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中間商,更多保定扶貧農產品將直送北京市民餐桌

2020-12-25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馬瑾倩)7月30日一早,來自北京的多家企業趕往河北,參加保定市扶貧產品展銷會,半天時間,與保定市8個貧困縣96家企業達成1161萬元協議和採購意向。同時,保定市扶貧產品直供北京採購基地當天掛牌,未來更多保定扶貧農產品將直接送上北京市民餐桌。


「保定有好糧,北京人不知道」

 

得知今天展銷會面向北京商戶,商戶孫雪發一大早開車拉上十幾箱「脆辣椒」來到農聯批發市場。11點剛過,存貨全部售罄。「本來想半天時間賣不了多少,結果兩個小時賣了平時三天的量。」孫雪發說,已有十幾家北京企業對他的產品表達興趣,並留下了聯繫方式,等待後續接洽。

 

「保定有好糧,北京人不知道。」北京扶貧掛職幹部、保定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東說,長期以來北京市場果蔬等農副產品主要來自山東等地。近年來,保定8個貧困縣形成以阜平食用菌、硒鴿、唐縣優質羊、淶源小雜糧為代表的綠色安全農副產品,一大批農業園區已經走上了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但距離北京高鐵只有50分鐘車程的保定,卻一直沒能參與到主要農副產品供應行列。

 

談及原因,馬東介紹,一方面當地企業商戶對接資源不足、物流交通不成熟,另一方面是保定本地企業、合作社、種植戶較為分散,沒有形成良好的地域品牌優勢,同時北京企業零散對接也帶來採購不便的問題。

 

依託當地最大的農副產品綜合交易批發市場——保定新發地聯農批發市場,保定今天起正式成立扶貧產品直供北京採購基地。

 

直供北京採購基地成立後,將為8個受援縣的扶貧企業免費提供產品展位,提供洽談空間。同時做好物流配送、儲備空間等銷售配套服務。為北京市黨政機關、國企和民企、各類行業組織的食堂、員工福利採購,特別是保障北京市餐飲行業和市民社區供應,搭建一站式採購服務平臺。

 

現場展銷會分為室內、室外兩個展區,8個受援縣96家企業參加,攜雜糧、果品、蔬菜、菌類、雞蛋在內的330種農產品同臺亮相。當天,京保兩地企業達成產銷協議和意向136個,協議和意向採購總金額共計1161萬元。

 

盲目種植變訂單式生產

 

「以前農戶低頭種地,不了解行情,常常出現產品囤積滯銷情況。」保定新發地聯農批發市場總經理鄭得厚表示,基地將優化8個受援縣扶貧產品組合,指導優化農產品進行訂單式種植、養殖,同時根據市場反饋情況增強對扶貧產品品質的改進。

 

此外,直供北京採購基地將為8個縣扶貧企業提供電商線上銷售渠道,與物流公司合作,整合配送車輛,開通專班專線,直達北京社區和門店,提高物流配送效能,降低成本。

 

「我們進貨後直接給食堂,繁複的包裝就可以省去,減少不必要成本。」華天集團副總經理胡博在展銷會現場,與供應商溝通訂單意向。她表示,疫情期間已在保定進行過少量採購嘗試,隨著餐飲企業不斷恢復,加上京保扶貧項目推進,將加大農副產品採購力度。

 

當天,北京公交集團、北京華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與保定市京保扶貧協作辦籤署了在8個受援縣採購扶貧產品協議。其中,北京公交集團採購不低於50萬元扶貧產品;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公司採購不低於80萬元扶貧產品。北京各企業與8個受援縣分別籤訂了合作意向。

 

近年來,北京7個區全方位對接支持保定8個貧困縣,投入資金16.6億元,實施項目748個,受益貧困人口63.96萬人。

 

新京報記者 馬瑾倩 周博華 視頻報導

編輯 白爽 校對 薛京寧

相關焦點

  • 滬滇深化扶貧合作 「紅河梯田鴨」直送上海家庭餐桌
    今年,「梯田鴨」示範基地產業項目順利竣工,將讓更多的「梯田鴨」從田間直送到上海家庭的餐桌上。深化合作,做強「家門口」產業發展紅河縣大力發展梯田鴨產業紅河縣位於雲南南部邊陲地區,是一個集邊疆、民族、山區、貧困為一體的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 將扶貧產品送上城裡人的餐桌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突然遭遇疫情挑戰的情況下,寶安區率先在全市出臺消費扶貧補貼政策,將消費扶貧納入寶安區各單位結對幫扶工作內容和「寶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搭建寶安消費扶貧中心,以直播形式廣為宣傳,把對口幫扶地區的農產品送上城市人的餐桌,為對口幫扶地區打開了一條新的致富通道。
  • 我市搭建產銷一體化平臺 臨夏州特色扶貧農副產品直供廈門
    開館儀式上,臨夏農特產品(廈門)直供中心與麥德龍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廈門湖裡商場籤訂了500萬元的消費扶貧供貨協議。臨夏州原產地特色扶貧農副產品將多渠道走上市民餐桌。  搭建產銷一體化平臺 臨夏州特色農產品直供廈門  原產地牛羊肉、黑枸杞、八寶茶、百合幹、胡麻油、花椒、各種特色網紅零食、即食牛羊肉產品……直供中心集結了臨夏州全區域上百種特色農產品。今後,廈門的企事業機關單位及市民們能夠以第一手價格,第一時間在直供中心對接正宗的臨夏州應季特色農產品。
  • 「點讚」順義農民化身「快遞員」,果蔬直供市民餐桌!
    連日來,順義區龍灣屯鎮吉祥八寶產銷合作社自建直供模式,零接觸,零中間商,直供市民餐桌,從菜地到市民手中僅3個小時。該合作社理事長、丁甲莊村村民牛成果不經意的「另闢蹊徑」很快扭轉了銷售頹勢,開闢了新的市場,這成為他口中的「疫情防控銷售模式」。
  • 思南縣舉辦脫貧攻堅農產品扶貧展銷會
    8月23日至25日,由思南縣人民政府主辦,思南縣工業和商務局、縣扶貧辦、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承辦,思豐財富廣場、思南青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貴州省老臘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協辦的思南縣農產品扶貧展銷會在縣城思豐財富廣場風情街舉行,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了廣大市民紛紛前來爭相購買。
  • 美團優選「農鮮直採」加速農產品上行
    原標題:甘肅蜜瓜直供城市餐桌   甘肅蜜瓜從田間直達城市餐桌,也是美團優選近日推出的「農鮮直採」計劃的組成部分。美團優選正與全國多個地方政府建立戰略合作,加大優質農產品源頭直採的力度,加速優質農產品從原產地直達社區;發揮數字經濟優勢,通過科技創新助力改善農產品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並推動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動態平衡,讓社區增鮮、農民增收。
  • 400多種農產品!東川消費扶貧特色農產品展銷會在昆明等你
    餘青豔 攝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 實習生 餘青豔)12月27日,2020年東川最後一場消費扶貧特色農產品展銷會在昆明市白塔路131號金石廣場上舉行。這次展銷活動,匯聚來自東川區2個街道、6個鎮1個鄉的400多種農產品,由多家企業從田間地頭直送市場,以優惠的價格直供昆明消費者。
  • 前10月消費扶貧已銷售2276.65億元,扶貧產品受歡迎 更多「頭回客...
    9月24日至26日,在這場「扶貧大集」上,近百種來自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吸引了許多市民爭相下單,銷售額超過1350萬元。參展的銅關粉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齊一說,公司目前帶動100多戶貧困戶發展,產品銷得好更加堅定了帶貧的信心。
  • 農產品直達餐桌 農民市民得實惠
    國慶假期後,這批南瓜將陸續運出去。「嘿嘿,用專業術語講,叫農產品『進機關』『進食堂』。」趙昌偉說。  然而,9月初,趙昌偉還在愁如何把南瓜基地的10萬多斤南瓜賣出去。如果按照年初農批對接的方式,全部通過五裡衝批發市場低價銷售,成本都回不來。直接零售?耗費的人力、財力、運輸成本都是一筆大支出,更是一筆虧本買賣。怎麼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這成了農戶和趙昌偉面臨的難題。
  • 徐州醫科大學推進消費扶貧 貧困地區農產品直通高校餐桌
    徐州醫科大學推進消費扶貧 貧困地區農產品直通高校餐桌 發布日期:2021-01-07 07:56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徐州醫科大學的同學們最近發現,來自豐縣的農產品登上食堂的餐桌。
  • ...扶貧」覆蓋線上線下和小區,助力貧困地區農產品擺上主城市民餐桌
    此次,龍湖聯手重慶市商務委,將酉陽、彭水、城口等貧困地區的農產品「請」出大山,在龍湖時代天街開設「公益助農專場」,讓更多市民直觀感受這些來自大山的優質農產品,也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提供了一次大規模展示和銷售機會,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 71家農企428種優質農產品吸睛 昆明迎2020年消費扶貧農產品展銷會
    12月8日,昆明市2020年消費扶貧農產品展銷會暨2021年元旦春節消費扶貧農產品採購供銷對接會在位於呈貢的市級行政中心綜合樓南廣場舉行。尋甸牛乾巴、東川李子溝開花洋芋、祿勸火腿、生態雞……聞訊而來的市民「穿梭」在數百種優質農產品展位前,把心儀的東西大包小包採購回家。
  • 「活體銷售」有機蔬菜 基地直供讓市民餐桌健康加分
    現割現賣有機蔬菜,讓市民體驗到了綠葉菜從田頭到餐桌的極致距離。今天上午,位於華環真北農貿市場的「金山愛娥蔬菜」有機蔬菜實體專賣店前人頭攢動,不少市民爭相購買基地直供、活體銷售的有機蔬菜,並現場試吃蔬菜沙拉,體驗有機蔬菜的鮮甜口感。
  • 北京市掛職扶貧幹部團隊為保定市農產品直播「代言」
    北京市掛職扶貧幹部團隊日前為阜平縣的香酥脆棗和易縣的玫瑰花茶網上直播「代言」。直播3小時,累計觀看人數51.4萬,總銷售額達到112.6萬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定市一些縣農產品出現滯銷。為擴展銷售渠道,打通農產品銷售中間環節,增加貧困戶收入,北京掛職幹部團隊加入直播帶貨隊伍,為扶貧代言。
  • 中國寶「藏」|消費扶貧讓西藏農產品俏銷
    不久之後,這些來自青藏高原的青稞將被磨成粉,在上海的麵包坊裡做成青稞吐司,成為東方大都市裡市民的健康早餐。一名員工在青稞精深加工產業園區產品展示廳內展示青稞產品。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尋找銷路是消費扶貧的初衷。今年4月,西藏那曲市申扎縣常務副縣長王軍強在雪域高原開啟了「直播帶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自海拔4800米的犛牛肉一搶而空,線上線下訂單1200份,銷售額近20萬元。「一場直播也為申扎這個藏北曾經的貧困縣,撒下網際網路經濟的種子。」王軍強說。
  • 「白條鴨」變身「扶貧鴨」,消費扶貧打通幸福小康路
    疫情沒有阻止北京實施對口援助、助力脫貧攻堅的腳步。北京共承擔著8個省區90個旗縣的扶貧協作任務,目前只剩下新疆和田地區的墨玉縣和洛浦縣,還沒有摘掉貧困縣的帽子,而這兩個縣也是北京今年扶貧協作的重點。扶貧協作過程中,北京市做出了一系列創新,消費扶貧就是其中之一。就在剛剛過去的五一期間,來自洛浦縣的48.1噸冷凍白條鴨,通過點對點進行北京市場,成為很多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洛浦擁有全國第二大北京養鴨養殖基地,也是政府重點引進的扶貧項目,共計提供了1200多個工作崗位,帶動了5000多個貧困家庭增收。
  • 福建晉江:農產品消費扶貧助力「山海協作」對口幫扶縣
    在山海協作消費扶貧座談會及三地優質農產品品鑑會上,來自晉江、長汀、上杭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商代表70人,餐飲協會代表50人、農產品電商代表20人相聚一堂,共謀商機。在對接交流活動現場,來自三地的特色農產品吸引了眼下紅火的社區團購電商的興趣與採購。經過對接,晉江市益農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長汀供銷電商扶貧農產品展銷服務中心籤訂了合作協議,前者將整合長汀縣優質特色農產品資源,入駐益農公司E農購平臺,強化線上對接,支持長汀縣農產品拓寬晉江周邊市場銷路。
  • 美團優選啟動「農鮮直採」計劃 以科技創新帶動農產品上行
    12月17日,一場別具特色的農產品選品會在北京農業展覽館舉行。雲南的古樹普洱、盆栽菊花、有機甜玉米、昭通蘋果……很快,這些優質特產就能通過美團優選,從原產地直接走進全國多個城市的居民餐桌,助力社區增鮮、農民增收。
  • 「理想餐桌」開進老洋房 精準扶貧從「田間」到「舌尖」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上海日報社主辦的「跨國企業在上海·理想餐桌行動」以上海16個區對口幫扶地區農產品為食材,由在滬中外名廚進行創意烹飪,形成了19個優秀扶貧公益菜單。在老洋房「白公館」裡,做了一場「理想餐桌」與海派文化的跨界連接。
  • 農村淘寶將整合阿里旗下資源,實現農貨直供...
    )北京】8月22日報導(文/郭倩茹)8月22日,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在北京舉辦「新供給 新農村 新零售——農村淘寶興農扶貧戰略發布會」。此次試運營的興農頻道,將同時登陸淘寶PC端和無線端。農村淘寶介紹,興農頻道將涵蓋上行扶貧、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和旅遊扶貧等板塊,主要包括興農扶貧館、扶貧故事、技術興農(農資農具、旺農貸、農資招商)、農家特產等頻道欄目。其中,興農扶貧館將以縣域為單位,集中呈現全國各地的優質農產品,來自貧困縣的農產品將被突出展示,其中也包括農村淘寶在貧困縣通過數據、技術賦能,打造的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