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食品加工的過程中,會改變食品原有的鮮豔色彩,因此需要通過添加可食用色素來保持食物具有視覺吸引力的特徵。
(天然色素在慕斯甜品中的調色)
那麼什麼是可食用色素呢?
可食用色素大體分為兩類:一是人工化學合成可食用色素;二是來源於天然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微生物、動物的可食用部分取得的色素,稱為天然可食用色素。
(天然色素在彩虹慕斯中的調色)
現在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可食用色素非常多,國產的進口的,不管從品牌到色澤,玲琅滿目,目不暇接。然而,隨著消費者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人們對天然可食用色素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
(天然色素在彩虹蛋糕中的調色)
在1856年英國人W.H Perkin博士發明第一種合成色素苯胺紫之前,人們都用天然食用色素來美化生活中一切需要靚麗色彩的事物。
(天然色素在馬卡龍中的調色)
在中國很早就有用天然食材染色的使用記載,《史記.貨殖傳》《齊民要術》記載了在東周與北宋人們對天然色素的提取和使用。
(天然色素在韓式裱花中的調色)
後來,由於天然食用色素在著色力以及對光、熱、氧氣和Ph值的穩定性比合成色素要差,而且提取不易,價格較貴,所以很快就被化學合成色素所取代。
(天然色素在韓式裱花中的調色)
隨著國內外對食用色素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很多化學合成色素在人體內可形成β-奈胺和a-氨基奈酚等致癌物質。相比之下,天然食用色素不僅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的量少,一般為產品(醫藥、飲料、糕點、酒類、糖果)的百分之幾或者千分之幾,而且色彩清新柔和,色調高雅,再一次重現了大自然的色彩。
(天然色素在豆沙裱花中的調色)
有些天然食用色素還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屬於功能性食用天然色素,兼有營養保健功能。
(天然色素在淡奶油中的調色)
雖然天然食用色素會因為原材料種類、地理、區域以及季節的影響而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這並沒有成為人們追求美好事物的阻礙,近幾年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成為持續熱點。
(天然色素在奶油霜中的調色)
莫夫經過多年的食材測試,找尋到在烘焙食材中色彩表現穩定,並能出色完成日常烘焙產品與色彩應用的幾種食材,並簡化了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過程,測試和收集了天然食用色素在不同食材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各類色彩變化數據。
(天然色素在蛋白霜中的調色)
2016年11月起,莫夫發起 莫夫第14期《天然色素提取和應用》召集令 ,召集烘焙或其他食品從業者,共同學習天然色素提取和應用技術,召集令得到學員的肯定,與此同時,莫夫仍在不斷改進技術方法,在追尋天然健康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以上圖片,均為 莫夫第14期《天然色素提取和應用》召集令 課程教學成果圖。
3月5日, 莫夫第14期《天然色素提取和應用》召集令 第四班正式開班,報名工作正在進行中,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