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能順溜地用古文寫作

2021-02-19 劉備我蜀

 

很多人問我,老劉,你古文寫的好,學的是什麼教材?

 

我古文寫得並不好,只是傳播得稍微廣,但在技術上並沒有什麼說服力。

 

至於學的什麼教材。

 

我不是有些朋友想像的那樣學富五車,飽覽詩書,我連四書五經都沒讀全,大學中庸讀過二十來遍,論語一直讀得斷斷續續。其中最喜歡孟子,想發奮背下來,這個決心,到現在都還在下,希望能實現,今年五十歲的我。

 

至於諸子百家,老子讀過幾十遍,不是因為好,而是欺負他短。還有莊子,也是發誓要熟讀,這個決心如今還在下。

 

其他還有史記,大學時候將其中三四十篇讀過幾遍,還抄寫過注釋。

 

促使我讀史記的,是大學時候的賀益德先生,他的觀點是:「一個文史類大學生,如果把史記讀個十遍八遍,他差勁不到哪裡去」。

 

但是,史記裡的其他部分,例如書啊,表啊,到現在都沒怎麼去碰過。

 

讀得這樣零零碎碎,我的古文功底到底從哪裡來?

 

答曰:「資治通鑑」。

記得賀益德先生曾經跟我說,做人要像樣一點,最好能好好讀一讀「資治通鑑」,中國人的成敗都寫在上面了。

 

我做人的敗筆很多的,於是下定決心要讀「資治通鑑」,把自己改造得像樣一點。

 

我大概是從2001年的秋季,開始閱讀「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章,三百多萬字,原來計劃一天一萬字,三百天看完,哎,老劉啊,你還是太年輕了!

 

接著是減到一千字,一千字還是不行,最後妥協到一天哪怕一百字也行,堅持總比沒堅持好。

 

當時我是廣州日報的編輯,上班規律是:下午三點左右上班,緊張地看稿、修改、排版,到清樣出來,能夠去印刷,大概是零點左右。

 

這算運氣好的,如果遇上有什麼變化,棄掉重來,那就可能熬到凌晨兩點。

 

例如有關部門忽然半夜給你送個大禮包:降息了啊。

 

於是捧著這個大禮包,撤掉原來的新聞,重開爐灶,無怨無悔。

 

打完收工,下班走人之際,忽然發現一個事實:喔呦呦,資治通鑑正在雲端裡對著我冷笑。

 

於是打開電腦,上網搜到網絡版,草草地瞄兩眼,也算是讀過了。

 

就這樣,從2001年到2011年左右,硬飯硬吃,把資治通鑑啃了兩遍。

當年以為我的同縣老鄉曾國藩騎著戰馬,曬著月光,讀著資治通鑑,一定很爽。

 

後來用自己的經歷去想,估計曾寶寶心理苦得一匹。

 

據說,「資治通鑑」剛出來的時候,真正能通讀一遍的,只有五個人,把個司馬光氣得半死。我算是對得起司馬溫公了。

 

「資治通鑑」並沒有讓我做人很精彩,我還是犯渾,屬於領導夾菜我轉盤,領導開門我上車的那種,幹啥啥不行,跟領導吵架第一名,一點經天緯地之才都沒有學到。

 

所以,對於「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我是森森地懷疑。

 

然而,我沒有料到的是:

 

我由此積累了厚實的文言文閱讀經歷。

 

你想想啊,三百多萬字,我一字一句地都看過了,雖然歷史知識沒有記住,但起碼文字過了兩遍,而且為了弄懂一些疑難字句,我還會三遍五遍甚至十遍地去重複,這樣的閱讀經歷我覺得比讀兩遍「紅樓夢」還牛,其實際閱讀體量可能相當於讀十遍「紅樓夢」。

 

雖然是一部浩浩巨著,其實其中的句式、語法、字詞是大量重複的。例如你讀過了西漢部分,裡面的細節、人物沒有記住,但你進入後漢部分時,同樣的句式、語法、字詞又來騷擾你,刺激你,你記不住文字所要表述的內容,但是你記住了文字的模式。

 

這就跟讀外語一樣,海量閱讀外語名著,因為句式語法的大量重複,反覆刺激你的語言接受系統,於是,你就跟這些外語混熟了。

 

混熟了就怎麼地?

 

當然是順手拈來。

 

因此,當有人很虔誠地拿著一些歷史典故,生僻字來問我時,我真的是惶惶恐恐,幾乎什麼都不知道,「闕如也」。

 

我所擅長的是語言,是模仿,而不是學問。

  

老劉我是個文學大叔,夢想著要以小說立世,結果因為資治通鑑讀得熟,遇上自媒體,於是用古文寫現代時評,一時間也小小地火了。

 

我可能是一個被古文耽誤了的小說家。

 

閱讀「資治通鑑」的時間經歷,讓我領悟到:語言閱讀需要大部頭著作,寫作功力的培養也如此。

 

想要古文好,讀兩遍通鑑;想要英文好,通讀英文名著若干部;想要寫作好,把莎士比亞戲劇、曹雪芹從頭到尾讀。

 

閱讀寫作跟體育藝術一樣,要訓練,有體量上的要求。

幻想著找到閱讀技巧,能夠將文言文馴服得服服帖帖的,恐怕不太現實。

 

有家長問我,孩子的閱讀技巧,寫作水平,怎麼去提高,我也很惶惑,因為我自身沒什麼說服力,而且,我知道,如果建議大家都去像我那樣通讀兩遍資治通鑑,也太不現實了。就算從高一開始,放下一切去讀資治通鑑,也得一年,轉眼高二,你的數理化英語政治咋辦?

 

學習語言,非得大部頭不可,但現實如此骨感,根本容不下熟讀大部頭的夢,咋辦?

 

我倒是有個建議,讀一部分的資治通鑑,大概三萬字以內。在三萬字的篇幅以內,很多文言文句式也是有較高重複頻率的。

 

另外,也可以考慮「聊齋志異」。

 

為什麼選擇「聊齋志異」呢?一來是神鬼故事,學生比較感興趣,為了故事,你總得想盡辦法去弄清楚字詞的意思,這個叫有動力。

 

二來呢,聊齋故事比較完整,同時又篇幅適中,最長的故事也就兩千字,首尾渾然成一體,相當於一部史記人物傳記。

 

你們應該知道,蒲松齡是司馬遷的死忠粉。

 

當然,還有一個理由:寫得好!

 

這個還用我來廢話嗎?

 

至於聊齋志異學習的篇章,建議選擇以下:

 

青鳳、嬰寧、畫皮、嬌娜、葉生、王成、向杲、夜叉國、紅玉、促織、蓮花公主、陸判、伍秋月、西湖主、席方平、夢狼、葛巾。

 

不多不多,加起來不到資治通鑑三章的量。

 

至於為什麼要選這些篇章,看了以後你就知道了。

相關焦點

  • 寫作時都用得著!100句古文金句值得收藏
    寫作時都用得著!100句古文金句值得收藏 對古文恰當的引用 既能提高我們在寫作中的表達 又能增加我們的文採 為文章增色不少
  • 如何寫自媒體:不要「半文半白」的寫作語言,行文需要通俗流暢
    我們寫一篇自媒體文章,需要採用什麼寫作語言,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許在每個寫手心中,都有一個成熟的想法,那就是自己在寫文章的時候,需要採取什麼語言去寫作。採取什麼語言寫作,這是自己的自由,但是有兩點底線,必須要牢守。
  • 「詞人才子」挑戰古文寫作全國十地高考下水文——全國高考北京卷
    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新課標語文課題組組織「詞人才子」畢光蔭攜手高考命題研究專家王濤老師進行了一次語言實踐活動挑戰用古文寫作全國十個地區的高考下水文由王濤老師親自為這十篇文章做了精到的點評此次活動不是鼓勵學生高考時寫作古文只是為了探究文言文的表現力這位「詞人才子」的文字究竟如何呢
  • 寫網紅文言文日記12歲女孩:四五歲就浸潤在古文中
    寫網紅文言文日記12歲女孩:四五歲就浸潤在古文中 原標題:   12歲的小學女生,能完整背下5000字的《道德經》,看書的速度如今連教師爸爸也跟不上,文言文寫作信手拈來……  這個女孩名叫鍾魚,目前就讀於寧波市鄞州區鍾公廟中心小學
  • 古文那麼難,為什麼還要讓小學生學
    古文對普通人來說都是很難理解的。單就從字的讀音上來說,有些字白話文和古文裡的讀音是不一樣的,意思也是天壤之別。自從五四運動以後,大部分文人就用白話文進行寫作,學生接觸到的白話文也越來越多,又因為白話文的易讀易懂性,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而古文在小學課本裡基本上以古詩詞的形式出現。
  • 100個古文金句,寫作時用得著,值得收藏
    對古文恰當的引用,既能提高我們在寫作中的表達,又能增加我們的文採,為文章增色不少。
  • 古文代代傳 選本時時新
    我也希望在編選時,能更多地體現古文的豐富性、多樣性和歷久彌新的生命力,為此特意挑了一些選本中通常不收的作品,例如明代《帝京景物略》中的《宜園》《釣魚臺》和《水盡頭》三篇。《帝京景物略》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集子,翻閱過好多遍。為什麼喜歡呢?一個原因是它獨具一格,在晚明的古文寫作中佔有一席之地。另一個原因,它寫的是北京的風物景觀,今天讀起來,既親切又陌生,令人別有會心之處。
  • 「我愛你」用古文怎麼說
    「我愛你」用古文怎麼說 1.原文:我們結婚吧 古文:以你之名 冠我之姓
  • 教師用古文寫評語,學子用文言文寫反思
    知識缺漏,委非所急」……  為什麼會想到用古文寫期末評語?何葉表示,一方面是自己從教十餘年為無數學生寫過期末評語,這次在為高二19班學生準備期末評語的時候又翻回以前寫過的評語重溫,被以往的付出和時光所感動,所以想為現在的學生驚喜準備一次,給學生驚喜,也留下回憶。
  • 白話文與古文
    在就古文以及古文著作對現如今教育的影響、對後代三觀建立和人性洗滌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是顯而易見的,下面就「白話文與古文」的觀點論述摘抄一部分供大家體會咀嚼:=======我在《禪與道概論》這本書中也提到。說到中國文化有一股很難描述的味道,因為從白話文教育入手的人,打不開固有文化倉庫的庫門,進入不了。中國文化都記載在古書中,而古書都是用古文寫的。
  • 我的兄弟叫順溜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種娛樂性質的回覆
    我的兄弟叫順溜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種娛樂性質的回覆時間:2019-06-11 12:34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的兄弟叫順溜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種娛樂性質的回覆 最近經常在微博問片名的時候看到有人回復我的兄弟叫順溜,我的兄弟叫順溜是什麼梗?
  • 交流 | 慢慢地寫作,「滿滿」的收穫
    我竊竊認為,葉開老師把文學當成了各式各樣的食物,好吃的一大口一大口欣喜地吃掉,味道差的他嫌敗壞胃口,呸呸吐掉,之後還要罵上幾句,提醒別人也不要吃。見到他的那一天之前,我心理預設是:我將要見到一個知識淵博、講究原則也許還清高難以接近的學者。可我還是帶著「滿滿」的勇氣,從南京去往上海只求能見上一面。重新說一下,我的女兒小名「滿滿」,可以說是女兒「滿滿」給我的勇氣,也可以說是「滿滿」逼我不得不鼓起勇氣。
  • 英語還是如此順溜,皮克氣急用英語爆粗口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英語還是如此順溜,皮克氣急用英語爆粗口 英語還是如此順溜,皮克氣急用英語爆粗口 elfiemini 2015-08-13 14:41 在昨天的歐洲超級盃上,皮克對裁判沒有吹罰好幾次塞維亞的犯規,感到不滿和氣憤,他在場上用英文爆了粗口
  • 什麼才是中國最牛的寫作範文?看完這222篇古文就知道了!
    如全國卷中,現代文36分、文言文34分、語言文字應用(字詞句段類)20分、作文60分;北京卷中,現代文44分、古文詩詞46分,作文60分;上海卷,現代文36分、古文詩詞44分,寫作70分。北京和上海卷都沒有單獨的語言文字應用題。在最新的全國統一語文教材中,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
  • 「古文奇才」王雲飛是如何做到的?用文言文書寫一篇高考滿分作文
    寫作是許多人在學習或是工作中,都經常接觸到的事情,唯有多讀書,多思考才能提高寫作水平。無論是當成一種生存技能,還是工作需要,亦或是個人愛好,寫作水平的好壞舉足輕重。 高考中作文一般佔60分,作為人生重要轉折點的一次考試,每一分都關乎未來,其中作文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我為什麼寫作
    我是一個寫作門外漢。 為什麼這麼說呢?記得從小學起就養成了不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作文更是首當其衝。如果說其他作業不完成是十有八九,寫作文就是「十全十美」了。從那時候起在整個我的學生生涯裡就從來沒有動筆寫過命題類文章。 初次嘗試寫作應該是在高中時期,漫長而又無聊的夏季總會讓一顆少年騷動的心有所嚮往。
  • 說說語文中的古文學習
    但是為什麼大多數學生還是覺得古文比英語難多了呢?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古文現在已經算不上我們的母語了,因為她已經遠離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對我們來說不熟悉甚至是很陌生,這也是讓很多孩子對其望而卻步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羅老師經常說,要把古文當成語文中一個獨立的、全新的系統來學習。
  • 我為什麼而寫作?
    >那麼我為什麼而寫作?它更像是一種「意識流」地形式,我深深地愛上了。現在想來,當年初中語文老師和我們提過這種寫法,只是當年的我,和它擦肩而過了。我喜歡「自由書寫」這個詞,讓我感覺寫作就是一件自由不羈的事。它可以無比坦誠,無比自由,無比輕鬆,純然地記錄自己。不刻意,不糾結,不評判,甚至不思量,想到什麼就寫下來。
  • 把流行語翻譯成古文,「備胎」也能說成如此清新脫俗
    3.不作死就不會死,為什麼不明白古文:幸無白刃驅向前,何用將身自棄捐。4.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古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5.我有文化我自豪古文:腹有詩書氣自華。6.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古文:斯言甚善,餘不得贊一詞。7.秀恩愛死得快古文:愛而不藏,自取滅亡。8.嚇死寶寶了古文:堪驚小兒啼,能開長者頤。
  • NBA球星用筷子吃中餐,麥迪得姚明指導,詹姆斯左手很順溜!
    NBA球星用筷子吃中餐,麥迪得姚明指導,詹姆斯左手很順溜!當然除了這些,NBA球員每年中國行的時候,也會去學習中國文化,拿筷子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堂哥就給大家盤點下NBA球星筷子吃中餐的瞬間,麥迪得姚明真傳,詹姆斯左手很順溜!5、詹姆斯左手很順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