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去幼兒園!」家長先別忙著崩潰,孩子的哭聲你聽懂了麼?

2020-09-09 DOGGIEYE小狗眼看世界

9月1日,有一批孩子迎來了他們人生的第一次分離——上幼兒園。

對於小小的他們來說,要完成這次分離可太不容易。為此,他們拿出了自己最大的反抗武器——哭聲, 來表達自己的抗議。

某幼兒園開學:聽取哇聲一片

老師們哄好了這邊的小朋友,那邊的一個又開始哭了。

然而哭聲並不能為孩子們贏得回家的選擇,看著他們紅腫的眼睛,大人們並不能理解:

這次的分離不過是從家門口到幼兒園的區區1公裡,為什麼孩子就那麼抗拒呢?

要想理解孩子們的焦慮,讓我們先從孩子的視角體會一下在他們看來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是什麼讓他們焦慮和害怕?


改變

對孩子來說這是一次生活的場所和重心重大改變。

面對陌生幼兒園、老師、還有一群比自己哭得還要大聲的小朋友,孩子怎麼不恐懼和焦慮。

「今天爸爸媽媽們把我送到幼兒園門口就走了不見了。幼兒園的大人和小朋友我一個都不認識。」

突然消失

有時候孩子不願意進去,家長沒辦法了,只好讓老師強行抱進去的。

為了避免強行抱入幼兒園的場面發生,有些家長採取了另外一種方式:

趁孩子沒有反應過來,趕緊溜走。這種方式看起來是想讓孩子更快適應環境。

但孩子回頭找不到父母,就會陷入自己是不是被拋棄的焦慮中,哭得厲害了。

「你都不要我了!我還不能哭幾聲嗎!」

傳染

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算孩子做好了心理準備,好好和家長說了再見。

但是,只要身旁的小朋友的哭聲停不下來,哭喊聲此起彼伏,此時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心理防線瞬間崩潰也跟著哭了起來。

「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哭了,我要不哭顯得我多不仗義,以後我在幼兒園還怎麼混啊。」

大人

看著孩子們不知不覺就長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家長們雖然嘴裡說著,終於盼到這一天,有了喘息之機。

但此時卻偷偷站在幼兒園門口久久不願離開,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被欺負,擔心老師哄不好孩子怎麼辦……

其實家長也有分離焦慮,而且家長的情緒會在無形中影響到孩子的對上幼兒園這件事情的情緒。

&34;

看以上的分析,了解了孩子的焦慮來源,讓我們對症下藥,幫孩子解決焦慮吧。

在開學之前,家長可以帶孩子提前參觀幼兒園,在開學前帶著孩子去看看幼兒園,在幼兒園裡玩一玩,消除陌生感

開學後認真地和孩子說再見。讓孩子明白上幼兒園並不意味著拋棄,也不意味著和爸爸媽媽永遠分離。

給孩子足夠多的信任,相信他能在幼兒園獨立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相信他的這一天會過得開心,然後充滿信心地轉身離開。

你給孩子的信心,最後都會變成驚喜~

這樣一來孩子得到了滿滿的信心,分離焦慮的情緒也就沒那麼濃烈了。

上幼兒園是孩子離開我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在這一步,給孩子多少耐心都不為過。

度過了此次的分離焦慮,也許之後的每一次分別,孩子們都會變得毫不猶豫,再看此刻的「焦慮」是不是顯得特別珍貴了呢。

祝願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平穩度過開學第一天。

相關焦點

  • 「我不想去學校」,孩子一進幼兒園就哭,家長別以為只是怕分開
    孩子3歲之前,是離不開家人的陪伴的,3歲之後不少父母便開始選擇讓孩子去幼兒園學習,讓他們接觸更多新鮮的事物,但如何送他們去學校,也成為了眾多家長們的難題。3歲男孩被家長送幼兒園,孩子卻不想去小芳和丈夫自從結婚之後,就各自忙著自己的工作,等到丈夫的公司稍微穩定之後,兩人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後,便決定要一個孩子。在結婚的地4年,小芳生下了一個男孩,小芳也辭去了工作,在家專心帶孩子,夫妻兩人也是分工明確。
  •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你的回答太重要了
    朋友說,看完這些,不想送孩子去幼兒園了。只是,不上幼兒園,不可能,也不現實。有數據顯示,80%的孩子都會有程度不同的入園焦慮,另外20%的孩子不是沒有,而是症狀比較輕,或者是用自己的安靜和乖巧壓制住了內心的焦慮。鐵打的幼兒園,流水的娃。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家長是元兇?
    孩子,是個奇怪的小生物,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有層出不窮的問題。本來以為孩子上幼兒園就會輕鬆啦,顯然這種想法過於樂觀。孩子總能找到各種理由不去上幼兒園:肚子疼、腦袋疼,想盡辦法逃避上學!每個家長都一樣焦慮,有時想放任孩子一天,又擔心放任一次,就更不能堅持了。
  • 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
    孩子已經入園了,這兩天是不是都在經歷孩子前兩天還興致勃勃,今天死活不去學校的場景?我想跟大家說,別慌,這屬於正常現象。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有離開過媽媽,猛然間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需要一個適應期。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強,可能一兩天,一星期,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差,可能要很久一段時間。那,該怎麼辦呢?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您!
  • 「媽,我不去幼兒園行嗎?」當孩子恐懼幼兒園時,家長應該這樣做
    媽媽怎麼喊孩子就是不肯起,一開始軒軒說自己不舒服,媽媽趕緊走近觀察沒看出任何異常點準備要去醫院檢查時,軒軒卻說自己又沒事了。這情況很明顯就知道孩子是故意的,最終實在沒辦法,軒軒媽媽只好動用家長的威嚴來嚇唬孩子,強迫孩子吃飯穿衣服趕緊去幼兒園。剛走到幼兒園,軒軒拉著媽媽的衣角,小聲的說著,「媽媽,我不去幼兒園行麼?」媽媽嚴厲的批評孩子,「不行,你看小朋友們都已經去了,你也快進去吧。」
  • 「我不想去幼兒園!」孩子入園又哭又鬧怎麼辦?教你4招輕鬆化解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年的開學季,幼兒園門口都要上演一場場「生死離別」的大戲,有些第一次入園的寶寶因為「未知」而哭鬧,還有一些重回幼兒園的孩子則是因為假期後的「分離焦慮」哭鬧著不想離開家長。相信每個聽到自家孩子哭著喊出:「我不想去幼兒園!」
  •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跟著受折磨?二胎媽媽崩潰:我不想再配合老師了
    可年輕的父母壓力大,經常是一手忙工作,一手又要照顧家庭和孩子,本來以為孩子長大一點,送去了幼兒園上了小學,老師可以分擔教育重擔後,自己就可以輕鬆一點,有一些空閒時間,可沒想到孩子去上學後,自己非但沒有輕鬆反而更忙了。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跟著受折磨?
  • 害怕老師,不想上幼兒園 | 父母應該怎麼幫助孩子?
    女兒Danney剛上幼兒園的第三天開始,哭著不願意去幼兒園,問她原因,回答:害怕老師。晚上睡前還會突然大哭,嘴裡說著:我不想去幼兒園,我害怕老師。和Danney同班同學的媽媽們聊了聊,她們家娃不想去去幼兒園的大多數原因都是害怕幼兒園的小朋友(可能是小朋友之間總是因為玩具等產生摩擦)。可是,為啥Danney會說怕老師呢?難道真的是老師對Danney「格外嚴厲」麼?
  • 媽媽,我不想學了。家長別崩潰,學學這些方法,孩子繼續快樂學習
    有些孩子對某些事好奇心不足,家長要學會引導激發,如何引導孩子對某件事的興趣?舉個例子,講講我是怎麼引導我家孩子學認字的。我女兒三歲多了,很喜歡聽爸爸媽媽講繪本。因為她處在圖形敏感期(漢字是圖形一樣的文字),所以前幾天我想著手教她認字,這樣可以逐步過渡到她自己看書閱讀。但開始時她很抗拒,每次我一教她,她就生氣地說:「我不想認字!
  • 為什麼幼兒園學費越來越貴?可別忙著吐槽了,其實跟家長有關係
    現在的幼兒園收費普遍比較高,尤其是大城市的雙語幼兒園,一個學期的學費比學藝術的學費還要貴。送孩子幼兒園真的很吃力,每次開學,工薪階層都要肉疼一個星期,一說為什麼幼兒園學費越來越貴?很多家長都有一堆話說,不過這次可別忙著吐槽了,因為這學費貴其實跟家長有關係,我們來看看幼兒園的學費現在到底是什麼水平了。在一線城市,幼兒園一學期的學費加起來是兩萬左右,幾乎相當於寶爸寶媽兩個月的工資,在國內讀一般大學,一年的學費加生活費也就是這個數了。
  • 「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了」,當孩子說出這句話,家長要做3件事
    看了一些家長記錄孩子放學的視頻,90%的寶寶都在哭著說「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了,明天不來了」……聽到孩子說這句話,相信大部分家長心裡都很難受,五味雜陳的,畢竟是自己的孩子,誰能不心疼,尤其是當寶寶們哭成淚人,有些爸爸媽媽更是堅持不住了。但「長大」是每個寶寶都需要面對的事,他們需要接受,無論是主動接受還是被動接受,最終的結果是不會變的。
  • 當孩子哭著對你說:「我不想去幼兒園」,家長如何正確應對
    但還是有很多孩子不適應,甚至開始和老師周旋,又是拳打又是腳踢,回到家又是各種哭鬧著不想再去幼兒園,可讓人愁壞了。我當初也是這樣,憧憬過無數種孩子背著小書包自己走進教室的樣子,覺得他終於可以獨立成長,不必追,但萬萬沒想到反抗來得這麼快,讓我束手無策。
  • 我不想再配合孩子幼兒園老師了,二胎媽媽快要崩潰:我真的太難了
    媽媽的噩夢也是從今年開始的,身心疲憊的小雅表示自己快要崩潰:我不想再配合孩子幼兒園老師了,我真的太難了。我想家裡有孩子上幼兒園的家長,一定會感同身受。就是因為那簡單的四個字「家園共育」,成了多少新手家長,年輕家長,二胎家長的痛苦。家園共育沒毛病,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幼兒園雙方共同的努力。然而凡事都得有個度,有些事情做過了,讓家長真的很難堪。
  • 幼兒園開學 面對「不想上幼兒園」的寶寶家長怎麼辦?
    好不容易等到開園,上學的場景真是「聽取哇聲一片」,看了一些家長記錄孩子放學的視頻,90%的寶寶都在哭著說「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了,明天不來了」……聽到孩子說這句話,相信大部分家長心裡都很難受,五味雜陳的,畢竟是自己的孩子,誰能不心疼,尤其是當寶寶們哭成淚人,有些爸爸媽媽更是堅持不住了。
  • 「育」別以為你懂孩子!家長必修課——聽懂孩子的話
    其實孩子的話你並沒聽懂!我們的孩子還處在一個成長發育的快速階段,不但身體日漸長大,心理層面也會隨著個人成長而發生變化。孩子有了家庭生活,也有了校園生活,有時候會向你撒嬌,有時候又會和你賭氣。您和您的孩子溝通起來,是否存在問題呢?家長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讓親子關係更加密切呢?接下來我就分享幾點我的體會。
  • 幼兒園開學孩子哭聲一片 專家:家長要會放手
    近日,記者到島城部分幼兒園探訪發現,不少孩子入園第一課基本都是以「哇哇大哭」的方式開場,孩子家長也是表現出了種種焦慮。作為孩子及家長,該如何應對「分離焦慮」?對此相關專家表示,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家長要學會放手,平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自理的能力。  幼兒園開學哭聲一片  「我要找媽媽。」「老師給我媽媽打電話吧,讓她來接我。」
  • 學會傾聽孩子(三):聽懂孩子的哭聲
    只有聽懂孩子的哭聲,才能引導孩子的情緒而不是說:你看吧,我讓你慢一點,你非不聽,摔倒了吧?原本孩子想用哭聲來獲得你的同理和幫助,讓情緒獲得康復的支持。結果,你的批評和指責加深了孩子情感的傷害。比如說,孩子被小椅子絆倒了,傷心的哭泣。這個時候,大人只需要走過去,檢查一下孩子是不是受傷,同時抱抱孩子,讓孩子知道:我已經知道你正在疼。就可以了。不能大驚小怪的:怎麼了?怎麼了?寶貝怎麼了?更不能故意去指責環境:這個小椅子太壞了,怎麼把寶寶絆倒了?!
  • 孩子不去幼兒園老說「一個人」,家長蹲點偷看後崩潰,網友:活該
    於是,顧女士把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老師,並提出只上半天課,下午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帶著孩子去培訓機構上感統訓練的課程。  然而讓顧女士崩潰的是,班裡的其他家長開始議論她和孩子,說她兒子是上半天的,要在外面學認知和感統,屬於問題兒童。顧女士認為,自己沒有跟任何家長說過這件事,只有老師知道,那家長們是怎麼知道的呢?
  • 幼兒園再不開學,老師沒崩潰,家裡的神獸先把家長逼瘋了
    疫情漸散,最近身邊同齡孩子的家長普遍都在反映一個問題: 老天吶,幼兒園趕緊開學吧,在家快被孩子煩死了,逼瘋了!
  • 要開學了,小班家長比孩子還要焦慮?園長:三種家長請別送孩子
    可並不認同這種不願分離,遲遲不把孩子交給老師的這種方法。這樣只會讓孩子更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更難融入全新的集體環境。因此,要開學了,小班家長若是比自己孩子還要焦慮又捨不得?園長:三種家長請別送孩子上幼兒園,難過自己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