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宗教和巫術被作者描寫得栩栩如生,帶領讀者領略一番藏族

2020-12-17 立農有料

作家阿來的小說《塵埃落定》的出版並非是一個順利的過程,作家寫完《塵埃落定》後,歷經周折,在長達四年的時間裡屢屢被各出版社退稿,98年才被人民文學出版社慧眼識中,孰料一出版立即獲得巨大的反響,首印數即達五萬冊,沒用多久,正版印數即超過十萬冊,並被翻譯為英、法、德等15國語言介紹給國外的讀者,其中英文版3萬冊的版稅更高達15萬美元。《塵埃落定》並於98年獲得國內文壇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這一殊榮。2003年,根據阿來小說《塵埃落定》改編的同名長篇電視劇也獲得了第2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長篇電視劇獎。《塵埃落定》自出版以來,也一直受到評論界的關注,可以說,《塵埃落定》是一部兼具藝術性和通俗性,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獲得了成功的作品,是當代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芭。那麼,《塵埃落定》為什麼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成功,它在藝術上的特點又是什麼呢?值得我們加以探討。

阿來對本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及對民族文化的深厚積澱是創作《塵埃落定》的基礎  儘管阿來本人反對讀者和評論家只單純關注《塵埃落定》作品中的與我們尋常生活不同的異質情調,認為作品本身"不只體現了我們藏民族或那片特別的地理狀況的外在景觀。",但藏民族獨特的文化卻給了阿來獨特的題材,這是作家本人也承認的事實。孔章聖在採訪阿來的《阿來,人說他離諾貝爾獎很近,他說離文學圈很遠》一文提到,阿來早在教高中歷史課時,就接觸到了"藏族土司制度",並查閱了大量的文字資料,收集了不少客觀器物。他所在的馬爾康縣,俗稱"四土",意思就是四個藏族土司管轄的地方。土司管理下的藏族人和他們的生活方式,他研究了不是一年兩年。作為藏族作家,阿來如果沒有對本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不會在對本民族文化研究上投入這麼大的精力,正是在對本民族風俗文化研究諳熟的基礎上,阿來才能在作品中對藏民族文化風俗,生活習慣信手拈來,把土司制度及藏族人民權力架構、生活細節描寫得這麼真實生動,富有吸引力。如書中對藏族文化服飾,土司制度的詳細解釋,藏族人民的各種慶典以至宗教和巫術的描寫都栩栩如生,令人如臨其境。

《塵埃落定》一書阿來雖然只創作了八個月,甚至未經修改,阿來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大量的案頭工作卻絕非旦夕之功,嚴謹的創作態度和阿來深厚的文化積澱正是《塵埃落定》一書能獲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基礎。

相關焦點

  • 藏族--民族服務
    不僅是一部戰爭故事集成,而且是一部古代藏族先民生活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它反映了戰爭、生產、民族、宗教、家庭和道德、愛情、民俗風情所有生活面。它不僅是長期以來藏族人民的生活教科書和文藝大觀園;而且為從哲學、社會學、文化學、民族學、宗教學、民俗學的角度研究藏族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格薩爾》自11世紀以來就以口頭形式流行於民間,廣泛流傳於青海、西藏、四川、雲南、內蒙古等省區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聚居地區。
  • 丁真成了「國民老公」,真正的藏族故事卻沒人看?
    但到了藏族作者講述真正的藏文化故事時,票房卻無人問津,形成一種怪異扭曲的對比。丁真第一條微博吸粉34萬,很多網友齊喊「老公」萬瑪才旦是廣袤的藏區走出來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導演。他和他帶領的一個民族的電影浪潮,未來還有很長、很崎嶇的一段路要走。
  • 藏族喪葬習俗
    不少學者對於藏族喪葬禮俗的研究,多從宗教的角度探入,認為藏族的喪葬習俗是受到宗教信 仰的滲透與制控,這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藏族喪葬習俗的文化淵源。但是較少有文章從 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對此進行系統的分析。作為一種民俗儀禮形式的喪葬習俗,它的產生與傳承不是偶然與莫名的,而是與整個自然和文化的大背景形影相隨。它必然因能夠滿足本民族的政治、倫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功能而被社會所接受並沿襲。本文試用人類學的文化整體觀和功能論的相關原理和方法,來透視藏族的喪葬習俗。一、藏族喪葬習俗的文化背景在中華各民族文化中,藏族文化被喻為雪域文化,具有超然的獨特性。然而,藏族文化並不是與世隔絕的文化。
  • 藏族密宗史之歷代藏族密宗大師
    藏傳密宗之所以如此發達、精深、引人注目,除了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少外籍密宗大師的直接參與培育之外,許多藏族密宗大師也對此付出了畢生精力。因此,我們通過藏族密宗大師們那充滿傳奇色彩的傳記以及他們對宗教的執著追求或奉獻精神,也可對藏傳密宗有一個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認識,從而對藏傳密宗樹立一種科學的態度。下面就對歷代藏族密宗大師作—一介紹。
  • 推薦一部獲得茅盾文學獎的關於藏族土司制度興衰的小說
    小說封面《塵埃落定》是199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作者是藏族作家阿來。這篇小說在讀者圈有相當高的地位,至少近三十年來的作品,絕對能排入前五,小說主要描寫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後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作家精心塑造主人公傻子形象。當舊的事物將要消失,新的事物將要崛起時,都有一個青黃不接的時間段。
  • 白馬藏族文學韻說體與散說體流傳
    這些散說體故事語言生動、形象、親切、感人,講起來娓娓動聽;想像豐富、奇異,充滿浪漫的幻想;情節離奇、曲折,富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故事中各式各樣的藝術形象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給人以難忘的印象。  第五,白馬藏族的散說體愛情故事,相對於其他題材的作品來說,數量極少,說唱結合的形式是文學生成的主要形式。如《得西阿瑞》(或譯為《死戀》或《新娘鳥》)、《王岱波與鵝滿早》,類似於漢族經典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充滿了對男女主人公玉岱波(別作"姚得波")與娥滿早愛情悲劇的同情和惋惜,而新娘鳥的出現,則寄託了當時人們對自由戀愛、婚姻自主的嚮往。
  • 田汝康 | 芒市邊民的擺:宗教與巫術
    可是我們若把冷細擺和漢辛弄兩種活動提出來,則擺和非擺兩者各自可以比較一致,而且冷細擺和漢辛弄正可看做擺和非擺的中間形式。我們若採取這三分法,則擺和非擺的差別就更為清晰了,而它們的差別恰巧和科學分類中的宗教和巫術的差別相當。讓我先把宗教和巫術的特點說一說,然後看擺和非擺是否可以分別歸入宗教和巫術兩類。巫術是什麼?
  • 藏族天籟之音走出高原傳向世界
    此後,經過眾多音樂人、歌手的演繹和推廣,長久以來隱藏在遙遠的青藏高原深處的藏族音樂,憑藉其濃厚的民族文化韻味受到大眾的喜愛,一步步在社會上流行開來。  今年68歲的藏族音樂人代尕,是新中國成立後培養出的首批藏族音樂家。
  • 藏族仿妝就這水平?別再刻板印象,藏族女生也很時髦
    u2s2,妝容與藏族無關,好歹這些人還在造型上下了功夫,但還有人穿著旗袍來參加藏裝仿妝,是我沒想到的。請問旗袍跟藏族仿妝有啥關係?仿妝不要求一模一樣,但也得講究基本常識吧……建議大家親自去相關話題下感受,收穫今日份的100點暴擊。
  • 藏族傳統特色飲食
    免責聲明:本文所有數據內容均來自網絡,不可作為官方發布的真實情況,同時也是小編自己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有不同聲音,請私信或者評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謝謝大家!
  • 電影人熱議《西藏天空》:藏族題材是巨大文化寶庫
    這是第一部用藏語拍攝、藏族演員擔綱主演,反映西藏歷史社會生活和西藏人情感的影片。在《西藏天空》學術研討會上,滬上電影人指出,藏族題材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寶庫,期待更多好的電影誕生。  《西藏天空》以兩位藏族青年40年的恩怨情仇濃縮展現了西藏現代史上激蕩風雲、滄桑巨變的一段歷史。
  • 豐富的藏族語言文字
    在吐蕃王朝之前,經歷過漫長的原始部落和部落聯盟時期,延續了長達31代吐蕃部落王統傳承。當時,青藏高原上有著許多小邦國或部落,其分布範圍很廣,包括現今克什米爾的拉達克、巴爾提等地。這一時期,以古老的象雄文明為代表,產生了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並產生了最古老的文字「象雄文」。苯教的傳播和發展,構成了7世紀以前藏族文化的主要面貌,並對包括語言在內的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要而又持久的影響。
  • 藏族年輕說唱組合ANU,藏族文化與當代潮流的融合
    傳統藏族文化與現代流行歌曲的結合,讓人耳目一新。雖然在歌手第五期中遺憾出局,卻讓大眾認識到了這個Fashion的藏族說唱組合ANU。相信大家在這之後對他們有了跟多的關注,對他們的音樂有了跟多的支持。最新一期的歌手中,ANU向大家展示了他們對藏族文化的堅持與傳承,除了音樂以外的東西。他們創立了具有藏族特色的潮流廠牌,將傳統的藏族服飾,配飾融入現在的潮流當中。
  • 藏族人的人名和稱呼方式
    藏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名的取法及內涵也有複雜、曲折的演變過程,一般歸納起來有二十種不同的取名方式。一、使用姓氏藏族人曾在歷史上使用姓,據《西藏王統記》記載西藏歷史上曾有四大姓氏。
  • 納藏族群認同與藝術邊界構建研究
    關鍵詞:勒巴舞;納西族;藏族;族群認同;藝術邊界  作者簡介:和璇,女,雲南麗江人,博士,雲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勒巴舞唱詞中反覆詠嘆「噶舉上師齊相聚」,多次提到米拉日巴或他的本名「推巴噶」,「阿拉古基」舞段有「喇嘛得松」一角,傳承者一般認為對應的是噶瑪噶舉創立者、一世噶瑪巴都松欽巴(1110-1193年),在部分傳承人的口承記憶中,傳統勒巴舞著藏族楚巴表演,並佩戴五佛冠等配飾。
  • 尼瑪澤仁:是藏族繪畫領域裡面的達文西
    尼瑪澤仁:是藏族繪畫領域裡面的達文西圖/尼瑪澤仁 文/文涓如今畫壇有一位來自藏族的畫家,他就是尼瑪澤仁。他創作的作品大部分都與西藏有著密切聯繫。▲尼瑪澤仁 作品在尼瑪澤仁的畫中從來看不到藍天白雲這些環境的模樣,大部分都是他對藏族和中華民族甚至對人類的精神進行的深層次研究。
  • 藏族先民的佔卜術:遇事佔卜測吉兇
    我們知道,佔卜術是鬼神觀念和原始宗教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當原始宗教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人們的鬼神觀念又有了新的發展。這時,不僅有自然崇拜,還有萬物有靈觀念、祖先崇拜和靈魂崇拜。人們完全被包圍在鬼神之中,一切行為常為鬼神所制約, 凡是人們的得失、成敗等,都被歸之於鬼神的賜予和作祟。因為人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盼望能夠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 藏族最隆重的節日 藏曆新年裡的藏傳佛教
    藏族群眾在大昭寺前磕長頭。(圖片來源:新華網) (圖片來源:資料圖 攝影:馮登寧) 2月9日是陽曆的藏曆新年,這將是藏族群眾最隆重的一個節日。 佛教自公元7世紀傳入藏區以來,經過1300年的發展演變並與藏族人的日常生活發生了極其密切的關係,基本佛教思想觀念已經成為藏民族思想精神的核心價值以及日常行為準則。 藏傳佛教經過後弘期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和格魯派等祖師大德們不懈的努力弘傳。
  • 國內十大藏族歌手排名
    她是藏族人,她完全用自己民族的風格去演繹想唱的歌曲6.容中爾甲&亞東作為改革開放後近代藏人世俗音樂的領先人物,亞東和容中爾甲的身份都是不可缺少的。3.韓紅這個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吧,作為實力派歌手,石流親自去現場,各種救災的現場和公益慈善事業都有著韓紅的影子,熱衷於慈善,韓紅一直在盡力去做,做得比很多人都好。
  • 90後活佛:藏族百姓將毛主席視作菩薩轉世,獻哈達表達感恩
    近日,由中央統戰部和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聯合舉辦的西藏新轉世活佛培訓班順利結業。本來只是一則宗教人士參加培訓的新聞,卻引起境外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關注。對於培訓班其中一項內容——參觀紅色革命遺址,瞻仰毛主席銅像,更是蓄意曲解。境外個別媒體在未經任何採訪、遠離新聞發生地的情況下,以「活佛必須向毛主席像獻哈達」為題撰稿,斷章取義地進行歪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