是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引導孩子做出自己的正確的選擇。《順應心理,輕鬆度過青春期》這本書中也給我們家長提供了不少的案例和具體做法的指導,很接地氣,也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你完全可以這樣想,如果你不能和孩子實現有效溝通,那還怎麼往下進行有效果的教育呢?
  • 青春期不等於叛逆,家長掌握這些方法,輕鬆與孩子和諧相處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困擾的事情。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在急劇發生變化,他們渴望成年,但是他們的經歷和成熟度卻限制了他們的成長。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們特別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但是如果引導不當,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那麼,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方法有哪些呢?
  • 這6類家長,很難讓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度過青春期的4個辦法!
    二、不愛學習的父母愛學習的父母,會營造一個學習型的家庭,是孩子「居家生長「的最好狀態,也是父母成長的最好狀態。父母需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比如,每當節假日,每天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共同交流學習,形成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
  • 李玫瑾: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父母做好8件事,平穩度過青春期
    多變的性格、不穩定的情緒,甚至上下起伏的成績,他們和父母的關係出現了極其微妙的變化,他們開始拒絕父母的嘮叨,想擺脫父母的管制。把你的打探當做審問,認為你沒勁;把你的關心當做嘮叨,覺得你太煩;當你教育他,他會不耐煩地說「我知道該怎麼做,不要你管。」
  • 頂嘴、衝動、叛逆,青春期孩子「14歲現象」,父母要這樣陪娃度過
    14歲的魔童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個性,青春期他開始有些叛逆,就連爸爸張智霖將胳膊搭在魔童的肩上,他都會非常抗拒,想將手推開。而且張智霖還在節目中自曝兒子青春期太叛逆,魔童有時還會對爸爸說:「別碰我!」所以不管是明星父母還是普通父母,都要學會去正確引導,幫助孩子度過這段危險期。「14歲」是危險期,也是青春期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青少年13~19歲被定義為青春期。
  • 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如何平穩度過?
    家長的更年期,遇上孩子的青春期,是親子雙方都很棘手的問題。如何使家庭平穩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  家長了解孩子是一個重要的前提。青春期是人大腦發育的又一個高峰期,為了孩子有更好的身心成長,家長需從安全、營養、睡眠、運動、情緒等方面滿足孩子的需要。而愛是一切的根本,要在生活中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充盈的愛,給予他們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和良好的親密關係。青春期會有很多明顯的生理變化,也會有很多的第一次,這些都是美好的成長裡程碑,家長應該主動為孩子送上一份祝福。
  • 孩子叛逆是因為到了青春期?這些真相父母要知道
    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覺得是孩子的不對,孩子青春期到了,叛逆、不聽管教。那孩子是怎麼想的呢?真的純粹是不聽話,想和父母對著來嗎?家長這個時候不妨換個角度想一下,之前,不管大事小事都是自己負責的,現在孩子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孩子長大了,我們應該高興才對。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適當的放手,適當的時候作出指正和引導即可。這樣不僅可以緩解親子之間的矛盾,還可以讓孩子早點獨立。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值得做,父母一定要知道
    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容易出問題。孩子生理已經發育了,在這個階段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但這個表現如果限於青春期,也不要大驚小怪。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首先是迴避,男孩跟男孩玩,女孩跟女孩玩。孩子會私下看書、看網絡、看手機了解這些事,這種結果經常會有一些隱性接觸,導致他們出現這個問題,也就是滿腦子都是這個事,最後就想實踐一把。
  • 如何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青春期,作為父母你知道嗎?
    在這個特殊時期,如果我們父母不了解他們的獨特心理,不了解他們的成長困惑,那麼我們很容易陷入「孩子衝動叛逆,父母氣急敗壞」的教育困境,甚至讓孩子無法安全度過這個特殊時期,永遠的失去孩子。網絡圖片01那作為父母的我們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該如何給予孩子幫助安全度過青春期?
  • 父母該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柳州博學
    父母該如何陪伴孩子度過叛逆期?有很多人認為跟青春期的孩子就是一場鬥氣的過程,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了,當孩子進入中學階段,孩子就不像以前自己認識的那個孩子了,變得好像與父母相隔千裡,過去無話不講的孩子突然不說話了,避免交談,放學後回到家,就一頭扎在自己的屋子裡,甚至寧願把那些心事告訴陌生的網友,也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 孩子性教育被誇大!想讓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家長只需這樣做
    男孩長大後會變成男人,女孩長大後會變成女人,早點讓孩子知道這些,就算他們在性知識方面仍有欠缺,也不會遭遇很大的危險。家長要明白,不能用教育男孩的方式來教育女孩,同樣也不能用教育女孩的方式來教育男孩。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對自己的性別有一個固定的認識,也同樣會以正常的方式對自己的性別角色進行準備。
  • 青春期父母焦慮大盤點,如何解除焦慮,順利度過青春期?
    導讀:青春期父母焦慮大盤點,如何解除焦慮,順利度過青春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注意與孩子的交流,這樣孩子才會少叛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個父母應該最不想面對的應該就是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畢竟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叛逆,不聽父母的話,還會和父母發生言語上的衝突,以至於讓很多父母都很頭疼於不知道如何與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父母巧用「刺蝟定律」,輕鬆解決溝通障礙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比較強、不容易溝通,已經是現在親子教育當中家長普遍需要面臨的問題。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平穩的度過青春期的浪潮,避免孩子在青春期誤入歧途,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 孩子青春期是父母「災難期」?如何做才能和娃一起平穩度過青春期
    可是孩子卻總是挑三揀四,似乎他們做什麼在孩子眼裡都不對,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王先生說孩子總是抱怨他們管的太多,給他的壓力太大,讓他沒有一點自己的空間。本來王先生想趁著假期找孩子好好聊一聊,可是孩子卻天天忙得像陀螺,不是跟這個同學出去玩,就是跟那個同學一起吃飯,當然這些都是王先生事後才知道的,因為孩子根本沒有提前報備。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是叛逆期也是塑造期,父母要陪娃度過
    當孩子青春叛逆期的時候,父母都會十分的頭疼,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最難管教的,也正因如此,所以父母也很擔心孩子這個時候會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孩子的青春期,對於父母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父母懂得採取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和教育,那麼孩子就能夠順利的度過這一個"叛逆期",父母也能夠塑造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叛逆期其實是孩子渴望獨立,但是能力又有限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他們渴望被認同。
  • 「媽媽真討厭」,6歲兒童「第一個青春期」,父母如何幫孩子度過
    小剛媽媽面對小剛這樣的變化,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她和我說的時候,我突然想起,這應該就是孩子「第一個青春期」的危機,往往發生在6歲左右。其特徵是孩子的行為發生變化,讓家長感到擔憂。我們都知道,青少年時期有許多兒童或其中許多人有危機,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行為變化來觀察到這一危機。
  • 如何幫孩子度過青春期,提高學習成績?
    由於自尊心,這些心裡話不願被他人所知道,就形成既想讓人了解又害怕被了解的矛盾心理。4、渴求感與壓抑感此時孩子由於性的逐漸發育和成熟,出現了與異性交往的渴求。喜歡接近異性,想了解性知識,喜歡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甚至出現朦朧的愛情念頭等。
  • 孩子在青春期早戀了,這該怎麼辦?父母一定要知道這3個方法
    青春期裡我們會收穫到真摯的朋友,也會收穫一些懵懂的愛情。無論是友情和愛情,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可能在大部分的家長朋友眼裡在青春期收穫愛情是沒有好處,其實這也並不是絕對就沒有好處,一件事情的發生會對很多事情都帶來影響,這些影響有好有壞。所以如果孩子出現了早戀的情況,父母們不要想也不想就直接一棒子打斷孩子,父母應該全面的分析這件事情,理性認識這段懵懂的愛情,並對孩子做好思想教育。
  • 孩子在青春期早戀了,這該怎麼辦?父母一定要知道這3個方法
    無論是友情和愛情,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可能在大部分的家長朋友眼裡在青春期收穫愛情是沒有好處,其實這也並不是絕對就沒有好處,一件事情的發生會對很多事情都帶來影響,這些影響有好有壞。所以如果孩子出現了早戀的情況,父母們不要想也不想就直接一棒子打斷孩子,父母應該全面的分析這件事情,理性認識這段懵懂的愛情,並對孩子做好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