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常州市鐘樓區圍棋教師朱小姐向記者反映:今年3月,她在「沃爾得英語」花3.08萬元購買了3個級別共90次課,並經推薦安裝了「百度有錢花」APP「無息分期教育貸」。因為她家搬家以及對教學質量不太滿意,朱小姐自4月8日起一直和對方協商退款,卻於10月14日獲悉「不僅一分錢不能退,還要倒付2617元」。
繳費5分鐘,退費不容易
1月18日,朱小姐在常州吾悅廣場被一名英語課程推銷人員攔下,交流中留下了姓名和聯繫方式。之後一個多月,該機構工作人員輪番向她推銷,3月10日,朱小姐選擇了離家最近的沃爾得英語諮詢。
課程顧問根據朱小姐的英語水平和學習目標,「量身定製」一套3個級別價值3.08萬元的學習計劃。「幫你向總部申請教育分期貸款,首付只需3080元,而且沒有利息。」課程顧問「貼心」地說。
朱小姐先付了500元定金,次日又帶身份證到沃爾得英語辦貸款,課程顧問幫她在手機上下載「百度有錢花」APP。「不到5分鐘,貸款就辦下來了。」朱小姐回憶道。這筆貸款直接打進沃爾得英語帳戶,對方未開發票,她須在24個月內每月償還1155元。
4月8日,朱小姐因搬家及對教學質量不太滿意,向課程顧問提出退課。「你太容易放棄了,學習需要堅持。」課程顧問一次次「鼓勵」她。見她態度堅決,過了6個多月,課程顧問10月14日才告訴她:扣除銀行費用學校只收到26891元,從中扣除一個級別費用18800元、違約金6800元、利息3908元,計29508元,朱小姐還得付2617元。
「我只上了16節課,剩下74次課不上了,還要扣這麼多錢?」退課無望,貸款還有16期未還,朱小姐越想越怕。
和朱小姐一樣,常州另一居民楊華去年4月在沃爾得英語湖塘校區購買4個級別共3.52萬元的課程,其中2.52萬元使用「百度錢包」貸款,去年10月去退費,卻被告知超過30天無法退費、只能轉讓。「至今還沒轉掉,虧大了。」楊華無奈地說。
誘導「分期付款」藏貓膩
記者花1元錢在網上團購了常州沃爾得英語價值518元的「單人專享口語體驗課」,套餐包含專業英語水平測試和量身定製學習方案。
10月16日下午1點半,記者來到常州吾悅廣場3樓的沃爾得英語。進門先填調查問卷,包括教育程度、工作類型、學習動機等,隨後一名楊姓課程顧問帶記者進入洽談室,反覆確認家庭、工作信息;1小時後,自稱趙亞茜的課程顧問繼續詢問同樣問題。
下午3點多,趙亞茜用不太標準的英語提問測評後告訴記者:「初步判斷,您的英語基礎很好。推薦您在我們這裡上4個級別的課程,完成後您可以掌握大量商務詞彙,並能用準確流利的地道口語在商務場景中進行會話。」
「4個級別共3.58萬元,今天全額付款的話可以優惠2000元,還有一種分期付款,是百度的金融平臺,貸款利息全免,每個月只要1000多元。」趙亞茜繼而介紹。
「貸款怎麼會沒有利息?」記者問。
「利息由學校承擔,您支付3.58萬元,我們需支付4000元左右的利息。」趙亞茜一再強調,這是百度的大平臺,很多機構、學員都在用。
記者以「太貴」為由離開,趙亞茜跟著記者走到商場外,直到加了微信才作罷。
「課程顧問不告知這是網絡貸款,也不告知貸款逾期的後果——高額罰息、影響徵信甚至構成犯罪,我現在是『騎虎難下』。」朱小姐說,商家故意將退費時間從4月拖延到6個月後,從而扣除第一個級別的全部費用;定價上第一階段需1.88萬元,後兩個階段加起來只需1.2萬元,一旦退費她勢必損失大半。即便30天內成功退款,按照合同規定,也要被扣除8800元和「分期貸款」產生的利息及手續費。
記者介入後培訓機構退款
10月17日,記者來到常州市鐘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物價科、消保科以及消協反映朱小姐的遭遇,但3個科室工作人員回應稱:「這不歸我管」「我管不了」「你打12345」。
記者又聯繫常州市鐘樓區教育局,該局副局長陳佳18日上午聯合鐘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約談沃爾得英語教學主管肖維佳和營運負責人胡俊,要求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同一時間,朱小姐再次向沃爾得英語索要繳費發票。
當天上午11點,陳佳讓肖維佳、胡俊儘快和朱小姐見面溝通。20分鐘後,朱小姐第一次見到沃爾得英語的負責人,終於拿到了發票,但發票日期寫的是「10月18日」,而且發票上金額少了3909元。沃爾得英語的解釋是:財務流程中出現延遲,發票開具日期和金額以機構收到時間為準。
肖維佳和胡俊承認在管理中存在失誤,讓何姓課程顧問向朱小姐道歉。經過近4小時溝通,沃爾得英語同意退部分學費,計21550元,但朱小姐需承擔貸款產生的利息和違約金計2490元。
成人培訓市場存監管盲點
2018年,國務院和省政府辦公廳先後出臺文件,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費用,但這個規定只適用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
同年出臺的《江蘇省營利性民辦學校監督管理實施細則》規定,面向成年人開展培訓,可以直接向企業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成人培訓不要求必須取得教育主管部門的辦學許可證。
由於「門檻」降低,成人培訓機構資質難免良莠不齊,加之大量靈活便宜的線上英語培訓APP不斷推出,一些線下成人培訓機構顧不上教學質量、一味追求盈利。
江蘇常譽律師事務所一位律師認為:目前「教育貸」事件多發,監管部門要形成合力,重點查看商家在推廣貸款時是否存在欺詐、誤導消費者行為,一旦認定「欺詐」,對強加給消費者顯失公平的格式條款、不合理約定應予撤銷。
常州市鐘樓區教育局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選擇教育培訓機構時應認真閱讀合同條款;若要辦理貸款,應仔細閱讀相關規定。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楊 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