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在北京開設亞洲研發中心 意義何在?

2020-12-24 搜狐網

  第二故鄉的研發

  在跨國汽車企業掀起的一股加強在華研發力量的熱潮中,奧迪在京開設亞洲研發中心。意義何在?

  ABR記者 楊與肖

  「終於來了。」2013年2月1日,奧迪亞洲研發中心在北京正式落成。對於此事,外界普遍發出了如是感嘆。

  自2011年起,從宣稱將先進的混合動力技術引入中國的豐田常熟研發中心,到奔馳與北汽在研發領域開啟的「戰略性合作」,再到通用汽車在柳州和上海為泛亞的「跑馬圈地」……跨國汽車企業似乎掀起了一股加強在華研發力量的熱潮。

  相較之下,一直在中國宣稱「全價值鏈本土化」的奧迪卻在這方面「表現平平」,除了「加長」外,很少聽到這個品牌在本土研發的成果。長期以來,奧迪北京研發中心甚至沒有統一的辦公場所,各職能部門僅是散布在北京各個區域,比如三裡屯的研發中心和來廣營的奧迪培訓學院。

  新的奧迪亞洲研發中心位於北京先鋒藝術區751 D-Park時尚設計廣場,佔地超過8000平方米,300名研發人員在此工作。落成當天,奧迪董事會主席施泰德(Rupert Stadler)、大眾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Jochem Heizmann)悉數致辭,德國駐華大使拾明賢(Michael Schaefer)也前來捧場。

  根據奧迪中國對外公布的消息,新中心主要職能包括設計、創新、技術工程和測試,配備有原型車間、車輛測試平臺以及3D技術開發環境。其中,研發職能涉及發動機、車身、電子系統和電池技術的開發。

  此前,奧迪(中國)總經理馮德睿(Dietmar Voggenreiter)曾表示,汽車電子互聯技術將是新研發中心工作的重點。

  伴隨著信息和移動終端技術的發展,脫胎於傳統車載信息系統(telematics)的汽車電子互聯正越來越受到汽車廠商的關注。今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展(CES)上,創紀錄地有七家車企參與其中,紛紛拿出了它們最新的互聯駕駛技術,包括奧迪。

  事實上,當下流行的汽車多媒體接觸界面功能正是由奧迪最早提出,但寶馬卻最先將其運用到了第四代7繫上,引發了外界的關注。之後,雖然奧迪A8通過MMI(奧迪的多媒體交互系統)展示了類似的技術,但卻喪失了在輿論上領先的機會。

  在中國亦是如此。過去一年中,寶馬有條不紊地通過各種途徑向中國消費者滲透其在電子互聯駕駛方面進行的努力——iDrive,而以「科技啟迪未來」為口號的奧迪雖然也將Audi Connect技術引入中國,但卻宣傳甚少,鮮有關注。如今,它希望藉由新研發中心的工作將汽車電子互聯技術在中國推廣開來。

  此前,在汽車互聯駕駛領域,一汽-大眾與奧迪研發中心進行了合作,但也僅限於共同開發呼叫中心(call center)。現在,奧迪擺出了一副誓要在中國的本土研發領域後來者居上的架勢。

  新研發中心定名亞洲研發中心,根據英格爾施塔特的計劃,除中國外,它亦將為日本、韓國等亞洲其他地區提供技術支持,施泰德將此形容為「奧迪研發國際化進程的裡程碑」。這一言論顯然表明了這個中國研發中心在奧迪全球的地位,但事實上也表明這個研發中心與中方合作夥伴無關。

  按照中國汽車產業政策的要求,合資公司體系內必須建立技術研發機構,但他們的主要職能是零部件認證、新車引進的路試、與總部共同完成車型的年度改款,以及新引入技術的測試。看起來,奧迪與合作夥伴聯合研發機構的水準也就只能是上述水平了。

  不可否認,技術的安全性一直是跨國車企在華活動的敏感問題。2012年日內瓦車展期間,奧迪曾明確表示將在中國生產A6混合動力版,隨後便傳出了長春與狼堡、英格爾施塔特就防止技術洩漏問題諸多博弈的消息。

  在奧迪亞洲研發中心內,擺放著一輛正在進行測試的進口A6混合動力汽車,而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汽車商業評論》,這款車將不會國產。因為按照中國汽車產業政策的要求,所有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國產必須使用合資自主品牌或者自主品牌的LOGO。奧迪顯然不想這麼幹。

  在新中心啟用當日,一汽的高層領導並沒有趕來參加,僅送來一對石獅子表示祝賀。有媒體人在微博上戲言:「6層高的大樓,除了門口那對石獅子外,就沒一汽什麼事」,「誰說德國人是方腦殼」。

  2012年,奧迪在中國賣出了40.2萬輛汽車,為全球市場貢獻了接近30%的銷量,合資公司在這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覷。當然不能就此僅僅責怪一汽一家,畢竟在所有合資公司中,也就只有通用汽車的合作夥伴提出要求必須成立合資的研發中心。

  2013年2月1日,施泰德、馮德睿、奧迪公司底盤開發部門負責人格拉澤(Horst Glaser)和還沒有中文名字的奧迪中國副總裁兼奧迪亞洲研發中心負責人Lorenz Fuehrlinger,接受了包括《汽車商業評論》在內的媒體的採訪,以下為訪談節錄。

  《汽車商業評論》:奧迪亞洲研發中心的主要職能有哪些?有哪些創新型舉動?

  格拉澤:我們希望通過奧迪亞洲研發中心來覆蓋研發領域的所有工作。我們還將在中國做車輛測試,希望所有車輛開發出來後都能在中國進行測試,以便充分了解這些車輛在中國的適用性。另外,我們也希望在設計方面給總部提供一些啟迪,汲取中國在設計傳統中的精華,並將其融入奧迪的設計中。

  我想強調的是,在亞洲建立奧迪研發中心不單單是為中國,也是為亞洲。例如,日本、韓國等都將作為亞洲研發中心要覆蓋的國家。例如導航系統開發出來後,必須在相應的國家、地區進行測試,通過我們的研發中心在這裡的設立,希望能夠拉近與客戶、市場之間的距離。

  奧迪亞洲研發中心的功能與德國總部研發中心是如何協調的?與一汽-大眾是怎樣的關係?

  施泰德:北京的奧迪亞洲研發中心與德國研發中心在運作上是同步的。就功能而言,我們希望藉助奧迪亞洲研發中心來了解中國市場和亞洲市場,同時希望藉此在相關領域裡專門針對中國和亞洲市場的需求進行研發,包括駕駛輔助系統。

  馮德睿:關於一汽-大眾與奧迪合作的問題,奧迪亞洲研發中心事實上也是一個信號:並不僅僅針對中國,實際上也為亞洲所建立。北京研發中心將促進我們與一汽-大眾之間的研發合作,由於地理位置更近了,合作將更為便捷。我們之間會進行多方面合作,目前很多檢測設備都可以共同使用。

相關焦點

  • 驪住集團在滬成立全新亞洲研發中心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17日電 1月17日,領先的衛浴與家裝產品製造商驪住集團(LIXIL),在上海為其亞洲研發中心揭幕
  • 日本驪住集團在上海設立亞洲研發中心
    近日,日本大型衛浴與家裝產品製造商驪住集團株式會社(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5938,下稱驪住集團)在上海漕河涇地區設立全新的亞洲研發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與日本(總部)、美國(美標)和德國(高儀)研發中心相比,佔地2500平方米的中國研發中心將服務於驪住集團旗下美標、DXV、伊奈、高儀、驪住等所有品牌產品,將在全球範圍內發揮其獨特作用。
  • 中國成汽車研發中心主角 用技術反攻全球
    目前,包括豐田、奧迪、通用以及奔馳等汽車企業都已經陸續完成在中國本土研發設計中心的建設,沃爾沃、寶馬等研發中心也已在規劃推進中。  顯然,要想夯實其在中國的既得利益,並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在製造環節之外,提高研發環節的國產化率,已經成為決定國際汽車企業在中國市場成敗的重要因素。
  • 埃貝赫在上海開設亞洲試驗中心
    埃貝赫管理團隊同與會嘉賓一起在上海慶祝新的亞洲試驗中心正式開業。新試驗中心為亞洲客戶不僅提供在排氣測試領域內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啟用新的樣件車間。 埃貝赫排氣的營運長Thomas Waldhier博士強調了新設施的優勢:「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為亞洲生產工廠的客戶提供服務。
  • 探秘首度開放的大眾亞洲未來中心,如何成為大眾未來汽車科技的搖籃?
    為了將更前瞻的設計理念和創新產品思維不斷輸入給大眾集團旗下的各個品牌車型,大眾已經在全球三個城市建設了大眾未來中心,它們分別是位於北京的亞洲未來中心、德國波茨坦的歐洲未來中心,以及美國矽谷貝爾蒙特的加利福尼亞未來中心。在戰略定位上,如大眾所言,未來中心承擔著集團「智庫」的角色,將在集團現有架構和工作流程之外提供研發和測試新技術的機會。
  • 奧迪開啟"大象轉身" 全價值鏈共創成果顯著
    (原標題:一汽-大眾奧迪開啟「大象轉身」,全價值鏈共創成果顯著) 全新奧迪Q5L(參數丨圖片) Sportback全球首發,全新奧迪Q4 e-tron 概念車亞洲首秀,奧迪R8 Coupé、奧迪
  • 巴博斯亞洲旗艦中心在北京金港汽車公園開業
    2014年4月17日,巴博斯亞洲最大的旗艦中心在北京金港汽車公園舉行了隆重的開業慶典。德國巴博斯集團總裁布希曼教授、大中華區獨家合作夥伴中國龐大汽貿集團董事長龐慶華先生、龐大集團副總經理馮建先生、德國巴博斯集團副總裁Constation Buschmann先生以及巴博斯中國總經理龐偉先生蒞臨了開業儀式現場。
  • 「你好,亞洲」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新聞中心:這四個互動體驗區科創感...
    此外,據介紹,極速3D列印技術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最新成果,其列印速度比傳統的3D列印技術快百倍,也就是說如果傳統3D列印需要耗時100分鐘,在這裡只需要1分鐘。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新聞中心開設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互動區、AR博物館、VR沉浸式互動體驗區、極速3D列印技術互動展示區等四大互動體驗區。
  • 車雲晨報 | 美國加州進入自動駕駛計程車時代 特斯拉重組亞洲業務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公司內部,大眾成立了專門的Car.Software部門,該部門將會招聘5000人進行相關的研發,並且計劃將大眾汽車內部研發的軟體從目前的不到10%提高到60%以上。首款搭載vw.OS作業系統的車型是純電動汽車ID.3,該車在2020年開始正式交付,將會打開大眾汽車電動化和數位化的浪潮。作為一個整車製造集團,大眾為何要獨立研發汽車作業系統。
  • 可達鴨教育濟南研發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4月14日,可達鴨教育濟南研發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該研發中心辦公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可容納150餘名課程及平臺研發人員,
  • 雀巢東莞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研發糖點和冰淇淋
    ,雀巢東莞研發中心宣布啟用。這標誌著雀巢中國第三家研發中心正式落戶東莞,也是雀巢將徐福記打造成百年品牌的重要舉措之一。該中心將專注於糖點和冰淇淋兩大產品類別的研發,並為亞洲或世界其它地區的業務提供科技支持。副市長賀宇、雀巢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國華等人參加了活動。
  • 賓利將成奧迪旗下子品牌 藉助奧迪技術研發電動汽車
    日前,據外媒報導,大眾集團已通過監事會表決,批准將賓利劃入奧迪品牌旗下,奧迪將會在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接管賓利,而蘭博基尼和杜卡迪將會繼續被大眾集團保留。
  • 安利(中國)研發中心有限公司亞洲科技創新中心副總裁陳佳
    安利(中國)研發中心有限公司亞洲科技創新中心副總裁陳佳在線出席活動並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採訪。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保健食品在國際研發合作方面有何經典案例?安利紐崔萊在中國的研發團隊在積極努力將地骨皮提取物用於產品的研發,並為此申請了專利。同時,我們也邀請了公司在美國鮭魚湖農場的科學家們共同參與研究,採用最先進的育種和種植技術為枸杞植物探尋獲取健康根部的適宜種植方法;並且採用經過特殊優化以及安利公司自行設計的加工設備,對採摘下來的枸杞植物根部進行清洗和加工。
  • 預算20多萬,豐田亞洲龍對比奧迪A4L,選哪一個?
    有同事買車,估算25萬擺布,劃分看了豐田亞洲龍2.5L雙擎XLE高貴版和奧迪A4LTFSI 前衛動感型,兩款車現實上並無差幾許錢。同事家人們以為亞洲龍雙擎省油,放心,更好用,不過同事本人以為年紀不到30歲,或是稀飯奧迪A4L,辣麼這兩款車究竟要奈何選呢?奧迪A4L素來優惠力度大,聽說有的前衛型要加裝三區空調,不過這片面加裝也能夠打折,同事看上的2.0T前衛動感型引導價31.88萬元,優惠以後大概27萬,各地雖有差別的,不過差價也就三四千元。
  • Zoom計劃擴大美國業務:在鳳凰城和匹茲堡開設兩個研發中心
    【TechWeb】5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四,視頻會議軟體公司Zoom宣布,它將在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和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開設兩個新的研發中心。外媒報導稱,Zoom將立即開始為這兩個新的研發中心招募軟體工程人才,而招聘來的新員工將在家辦公,直到新辦公室建成以及與新冠疫情有關的隔離措施被解除。當地時間周四,該公司表示,它計劃在未來兩年內為位於鳳凰城和匹茲堡的研發中心招聘500名軟體工程師,這意味著該公司的研發團隊將擴充60%。
  • 雀巢中國兩大研發中心全新亮相 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2019年3月25日,位於北京的雀巢研發中國在重新選址後首次亮相,同時,雀巢深圳系統技術中心宣布正式成立。雀巢在中國的兩大研發中心搬家,吸引了雀巢全球執行長馬克?施奈德、雀巢全球首席技術官史蒂芬?帕爾澤、雀巢集團執行副總裁,亞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執行長江奎思、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執行長羅士德、雀巢研發中國總經理白克力等一眾高管的站臺支持。
  • 奧迪將重新評估產品陣容 加速汽車研發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疫情雖讓汽車行業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危機,奧迪新任執行長杜斯曼(Markus Duesmann)卻將此視為一個機遇,欲在疫情期間提升公司的靈活性,並恢復技術優勢。
  • 雀巢中國東莞研發中心落成 專注糖點冰淇淋研發
    中國經濟網 佟曉群/攝   中國經濟網東莞6月18日訊(記者佟曉群)6月17日,國內首家糖果研發中心——雀巢東莞研發中心正式在徐福記公司內落成,這也是雀巢中國繼2001年建立上海研發中心、2008年建立北京研發中心後,在中國大陸建立的第三家研發中心。
  • 顛覆自主研發模式 北汽成立合資技術中心
    ‍[騰訊汽車(微博)原創報導 劉彬彬(微博)] 3月12日,由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958.HK)(以下簡稱「北京汽車」)和MBtech Group GmbH&Co.KGaA(一下簡稱「MBtech」)合資成立的「北京北汽德奔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德奔」)籤約儀式在北汽產業研發基地舉行。
  • 蘋果在上海蘇州建研發中心
    北京時間2017年3月17日消息,蘋果公司在今天官方宣布,他們將在上海和蘇州開設研發中心。此前蘋果已經在北京建立了研發中心,他們承諾將為這些中國的研發中心投入超過35億元人民幣。不僅僅是資金的投入,他們也將進一步的擴充工程和運營團隊。重視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