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法院判決,我們來看看通過朋友圈購買保險需要注意什麼細節

2020-12-23 保妹說保
關注我,保險不迷路

首先聲明:作者一貫主張就事論事、不偏不倚的給大家介紹保險的深入知識,讓大家了解清楚投保前需要注意的細節和保險公司的理賠情況。主旨在於讓大家買保險時,買對賠好。

前面給大家分享了保險公司理賠時的調查操作,今天結合吉林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來仔細給大家分析分析網際網路時代購買保險需要注意的細節。

先告訴大家結果:客戶勝訴

投保過程:張某稱其和某安人壽保險業務員杜某是微信好友,2019年6月30日,其看到杜某在朋友圈中發《某安e生保醫療保險》的醫療保險的信息,打電話給杜某詢問醫療保險的保費、保險時間、保險金等投保事宜,杜某說如果投保只需要身份證、電話號碼、本人銀行卡號就可以,不需要保前體檢等其他事項。於是其投保了《某安e生保醫療保險》,保險期間為1年。2019年7月3日,張某將499元保費用匯入其名下尾號為7876的農業銀行卡中,某安人壽保險於當日10時36分扣款499元。2019年7月9日,杜某給張某發微信通知保單回來了,其拿到保單後才知道保險期間為2019年7月4日零時起至2020年7月4日止。

就醫情況:2019年12月18日,張某因雙下肢靜脈曲張在吉大一院住院治療8天,花去醫療費43868.7元,社會醫療保險報銷22042.15元,個人自費支付21826.55元。後張某申請理賠。

理賠情況:某安人壽保險於2020年3月6日出具理賠決定通知書:「解除PO80000017320432號保險合同,不予退還保險費,歉難給付《e生保》保險金,理由是經審核,張某投保前存在疾病病史,而在投保時未如實告知,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承保決定,按照《保險法》第16條做出上述決定」。

爭議焦點為

一、某安保險是否對張某的既往病史進行了詢問,張某是否進行了如實告知;

二、某安人壽保險是否應當給付張某保險金,保險合同是否應予解除。當事人圍繞爭議焦點提交了證據,本院依法組織當事人進行舉證、質證。

綜合本案的相應證據,對本案的爭議綜合評判如下:

一、某安保險是否對張某的既往病史進行了詢問,張某是否進行了如實告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六條第一款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二條規定

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其履行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具體到本案中,e生保雖是通過網上自助投保,張某投保時是某安保險代理李克朋操作,李克朋記不清是否進行了詢問,某安人壽保險未提交的證據證明其進行了詢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定:因此應視為某安人壽保險訂立保險合同時未對張某進行既往病史的詢問。

二、某安人壽保險是否應當給付張某保險金,保險合同是否應予解除。《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規定。具體到本案,在保險期間內,張某因雙下肢靜脈曲張入院治療,即發生了約定的保險事故,某安人壽保險公司應按照約定支付保險金,根據張某與某安人壽保險籤訂的人身保險合同的關於保險金的計算方法的約定,某安人壽保險應給付張某保險金11826.55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五條規定某安人壽保險理賠決定書中解除了與張某籤訂e生保保險合同,張某主張應繼續履行合同,庭審中某安人壽保險未提交證據證明符合保險合同約定或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該合同在保險期間內繼續有效。

綜上所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十四條、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六條第一款、第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中國某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松原中心支公司給付張某保險金11826.55元,此款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一次性給付;

二、在保險期間內,張某與中國某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松原中心支公司籤訂的人身保險合同繼續有效。

結語:雖然最終保險公司還是賠了保險金,但是過程過於曲折。終究還是投保過程中有爭議。買對賠好是客戶的需求,保險公司追求利益,始終和客戶是對立面的。鑑於這種情況,客戶投保前請找專業保險從業人員諮詢。

最後建議:凡有保險從業人員引誘投保時不做如實告知,說合同成立兩年形成不可抗辯,保險公司就必須賠的情況。你就可以起身立馬走了

相關焦點

  • 未如實告知,為何法院判決保險公司理賠?
    買保險要如實告知,這個地球人都知道,你投保時隱瞞了病情,那麼後期很有可能遭到拒賠。國內的保險產品,健康告知屬於是有限告知,所謂有限告知就是保險公司問你什麼,你就答什麼,至於沒有問你的,無需回答,並且你想回答都回答不了。
  • 「先知封面」闢個謠,假黃金案法院沒有判決保險公司賠償8.2億
    人保發出拒賠聲明沒幾天呀,法院效率啥時候這麼快了? 求知慾瞬間爆棚!點開看看!這根本不是文字標題說寫的「法院判決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保險公司承擔8.2億」。注意!這裡是之一,多少分之一呢?八分之一,本案涉及8家信託公司,比如東莞信託、民生信託,這裡的長安信託是涉及的信託公司之一。長安信託把人保財險武漢分公司給告了。人保武漢分公司提出「你長安信託跟著湊什麼熱鬧?我和你有關係嗎?你站出來告我?」 因此,向陝西高院提出管轄權異議,理由是「長安信託只是作為接受案涉保險合同履行的人,並非合同的權利主體,無權依據案涉保險合同提起訴訟。」
  • 被假黃金騙了10個億,保險公司拒賠!法院最新判決來了…
    假黃金案東窗事發後,武漢金凰實控人失聯,公司退市……無奈的債主們找到了對這批黃金承保的保險公司——中國人保要求賠付,但他們卻被拒賠了。8月24日,在中國人保召開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集團副總裁謝一群表示,「武漢金凰以虛假黃金來投保,不屬於保險合同的保險責任範圍。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保險合同是無效的或可以撤銷、解除,我們公司不承擔賠付責任。」
  • 因情感糾紛,兩女子朋友圈對罵兩個月!法院判決「亮了」
    ,判決雙方在其朋友圈連續七日發布道歉聲明。  兩女子在朋友圈,對罵兩個月據信息時報報導,文某和張某是好友。2019年10月一天,張某發現文某和自己的前夫在一起,遂通過電話質問其前夫,並與文某發生爭吵。這種情況持續兩個多月後,文某終於忍無可忍,向新豐法院提起訴訟。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張某提起反訴。法院審理認為,本案中,張某在其朋友圈多次發布辱罵、侮辱文某言論,主觀上具有毀損文某名譽的惡意,客觀上實施了侵害文某名譽的行為,最終導致文某在一定範圍內社會評價降低,應當認定張某侵害了文某的名譽權。
  • 男子患病,理賠被拒,保險公司:投保之前體檢異常,法院:必須賠
    ,這都會透支我們的身體,因此很多人購買保險就是給自己一份保障,保險可以在消費者發生保險事故的時候可以不為錢所困。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我們需要還房貸、車貸等各種超前預支,在各種無形的壓力之下,我們的身體承受著很重的負擔,對於體檢報告,很多人表示不敢看,更有甚者表示不敢體檢,生怕自己的身體有什麼事情,可是我們要正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保險的出現為我們減輕了經濟負擔,很多人認為只要我購買了保險,一旦身體有什麼問題,就可以得到賠付,但是購買保險還是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 保險業務員是否需要通過同事來為自己購買保險?聽聽專家怎麼說
    作為同一個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同事,沒有必要互相支撐業績,通過同事來購買保險和自己購買是一樣的,並不影響收入。除非對方特別需要單子來破指標拿獎金,或者說自己想獲得更多的佣金。保險業務員有幾個提升業績的渠道,當業務進展不順利時,可能就要通過自己來買保險頂業績,有可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佣金和獎金,還有可能是長期沒有業績,擔心被公司除名,也有可能是通過自己購買來暫時保級,比如經理,總監保級等。保險公司業務拓展都有什麼渠道?
  • 福建首例同性伴侶撫養權糾紛案,法院判決來了
    同年4月2日,小伊通過醫學手段取卵,與購買的案外人的精子培育出胚胎;同月7日,該胚胎被移植到小愛體內,小愛懷孕。誰才是孩子的媽媽?福建首例同性伴侶撫養權糾紛案,法院判決來了!福建首例同性伴侶撫養權糾紛案,法院判決來了!圖片來源網絡「當時在共同生活居住期,做出由我生育小孩是我們雙方共同的決定。」小愛說,當時雙方還說好小孩出生後戶口跟隨小愛,並由雙方共同撫養成人。
  • 收到法院判決書後怎麼辦
    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後,會在一定時間內出具判決書,法院出具判決書後會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收到法院判決書後,如果沒有異議的,就要按判決執行,那麼收到判決書後應該怎麼辦?一、接到判決書後應先看判項部分,看看最終是怎麼判決的,你的訴訟請求是否得到法院的支持;二、通讀判決全文;
  • ►兩女子朋友圈對罵兩個月!法院判了...
    生活上有什麼不順心的或者與他人有矛盾總忍不住在朋友圈抱怨一下甚至是「口吐芬芳」>朋友圈就像是知心伴侶默默記下我們的喜怒哀樂雖說每個人都有發朋友圈的權利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往朋友圈裡發這不有兩名女子在朋友圈對罵了兩個月最後竟然是這樣判的...
  • 八旬老人狀告女兒要求其「常回家看看」法院判決已送達
    作為子女,本該常回家看望父母,近日,盧氏縣87歲的楊大爺就因此事,將自己的長女楊某告上法庭,只要求判決女兒能「常回家看看」。隨著法律完善,法院要求子女定期探望父母的判決,並不鮮見。但法院的判決文書並不代表案件的實際終結,現實中,這類判決「常回家看看」的案件似乎難有完滿的結局。最終如何判決?會去看望老人嗎?
  • 男子購買保險,夫妻離婚,妻子要求分割保費被拒,法院:支持分割
    男子購買保險,夫妻離婚,妻子要求分割保費被拒,法院:支持分割今天好買保將會通過一則案例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在2017年5月份,趙某及其自己的妻子李某(化名)因感情不和,於是辦理了離婚手續,在分割財產的時候,李某要求趙某將購買保險的保費進行分割,但是趙某不同意,趙某認為保險是自己購買的,自己還沒有享受到保險帶來的利益,不可能給李某分割自己的保險保費。雙方爭執不下,於是李某將趙某告到法院,請求趙某分割保費。
  • 為什麼一開始保險公司總拒賠,告到法院就立馬賠?這是什麼套路?
    最近,小新寫了很多關於理賠案例,一方面是為了讓大家了解理賠方面的故事,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醒大家關於理賠方面的注意點,也為了解釋條款中的一些雷區,為大家排坑的同時還給大家減少未來發生理賠時的煩惱。這不,有一些朋友看到這些案例之後,靈魂拷問式的問小新:為什麼保險公司一開始總是拒賠呢,但是一想到法院就立即賠付呢?
  • 購買多年的保險被告知失效?看法院怎麼說
    購買多年的保險被告知失效? 購買了為期20年的人身保險,連續繳費接近15年後,被告知合同永久失效,當事人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
  • 因情感糾紛,廣東兩女子朋友圈對罵兩個月!法院判了
    生活上有什麼不順心的或者與他人有矛盾總忍不住在朋友圈抱怨一下甚至是「口吐芬芳」朋友圈就像是知心伴侶默默記下我們的喜怒哀樂雖說每個人都有發朋友圈的權利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往朋友圈裡發這不有兩名女子在朋友圈對罵了兩個月
  • 全民普法丨 在朋友圈罵人?法院判決:道歉10天!
    當負面情緒湧上心頭你會在朋友圈發洩情緒嗎?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最終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判決小李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小張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網絡非法外之地在網上發布言論要注意謹言慎行切勿因一時氣憤侵害他人的權益
  • 因情感糾紛,兩女子朋友圈對罵兩個月!法院判了
    生活上有什麼不順心的或者與他人有矛盾總忍不住在朋友圈抱怨一下甚至是「口吐芬芳」>朋友圈就像是知心伴侶默默記下我們的喜怒哀樂雖說每個人都有發朋友圈的權利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往朋友圈裡發這不有兩名女子在朋友圈對罵了兩個月最後竟然是這樣判的...
  • 朋友圈代購名牌包遇假貨?法院判決返還貨款
    周女士經朋友介紹,添加了蔣先生的微信,之後便經常見到他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在國外旅遊和給國內顧客代購各種奢侈品的圖片或者視頻消息。蔣先生告知周女士其系國際導遊,長期帶團到德國,可以在德國奢侈品店購買奢侈品在國內銷售。
  • 找保險公司職員墊付費用買保險後發生意外索賠遭拒 法院判決:保險...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12月31日,記者從成都邛崍法院獲悉,近日,該法院發布金融類案件審判白皮書,其中包含一例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一男子託某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墊付費用購買了一份意外險,不久後遭遇車禍去世。
  • 補充醫療保險和意外保險可以同時購買嗎?需要注意什麼?
    補充醫療保險和意外保險是可以同時購買的。補充醫療保險就相當於是我們的第2支柱醫療保險,那麼這個意外保險相當於是商業性醫療保險的範疇,所以說它可以被認定為是第3支柱醫療保險,那麼第2支柱和第3支柱醫療保險是可以同步擁有的,並且可以在第1支柱社保醫療保險的基礎上進行額外的報銷。
  • 婚內購買保險的資金來源於他人,就不是夫妻共同財產了嗎?
    引言婚內購買保險的資金來源於他人,其財產性質究竟如何?今日以案釋法,為大家分享一則鶴壁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的案例,該案一二審結局逆轉,很有意思。 基本案情上訴人小美因與被上訴人小剛離婚後財產糾紛一案,不服鶴壁市淇濱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提起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