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裡,有各式各樣的老師。
有些老師,風趣幽默,時常帶著學生們瘋玩;有的老師,簡單粗暴,對待學生十分嚴厲。
那麼,以上二者,哪種老師更容易出成績呢?
先來講個有意思的事情吧:曾經有一次,學校對教師進行培訓,請來一位專家,進行課堂演練,結果呢,校長想看看專家的水平,於是就悄悄在各班抽取了一些後進生。結果專家的授課場面一度有些「尷尬」。那些後進生們啟而不發,對待專家老師的提問,顯得十分「不專業」,課堂基本冷場。專家急得一頭汗,渾身本領都拿出來了,但是,最終的課堂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草草收場。
當然了,以上事情,很少會發生。一般情況下,只要有專家或者名師下來授課,學校都會百般迎合,抽取各班的「精華」學生去應對場面。那種有問有答的火爆場面,讓聽課的老師感覺到專家和名師的風採。
不過,老師們都十分清楚,專家和名師的授課,並不存在於現實當中。在現實的教育教學中,如果一線老師們都採取專家和名師的上課方式,一個是要累死,另一個,也不一定能收穫顯著。畢竟,一個班級的學生,參差不齊,另外,那麼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在現實的課堂上,不一定能馬上看到效果,如果某個班級學生紀律差,那就更不可能了。相對來說,如果一位老師的教學方式簡單粗暴,對待學生十分嚴苛,教學效果反而更好。
也就是說,在面對大多數學生的時候,老師不一定要拿出一張好臉,不一定要幽默風趣,反而得雷厲風行,態度硬氣一些,只有老師變得厲害了,學生才能恭恭敬敬地認真聽講,否則,課堂早就亂成一鍋粥了,哪來的學習效果呢?
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實例。我們學校,有位女老師,性格比較溫柔,在課堂上,對於學生們的小打小鬧,她一般情況下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此,課堂上,總是老師講老師的,學生玩學生的,看到這種混亂的局面,大家也是連連搖頭,老師的脾氣太好了,就會讓那些調皮的學生鑽了空子,在課堂上「大鬧天宮」,進而影響了周圍的同學,學習效果一點也不好。
簡單粗暴的老師,由於教學手段比較嚴厲,課堂震懾力也大,學生一般都不敢在課堂上搗亂。尤其是班級裡調皮搗蛋的學生,也會因為「害怕」老師,因而正襟危坐,不敢把作業寫潦草了,成績也會在短時間內提高。我們學校有好幾位這樣的老師,一走進課堂,喧鬧的學生會馬上端坐,眼睛盯著老師,什麼也不敢做。這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統考中成績都在前列,經常受到表彰。
當然了,面對簡單粗暴的老師,也有一種不同的聲音,說這些老師扼殺了學生們的天性,毀滅了學生們的樂趣,讓他們把上學變成了服刑!
是這樣嗎?
任何問題,要一分為二來看了。對待學生,固然要有一顆好心,但是,絕對不能有一張好臉。因為,學生們很容易蹬鼻子上臉,你若對他好心,他肯定不願意配合你努力學習。有的時候,老師厲害一點,學生便能收斂一點。
只有對待那些優秀生,那些尖子班,風趣幽默的老師,才能更容易出教學效果,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