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門前鋪滿陽光

2020-12-19 楊一格

大昭寺可能是我西藏之行重複率最高的一個地方,十幾天的行程我去了四次。雖然無法理解那種虔誠的由來,但是他們的身體力行真的深深感染到了我。

來到大昭寺廣場,首先看到的是整個廣場的森嚴和流水一樣的人流,然後才是大昭寺門前那些在磕長頭的虔誠信徒。

在拉薩,藏族人民把以大昭寺為中心的八廓街地區稱為「拉薩」,藏文意思是「佛地」。大昭寺是拉薩人生活的中心,人們的一切都是圍繞著它展開的,由此可見大昭寺在拉薩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文意為「佛殿」,建於公元七世紀,是藏王松贊幹布為紀念尺尊公主進藏而建,後經歷歷代修繕增建,形成現在這龐大的建築群,建築面積達25000多平方米。作為藏傳佛教最神聖的寺廟,大昭寺並不從屬於那個教派。過去每年都會在這裡舉行傳召法會,歷代的達賴或班禪的受戒儀式也是在這裡舉行。

溫馨提示:大昭寺上午主要是對朝佛轉經的藏族百姓開放,雖然也對遊客開放,但是要等上很久。下午比較清靜,而且經常會有喇嘛師父為遊客講解大昭寺的歷史和文物。據說售票處有四位精通英語,漢語,藏語和日語,而且通曉佛法的喇嘛,他們是西藏最出色的導遊。只是上午全部佛殿都會開放,下午只開放主要的佛殿。晚19點30左右到21點,會有僧人在大殿誦經,如l果您可以和售票處的工作人員打招呼,晚上前去參觀。

大昭寺廣場前,從日出到日落,每天都會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佛教信徒在這裡磕長頭,這也是很多信眾一生最大的心願,至死方休。在這裡可以看到大昭寺的全貌,不得不說的就是被圍牆圍起來的兩塊石碑,南邊一塊就是著名的唐蕃會盟碑,用藏漢兩種文字刻寫,另一塊是為紀念種牛痘對天花治療的種痘碑。

據說早年很多信徒都是徒步來的拉薩朝拜佛陀的,有的甚至要走上幾年時間,路上就會發生很多不測,如果不幸在途中逝世,就會由其他信徒帶上他們身體的一部分,要麼是頭髮,要麼是牙齒,要麼是額頭骨或者是亡者的珠子來的大昭寺,就相當於逝者已經到達這裡。

除了磕長頭,再有的就是那川流不息的轉經道了,八廓街原有街道只是單一圍繞大昭寺的轉經道,被藏族人稱為「聖路」,在這條藏傳佛教的轉經路上,每天都會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信徒,或是磕長頭或者是轉經筒,圍繞大昭寺轉寺,這裡是藏民心中最重要的一條轉經路,每日傳遞著匯通天地的祈願,他們有秩序的沿著這條環形路走著,在這裡祈福,轉經,磕長頭,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震撼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我們,聽說如果他們已經走到人生終點,也會由家人背起他們的屍體圍繞著轉經道完成他們人生最後一次的轉經。這就是宗教,這就是信仰!

在這裡我還看到兩位藏族阿婆在做一種供養儀式,用青稞,松石和各種寶石供曼扎,阿婆手中的曼扎盤已經摩擦到像鏡子一般,一位僧人師父告訴我這是用來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和自己的上師 法 僧 善知識者,這種方式供養,也是一種修行,學捨棄布施。也是練佛家的(戒定慧)三學中的 定力。

大昭寺外圍的八廓街又稱八角街,圍繞大昭寺而修建,這裡是拉薩的老城區,欄杆,地面無不透露著歲月的痕跡,甚至你都可以聞到酥油的味道。最初它只是一條環形街道,後來成為朝聖者的轉經道,如今已成為拉薩最著名的旅遊商業街區,集宗教、觀光、民俗、文化、商業和購物於一身的旅遊勝地。

大昭寺門前鋪滿陽光,打一壺甜茶我們聊著過往,如同歌裡唱的那樣,我們在八廓街的一家小店喝著酥油茶看著街上的人流,遠處正在磕長頭的那個孩子就像鄰家男孩一般,卻有著無比堅定的信仰,這樣的虔誠使我們自愧。

西藏,是尋夢者最久遠的夢境,是離去者最終極的追憶,是嚮往者最恆定的秘境!

相關焦點

  • 大昭寺廣場,位於大昭寺前,有獨具魅力的燦爛文化和悠久的歷史
    大昭寺廣場位於大昭寺前,廣場周圍有各種各樣的店鋪,還有一些兜售特色商品的小攤,美食店也不少,不時飄來濃鬱的甜茶香味,白天的廣場看起來非常熱鬧。廣場上不僅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更多的是藏民,他們手拿轉經筒,圍著大昭寺順時針轉經。
  • 瑪吉阿米看街景,大昭寺前曬太陽,布達拉宮拍夜景
    我走出貢嘎機場,明亮的陽光和乾爽的空氣把我席捲入睡。我獨自選擇了機場巴士。一個多小時後,我去了拉薩市中心。我在各種媒體上見過無數次的宏偉而神秘的布達拉宮就出現在我面前。拉薩,我來了!公共汽車的終點站是民航大樓。我換了三個回合,在八角街附近找到了我的隊友們以最經濟的方式預訂的酒店。
  • 大昭寺最觸動你的是什麼?看著匍匐朝拜的人那一刻我明白了眾生
    大昭寺是我去西藏前最想看的地方,雖然布達拉宮是西藏最著名的景點,但是大昭寺對我的吸引力勝過布達拉宮。因為拉薩是先有大昭寺,才有拉薩城的,大昭寺以前叫「惹薩」,也是後面才慢慢演化成拉薩的。因為大學時,老師上課的PPT用的是大昭寺的屋頂上的一對鹿和法倫的圖片,並且講了很多關於大昭寺的歷史,比如大昭寺在西藏是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的,大昭寺供奉著著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大昭寺還有當年文成公主從大唐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這些都是佛教中至高無上的聖物。但是我對老師PPT上面的那張照片特別感興趣,因為當時還不知道這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 大昭寺釋伽牟尼佛像的來歷,佛像到這馬就不動了,於是就在這安置
    老陽按:今天給大家講講大昭寺金佛的來歷。大昭寺主殿供奉的佛釋迦牟尼像,是唐文成公主(約公元642年)從長安帶進西藏的。由於這尊佛像是釋迦牟尼十二歲時的等身像,因而在藏傳佛教信徒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 散文詩.平靜的大海 海天相連 陽光鋪滿大地
    散文詩.平靜的大海 海天相連 陽光鋪滿大地 圖.文/原野依然綠色 平靜的大海,與藍天相連,陽光鋪滿大地。 綠色舒展環繞海岸線,朵朵白雲遊覽海面,熱度不減。
  • 邱承彬遊記:西藏拉薩大昭寺奇觀六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幹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大昭寺奉祀的12歲等身佛像有關。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大昭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格局。
  •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學習要點
    一、課文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一夜秋風,一夜秋雨後,我無意間發現上學路上法國梧桐和水泥道的變化,於是細心觀察,發現了雨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非常美。為什麼金色的巴掌會鋪滿水泥道?2.大聲朗讀課文,讀後解決了哪些疑問。匯報:「金色的巴掌」指的是深秋時節金黃色的法桐的葉子;因為「一夜秋風,一夜秋雨」過後,法桐葉子被打落了一地,所以是「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 世界文化遺產:拉薩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中文名稱:拉薩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大昭寺 位於拉薩市區的東南部,始建於唐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01年)。先後被稱為「惹剎」、「邏些」等,9世紀改稱「大昭寺」,意為「存放經書的大殿」,清代(公元1644~1911年)又稱其為「伊克昭廟」。
  • 西藏拉薩,1300多年的大昭寺八廓街,朝拜者心中的聖路,現雙彩虹
    在藏族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大昭寺在拉薩市的中心地位,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會生活層面的。雅倫此次西藏之行,在感受了布達拉宮的雄偉後,最期待的就是大昭寺八廓街!來到拉薩,大概沒有人會錯過大昭寺和八廓街吧。
  • 統編三年級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路》學習筆記
    一夜秋風一夜秋雨,那條熟悉的水泥路更為多彩,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我」是怎樣做的呢?課文中「金色的巴掌」指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起走進第五課《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學習目標:會藉助字典認識「窪 印 凌 增 棕 靴」6個生字,會寫「鋪 泥 晶 院 牆」等13個生字。理解並會寫「放晴 明朗 潮溼」等詞語。
  • 霞浦,一個鋪滿陽光的地方,這裡是中國的「斯裡蘭卡」
    這是一個在濱海之上建立起來的傳奇之地,一個鋪滿陽光的地方。它與臺灣隔海相望,看上去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漁村,卻又美的不像話。這是光影交錯的天堂,隨便拍一張照片都能有不一樣的色彩。
  • 我運動,我陽光——寺門前中學「迎元旦」籃球賽
    (通訊員:陳雄飛羅鮮美)冬至陽光明媚,雀塘鎮寺門前中學「我運動,我陽光」迎元旦籃球賽如期拉開帷幕。比賽歷時三天,12月25日圓滿結束。賽前,同學們摩拳擦掌,積極訓練。各班在體育老師和班主任的指導下精心組隊。賽中,各班球隊揮汗賽場,各顯神通。
  • 第5課《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三年級語文(上冊)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5課《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張秋生,在選作課文時有改動。課文講述了一夜秋風秋雨後,「我」無意中發現上學路上法國梧桐和水泥道的變化,表現了「我」對鋪滿金色巴掌印的水泥道的喜愛之情。在學習這篇課文後,同學們也要學會觀察生活、善於發現身邊的「美」。
  • 走進秋的世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秋天初來之時,並不那麼明顯,但漸漸的能夠感受到涼風習習,秋高氣爽;漸漸地能夠聞到飄散在空氣中的成熟果實的芬香;漸漸能夠看到被秋風染黃了的落葉鋪滿小路。讓我們走進鋪滿金色巴掌的小路,去感受秋天濃烈的氣息。
  • 三年級語文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路》預習學案+習題,收藏吧
    課文寫了一夜秋風、秋雨過後,像金色巴掌的梧桐樹葉鋪滿了門前的水泥道,給這條水泥道增添了美麗,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秋天、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秋風、秋雨充滿詩情畫意,金黃的梧桐樹的落葉常常為秋天增添美麗,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
  •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預習全解
    第二部分(6-9):寫「我」盡情地欣賞著鋪滿落葉的水泥道,走得很慢很慢。第三部分(10-11):一夜秋雨後,「我」第一回覺得門前的水泥道真美。「然而」一詞表示轉折,將「不規則」、「凌亂」這些與美無關的詞語與美聯繫起來,還用「更」這個表示程度的詞語強調鋪滿梧桐樹落葉的水泥道的美,表達了作者對水泥道美的讚嘆。3.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
  • 格魯派六大寺院,沒有大昭寺,也不含布達拉宮,閱讀全文了解一下
    通常,提起格魯派著名寺院,人們都會想到大昭寺,或者是布達拉宮。這裡面有個概念上的錯誤。布達拉宮,是宮殿而非寺院。所以不管建築規格如何,都不歸屬寺院範疇。大昭寺因供奉有佛陀十二歲等身像而聞名於世,在廣大信徒心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尊高地位。大昭寺不僅是外地遊客來到拉薩必去之地,也是外地信徒磕等身長頭前往拉薩朝聖的終點——朝聖,就是朝拜佛陀十二歲等身像。
  • 顧城的詩歌《門前》賞析
    此照片和《門前》的 意境頗為wen'he顧城的詩歌《門前》可看作一首情詩,詩人寫兩情相立門前,寫出了「家」的溫馨,是顧城對戀人謝燁愛的表白;《門前》亦流露出詩人對農耕文明的留戀《門前》文字淺近,情感恬靜美好。它描繪了自己與戀人依偎門窗前,陽光溫和,風搖草結的一幅圖景。「陽光照在草上」「風在搖它的葉子」,既是描寫,又更是象徵,「照」寫出陽光對草兒的情義,「搖」寫出風對草兒的情義,它們都象徵著詩人對戀人溫柔的愛的情義;「草在結它的種子」,孕育的幸福徜徉其中。
  • 湖北一高校學生返校被子鋪滿足球場
    由於近期天氣晴好,學生們紛紛將被子拿出來晾曬,密密麻麻的被子鋪滿足球場,鋪滿校園成為一道景觀。楊東/IC photo2020年8月30日,湖北省襄陽市,湖北文理學院大學生返校,宿舍旁的足球場、護欄、花壇等地密密麻麻曬滿了被子,有陽光的地方統統被佔滿了,一位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