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蘿蔔收了很多,吃不完給朋友送去了很多,為了保持新鮮,就直接帶著蘿蔔纓送過去了。後來朋友說蘿蔔可以儲存起來慢慢吃,可是這蘿蔔纓一下子吃不完,也放不住,難道就扔掉嗎?其實這件事在農村是經常遇到的,現在這個時候,菜園子裡的菜還真不少,蘿蔔白菜應有盡有,蘿蔔纓子在這個時候真不算什麼好菜,醃鹹菜都輪不到它,如果有一種方法能把它儲存起來,到菜園子沒菜的時候吃,那該多好。今天我就跟大家介紹這麼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讓蘿蔔纓子儲存得更久,想什時候,拿出來泡一泡就變得新鮮如初。
雖說蘿蔔纓子算不上什麼好東西,但是它直接吃或者醃製成鹹菜吃,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當然直接炒需要是新鮮的,醃製鹹菜又不宜多吃,所以今天教大家一種方法將蘿蔔纓子做成脫水蔬菜,可以儲存更長時間,到了來年春季青黃不接的時候,拿出來吃,還能保持翠綠,可是難得的綠葉蔬菜了。需要吃的時候,放水裡煮一下或者拿開水泡一下,就會變得和新鮮的時候一樣,那麼到底要怎麼做呢?
脫水蔬菜就是將新鮮的蔬菜經過脫水加工處理,製作成「乾菜」,但是此乾菜非彼乾菜,脫水處理的蔬菜,除了水分丟失,但是還會保持它原有的營養和色澤。等到吃的時候直接將他放在水裡泡一泡,他就會恢復成新鮮蔬菜的樣子。這樣處理後的蔬菜,會更耐儲存,更方便運輸,到青黃不接的蔬菜淡季拿出來「救急」,確實是儲存蔬菜的好辦法。但是市場上的脫水蔬菜都是通過機器流水加工,很有可能還添加了一些添加劑在裡面,如果我們知道製作的方法自己做,那就太棒了,下面我就把方法教給你。
當然,如果純手工製作的話,天氣一定要選好,冬季就是最適合做手工脫水蔬菜的時間。這時候天氣乾燥,氣溫不高,而且風比較大,是做手工脫水蔬菜的最佳時機。回頭想想,貌似很多美味都只有在冬季才能做出來,什麼鹹菜醃菜、臘肉臘腸,冬季種菜雖然馬馬虎虎,但是在吃的上面,我們才從來不含糊。
具體怎麼做呢?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這次是把蘿蔔纓子晾乾,不是曬乾,我們知道蔬菜曬乾後就變黃了,所以我們這一次是將蘿蔔纓子在背陰通風的地方晾乾。這樣就可以保持它本身的綠色,吃的時候還會保持原有的翠綠色,跟新鮮蔬菜一樣。吃過方便麵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現在的方便麵調料包裡都會有一些脫水蔬菜,但是這樣晾出來的脫水蔬菜,口感要更好。
蘿蔔儲存以後,將蘿蔔纓摘一下,把老葉、爛葉、病葉摘除,但是不要把蘿蔔纓掰開了,還要保持整顆的形狀,這樣更方便掛起來。摘好的蘿蔔纓就選擇一個背陰的地方晾起來,儘可能地做到不被太陽直曬,現在天氣還算比較乾燥,白天風也大,基本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徹底晾好。晾的過程可能莖的部位水分較足,不易幹,可以適當多晾一段時間。晾好的蘿蔔纓因為植株內的水分全部蒸乾,會變得很脆,甚至一晃就會譁譁響,注意不要把它弄碎了,直接用塑膠袋裝起來儲存就好了。
轉眼已經到了農曆十月了,想必大家種植的蘿蔔都已經採收完成了。之前我們已經介紹了蘿蔔冬季的儲存方法,今天的脫水蘿蔔纓子你學會了嗎?這種方法,還可以用來儲存這個季節的其他蔬菜,如白菜等,但是白菜葉子較厚實,我們可以把整個白菜分開晾曬,晾曬的效果會更好。
你還有什麼儲存蔬菜的好方法,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