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察:為什麼「簡單粗暴」的教師教學成績反而好?

2020-09-11 王營評教育


為什麼「簡單粗暴」的教師教學成績反而好

教育觀察:為什麼「簡單粗暴」的教師教學成績反而好?

王營

暑假裡,參加本地某初中學校的教學質量分析會,一位語文教師的教學成績十分顯眼,不僅在學校本年級遙遙領先,而且綜合排名位居全縣第一。向其同事詢問原因,大多緘默不語,只有一位老師私下裡對我說,這位老師並沒十分高明的方法,就是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學生個個怕他,許多教師由此疑惑:為什麼這種「簡單粗暴」的教師,教學成績反而好?

參觀教育工作幾十年,還真沒少遇到過這類看上去「簡單粗暴」,教學成績卻又十分優秀的教師。尤其是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一些男孩子十分調皮、任性,學習習慣差,上課精力不集中,此時如果遇到一位「簡單粗暴」的老師,對其進行嚴格的管束,那麼這類孩子的行為往往會發生改變,學習上也會出現較大轉機。

為什麼「簡單粗暴」的教師教學成績反而好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教師的「教學成績」受哪些因素影響。

一是受學生學習時間影響。同樣的知識,學生學習用時較長,訓練次數較多,並經常複習鞏固,那麼學生掌握的知識就牢固,考試時就容易得高分。

二是受教師教學水平影響。教學水平高的教師,講課時能抓住重點和考點,方法得當,能把知識講深講透,學生理解深刻,訓練到位,教學成績就一定會好。

三是受試題命制難易程度影響。試題命制如果難度不大,正好與教師平時訓練相吻合,則考試時學生就容易得高分。一般情況下,義務教育階段,考試主要考查基礎知識,只要把基礎知識砸死砸牢,學生成績一般不會很差。

四是受教師管理水平影響。有些教師教學水平不差,但對學生的課下學習管理不嚴,教學成績也不理想。學習同樣的知識,如果任課教師要求到位,課下作業檢查督促及時,課上反饋準確,教多少學生會多少,教學成績一般不會太差。

為什麼「簡單粗暴」的教師教學成績反而好

「簡單粗野」是教師的一類脾氣性格,本是一個貶義詞,但在這裡應當把它當作一個中性詞,不能僅僅放大其貶義色彩,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教師的教學風格和管理風格。

這類教師可能在教學上沒有太多方法,但他們說話、做事不喜歡拖泥帶水,課堂上沒有多少花架子,往往圍繞教學目標,直奔主題,對知識進行鞭辟入裡的分析和講解。學生由於對老師的懼怕,大多在課堂上會產生一定的緊張情緒,而這種情緒會防止學生上課開小差,左顧右盼,注意力分散。學生課上精力集中,能夠緊緊跟隨教師的思路,理解和掌握當堂知識,處於一種安靜專注的學習狀態,因此課堂學習效果較好。

古語云:嚴師出高徒,相傳帝師杜授田曾用戒尺懲罰皇子,老皇上看了心疼地說:「你打他,他將來是皇帝,不打他,他也是皇帝」。這位帝師說:「有錯不懲罰,他會成為昏君,賞罰分明,會讓他成為一個好皇帝」。老皇上聞言大家讚賞,並給杜守田加官進爵,更加重用。

「簡單粗暴」的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管理到位,說到的一定讓學生做到,做不到的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因此學生對這類教師一般會心生畏懼,由於害怕受到教師懲罰,學習該學科的時間會相對拉長,老師提出的要求一般都會落實到位,因而成績較好。「簡單粗暴」的老師往往對自己要求也十分嚴格,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賞罰分明,常常會贏得學生的敬畏。如果這類教師教學水平也不差,教學成績一般都會出類拔萃。

當然,事情還要一分為二地看,教師「簡單粗暴」不等於對學生冷漠,更不是不顧學生個性差異對學生隨意打罵和體罰。對於小學、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簡單粗暴」可能暫時會有效果,但是如果教師一味地「簡單粗暴」,不注意提升自己的教學和管理水平,教學成績也不會好得哪裡,甚至會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反感,影響學生對該學科學習興趣。尤其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到了高中階段,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僅僅靠「簡單粗暴」則未必能讓學生提高成績。因此,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提高教學成績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還必須下大力氣,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讓學生真正產生敬畏。

相關焦點

  • 風趣幽默的老師,和簡單粗暴的老師,誰更容易出成績?
    有些老師,風趣幽默,時常帶著學生們瘋玩;有的老師,簡單粗暴,對待學生十分嚴厲。那麼,以上二者,哪種老師更容易出成績呢?在現實的教育教學中,如果一線老師們都採取專家和名師的上課方式,一個是要累死,另一個,也不一定能收穫顯著。畢竟,一個班級的學生,參差不齊,另外,那麼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在現實的課堂上,不一定能馬上看到效果,如果某個班級學生紀律差,那就更不可能了。相對來說,如果一位老師的教學方式簡單粗暴,對待學生十分嚴苛,教學效果反而更好。
  • 不讓教學成績遮了眼,健全學生人格也重要
    教師需要對學生善待,真正做到誨人不倦 今天,我看到有朋友提問:「有些簡單粗暴的教師,為什麼教學成績反而好?我從事教學工作幾十年,這位朋友說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我在此想說的是學習成績確實是學生的「命根」,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標尺,但是教師對學生的善待不可或缺,因為學生成長中還需要有與學習一樣重要的東西: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個性品質! 我一直以為,教育教學是有方法和藝術的,簡單粗暴的老師是得不到學生由衷敬佩的,即使有取得好的成績,這樣的老師也是不會贏得學生發自內心的尊重!
  • 為什麼好多孩子去了補習班反而成績越來越差?
    為什麼好多孩子去了補習班之後,成績反而越來越差?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就我個人的教育經歷和教學經驗來談談我的看法:首先就我個人從小的教育經歷來談談我的看法。我出身農村,從小到大沒有去過任何補習機構,這並不是說我的成績一直都非常優秀。我在學校跟每個科任老師關係都處理得非常好,所以我遇到任何問題,我都敢於在課下去問科任老師。科任老師,看到我經常去問問題,其實他的內心也是很開心的,畢竟這是對他的一個認可。所以到後來,我的成績比去了補習機構的學生成績要好很多。
  • 教育觀察: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
    教育觀察: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教育觀察: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報告顯示:「班主任工作時間長、教學任務重、非教育教學性事務幹擾大,減負願望強烈。」從各地實地調查來看,這個結果不僅限於語文、藝術類的班主任群體,也是整個教師群體的寫照。不少教師反映,正是讓教師自主權受限的管理、對教師過度功利化的評價等原因,加重了教師負擔,將教育推到急功近利的漩渦之中。目前,各地對教師的考核評價主要以量化為主,容易加重教師負擔。
  • 教育觀察:家長是否有必要知道孩子的成績排名?
    按照一般慣例,每次考試結束後 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手裡都應該有一份學生的成績排名,家長也有權利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這位班主任為什麼斷然拒絕了家長的請求?為防止單純用考試成績作為衡量中小學生總體情況的唯一標準,促進孩子全面發展,近年來各地教育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不許對學生進行排名」的相關規定,要求中小學校、班級不允許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或按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次,也不允許以考試成績或升學率給教師排名次或作為評價與獎懲教師的唯一依據。
  •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怎樣提高教學成績?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怎樣提高教學成績?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怎樣提高教學成績?王營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談論這類話題好像有點不合時宜,因為在某些人的觀念中,搞素質教育就不能再提教學成績了。但是,實實在在地講,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重視教學成績,不把教育效果的優劣作為衡量自己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也就失去了教育工作的意義,正如種地的農民,付出了勞動,就要看到相應的收穫。
  • 解決辦法只能簡單粗暴嗎?
    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快推進高考改革步伐,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 從教育部的回應來看,中小學生減負的同時給大學生加負應該是下一步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 藝術生的文化課成績為什麼反而更高?
    按理說這些學生有大量的專業課要學習,文化課的學習時間相對變少,文化課成績會受影響。但他們歷史學科的期末考試成績卻非常好,平均分竟然高於普通班的學生,其它學科也是如此。看來有人擔心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素養會耽誤學習,從而影響考試成績是沒有道理的。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生命的成長,注重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 教育觀察:教師應把論文寫在「課堂」和「講臺」上
    教育觀察:教師應把論文寫在「課堂」和「講臺」上教育觀察:教師應把論文寫在「課堂教育觀察:教師應把論文寫在「課堂」和「講臺」上事實證明,凡是管理不好學生,且教學工作一塌糊塗的老師,無論他發表反之,如果一名教師只會寫論文,不會當班主任,且教學水平一般,那麼即使這樣的教師評上高級職稱也不會讓人心服口服。說到這裡,我想對長期以來流傳甚廣的「教師是研究者」的提法作一番理性的思考。因為把教師當成了研究者,所以很多地方在教師評定職稱時,把獲獎、發表多少論文,承擔那級教改實驗課題當成了一項硬指標。如果某位教師缺乏這些項目,無論課講得多麼好,教學成績多麼突出,也往往被拒之門外。
  • 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基礎試題及答案7
    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基礎試題及答案7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3-13 10:56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優秀骨幹教師是如何有效狠抓教學成績的(教師必讀)
    通俗地講就是,教不好書的教師決不是優秀骨幹教師,不會教書的老師絕不是好老師!那麼,怎樣提高學科的考試成績呢?這是擺在很多老師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也是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不少老師課堂上滔滔不絕,很會講,學生很喜歡聽,資歷等各方麵條件都不錯,就是考起試來成績差,比拼排名總是落在後面,不僅誤人子弟,而且顏面掃地。
  • 教育思考:師生「同考」成績能否成為教師合格的依據?
    教育觀察:師生「同考」成績能否成為教師合格的依據?教育思考:師生「同考」成績能否成為教師合格的依據?王營據報導,高考前,一所高中的6名青年語文老師和高三學生同時走進了考場考試,學校還專門為6人配備了監考老師。學校規定:35歲以下青年教師必須與高三學生一起參加「二月調考」,老師只考所教科目,如果不理想,將接受誡勉談話,如果連續三年考不贏學生,將被轉崗。
  • 校長斥教師「良心會不會痛」,家長叫好,「題海戰」這鍋教師背嗎
    」、「老師們千萬別跟我說,我是為了學生好,我會問你:真的嗎?同時,她還給老師們提了建議:花心思備複習課,根據學生情況補習;給學習困難學生開「小灶」,提高他們的成績;別把學生逼得太緊,保持良好的心態。這位校長對教師的痛斥,引起了家長的共鳴,不少家長叫好。作為老師的我,有話說。這位校長痛斥老師簡單粗暴地搞「題海戰」,這個沒毛病,如果我是校長,也會痛斥。
  • 為什麼教師的孩子反而容易抑鬱,甚至自殺?
    媽媽謝某是一位人民教師,爸爸也是教師,平日教育裡對兒子非常嚴厲,母子之間多有衝突。這次母子之間衝突的原因,是李某成績退步到年級第5名。2016年2月14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12級學生吳謝宇弒殺母親謝天琴後潛逃,直至3年後,2019年4月21日,吳謝宇才被抓捕歸案。這3年中,吳謝宇利用自己的高智商藏起母親屍體、利用母親的名義欺騙親朋騙款144萬、嫖娼賭博躲避罪責。
  • 2020年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基礎試題及答案7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年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基礎試題及答案7,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堅持以教師為中心,班主任一直在從事程式化的教育教學工作,他們最關心的是兩件事:一是如何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確保班級成績在學校中的排名;二是如何讓學生服從老師,以維護教師的權威不受侵害。學生必須被動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從而引起了學生的不滿與抗議。
  • 校長說寧可教師教學成績平平,也不願意教師因成績而體罰學生
    她一愣,低下頭承認了作業做錯被老師拉耳朵的事,我反而說她活該被老師這樣,因為我真的知道對孩子必要的懲罰是對她的成長有好處的。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要提倡先進的理念,教師不再可以體罰或變相體罰孩子。但還是有好多教師轉不過彎來,依然覺得這是為孩子好。體罰大家都懂的,但變相體罰可能就不怎麼明白了。
  • 某地小學代課教師每月1200元工資,學生成績差遭到開除,公平嗎?
    從文章內容得知,荊竹小學期末考試語文數學成績出現個位數,不只是跟師資缺乏有關,實際上還與「一年之內教學點兩次搬遷、臨時教室環境嘈雜導致教師無法正常教學」相關。更大的問題在於,新聞曝光後,當地教育部門沒有反思,而是乾脆把兩個代課老師開除了事。
  • 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應該在第一時間分析原因,採取對策
    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原因是什麼?無論老師還是家長,必須要清楚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才能採取有效的措施和恰當的策略來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力,開發孩子生命潛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而絕不是簡單、粗暴的批評或處罰。否則會適得其反,背道而馳。那麼,孩子的成績不好,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 為何90%女教師教學成績更好?幾大優勢讓男教師望塵莫及
    茫茫人海,相識是一種緣分,請你隨手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中學教師將隨時更新精彩教育類文章,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教育、暢聊教育吧!說起教師這個職業,不知道大家發現幾個細節沒有?第一個細節就是學校裡面的女教師明顯多於男教師,第二個細節就是在領導層面,男教師明顯多於女教師,第三個細節就是女教師的教學成績明顯高於男教師。
  • 大數據時代的教師專業成長|大數據時代|教師|教育|教學|教育信息化
    1教學方式轉型呼喚教師角色轉型2020年3月初,《人民教育》雜誌記者採訪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時開門見山地問:「目前在線學習非常火爆,教師也面臨著資源選擇困難和信息技術教育能力不足等問題,請問,教師工作司有什麼好辦法來幫助教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