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名的取法及內涵也有複雜、曲折的演變過程,一般歸納起來有二十種不同的取名方式。
一、使用姓氏
藏族人曾在歷史上使用姓,據《西藏王統記》記載西藏歷史上曾有四大姓氏。另外,史書記載,直貢地區有「瓊熱」姓氏,達隆地區有「斯」姓氏,薩迦地區有 「昆」姓氏,還有法王姓氏,光明神姓氏,王族姓氏等六大姓氏。敦煌古籍裡記載吐蕃時期各大臣等達官顯貴也有姓氏。總之,藏民族的姓氏大致由六大或四大姓氏演變而來的。歷史上,尤其是一些大學者都樂於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姓氏。如:努·桑吉耶西、索·霞甲瓊乃等,努、索都是其姓氏。現在藏族人很少用姓氏,對此說法不少,可很難定論。但是,現今很多地方有不少藏族人在自己的名字前或父母給孩子的名字前加漢族姓氏的習慣,如;張達瓦、王益西等。
二、借用前輩名字的一部分
這種取名方式起源於吐蕃時期,吐蕃王朝的第一代贊普為聶赤贊普,其名中有「赤」字,隨後的六位贊普都用「赤」字,這六位依次為:木赤贊普、延赤贊普、蘇赤贊普、美赤贊普、達赤贊普和斯赤贊普等,再加上第一代聶赤贊普,史稱「天尊七赤」。
三、以頌揚、讚美的詞語取名
這主要是後人、下屬或臣民對偉大開明的君主、大德高僧、曠世奇才和英雄人物的稱呼。如:吐蕃王朝的開明君主松贊幹布,在位期間,吐蕃王朝進入空前的鼎盛時期,加強了與唐朝的關係,迎娶文成公主,吸收唐朝的先進文化,廣受藏族人民的愛戴。被藏族人民尊為「松贊幹布」。大意是:一位具有超凡的指揮,大公無私,是非分明,能公正地對待臣民,法紀嚴明,使天下安寧,創造吐蕃盛事的明主。
四、教名
青藏高原上藏民族大篤信藏傳佛教,出家為僧尼,必須取教名。不還俗,尼姑和和尚一輩子用教名,一旦還俗,則重新使用父母取的名字。
五、借用寺廟的名稱
人們稱呼一些高僧或造諧很深的佛學大師,習慣上把母寺的名稱放於其名字之前,以示敬意。如:薩迦寺的高僧索朗傑參,就稱為薩迦·索朗傑參。
六、與家族的名字連起來
這種取名方式,過去一般在貴族顯赫家族較為普遍。西藏歷史上的大貴族都使用這種取名方式。如:霞扎·甘旦白居,霞扎是西藏歷史上的一個貴族家族的名稱。甘旦白居是其家庭成員之一,實際上甘丹白居才是此人的名字,但是,稱呼他時,一般就用霞扎·甘旦白居,以顯示其特殊的地位、來歷等更深的含意。
七、與家鄉或出生地的名字連用
這種取名方式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宗喀巴·洛桑扎巴大師,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即黃教)的創始人,格魯派是藏傳佛教最大的西藏歷史上很具有影響的教派。「宗喀」是大師出生地的名稱。「巴」的藏語助詞,洛桑扎巴是大師的名字,藏民族敬稱大師為:「宗喀巴·洛桑扎巴大師。」意為來自宗喀地方的洛桑扎巴大師。
八、字前加官職名稱
如:噶倫·旺堆,噶倫是舊西藏地方政府的一官職,旺堆是人名。現在也有這種稱呼習慣,如:格桑主任等。
九、只限於男性的名字
就象其他民族一樣,藏族男人的名字也顯得剛強堅韌、雄壯英武。如:「多金」,藏語是強壯無敵的意思。
十、只限女性的名字
同樣,女性取名特別注意美麗、賢惠、慈愛之類的意韻。如:「美多」是鮮花的意思,給女兒取名「美多」,表達了父母對女兒象花兒一樣美麗的願望。還有,象「拉姆」,是仙女的意思。
十一、男女均可用的名字
這種中性的取名方式也比較普遍,如:「格桑」這一名字有美好時光、美滿幸福的含意。男女皆可使用。還有「瓊達」這一名字,是最小的意思,不管男女,兒女中最小的往往取名「瓊達」。
十二、按出生日的星期取名
西藏很多地方,人們以出生日的星期給兒女取名,簡單有趣,這在民間、在廣大的牧民區非常流行。但也出現了很多同名人,以致於找一個人時同時找到不少同名卻彼此素不相識的人。如:尼瑪,即星期天,以此為名,一般都是在星期天出生的人。巴桑即星期五,是星期五出生的人。一周七天都可用於人名,而且男女不分。如果直譯,那更有趣了。某某家的妹子米瑪,就是某某家的妹子星期二。藏語中的一周七天依次為:尼瑪(星期日)、達瓦(星期一)、米瑪(星期二)、拉巴(星期三)、普布(星期四)、巴桑(星期五)和邊巴(星期六)。
十三、以星期名稱專給男性取名
一周七天男女都可以使用。但是星期名稱後加上男性助名,則只能是那性的名字。如:尼瑪次仁等。
十四、以星期名稱專給女性取名
星期名稱後加上女性助名,如:達娃卓瑪,只能是女性的名字。
十五、依據外形、長相取名
在西藏民間,有的父母依照自己兒女的外形、長相取名,如:給身強力壯的孩子取名「多金」,這個名字的藏語意思為強壯的人。
十六、取外號
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按其外表,對長得很瘦的人,叫「支霧」,意為猴子。二是按其品行、為人取外號。據說一位村長,對老百姓的意見總是點頭示意關心,可老不見行動,老百姓就給他取了個「點頭村長」的外號。還有,對老是缺斤少兩的「菜販」叫「八兩」大姐等。
十七、表達父母期待的取名方式
有的家庭有一大群兒女,可就缺個男孩,雙親渴望有個兒子。他們就給最小的女兒取名「普赤」,意為能帶來小弟弟的女兒。
十八、按出生日子取名
有的地方給孩子取名非常簡單,就按其出生的日子。某月一號生的孩子,乾脆叫「慈吉」,即一號的意思。表現出藏民族純樸、爽朗和自由自在的性格。
十九、以暱稱代名字
父母對剛出生的男孩叫「普瓊」,意為小男寶寶,女孩叫「阿多」,意為小女寶寶,藏語是,父母說出的「普瓊」、「阿多」有種特殊的深切的愛意。久而久之,家人和周圍的人也習慣性地都叫他們「普瓊」、「阿多」了。
二十、筆名
這點大家卻非常熟悉,對古樸的藏族人也不是什麼新奇的事件。文人墨客都喜好用筆名,西藏歷史上的名著《米拉日巴傳》等的作者,當今西藏文壇上的不少作家、都使用過筆名,可謂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