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很多文章都說食用色素很不健康,並且會致癌,應該敬而遠之。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是不是我們從此就要和色彩繽紛的蛋糕、糖果和飲料告別了呢?
食用色素是什麼
食用色素又稱為食品著色劑,使食品著色,改善食物色澤的食品添加劑。
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天然色素及人工食用色素。天然色素是指存在於蔬果中的植物生化素(簡稱植化素)等,能使蔬果擁有色彩,而另一種則是能讓食物具有顯色條件的人工色素,添加人工色素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幫助食品擁有色澤,增加消費者對食品的視覺感受,而達到吸引消費者食用、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等效果。
食用色素必須經過審慎評估,訂定適當的使用規範,確保產品在規定的使用劑量內,不會危害健康,才能夠被允許使用。
天然和人工的食用色素有哪些
根據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天然色素自植物、動物中獲得,較自然也有營養價值,像是紅莧菜色素由紅莧菜取得,主要成分為莧紅素;花青素由深色可食植物及果實取得,主成分為花青素;胡蘿蔔色素由胡蘿蔔之根莖取得,主成分為胡蘿蔔素;薑黃色素由薑黃根莖取得,主成分 為薑黃素;番茄色素由番茄果實取得,主成分為番茄紅素。它們常添加於食材製品中幫助增加色澤,例如麵條、饅頭等。
人工合成色素是人工化學合成所製成的有機色素,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的人工合成色素包括:食用紅色6號、食用紅色7號、食用紅色 40號、食用黃色4號、食用黃色5號、食用綠色3號、食用藍色1號、食用藍色2號等。不同色素應用在不同的食物中,例如食用紅色6號常加在餅乾、果凍、果醬、調味醬、清涼飲料和糕點等;也有使用限制,例如生鮮肉類、生鮮魚貝類、生鮮豆類、生鮮蔬菜、生鮮水果、醬油、海帶、海苔、茶等食物中不得使用。
如何選擇添加色素的食物
1.仔細閱讀食品添加劑表示
我國規定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時必須列明所包含的食品添加劑,包含色素。
在購買蛋糕、甜點、軟糖等食物時,我們應該選擇包裝完整、營養標示清楚,食用合法添加劑的產品。
常見的非合法添加劑為假冒橄欖油使用銅葉綠素、辣椒粉非法使用蘇丹紅等,多查看營養標示及原料來源,才能更加確保食用安全。
2.優先選擇天然食材做著色劑製作的點心
常見的例如抹茶粉、紅曲粉、胡蘿蔔、南瓜、芋頭、金地瓜、紫地瓜、芝麻等,它們不只本身就能增加色澤,還含有豐富的營養和香味。
中式食品的製作中可以將它們添加於芋圓、地瓜球、饅頭、麵條等;西式的食品的製作中可以將它們添加於馬卡龍、蛋糕、餅乾、麵包、紫薯派等。
防癌應該減少精細食物的攝入
無論是食用天然食用色素還是人工食用色素,加工食品大多數還是精緻食物,適量食用、增加五穀粗糧類和膳食纖維類食品的攝入才能打造健康的體質,減少癌症發生。例如多吃蔬菜、水果、全麥麵包、粗糧饅頭等。
另外,每日添加糖攝取量最好不超過總熱量10%。添加糖是在製造或製備食物與飲料時加入的糖,包括黑糖、蔗糖、糖霜、葡萄糖、砂糖、白糖、玉米糖漿、蜂蜜、楓糖漿等,不包括人工甜味劑及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例如牛奶和水果中的糖。以每日攝取熱量2000大卡計算,添加糖攝取應低於200大卡,以1公克糖熱量4大卡計算,一天添加糖攝取量應少於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