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指什麼?

2020-12-14 半月談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解決好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不平衡講的是結構問題,即便有更好的東西存在,其分布也是不平衡的;而不充分講的是量的問題,如多個行業產能過剩、庫存增加。說的雖然是量,但實際上是質有問題,即好的東西太少,導致產能過剩,這就是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的「後遺症」。

「應該辯證地看待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二者並不是並列關係,而是互為整體的。不平衡是產生在不充分的基礎上的,發展不充分則是造成發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我們更應重視不充分對於社會主要矛盾的意義。

「發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區域不平衡、領域不平衡和群體不平衡三大方面。」辛鳴說,區域不平衡主要指東中西部發展不平衡、城市與農村發展不平衡、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發展不平衡;領域發展不平衡主要是指「五位一體」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大領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一馬當先、奇蹟頻現,政治社會文化建設雖穩步推進,但與經濟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生態文明建設應該說是最薄弱的環節。」

關於發展的不充分,辛鳴告訴半月談記者,這主要包括整個社會的發展總量不夠豐富、發展程度不夠高、發展態勢不夠穩固。發展的不充分表現在多個方面,發展方式有待充分轉變、依法治國有待充分推進、精神文明有待充分提升、社會事業有待充分發展、生態環境有待充分改善、體制機制有待充分改革等。

以教育為例。「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城鄉教育不平衡、區域教育不平衡、不同類型教育不平衡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現在高等教育年年擴招,而職業教育人才緊缺,社會的職業技能人才缺口大。同時,不同學段的不平衡問題也很突出。

專家認為,教育發展的不充分表現在整個教育發展水平偏低,跟老百姓的需要存在差距,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存在差距。

「解決發展不平衡,首先要樹立新發展理念,更加強調從全局的高度思考發展、籌劃發展,更加注重城鄉協調、區域協調、社會群體間的協調以及經濟與社會其他方面之間的協調。」辛鳴說,解決發展不充分,關鍵要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破除一切制約生產力發展的障礙,釋放一切社會活力與創造力,不斷提高發展水平、發展能力與發展績效。

「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能寄希望於技術層面的措施。」儲朝暉說,這需要從認識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出發,「比如要認識到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實質,就是整個社會發展不夠平衡、不夠充分。」

儲朝暉表示,教育治理體系必須從學校和政府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二元治理結構,轉變為學校、政府和社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多邊協同治理結構,建議引入社會第三方機構管理教育的規劃、投資、評價等體系。(半月談記者 吳慧珺 姜剛)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鄉村問題: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發展
    相反,被抽乾的鄉村,成為中國社會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區域,並因為垃圾遍地、汙染嚴重、基礎設施與公共設施嚴重不足、生活條件差、社會服務缺乏、文化蛻變,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窪地。城市與鄉村,成為兩極化分裂日趨嚴重的中國社會最大的扭曲。當前中國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發展領域,就是鄉鎮與農村!
  • 集中精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新時代抓發展,必須更加突出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必須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  我省正處在結構轉型、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咬緊牙關邁過這道坎,後面的路就好走了。
  • 權威解讀 | 我國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體現在何處?
    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十九大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破除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種問題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基本方略,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一起來看。
  • 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體現在哪些方面
    【摘要】當前,我國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僅體現在經濟領域,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治建設、社會建設與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領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只有按照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矛盾的理論,正確認識、全面把握我國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現,才能在實踐中準確把握、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 張可雲: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十四五」時期區域治理創新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並繼續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 就必須處理好國內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使不同地區的發展潛力得到釋放並形成區域發展合力。《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建議》)明確指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這是國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表現之一。
  •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十九大報告的十二個為什麼⑤為什麼說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潘小剛我們黨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和判斷是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要論斷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巨大進步,反映了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之所以要修改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其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
  • 醫保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有哪些?怎麼解決?|醫保|平衡|解決|醫療|...
    無論是全民醫保制度的健全完善、治理效能的發揮,還是保障服務的公平可及、制度運行的可持續性等諸多方面和環節,都還存在一些缺陷、漏洞、短板和弱項,距離統一完善、成熟定型的醫保制度,還有相當的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還有很多問題和矛盾需要破解,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就是制約醫療保障發展的主要問題、主要矛盾。
  • 醫保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有哪些?怎麼解決?
    無論是全民醫保制度的健全完善、治理效能的發揮,還是保障服務的公平可及、制度運行的可持續性等諸多方面和環節,都還存在一些缺陷、漏洞、短板和弱項,距離統一完善、成熟定型的醫保制度,還有相當的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還有很多問題和矛盾需要破解,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就是制約醫療保障發展的主要問題、主要矛盾。
  • 幼兒園發展由量轉質 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幼兒園發展進入由量轉質的階段,但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需要重視。    供給總量增加,供給質量改善    政策成效顯現,供給總量不斷增加,毛入園率持續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學前教育得到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表現在:新建園快速增加。
  • 「金色熱線」保山教育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未來保山要這樣做
    保山市的教育事業發展的如何,目前還存在哪些短板? 9月10日,保山市市長楊軍率隊做客「金色熱線」稱,近些年,保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依舊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楊軍介紹,目前保山共有各類、各級學校1800餘所,在校學生大概46萬餘人。
  • 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體現在哪裡?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向又在哪?這篇文章說清楚了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筆談①
    這是事業前進中的問題,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強不強」的問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指向發展起來後的短板,雖然事業整體發展了,但仍然存在有高有低現象,這種現象大家容易看得到,但解決起來也難以一蹴而就;不充分則指向某類發展的欠缺,也就是發展得薄弱和不夠的地方,這裡有面對新形勢、新環境、新階段而逐步呈現出來的新問題,也有難以快速攻堅的長線老問題。不平衡是整體中的局部,不充分是部分中的總體;不平衡一般與短板相連,不充分多數與熱點相關。
  • 2020年陝西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情況分析報告
    中商情報網訊:當前,在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加凸顯,不僅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也成為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持續健康運行而亟待破解的難題。
  • 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如何「破」?最新專家文章來了 | 學習十九大精神進行時 • 理論篇
    第一,先進教育思想培植實踐不充分。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面向未來,我們的很多教育理念還比較陳舊,人才培養模式相對於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死記硬背式的知識點學習、應試現象還比較嚴重,素質教育思想還沒有在實踐層面得到有效落實。
  • 學習| 對發展對象進行政審時,「直系親屬」「主要社會關係」指什麼...
    學習 | 對發展對象進行政審時,「直系親屬」「主要社會關係」指什麼?「直系親屬」「主要社會關係」指什麼?政治審查的主要內容是: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態度;政治歷史和在重大政治鬥爭中的表現;遵紀守法和遵守社會公德情況;直系親屬和與本人關係密切的主要社會關係的政治情況。一、「直系親屬」「主要社會關係」指什麼?直系親屬一般指發展對象的父母、配偶、子女,自幼撫養其長大的養父母和由其撫養的養子女。
  • 中美貿易不平衡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原標題:中美貿易不平衡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摘要 【中美貿易不平衡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 什麼是三相不平衡,引起三相不平衡的原因有哪些?
    一、什麼是三相不平衡?三相不平衡是電能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雖然影響電力系統的因素有很多,但正常性不平衡的情況大多是因為三相雲件、線路參數或負荷不對稱。由於三相負荷的因素是不一定的,所以供電點的三相電壓和電流極易出現不平衡的現象,損耗線路。
  • 衛生計生委:解決全科醫生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中國網1月25日訊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全科醫生隊伍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意見》力圖能夠提出實質性解決措施。
  • 東風汽車竺延風:推動高質量平衡發展
    更主要的標誌是我們進入了成熟汽車社會,目前中國的汽車在行業這個角度來講,應該說開放程度是最高的,我們品牌全球都有,競爭是最充分的,我們在資本結構上有國有資本,國有資本分央企資本、地方央企資本、上市資本、公眾資本、民營資本等等,資本形態也是最多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充分競爭,大家也知道有一些汽車的大國實際上市場相對也並不是完全向中國開放。
  • 人本主義心理學:學習的實質是個人潛能的充分發展,自我的發展
    人本主義心理學者提出,學習的實質是個人潛能的充分發展,是自我的發展、人格的發展。他們反對行為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機械聯結,而是一個有意義的心理過程。學習的本質在於內在學習和意義學習,這種意義學習強調學習內容與個人之間關係的把握。
  • 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個「新」究竟指什麼?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做出了全局性、歷史性和戰略性的判斷,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全面回應和著力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首個五年規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