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美到極致的六句古詩詞,寫盡詩人風雨坎坷的一生!

2020-12-11 素佛堂

李商隱(813~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後遷鄭州滎陽。李商隱一生窮困潦倒,空有滿腹壯志卻懷才不遇。尤其是自己還陷入了唐代晚期的黨爭之中,最終淪為了犧牲品,可悲可嘆。

一、悽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本句選自李商隱的《風雨》,這是作者自傷淪落漂泊無所建樹的詩,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前兩句寫詩人理想與際遇的矛盾,雖懷有郭震(唐將)般的抱負,卻沒有他那樣的際遇。接著抒寫羈旅漂泊的人生感受。

二、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贈荷花》,譯文: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託得那樣完美自然。這首詩歌頌荷花能榮衰相依,實則表達了自己渴求知己、尋覓政治依託的心聲。

三、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出自《夜雨寄北》,本詩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遙遠的異鄉巴蜀寫給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全詩構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四、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這幾句詩詞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可嘆我聽到更鼓報曉之聲就要去當差,在秘書省進進出出,好像蓬草隨風飄舞。這句話應是解釋離開佳人的原因,同時流露出對所任差事的厭倦,暗含身世飄零的感慨。

五、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霜月》,此詩寫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靜態描寫,而借神話傳說宛言月夜冷豔之美。詩人的筆觸完全在空際點染盤旋,詩境如海市蜃樓,彈指即逝;詩的形象是幻想和現實交織在一起而構成的完美的整體。

六、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嫦娥》,譯文:透過裝飾著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裡。月宮的嫦娥恐怕後悔偷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相關焦點

  • 古詩詞名句鑑賞 | 唐詩,李商隱《風雨》
    查看唐詩宋詞古詩詞,國學、美文分享!悽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李商隱一生羈旅漂泊,宦海沉浮,不得重用,飽嘗世態炎涼。遂借風雨以起興,抒發抑鬱悲憤之情。這種寫法是常見的。作者的高超之處是在首尾兩聯皆用本朝典故,以馬周、郭震兩人見召重用成為名臣,與自己的懷才不遇、漂泊無歸形成強烈的對比。用事寓意深微,貼切自然。既表現了自己不甘沉淪、意欲匡時濟世的胸懷,又流露了對初唐開明政治的欣慕之情。
  • 觸動心靈的10句詩詞,寫盡人間滄桑,值得一讀再讀!
    觸動心靈的10句古詩詞,寫盡人間滄桑,值得一讀再讀!一起來品讀詩意人生,感受人間大美。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一個全能型的文壇領袖。在世人眼中,蘇軾是偉大的天才與全才。他在詩、文、書、畫等方面樣樣精通,並且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 李商隱的這四句詩,意境唯美到極致,句句都是千古名句
    評價李商隱詩風,最常用的兩個詞是富麗精工,婉轉流美,他總能用最精緻的語言,營造出最唯美的意境,讀起來有無的美感。今天小樓選五句李商隱最唯美的詩,與大家一起品味李商隱的富麗精工,婉轉流美。這一句詩出自李商隱最有名的詩《錦瑟》,這首詩喜歡古詩詞的人大多能背,茲不贅錄。滄海月明,本是一個清遠遼闊的意境,珠有淚三字,使這清遠遼闊的意境中透露出一絲哀傷。藍田日暖,有一種溫暖和煦的感覺,然而「玉生煙」三字,又使這種溫暖和煦中透露出一絲悵惘。
  • 李商隱這首詩一語雙關,雖然是在描寫風雨,但卻比喻人世間的風雨
    李商隱,字義山,晚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而且他的詩作也是眾多詩人中最深刻,也更難以解讀,他雖然在自己的作品處處用典故,這也使得他的作品給人一種隱晦之感,從而也令他的作品顯得更加的深刻,也更加的令人感動。其實李商隱除了愛情詩之外,那麼他一些其它題材的詩作,也是同樣的非常經典,特別是他的這首《風雨》,那更是表現手法獨特,雖然這首詩表現看是在寫雨,但卻是比喻人世間的風雨,這也正是詩人最獨特的一個地方,因此讀他的這些作品,也最是考驗讀者,他常常是在自己的使用一些比較獨特的手法,從而也令他的作品顯得更加的深刻,也更加的悽美。
  • 地雖生爾材,天不與爾時:從《錦瑟》看李商隱的坎坷人生
    詩人們大抵都擅長借物詠懷,《錦瑟》這首詩也被很多人認為是一首詠物詩,但是透過這些詩句,一字一句去深度挖掘,去了解詠物背後的強烈情感,我們不僅僅能夠感受到李商隱想抒發的情緒,更能夠通過情緒,了解到詩人不平凡的一生。
  • 李商隱《風雨》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意味深長,讓人稱讚不已!
    李商隱《風雨》譯文:我雖然懷有壯闊的胸懷,心中也有充滿豪氣的視頻,但是很不幸卻遇到了不明之處,自己一個人長期漂泊在外虛度年華,張行樹的黃葉已經枯萎,風雨交替的摧殘著,貴族豪門的高樓裡,就有一些歌妓在輕歌曼舞,他們彈奏的音樂非常有精神,自己新交的朋友,遭遇了到了困難,舊日裡的了老朋友無緣無故的疏遠
  • 李商隱:困頓不得志的一生,情路坎坷,一直在錯過
    在詩歌界也有一首詩,眾說紛紜,各有各的看法,被譽為詩歌界的「哥德巴赫猜想」,這個就是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錦瑟》一詩。李商隱:捲入「牛李黨爭」,一生困頓不得志李商隱是河南人。他的祖籍是懷州河內,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沁陽市,出生地是鄭州滎陽,也就是現在的滎陽市。
  • 情路坎坷的李商隱,愛情終究是一場錯過,他的悲劇式一生
    情路坎坷的李商隱,愛情終究是一場錯過,他的悲劇式一生。在文風興盛的唐代,他也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李商隱邂逅了宮女宋華陽,李商隱的詩《曾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中曲折的證明了這一段故事。被發現後,李商隱被驅逐下山,宋華陽被遣返。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成為了不可磨滅的傷痛。離開玉陽山的李商隱寄居在堂弟李讓山的家中,在洛陽西郊,他邂逅了商人的女兒柳枝。柳枝特別喜歡李商隱的詩,以詩為媒,柳枝將自己上衣的長帶打結相贈。
  • 冷門詩人李商隱
    此間的詩人顯然不會意識到,情憋,情愁,情苦悶,正孕育著屬於他的藝術金礦。   英俊男兒閱美多矣,卻沒個紅顏知己。他的感覺又細膩,情力一發不可收,比如對錦瑟姑娘的無窮思念。而麻煩正在於此,他得憋著。白居易三十七歲還打著光棍哩,終於憋出了《長恨歌》。   總之,李商隱的立志有兩個方向:求仕,求美。
  • 李商隱「抄襲」成「冷門詩人」,現代人不讀書有多可怕
    李商隱做夢也想不到,千年後竟會有人把他推上熱搜,再出一次名。只是這次出名,有點令人心疼。因為他竟莫名成了「冷門詩人」。近日,在網上有網友發帖先是說李商隱抄襲了他偶像霹靂的《夜雨寄北》,還聲稱要把李商隱找出來,曝了他。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對詩人李商隱的不滿和憤懣。一時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名詩《無題》背後是真實含義
    近幾年,自從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陸續開播,一時之間,古詩詞熱再度興起,國人又一次從中國的古詩詞之美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詩歌是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最古老的方式,一部中國詩歌史既是中華文明在語言文字上的濃縮精華,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風貌的展示。
  • 「冷門」詩人李商隱抄襲被「罵」上熱搜:沒文化,只會鬧笑話
    前不久,我發現了一個奇奇怪怪的熱搜——冷門詩人李商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就連小學生都知道的人物,竟然有人不認識他,事情究竟是怎樣的呢?「冷門」詩人李商隱抄襲被「罵」上熱搜:沒文化,只會鬧笑話前不久,有位粉絲髮文稱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是抄襲霹靂布袋戲的,還說什麼阿貓阿狗都能碰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 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年少苦讀,卻仕途坎坷。他成家後與妻子非常恩愛,可是為了生計,又不得不到處奔波。一方面他感慨自己無法實現心中的夢想,另一方面痛惜自己無法盡一位丈夫和父親的責任,經常深感自責。下面介紹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悼亡妻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嬌郎痴若雲,抱日西簾曉。枕是龍宮石,割得 秋波色。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
  • 李商隱的秋雨詩字字悽涼,尾句更是意想不到,道盡無數人的心聲!
    除了以上的這些傳世之句以外,還有很多在描寫夜雨方面的絕妙詩句,而李商隱可以說是留下夜雨物像詩句最多的詩人之一,在他的心理夜晚的雨不僅流進了萬頃良田,更流入了他很多個無眠的夜晚。」初隨林靄動,稍共夜分涼。」《微雨》「幃飄白玉堂,簾卷碧牙床。」
  • 李商隱寫了一首愛情詩,頷聯成為經典名句,常被用來歌頌奉獻精神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擅長創作「無題」詩,內容大多涉及男女之情。但是,他最著名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流傳六百餘年來,一直爭議不斷。詩中到底寫的是李商隱的「愛情」還是政治「寄情」?詩評者各執一詞。當中牽涉到他的一名好友,以及他的一段婚姻,直接影響了他一生的仕途。
  • 《中國詩詞大會》裡這36句古詩詞名句,是你不得不讀的經典
    作為央視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自2016年以來,已經連續播出了六季,深受廣大幼青老觀眾的喜愛。同時《中國詩詞大會》本著「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中華傳統文學中經典的古詩詞句,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 一天一首古詩詞——原創賞析/李商隱《無題》賞析
    這四句詩李商隱極盡讚美之詞來描寫這位女子,可以看出這位女子在其心中所佔有的地位之重。而後四句則筆鋒直轉,將這位似乎在幻想中的神女拉近到了身邊:錦長書鄭重,眉細恨分明。這兩句是對這位女子的動作描寫,原來這位女子此時細眉緊皺,正在寫給夫君的信中向夫君道一聲鄭重,而信中亦流露出一股清楚的怨恨。二句中「書鄭重」和「恨分明」是對文,指書信中的內容。「錦書」在古代一般代表女子寄給丈夫表達思念之情的書信。
  • 李商隱用荷花作比喻給妻子寫了首詩,把自己的遭遇展現得淋漓盡致
    圖片來源於網絡:荷花一、仕途坎坷,愛情單薄的詩人說起李商隱,讀者肯定會想到愛情詩,比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能寫出這麼纏綿悱惻詩句的,居然是一位男性詩人,可見李商隱的心思細膩到了極致。作為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大部分流傳的詩作都和愛情有關,構思極為精巧,字字華美,其中大量無題詩寫得非常隱晦,以至於到現在還有大量詩作,無法真正解讀出詩人的中心思想,李商隱之所以連寫詩都寫得這麼隱晦,和他一生的坎坷有著密切關係。
  • 李商隱《夜雨寄北》,最美詩句,當屬第2句「巴山夜雨漲秋池」
    這是李商隱流傳最廣的七言絕句。在整首古詩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到詩人對於時空轉換的把握。一會兒寫妻子寄來書信,一會兒寫詩人此時此景的情感和所看到的景色,一會兒又暢想未來,寫兩人相聚之時共剪西窗燭的浪漫。那種時空的轉換,讓人目不暇接。
  •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千年後被罵抄襲上熱搜,網友:讀過歷史嗎
    ——《夜雨寄北》這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時,寫給遠在長安的友人(或是妻子)的一封覆信,也是一首抒情七言絕句。現今我們也會在語文課本上學習到這首詩,此外李商隱的《常娥》、《無題》、《錦瑟》等詩皆被選入進過各個年級的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