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部獲得茅盾文學獎的關於藏族土司制度興衰的小說

2020-12-19 小野君旅行故事
小說封面

《塵埃落定》是199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作者是藏族作家阿來。這篇小說在讀者圈有相當高的地位,至少近三十年來的作品,絕對能排入前五,小說主要描寫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後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

作家精心塑造主人公傻子形象。當舊的事物將要消失,新的事物將要崛起時,都有一個青黃不接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裡必然會有著非同尋常的矛盾存在,有著非同尋常的事情發生,更有著非同尋常的關鍵人物的出現。而傻子二少爺就是這個發展過程中所有矛盾的核心點,更是整部作品的關鍵性人物。

由於是非常優秀的作品,很早已經被搬上舞臺,劇版,影版都收穫滿滿關注。2019年還被重慶歌劇院搬上歌劇舞臺,成為祖國70周年獻禮之作,另外,電視劇版裡,女神範冰冰在裡面也有驚豔出演。

相關焦點

  • 那些茅盾文學獎作品改編的影視劇,你都曉得幾個?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王炎執導改編自首屆茅盾文學獎獲獎者周克芹的同名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在1981年首次被搬上熒幕,北影廠和八一廠各拍攝一部。2012年,《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被再次改編翻拍。本片通過「文化大革命」中一個農村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了勞動人民和基層幹部抵制動亂、堅持生產、嚮往幸福生活的精神。
  • 獲茅盾文學獎20年 阿來與新一代讀者再回首《塵埃落定》——不能...
    22年前,它出版面世;20年前,拿了茅盾文學獎;17年前,有了同名電視劇……更不用說,那些幾乎隔幾年就會被不同出版社再版、再編又重印的經歷。  到了榮獲茅盾文學獎20年後的今天,手握獨家全版權的浙江文藝出版社又推出了《塵埃落定》,裡面收入了作者阿來的代後記《落不定的塵埃》,和他在茅盾文學獎頒獎禮上的演講《隨風遠走》。  又是一部「新書」。
  • 藏族的宗教和巫術被作者描寫得栩栩如生,帶領讀者領略一番藏族
    作家阿來的小說《塵埃落定》的出版並非是一個順利的過程,作家寫完《塵埃落定》後,歷經周折,在長達四年的時間裡屢屢被各出版社退稿,98年才被人民文學出版社慧眼識中,孰料一出版立即獲得巨大的反響,首印數即達五萬冊,沒用多久,正版印數即超過十萬冊,並被翻譯為英、法、德等15國語言介紹給國外的讀者
  • 又是茅盾文學獎時間,說說關於茅獎的那些事
    茅盾文學獎無疑是中國目前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了,從設立之初到現在,基本上代表了中國當代的最高文學成就,也就是說,你要想閱讀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文學作品,茅盾文學獎是最好的途經,當然再怎麼嚴肅認真的評獎機構總有失算的時候,像餘華的《活著》,像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像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但要麼是因為字數
  • 茅盾文學獎值得一讀的10部作品,看看你都讀過了幾部?
    路遙也是憑藉這部小說獲得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3、《白鹿原》《白鹿原》是陳忠實最為大家熟悉的作品,這部小說也是同樣的獲得了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小說講述了關中平原,一個名叫白鹿原的地方,在經歷了從清末到民國時期的心理歷程。作者把每一個人物,都刻畫的非常深刻,讓人讀了之後,久久難以忘懷。
  • 茅盾文學獎:當「史詩敘事」遭遇快速刷新的時代
    作者:王彥      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陳忠實小說《白鹿原》被業界認為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圖為根據原著改編的同名電影《白鹿原》劇照。  日前,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啟動了作品評選徵集,這將讀者的目光再次引向該項長篇小說的專屬表彰。
  •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向網絡文學敞開大門
    繼魯迅文學獎向網絡文學敞開懷抱後,中國作協日前公布了新修訂的《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明確向網絡文學敞開懷抱。作為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獲茅盾文學獎是很多作家畢生的夢想,而此次允許網絡文學作家參評,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意味著網絡文學逐漸被傳統文學接納。也許有一天,《盜墓筆記》《明朝那些事兒》等網絡暢銷小說獲得茅盾文學獎也不再是種奢望。
  • 【禁區年譜】茅盾文學獎突破了哪些禁忌?
    而小說版又拿過茅盾文學獎,由更大的領導巴金審查通過了。巴金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官至副國級,級別比廣電部部長還高。官大一級壓死人,就這麼簡單。所謂違規參賽,即在沒有獲得電影局審批的情況下參加了法國坎城電影節。可以想像,如果《芙蓉鎮》沒拿過茅盾文學獎,估計也是《活著》的下場。二、1997年 《白鹿原》:真實描寫國共一系列歷史關於《白鹿原》,先說兩個事。一個事是關於小說版《白鹿原》的。如果你在不同時期讀《白鹿原》這部小說,會覺得好像跟前一次有點不一樣了。
  • 【館際交流】| 少數民族國家級文學獎駿馬獎作品薦讀
    這是當代西藏乃至整個藏族作家的第一部長篇小說。1982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藏文版。格桑梅朵意為吉祥花、幸福花,是小說中一對青年男女邊巴和娜真純潔愛情的象徵,也是藏族同胞嚮往吉祥、幸福生活的象徵。《格桑梅朵》以現實主義的手法,選擇了一連串新鮮有趣的故事,熱情歌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的偉大勝利,歌頌翻身農奴的迅速成長,歌頌漢藏民族的舊情新誼,歌頌西藏高原第一個春天。
  • 《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路遙:「日他媽的文學」
    《路遙傳》作者厚夫說:路遙的人生就是一部不斷奮鬥的傳奇人生,他是眾多草根階層通過個人奮鬥改變自身命運的典範。賈平凹說:"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 《塵埃落定》—最後的土司王朝
    去年年底看到《一本好書》欄目推薦的《塵埃落定》這本書,當時欄目組用極具感染力的戲劇重現了書中的幾個經典場景,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於是我立馬在Kindle上下載了這本書。和之前介紹的《平凡的世界》一樣,這本書也獲得了茅盾文學獎,作者是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之前寫的讀書筆記都沒有對作者的介紹,確實是有失考慮了,尤其是文學作品類,只有結合作者的自身經歷,或許才能感受到書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層次含義。本書的作者阿來自小在康巴藏族自治區長大,藏族文化早已深入骨髓,故而本書中也充滿著濃鬱的藏族特色。
  • 繼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後,又一陝西作家得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是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這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每四年才評選一次。
  • 最後的土司請毛澤東"賜姓"
    ,天生弱智卻有先知先覺的麥其家二少爺以及他美麗的妻子塔娜……說到這裡,相信不少讀者已經知道我們在描述什麼了,那就是根據藏族作家阿來的同名小說改編,曾一度在全國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塵埃落定》。那麼這個反映中國「末代土司」興衰的浪漫神秘而又悽美的故事,在現實中是否有原型呢?7月17日,在從四川小金縣到馬爾康縣的途中,我們無意中找到了答案。    在距離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馬爾康7公裡的公路旁,我們邂逅了「卓克基土司官寨」。採訪中講解員扎斯滿告訴我們,這座官寨是中國土地上最後消失的土司——卓克基土司的官寨,而《塵埃落定》中的「麥其土司」正是以卓克基土司為背景的。
  • 冰心力薦茅盾文學獎奇書,是悽美的愛情悲劇,還是狗血三角戀?
    《穆斯林的葬禮》是中國回族女作家霍達在1988年發行的一部暢銷小說,後被原作者改編成同名電影。這本書一問世就在中國青年中廣受歡迎,之後被翻譯成英語、法語、阿拉伯語、烏爾都語等譯文版本。此書還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冰心在為這本書寫序的時候稱《穆斯林的葬禮》是一本「奇書」。
  • 請毛澤東「賜姓」 探訪中國最後消失的土司
    邂逅「麥其土司」官寨  一望無際的罌粟花,偉森嚴的土司官寨,天生弱智卻有先知先覺的麥其家二少爺以及他美麗的妻子塔娜……說到這裡,相信不少讀者已經知道我們在描述什麼了,那就是根據藏族作家阿來的同名小說改編,曾一度在全國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塵埃落定》。
  • 冰心力薦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是悽美愛情悲劇,還是狗血三角戀
    《穆斯林的葬禮》是中國回族女作家霍達在1988年發行的一部暢銷小說,後被原作者改編成同名電影。這本書一問世就在中國青年中廣受歡迎,之後被翻譯成英語、法語、阿拉伯語、烏爾都語等譯文版本。此書還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冰心在為這本書寫序的時候稱《穆斯林的葬禮》是一本「奇書」。
  • 在湖北,曾有3位作家獲得過茅盾文學獎,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
    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也是中國長篇小說最高獎。此獎每四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3-5部作品。凡評獎年度內首次公開發表、在中國大陸地區出版、體現長篇小說體裁特徵、字數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評。
  • 「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第四期推薦書目新鮮出爐啦!還可在線免費聽!
    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小說故事精彩曲折動人,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展現了濃鬱的民族風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薦書人說周曉風(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講述了中國大陸最後一個藏族土司官寨在歷史車輪滾滾前進的洪流中轟然坍塌的悽美故事,描寫了以麥琪土司家族為代表的藏族奴隸主制度無可奈何地走向沒落的歷史結局。
  • 解放日報:《盜墓筆記》申報茅盾文學獎讓多少人矛盾?
    解放日報:《盜墓筆記》申報茅盾文學獎讓多少人矛盾?這是近日「南派三叔」獲悉自己的網絡小說《盜墓筆記》申報茅盾文學獎後,寫在微博上的一段話。   申報以後,最大的懸念當然是能不能拿獎。去年魯迅文學獎向網絡文學首敞大門,媒體歡欣鼓舞,紛紛將這一改革做成大標題,頗有「走進新時代」之感。倒是有作品入選的幾大文學網站,均婉言謝絕筆者採訪。私下打聽,業內對網絡小說能不能拿獎,心知肚明。既然是陪跑的,還是低調些好,免得不明真相的讀者希望越大,失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