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唱響「全域旅遊」發展大戲)
豳州之地山清水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風淳厚,街市繁榮,是歷史上著名的國際商業貿易路線——絲綢之路北線的必經之地。在這裡不僅可以追尋農耕文化的足跡,而且隨處都能感受到快速發展的新氣象。旅遊產業發展作為一項朝陽產業,已成為彬縣經濟社會發展追趕超越不可缺少的增長極。近年來,彬縣立足豐厚的人文資源,堅持「發展大旅遊、建設大產業、開發大市場」的思路,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大力整合旅遊資源,優化配置旅遊要素,奮力開拓旅遊市場,不遺餘力推介宣傳,全力構建點、線、網、面全域旅遊共生鏈,不斷完善西鹹兩日遊精品旅遊環線,為建設「五個彬縣」和打造「陝甘寧毗鄰區域中心城市」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2016年,該縣接待來彬旅遊513.8萬人次,創經濟綜合收入30.8億元,同比增長7.7%。
推動量變到質變
打造旅遊升級版
依託悠久歷史、古蹟眾多的資源稟賦,堅持以「絲路明珠」大佛寺石窟為龍頭,規劃建設了大佛寺、公劉教稼苑、侍郎湖自然風景區、花果山、程家川古民居、金池革命舊址等景區11處;統籌規劃城市建設與旅遊產業發展,以彬縣開元廣場、循環經濟工業園區、涇河防洪大堤、涇河南岸景觀綠化工程、彬州千獅橋、景觀亮化工程為代表的現代城市景觀初具規模,形成了人文景點與生態景點、文物古蹟與城市景觀、休閒觀光與自然探險相互交融、互為一體的旅遊發展態勢。
「十三五」攻堅之年,彬縣大力實施西鹹兩日遊精品旅遊線路建設項目。這一旅遊線路,涵蓋大佛寺景區、侍郎湖景區、豳州驛門戶景區、太峪草莓基地、國際滑雪場、絲路天台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基地等,整條線路以文物古蹟和自然風光為主,繪製出了山水一體,人景相融的和諧畫卷。漫步於其中既可遠離都市喧譁放鬆身心,也可盡情欣賞美景感受自然的神奇,讓人流連忘返。
這條線路最具有歷史價值的是4A級景區大佛寺遺址。以大佛石窟為主,外圍古色院牆及其他相應保護性建築。石窟呈半圓形,徑約21米,高30米,內有石雕佛像三尊,大佛依巖跌坐居中,高24米,上體穿窟室中心而上。兩旁為脅侍菩薩,身高5米左右。造型優美,雕刻精細,線條流利。窟壁鑿小佛龕400個,其中小佛石像各有造型。大佛洞、千佛洞、羅漢洞是其中保存有造像的主要洞窟。寺外還有其它零散小石窟,經過千年風雨水沙浸漫,雖失昔日風採,但千年滄桑又造就了與山水合一的靈秀韻味,其間釋意,不可言喻。
這條線路最美的要屬侍郎湖景區。這裡群山環抱,林木蔥鬱,湖面波光粼粼,天光雲影,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這裡特色各異,彬州御面、彬州涼粉、彬州麻花等地方特色小吃應有盡有,盡可大飽口福;這裡娛樂種類舉不勝舉,水上遊船、水上摩託、風情演藝、吊橋、鎖塔、花谷等項目將一一上演,讓你玩得更嗨,遊得更值。
這條線路最讓人期盼的是國際滑雪場。位於彬縣太峪鎮南莊村,依靠太峪河川道中段山勢平緩、地質構造穩定這一優勢,打造以滑雪為核心產業,冰雪運動項目為重點,兼顧冰雪運動賽事和運動員集訓等功能,集休閒娛樂、滑草、運動保健、遊泳健身、生態觀光、農家食宿等為一體的休閒健身旅遊目的地。該項目佔地畝,以荒山荒坡地為主,計劃投資8000萬元,分兩期實施。截至目前,9條雪道已成形,雪道修整、植草和苗木綠化等工作已完成,遊客服務大廳地基施工、大廳柱子澆築、透視圍牆、蓄水池填壩工程均已完成,壩體已經成型。
追夢文旅新經濟
助力發展新跨越
為了讓旅遊在文化中「活」起來,彬縣堅持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這一理念,通過成立古豳歷史研究協會,建設村史館、民俗窯洞、鄉賢館、群眾藝術館、先祖祠堂等,編寫《彬州風物》《彬州地理》《大美彬州》等鄉土教材,積極傳承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傳統、民間工藝和民間文化。成立文投公司,以本土文化為原型,拍攝電視劇《心願》,大型歷史秦腔劇《公劉立豳》等優秀文藝作品。組建鄉賢文化骨幹隊伍,利用「道德講堂」弘揚「德」文化、頌揚真善美,發揮專長參與「兩個文明」建設,旋木、花饃、剪紙、陶藝、泥頭戲、布偶戲等傳統藝術得到傳承發揚。開展元宵燈會、社火巡演、「書寫核心價值觀」、「新春詩詞歌賦吟誦會」、「厚德陝西-我們的節日·重陽活動」等文體活動,傾力打造文化旅遊強縣,實現「文旅融合」發展,促進了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縣域經濟跨越發展。
為了讓旅遊在賽事中「走」出去,彬縣圍繞變資源優勢為品牌優勢,變文化優勢為經濟優勢這一主線,大力發展文體賽事活動。近年來,該縣在開展「中國·彬縣大佛旅遊節」和「中國·彬縣柿子暨公劉農耕文化節」的基礎上,將目光放得更高更遠,通過採取企業運作的形式,先後成功舉辦了
三屆中國·彬縣半程馬拉松賽、兩屆「侍郎湖杯全國釣魚比賽」、兩屆CBA聯賽季前賽、中國元老級足球明星對抗賽、星光大道冠軍走進彬縣演唱會、「李寧·紅雙喜杯」中國桌球協會會員聯賽、鹹陽市第十一屆運動會等大型賽事活動,使彬縣的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城市人氣指數日益提高。
建立商貿大樞紐
鼓起群眾「錢袋子」
彬縣憑藉地處甘肅平涼、陝西寶雞、銅川、鹹陽四個城市幾何中心的地理優勢,憑藉福銀高速、西平鐵路的交通優勢,憑藉豐富的礦藏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帶動服務業快速發展。2016年,該縣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8.23億元,增長12%,三次產業比由12:73:15優化到9.6:74.8:15.6。
近年來,彬縣通過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先後建成義烏商貿城、溫州商貿城等大型物流中心。建成騰豐鞋廠,起點鞋業、中華寶騎電瓶車生產線,斯味特食品飲品生產線等。讓這些地方特色產業通過電子商務走向全國各地,構建了「買絲路、賣全國」的電商模式,成功塑造了一顆絲綢之路「電商明珠」的新形象。目前,該縣已入駐了陝西金琳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沐洋洋文旅、彬州購、青團網、蘇記木業等11家電商龍頭企業,徹底改變了企業「單打獨鬥」的模式,全縣商貿流通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同時,彬縣已發展旅遊服務公司2家,旅遊中介組織旅行社4家,文物旅遊行業從業人員達到1000多人;建成了彬洲國際花園酒店、海鑫國際酒店、潤家購物廣場等一大批檔次高、環境好的購物中心、餐飲企業,形成了功能齊全的旅遊服務體系,促進了旅遊資源優勢向旅遊經濟優勢的快速轉化。 連曉 鄭文莉 陳燕/文
(原標題:唱響「全域旅遊」發展大戲)
本文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