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閉症康復機構看起來都像騙子?如何鑑別機構真假?

2020-12-16 羿雲天

討論這個話題之前,首先要申明,康復機構分為公辦、民辦和媽媽型工作坊性質的主要三種。

公辦康復機構依託當地殘聯,在政策福利、老師待遇和孩子康復費用補助方面存在較大的優勢,但是缺點卻是限於數量、場地和師資的限制,不可能招收太多自閉症等特需兒童,因此,孩子康復訓練接受預約,有的甚至排隊到一年兩年之後。這就在無形中耽誤了自閉症等特需孩子的最佳康復期。

民辦康復機構中有實力強的,但是大部分也是實力中下等的,實力強的因為康復費用高,所以雖然沒有享受到殘聯等相關部門的各種政策和補助,但是卻能夠用高費用支持機構運轉和老師較高的薪資。和公辦機構一樣,也存在康復預約和排隊很長時間才能進入的弊端。

而媽媽型和幾個老師合夥型的工作坊的康復中心,目前只是通過收取孩子康復費用維持,但是又要交房屋租金,老師工資,購買器械,老師學習等等,所以常常會陷入兩難窘境,不斷搬遷,老師流失,孩子康復效果不理想等。

那麼,為什麼康復機構看起來都像是騙子呢?

因為,從目前以上三種康復機構的屬性來看,真正的康復其實是需要終生的,但是大部分孩子是沒法享受終生康復訓練的。有些程度較輕的孩子,康復訓練後可以進入普校實現隨班就讀;有些孩子因為無法享受補助,當陷入資金和精力的窘境後,就會離開康復機構,待在家中無限期地等待;還有一種家庭就是不斷地在各地尋找和帶孩子不斷地從這家機構到那家機構進行康復訓練,急於求成。

而目前據2016年12月發布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Ⅱ》中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自閉症人數超過1000萬,並以每年十幾萬的速度遞增,其中14歲以上人群約為800萬。

截至2016年9月底,在中殘聯註冊的自閉症服務機構共1345家,其中近50%的機構由家長特別是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創辦。

這就導致,我國實際自閉症服務老師只能覆蓋1.3%的人群,剩下98.7%的人群暫無法得到有效服務訓練。

以上矛盾的存在和短期內無法解決,就出現了很多康復機構以招收更多孩子進行康復訓練,才能實現收支平衡以及最終的更大盈利。

所以,以招收更多孩子為主和培訓更多家長為主的機構就以銷售為主導。很多康復機構看起來就像騙子。

在此,有幾點需要澄清。

首先,康復培訓機構以盈利為目的是沒錯的——又不像公辦機構是拿財政預算和康復補助的,所以在談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能一棍子將所有機構打死。也不要用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的姿態,覺得有盈利目的就是多麼羞恥的事情。

其次,也不要覺得老師拿到的上課費遠少於家長交的康復費有啥不對,因為康復機構的組織架構和成本都是擺在那兒的,就好比買東西不能只算原料成本,也要考慮研發、物流等一大堆東西。

再次,不要絕對化,教育機構有好的也有壞的,同一個教育機構的員工也有具備操守的和毫無節操的。

最後,是不是騙子,分幾種情況:

1、就是騙子(主觀上甚至機構的基因就是大忽悠);

2、不是騙子但是幹的事和騙子沒啥區別(自以為自己的康復效果真的很厲害,康復機構裡迷之自信的人是很多的)。

3、真不是騙子(有一定營銷包裝是很正常的)。

以下,來說一說,為什麼康復機構看起來像騙子。

1、特教行業的從業者和創辦者普遍層次並不高(注意,是普遍,不是全部),這一點請不要懷疑,有一定的規模甚至較大規模的自閉症康復機構或者以企業化模式運作的大部分本身就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野蠻成長的產物,創始人員和其他下海經商的沒啥區別,無非就是看中了特教行業這個也算是教育市場的藍海而已。

大部分被認為符合特教規律或者能都實現更好教育效果的產品形式,基本上也是因為這些形式首先比較具備商業價值。

2、主流思想上,特教行業或者康復機構首先是以招收師範類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為首選,其次才是那些醫學專業、精神科或者是有一部分有多年經驗的自閉兒父母的加入。

由此,特教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依然把進入體制內作為首選,可以說優秀的人才進入體制內的多,因此在人才招募上,康復機構並不具備先天優勢。作為家長來說,對好老師的印象依然是「重點院校畢業」「公立或者大型私立康復機構任教」、「N年康復經驗」、外加一些花裡胡哨的「某某康復訓練法大師」等等。於是很多機構就迎合家長們的胃口,主打名師牌、誇大師資。

3、很多機構是營銷導向的,尤其是做一對一個性化康復的,大部分連自己的康復培訓體系都沒,教研工作也僅僅停留在「園長講課」。公司最耀眼的明星永遠是銷冠或者業績最好的康復機構負責人,而分機構負責人也基本上都是從一線老師及招生崗位一步步做起來的。

4、會招生和銷售是種效率很高的營銷手段,通過焦慮塑造等各種對家長的心理把控,再加上促銷等手段,使得培訓現場內的家長產生衝動消費。和前面說的營銷導向一樣,一旦一種方式是有效的,就很容易依賴上這種方式,會形成這樣的思維習慣:「招生和培訓不好的時候搞一波培訓試聽就能解決了」。

於是業績好壞的歸因成了:做了多少次培訓試聽來了多少目標家長,而不是較好的康復效果和老師服務品質。何況前者更容易也更快,而提升服務和康復是短期效益不明顯的事——作為一個機構負責人,誰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得到機構因為服務品質逐步完善而獲得了源源不斷的新老家長?那當然還是幹些短平快的事更理性。

5、那麼那些充滿教育情懷的人呢?——其實他們的優勢在於發展的第二階段,但問題是他們往往扛不過第一階段,初期不會招生和留住老家長是會死的。

6、很多如智障一般的產品竟然真的是賣得出去的,而且還賣得很火,什麼三天開口說話啊、一天讓孩子安靜坐下來聽課啊、半天教會孩子自己上廁所啊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了。不那麼魔幻的,正常點的,你只要忽悠「籤約保證幾個月康復」,就會有足夠的家長去相信;你告訴家長康復是個過程,我們不能承諾結果並且我們還需要你的配合和支持,很多家長是不會買單的。

7、招生和培訓顧問是個銷售崗位,本身也是個很正常的崗位,但是只要是體制設計上後期的服務、續費和課程顧問沒啥關係,就必然會造就一批「籤單前拍胸脯保證、籤單後拍屁股跑路」的課程顧問。

8、新的一輪康復行業整頓進一步消滅了一批想把康復訓練做好的機構並使得辦理辦學資質成了一門新生意、同時使得特教行業技能證書的買賣也有了一定的市場。

什麼時候才能使那些想做好也能做好的康復機構活得滋潤呢?首先就是家長群體變得更加理性和成熟,體制內的以及康復訓練制定者也消除了那些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和瞎指揮。

康復機構有個考核老師業績的東西,叫續課率,也就是一期康復訓練結束後,老師們要想辦法留住這一期訓練的學生,讓他們繼續康復訓練,減少學生流失增加學生家長忠誠度以獲利。

這個東西把想要好好康復訓練,好好帶孩子的老師,逼上了一條既要備課教好孩子,又要負責招生留住孩子的歪路。於是,那些不會騙家長,也不擅長招生和忽悠家長的老師,都對招生和繼續留住孩子康復訓練這件事深惡痛絕。

但是領導們為了完成業績,又給老師出主意——各種情況各種問題的標準答案,各種套路、各種話術、培訓。給家長一輪一輪的打電話——電話轟炸戰術。

不止如此,在激烈競爭,搶佔生源的市場環境下,只要你表現出對康復訓練、機構、老師甚至環境有一點點興趣,那麼機構就開始它的招數,先是什麼某老師幾次電話邀約,試聽課吸引。你表現出了興趣,就會有學習規劃師和你詳談孩子的康復情況,同時巧妙的引導孩子表現不錯,比你預想的康復要快要好。

你進入機構康復後到了老師手裡,老師迫於壓力,就得開始前面所說的一番表演。

所以教育機構看起來像騙子啊。連老師都像騙子。

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惡性訓練,但是又有那麼多的自閉症等特需孩子需要進入機構進行康復訓練,好的公立的機構進不了,只能不惜代價進入民辦的好的機構,最後再去媽媽型機構。

也許,這是一種不得不做出的妥協,因為孩子的康復耽誤不起,但是這些機構又不會在乎是否耽誤了孩子。反正他們手裡有已經和排隊在康復的孩子,所以,康復機構就越來越變成了一個騙子。

因此,真正為孩子服務的康復機構最根本的還是康復效果和好的師資,如果康復機構能夠學會珍惜人才,努力提升「內功」。留住好老師(德藝雙馨,一心任教)而不是留住銷售,給好老師一些時間讓他們去積累口碑,幫助孩子不斷進步,而不是著急賺快錢,學生和家長的粘度自然而然增加。

康復機構的信譽也會慢慢變好。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教育機構看起來像是騙子?
    用戶的信任感一直是所有教培機構都面臨的問題,即使是一家老牌的教育培訓機構,也可能會遇到新家長的質疑: 你的機構真有說的那麼好嗎?這個活動會不會有什麼貓膩?會不會交了錢後就不管我們孩子了?
  • 如何選擇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重慶哪家好
    孩子得了自閉症,最痛苦的是家長了,「抓緊黃金期,趕緊訓練!」這句話像緊箍咒一樣盤旋在家長腦海深處。於是,在有限時間內選擇合適的機構,對孩子進行康復訓練,成為家長刻不容緩的緊急事。那麼如何選擇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重慶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有哪些?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來告訴大家吧。
  • 什麼樣的自閉症康復機構比較好?
    家長們並不了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醫生第一個建議就是「幹預」,應該如何幹預,去哪裡幹預,如果選擇一個好的幹預機構,對很多家長來說很迷茫,而選擇一家對的機構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影響很大的事。首先,國家對自閉症(孤獨症)有一定的福利政策,由當地殘聯負責給每個孩子一定的補助費用用於康復,或者有的地方是免費康復。從經濟來說,家長應該與殘聯聯繫,獲得應有的福利。
  • 自閉症康復機構選擇的避「坑」指南
    我國針對兒童的自閉症幹預起步較晚,行業標準缺失,各類不同師資水平和訓練效果的康復機構充斥,亂象叢生。 目前,國內自閉症康復領域的公立機構少,師資匱乏,且以大班訓練為主,較少提供「一對一」服務,私營康復機構成為了市場主力軍。據調查顯示,有相當數量自閉症康復機構註冊信息在市場監管部門無法查詢到,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康復效果不能保證。
  • 自閉症康復機構怎麼找,6個簡易步驟,就能看出康復機構好不好
    目前孩子康復主要以「醫院康復」和「機構康復」為主,細分下來包括:社區康復中心、各類非公立醫療機構或康復機構、三級綜合醫院的康復醫學科婦幼保健院、殘聯繫統及民政系統的兒童康復中心或機構、兒童醫院及兒童康復專科醫院。
  • 自閉症康復機構怎麼找,6個簡易步驟,就能看出康復機構好不好!
    1.機構資質很重要目前許多私營自閉症康復機構是無審批、無監管,老師資格無認證,培訓效果難明確等問題由來已久,這類機構在監管上是空白的;而自閉症康復行業魚龍混雜的現狀也令人堪憂。所以,首先營業執照要看清,其次可詢問入院前是否對孩子有進行專業評估,用的什麼量表,這樣就可以量化康復效果啦。2.機構要公開透明一般集體課都是需要家長一起參與學習的,個訓課家長也可以走進教室。
  • 自閉症康復,父母才是最靠譜的機構!
    那麼,一個機構靠不靠譜,是否適合孩子,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 關於如何找機構,作為過來的人的資深家長和特教老師也許可以真正對你有幫助: 以上全是過來人走過的路,希望大家可以參考,避免採坑!
  • 太原哪家醫院治療自閉症_太原自閉症康復機構
    太原哪家醫院治療自閉症_太原自閉症康復機構 時間:2021-01-11 11:03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太原哪個醫院看自閉症好,太原正規的自閉症康復機構是哪家,語言訓練是太原天使兒童醫院的重點診療項目,同時也是語言障礙兒童獲取語言能力、提升語言水平和應對語言障礙的較為有效的方法。
  • 自閉症康復機構資金短缺 自身發展困難重重(圖)
    資金短缺多數靠捐款   恩縣路上的幸福之家融合教育中心算是青島發展得比較成功的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然而整個機構的運營基本靠社會愛心扶持,如果光靠收學費,連老師的工資都很難發出。   「每個月自閉孩子的學費是1800元,正常孩子是280元,月收入能有七八萬,但老師的工資就開去6萬元,還要刨除孩子吃飯、水電煤等日常花銷,每年學校的房租還有10萬。」
  • 如何為自閉症兒童選擇康復機構 這幾點要牢記
    由於國內自閉症兒童數量不斷增加,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康復機構遍地開花那麼家長在機構的選擇上都該注意哪些呢?機構師資力量是否專業?隨著國內自閉症兒童的數量開始增加,大大小小的機構遍地開花隨之而來的就是教師人數卻沒有相應的提升,所以很多機構會降低招聘的標準,來滿足機構人員的要求 這也就意味著老師的專業度不夠,經驗不足。那麼對於家長來說該怎樣來判斷老師的專業性呢?首先老師是否從正規學校畢業,是否受過專業的培訓,使用什麼幹預手法,口碑如何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判斷幾個標準。
  • 青島自閉症康復機構多無資質違規經營 面臨倒閉
    她和朋友開辦了一家自閉症康復機構,如今,經營範圍內的 "兒童智能訓練"項目在換執照時被取消,這意味著其沒有招收自閉症兒童的資質了。  這家名為 "金色兒童智能訓練館"的康復機構,位於市北區鎮江支路,是我市十餘家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中的一家。眼下,很多患兒仍然在康復機構門外排隊等候。由於缺少政府相關扶持政策,資質辦理等問題久而未決,不少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正面臨倒閉的危險。
  • 自閉症康復機構費用上萬 多數老師沒特教資質
    信息時報記者 梁鉅聰 攝  昨日,信息時報《通宵排隊 為自閉症孩子求學位》一文見報後,在不少家長中引發共鳴。一方面是公辦的特殊學校一位難求,另一方面是目前不少民辦的自閉症康復訓練機構面臨著種種問題。近日,記者暗訪市內多家自閉症康復機構發現,動輒過萬的費用使不少家庭難以承受,師資隊伍良莠不齊也遭受家長詬病,甚至有保姆搖身一變成為機構老師。
  • 家長在選擇自閉症康復機構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孩子確診自閉症後,迅速地為孩子報名一家康復機構,讓孩子能夠得到及時、合理的康復治療,是每個星爸星媽最迫切的需求。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您真的了解這些機構嗎?機構採用的是什麼樣的幹預方法?機構老師是否具有相關專業資質?機構全託有哪些弊端?在康復幹預中,家長要發揮什麼作用?
  • ​如何選擇值得信任的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這些坑一定要避開
    而要讓自閉症孩子達到普通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自理能力,就需要堅持不懈的康復訓練,但是,國內自閉症康復機構魚龍混雜,由於頂層設計的不合理,又缺乏行業認證標準。在註冊部門不懂康復,主管部門不懂業務的情況下,各種五花八門名頭的機構都粉墨登場。
  • 醫生能診斷自閉症,為何不負責治療?為何患兒要去康復機構訓練?
    說到自閉症康復機構,對於自閉症患兒和家庭來說,既是希望,又是噩夢。為什麼患兒要去康復機構訓練?自閉症行業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管你以前是從事什麼職業的,都可以申請到執照,哪怕民政局下發的民營非企業營業執照難以申請,但是通過工商局申請公司性質的康復機構、培訓中心、諮詢中心卻不用花太多精力和費用。加之不少自閉症康復機構就是患兒家長自己辦的。
  • 溫州萬名自閉症患者康復機構卻只接受千餘人 咋破
    但是,在這波小高潮之後,如何對自閉症患者提供持續的、良好的康復治療,或是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的話題。  記者獲悉,按統計比例,我市隱藏著約一萬八千個的自閉症患者。但這些患者的治療及康復卻面臨著治療機構少、治療費用高、成年患者無機構收治的窘境。有些患者在缺乏持續治療的情況下,甚至惡化成精神障礙。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康復機構排名榜
    而對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目前使用任何藥物都收效甚微。6.基礎好=康復效果好?相比起藥物治療,近年來更提倡自閉症康復訓練,但正因為每個患兒的自閉症症狀都不一樣,在康復訓練中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在康復訓練中,一些進入康復機構訓練前能力很差的孩子有時會取得非常迅速的進步;反而是一些原本基礎還不錯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現進步緩慢或原地踏步的情況。
  • 家長該如何選擇自閉症康復幹預機構?
    《美國國家自閉症中心國家標準計劃研究報告》研究結果顯示,截止2015年,已有14種孤獨症幹預方法經全面研究被證實了有效性,且它們均屬於康復教育辦法。(圖為:美國國家自閉症中心報告中被證實的14種幹預方法)近40年來,隨著全球兒童精衛疾病的高發,及康復教育方法有效性的被證實,兒童康復教育產業高速發展。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巨大需求的倒逼下,兒童康復環境混亂等問題也隨之產生,眾多技術不過關的私人機構組織,利用家長焦急的心理招搖撞騙。
  • 把孩子放在機構全託就行?自閉症康復幹預中,家長發揮什麼作用?
    把孩子放在機構全託就行?自閉症康復幹預中,家長發揮什麼作用?機構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最開始,我們都缺乏自閉症相關的知識,更不要說康復理論和技術了,對於孩子的康復訓練有心而無力,這個階段,選擇靠譜的機構是唯一的選擇,因為自閉症康復訓練的原則就是及早及時,讓孩子儘快投入到訓練中是最明智的選擇。
  • 國內專業領先自閉症康復機構「五彩鹿」已落戶南京
    我市舉行第12次「世界孤獨症日」廣場活動國內專業領先自閉症康復機構落戶南京記者在現場獲悉,國內專業領先自閉症康復機構「五彩鹿」已落戶南京,將為我省的自閉症譜系兒童提供專業的康復服務。孤獨症,也稱自閉症,主要特徵是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行為重複刻板,一般在3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根據美國疾病監控與預防中心的數據,自閉症發病率呈快速增長。1975年發病率是1/5000,2014年發病率是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