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裡的俠客夢:4首詞從書劍飄零到劍嘯長虹,贏得生前身後名

2020-12-23 最愛宋詞

讀最美的宋詞,品最甜的愛情。歡迎關注。

《經典詠流傳》的開場白這樣說:五千年中華,三千年詩情,文化從未斷流。是的,詩情就好比是長在了中國文人的骨子裡,一直就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

而在詩情畫意裡有一番迥然不同的意境也從來不曾泯滅過,那就是中國人的劍氣,是俠客夢和英雄夢。數千年來,它就在不老的詩篇裡昂揚、瀟灑,一路高清不斷,劍嘯長虹。

李賀說「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洲」是對自己的惱怒;李白說「不然拂劍起,沙漠建奇勳」和「願為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是對夢想的嚮往;王瀚說「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是對邊疆的清醒。

很多人都覺得沙場也好、邊關也好,劍氣也好俠客也好。在文學中只有唐詩與之最為相配,那些鏗鏘有力的詩句,那些,那能徵善戰的盛唐,讓俠客夢和文人有了最大的契合。

宋詞,多數是綿柔的,就算是豪放派的詩詞也多數是在精神和態度上有了豪邁。或許是因為宋朝的積弱,戰場的被動,使得真正能上的邊關和戰場的頂級文人少之又少。

少不代表沒有。今天選取了4位頂級詞人有關邊關和俠客夢的詩詞,一起去體會其中的「劍膽琴心」「書劍飄零」「劍嘯長虹」!

第一首:範仲淹的《漁家傲》

《漁家傲》作者:範仲淹 (宋)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北宋建立以來,就奉行文人統兵的策略,為的是避免軍隊成為將領的私人財產,再鬧出新的「黃袍加身」的鬧劇來。

在對抗遼和西夏的戰場上,雖然也出了楊家將這樣的武將世家,但應該不難看出統帥一定都還是文官。真正通兵作戰成為行家裡手的就不得不說是範仲淹。最近有個熱搜,說的是範仲淹的後人中除了800名以上的進士,範家的家風確實不是蓋的。

出身就是孤兒的範仲淹,在繼父家中度過了童年,當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後更加發奮圖強,心無旁騖的讀書治學。後來考中進士,再協助晏殊辦理應天書院,再到戍守西北邊關,成為了敵人心中的「小範老子」,成為了北宋在西北最牢固的屏障。

再到入朝廷中樞,主導慶曆新政,雖然很快就宣告廢棄,卻成為了此後王安石變法的濫觴。範仲淹的一生是文人典範的一生,就連對手雖然可以說他的政績、他的變法有所不妥,卻從不曾有人敢詆毀他的人品,他的諡號被定位最高的「文正」是毫無疑義的。

這一首詞就是範仲淹在寫戍守邊關的時節,即正視了戰爭的殘酷,展現了對故鄉的思念,更灑脫了劍膽琴心的豪邁。濁酒一杯也好,將軍白髮也罷,從來不會丟失的千古俠客夢。

第二首:嶽飛的《滿江紅》

《滿江紅》作者:嶽飛 (宋)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出生和活躍於兩宋之交的嶽飛,傳說是老先生周同的關門弟子,也就是水泊梁山上的盧俊義和林衝的小師弟。也許少了幾分嘯聚山林的灑脫,卻多了幾分鏗鏘軍營的正然。

不必說那刻在骨血之上的「精忠報國」有多麼感人,不用說嶽家軍對抗金兀朮拐子馬的慘烈異常,不需說嶽家軍十二軍的風採綽綽……

當烽煙在中原地區席地漫捲的時候,嶽家軍成為了百姓們心中的白月光,那是一道黑暗中的光亮。當他們勢如破竹進入到開封的朱仙鎮,本以為即將到來的是一場新的勝利。

不料從所謂的京城臨安連來了十二道金牌,命令嶽飛退軍還朝。這一回,嶽飛父子直接倒在了「莫須有」的罪名之下,從此風波亭成為了國人心頭抹不去的痛。

近年來,很多人在說嶽飛政治上不成熟,一心想著接回宋徽宗、欽宗,讓已等大寶的宋高宗情何以堪。這顯然是臆測之語。宋高宗已然掌握實權,就算接回來只當太上皇養老罷了。更多了應該還是時局以及主和派的陷害。

一代名將就此隕落,但嶽家軍的精神從不會死去。就像金庸先生創作的《射鵰英雄傳》裡,武穆遺書成為了絕世寶藏,這是對嶽飛精神的一種認可和傳承。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只活了39歲的嶽飛,停在了那個少年的策馬奔騰,這是個人的悲哀,是時代的傷痛,卻也是最美的遺憾。沒有了少年白頭的落寞,沒有了將軍卸甲的頹喪,有的只是徵程不斷、趕路不止。

第三首:陸遊的《訴衷情》

《訴衷情》作者:陸遊 (宋)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陸遊在人們心中,最清晰的樣子是和唐婉的痴情絕戀,就像是蘇州園林的清雅寧靜,那是一種淡然飄香。

實際上的陸遊還有一個重要標籤是愛國詩人,他寫了很多至今還被我們傳送的愛國詩歌。比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意氣風發,比如「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的悲情感嘆,比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至死不悔……

江山風雨飄搖,幾十年間成為他心中最深沉的死結。陸遊的一生都在夢想著上戰場殺敵報國,卻一生都不曾如願。

匹馬戍梁州。這幾乎是每一個少年都會做的夢,大多數人會夢一陣子,而陸遊夢了一輩子,至死不休。於是騎驢入劍門的陸遊成為了千秋流傳的放翁,就像是驛站外的寒梅,凌寒開放香如故。

第四首:辛棄疾的《破陣子》

《破陣子》作者:辛棄疾(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如果說嶽飛是以將軍的名義寫下文人的詩篇,陸遊是以文人的詩篇作著將軍的夢想。那麼辛棄疾無疑是那個將文人與將軍這2個不同身份結合的最為緊密的那個人。

首先他是大文豪。在詞壇中他與蘇軾齊名,被稱為「詞中之龍」,他寫下了無數的名篇,那句「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更是成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還有許多美麗的田園詩詞,為我們展現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寧靜。還有眾多的登高詠古詞,讓我們記下了「千古江山,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的無奈。

其次他是軍事家。在南歸之前,在耿京義軍中他就是軍中傳奇,獨自一人追擊500裡擊殺叛徒義端,率50騎兵就敢衝進數萬敵營將叛將俘獲並帶回朝廷予以處決。在來到南宋後,他歷任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的軍事主管,一手建立了「飛虎軍」成為南宋最精銳的特種部隊。

辛棄疾寫下過太多太多有關劍嘯長虹的詞作,除了這一首《破陣子》,還有「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的殷殷之情,還有「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的不朽壯志,更有「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裡須長劍」的慷慨激烈。

可憐白髮生!這是每一個人末年都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區別在於辛棄疾畢生都不曾放棄夢想,也許不能「了卻君王天下事」,卻讓自己的一生明亮異常。就算終是回不到北方的老家濟南,在煙雨江南的上饒依舊是最明亮的稼軒居士。

相關焦點

  • 千古文人俠客夢——15句寫劍的霸氣古詩詞,講述詩人的劍膽琴心
    古代有很多非常精妙的詞語,比如「劍膽琴心」、「書劍飄零」、「劍嘯長虹」。直到看到了賀鑄的這首詞,我才明白了這幾個詞語滿滿的俠氣跟劍氣。10、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唐朝、李白我們評價古代文人時,經常會用到一個詞,就是「詩酒風流」。
  • 宋詞中最著名的抒發憂愁的五首詞,李清照的《一剪梅》僅第三名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宋詞,尤其是宋詞中抒發憂愁的詞,看一看哪一首詞能奪得桂冠。第五名:《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全詞如下: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詩詞賞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破陣子》
    本欄內容選自其國家級精品課程「唐宋詩詞鑑賞」。為紀念王步高教授,華道人文特將此欄目的精華部分再次編發,供廣大讀者學習賞鑑。辛棄疾《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 古風歌: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是誰對誰的情深,終究還是放不下《一夢情深》,一個火熱之劇的插曲,由古風歌手銀臨小姐姐與妖揚傾情獻唱,歌曲內容極其富有古典韻味,弦樂拉開帷幕,歌詞唯美略有悽涼,把詞中男女愛恨糾纏描述得很深刻,唱盡了兩個人命運糾纏的一生,著實令人唏噓!
  • 紀錄片《南宋》展現南宋的歷史進程,更記住了辛棄疾和他的這首詞
    了解宋詞的人們知道,北宋的詞大多還是以婉約風格為主,雖然北宋大文豪蘇軾也曾寫過一些頗為豪放派的詞,但和南宋時期相比,相差極為懸殊。到了南宋,詞風變得更加豪放,也成為一種主流詞風,這與當時南宋特定的背景有關。
  • 宋詞對中國法律思想史的最大貢獻
    而10多億中國人則生活在一個國家裡。這個驚心動魄的事實,全世界中學生都是熟悉的,但是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人對它的含義做過分析。」(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頁)其實,只要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華民族反對祖國分裂、追求國家統一的強烈情懷,是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長期陶冶的結果,尤其與唐詩、宋詞、元曲、小說等文藝作品的感染密不可分。這裡僅以宋詞為例說明之。
  • 郝鐵川:宋詞對中國法律思想史的貢獻
    而10多億中國人則生活在一個國家裡。這個驚心動魄的事實,全世界中學生都是熟悉的,但是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人對它的含義做過分析。」其實,只要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華民族反對祖國分裂、追求國家統一的強烈情懷,是中國五千多年歷史文化長期陶冶的結果,尤其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文藝作品的感染密不可分。這裡僅以宋詞為例說明之。
  • 「八百裡分麾下炙」中「八百裡」到底何意?詩詞大會22位高手答錯
    當然這樣的問題並不僅限這一首《元日》,很多課本中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在詩詞大會的節目考到的時候都有很多選手答錯,就像筆者本期要介紹的辛棄疾的《破陣子》,「八百裡分麾下炙」中「八百裡」到底何意?《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 蘇軾有14首宋詞入選宋詞三百首,每首詞都有你熟悉的句子
    尤其是他的宋詞,是豪放派宋詞的開闢者,婉約詞同樣也有很出色的成就。在蘇軾的作品當中,有多達14首詞作入選宋詞300首。而其中的每一首,都有我們所熟悉的句子。1、念奴嬌 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不管是婉約派,還是豪放派,宋詞的一個重要主題是國家統一
    而10多億中國人則生活在一個國家裡。這個驚心動魄的事實,全世界中學生都是熟悉的,但是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人對它的含義做過分析。」其實,只要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華民族反對祖國分裂、追求國家統一的強烈情懷,是中國五千多年歷史文化長期陶冶的結果,尤其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文藝作品的感染密不可分。這裡僅以宋詞為例說明之。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天梁啊,天梁是紫微鬥數裡什麼官?監察御史,一旦開仗,天梁就是監軍大人,七殺在外頭拼殺,想向朝廷中的天相要糧草(相之財乃天府也。把濫殺無辜的那個人給他幹掉,就會有更多的平頭老百姓可以活下來,把公司裡最搗蛋的員工給他開除了,就有更多的員工可以安心工作。把卡在喉嚨裡的刺給他拔掉,我全身就都舒暢,我們兵家紫微就是這麼現實,不整虛的。對待壞寶寶一定要狠,辣,毒。不能婦人之仁,放虎歸山,必成後患。我放生一條老虎到山林裡,會有更多的小動物遭殃的。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這是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破陣子》裡的經典詞句,也說出古代文臣武將的心聲。
  • 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一代本可以建功立業在沙場的良將,最後卻只能發出一陣憂憤之詞: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抱鬱而終,這不僅是時代的悲哀,更是人物的悲劇。但他那愛國的熱情,報效國家的信念一直時刻激勵著後人,勇往直前,為祖國早日實現和平統一、繁榮昌盛貢獻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 宋詞裡的美麗哀愁
    圖片孟婆與唐朝的以詩來爭取仕途不同,宋詞其實就沒有那麼多的使命感,他們主要用來抒發情感或者人生感悟、記錄當時心境這些。——《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這首詞與蘇軾的《江城子·記夢》被後人稱為宋朝「悼亡詞」的「雙壁」許多人都非常喜歡李清照的詞,如《如夢令》,這首詞都學過,上學時就非常喜愛了。更有《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一篇,被胡夏與鬱可唯演繹過這首詞,也別有一番風味。
  • 宋詞精選:取這些清雅有韻味的名字,醉美了!
    人們常說在《詩經》中選女寶寶名字清新雅致,從《楚辭》中擇取男寶寶名瀟灑大氣,說法固然正確,但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在任何時候都有著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浩如煙海的文獻古籍凝結了古人的心血,其中的智慧奧義在今天都閃耀著光輝。今天,江南易林便從宋詞入手,帶大家領略傳統文化,感嘆宋詞之美。同時,也為大家提供取名的新思路。
  • 宋詞裡的夏天很美
    故宋詞與其之前的唐詩、其之後的元曲並稱於世。宋之後的元明清三代雖然在詞壇不乏佳作,但是比起宋詞來,都差得遠了。而當下,能熟識宋詞的人尚且不多,能作詞的人更少!宋朝是文人的盛世。兩宋三百二十年,雖無盛唐之武功,但成就了古代文化之高峰。陳寅恪先生在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
  • 010 | 杜甫《夢李白》(二):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我做公眾號,是真正想做一些有價值的內容,讓大家關注了這個公眾號能有所收穫,而不是發一些毒雞湯和一些聳人聽聞的內容來博取大家的關注。我現在寫精讀《唐詩三百首》,是永遠也不可能成為10萬+的爆文的,不過,我每天擠出朝九晚五之餘的時間的來寫這些精讀文章,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所以,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方便轉發的就幫忙轉發一下。
  • 宋詞的美體現在什麼地方呢,宋詞在我國古代漢語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這種情感更多的流露在詞中,因而讓宋詞呈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也讓宋詞多了一種豪放的風格。我舉一首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