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講堂丨沈曉鳳教授:全程分娩鎮痛

2020-09-23 圍術期醫學論壇

分娩疼痛折磨了女同胞幾千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分娩疼痛是有辦法減輕的。這項技術是如何做的?分娩鎮痛是通過「椎管內鎮痛」方法,使產婦分娩時的疼痛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甚至消失。國內外學者公認「椎管內分娩鎮痛」方式,是目前鎮痛效果最完善、最安全、產婦滿意度理想的分娩鎮痛方式。

講者介紹

沈曉鳳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麻醉科

重要觀點

(1)早期進行硬膜外分娩鎮痛是安全的。

(2)潛伏期鎮痛不延長第一產程。

(3)第二產程持續鎮痛母嬰的結局不受影響。

據調查顯示,產婦分娩過程中感覺不痛或輕微疼痛佔15%,中等疼痛佔30%,劇烈疼痛佔35%,極度劇痛佔20%,這說明至少85%的產婦需要緩解產時的疼痛。並且產婦分娩期疼痛的時間較長,一般達10~12小時。能讓產婦享受多長時間沒有痛苦、舒適的分娩?

2019年《美國婦產科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獻指出,在有相應的安全治療措施下,不予處理產婦嚴重疼痛是不能容忍的,產婦的要求就是實施分娩鎮痛的充分指徵。

第一產程 潛伏期——是否可以開始鎮痛?

傳統觀念認為宮口開至3 cm活躍期時,疼痛逐漸劇烈,此時開始分娩鎮痛,對宮縮不會產生明顯影響。但目前已有大量臨床研究及薈萃分析表明潛伏期開始椎管內鎮痛並不增加剖宮產率,也不延長第一產程。所以不再以產婦宮口大小作為分娩鎮痛開始的時機,產婦進入產房後監測胎心、宮口、宮縮及生命體徵,在沒有異常情況下,只要產婦有鎮痛需求即可實施。

2005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獻指出,分娩早期(宮口2 cm)實施椎管內分娩鎮痛不增加剖宮產率。與全身使用阿片鎮痛相比,可提供更好的鎮痛效果,並可縮短分娩時間。


2006年《美國婦產科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獻,該研究是一項隨機對照研究,共納入449例初產婦,分為兩組,早期硬膜外鎮痛組(宮口小於3 cm,N=221);延遲硬膜外鎮痛組(宮口大於4 cm實施硬膜外鎮痛)。最後的結論是早期(宮口小於3 cm)開始實施硬膜外分娩鎮痛不增加剖宮產率及其他風險。

2009年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在Anesthesiology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關於分娩潛伏期硬膜外鎮痛與剖宮產術風險關係的文獻,共納入12 793例單胎初產婦,分為兩組,潛伏期硬膜外鎮痛組(宮口≥1 cm接受硬膜外鎮痛,N=6399);活躍期硬膜外鎮痛組(宮口≥4 cm接受硬膜外鎮痛,N=6394),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潛伏期宮口達到1 cm實施硬膜外鎮痛,與推遲分娩鎮痛至宮口4 cm相比,不延長分娩進程,不增加剖宮產率。



2014 Cochrane系統評價資料庫的一項Meta分析表明,分娩鎮痛後剖宮產率、器械助產率、第二產程時長,以及新生兒Apgar(1 min和5 min)與臍動靜脈血pH值,兩組無統計學差異。因此,當產婦要求進行分娩鎮痛時,早期實施分娩鎮痛是有利的。

第二產程:是否停止硬膜外分娩鎮痛?

近年來,國內外諸多研究為潛伏期分娩鎮痛的應用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即在宮口擴張到1 cm~3 cm潛伏期時,實施分娩鎮痛並不延長產程,也不增加剖宮產率。此外,目前教科書已將第二產程2小時更新為3小時,也就是說,分娩期第二產程的時間在3小時內屬於正常允許範圍之內。美國產科麻醉指南提出,只要產婦宮縮規律,無異常情況,並且產婦有鎮痛需求,就可以開始實施分娩鎮痛。

第二產程是否停止硬膜外分娩鎮痛?
一篇名為《分娩後期停止硬膜外鎮痛與繼續硬膜外鎮痛相關不良分娩結果的分析》研究文獻中,篩選了6項試驗,入選5項,包含462例產婦,分析分娩晚期(指第二產程)停止硬膜外鎮痛對器械助產和其他分娩結局,以及分娩期間產婦的鎮痛效果和滿意度的影響,論結是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停止硬膜外鎮痛會降低器械助產及其他風險。與持續鎮痛的產婦相比,分娩後期(指第二產程)停止鎮痛的產婦,要經歷更長時間、更多的疼痛或痛苦。

2017年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在《美國婦產科雜誌》發表的一篇關於分娩期第二產程硬膜外分娩鎮痛的文獻分析,共納入400例足月單胎並且要求硬膜外分娩鎮痛的產婦。在第一產程持續鎮痛到達第二產程時分為兩組,硬膜外鎮痛組(繼續輸注鎮痛藥液N=200);生理鹽水組(第二產程輸注生理鹽水N=200),觀察兩組第二產程的時長。最後結論是,硬膜外鎮痛組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沒有統計學差異,也就是說第二產程持續鎮痛並不影響第二產程時長;兩組產婦和新生兒結局相似;低濃度局麻藥物硬膜外鎮痛不影響第二產程時長。


圍術期醫學論壇(zhwsyxlt)

相關焦點

  • 沈曉鳳教授:全程分娩鎮痛
    分娩疼痛折磨了女同胞幾千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分娩疼痛是有辦法減輕的。這項技術是如何做的?分娩鎮痛是通過「椎管內鎮痛」方法,使產婦分娩時的疼痛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甚至消失。國內外學者公認「椎管內分娩鎮痛」方式,是目前鎮痛效果最完善、最安全、產婦滿意度理想的分娩鎮痛方式。
  • 分娩鎮痛可有效緩解產婦疼痛
    醫學上,將疼痛分為10個等級,而分娩疼痛被定義為10級痛也就是最高級別的疼痛。那麼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有哪些方法可以緩解產婦分娩的疼痛呢?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心情往往伴隨著分娩後的耗竭疲憊。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運用非藥物性鎮痛和藥物性鎮痛兩種方式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甚至消失。非藥物性鎮痛包括呼吸法、水中分娩等,藥物性鎮痛包括笑氣吸入法、肌注鎮痛藥物法、椎管內分娩鎮痛法等。經臨床證實,椎管內分娩鎮痛是可全程參與、可全程鎮痛及充分保障母嬰安全的方法。
  • 倡導自然分娩,2019分娩鎮痛主題沙龍圓滿落幕
    ,對分娩鎮痛技術、產科安全管理 等產科相關等問題進行了熱烈並卓有成效的學術交流。 通州區衛健委徐娜副主任、通州區醫學會劉立群會長、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專家宋磊教授、衛生部北京醫院婦產科專家羅立華教授、北京婦產醫院沈汝岡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通州區婦幼保健院等婦產科專家領導共同出席會議
  • 分娩鎮痛對孩子發育有影響嗎
    北大醫院從2001年8月在國內率先開展規模化、規範化分娩鎮痛。產婦自主選擇的前提下,目前擇期產婦中分娩鎮痛的實施比例達60%至70%,15年來有超過20000例產婦接受分娩鎮痛。北大醫院麻醉科主任王東信教授及其科研團隊,研究分析了分娩鎮痛對新生兒的健康以及兒童遠期的神經功能發育的可能影響。分娩鎮痛會影響新生兒狀況嗎?
  • 分娩之痛,該鎮痛還是忍受?
    在疼痛分級圖中,按0-10級給疼痛程度定級,據生過寶寶的媽媽形容,生孩子的痛,最痛的時候會超過10級,還有一種說法是分娩之痛是12級疼痛。 有些媽媽也會覺得分娩之痛尚可忍受,但有些媽媽覺得痛到扭曲,至於有多痛,真的是要體驗過才知道。鑑於此,為了減輕媽媽分娩時的劇烈疼痛,分娩鎮痛應運而生。 我們常說的「無痛分娩」,在醫學上被稱為「分娩鎮痛」,通過藥物和非藥物的方式緩解產婦的分娩疼痛,可以更輕鬆舒適地產下寶寶。
  • 無痛分娩更近一步 國家衛健委發布分娩鎮痛試點通知
    為進一步規範分娩鎮痛相關診療行為,提升產婦分娩診療水平,優化與完善醫院分娩鎮痛的整體管理流程,提高圍產期醫療服務質量,制定本方案。四、試點內容和要求試點醫院應當進一步規範分娩鎮痛技術操作,不斷完善優化分娩鎮痛管理和服務流程,提高醫務人員及公眾對分娩鎮痛的認知度,在保障母嬰安全的前提下,普及分娩鎮痛技術。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提高分娩鎮痛技術水平。
  • 鎮痛分娩會增加分娩過程嗎?打鎮痛分娩3個注意事項
    而現如今有一項技術性,讓女士從痛不欲生的分娩疼痛中擺脫出去,它便是分娩鎮痛。分娩鎮痛 是一種理想化的稱呼,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分娩鎮痛。分娩鎮痛並並不是徹底沒有一切覺得,只是能夠 覺得到子宮收縮,或是輕微的、徹底能夠 接納的痛疼。常選用的,便是椎管內分娩鎮痛,也就是硬膜外麻醉法。
  • 鎮痛分娩會延長產程嗎?打鎮痛分娩3個須知
    而如今有一項技術,讓女性從生不如死的分娩疼痛中解脫出來,它就是分娩鎮痛。  無痛分娩是一種理想的叫法,確切的說法應該是分娩鎮痛。分娩鎮痛並不是完全沒有任何感覺,而是可以感覺到宮縮,或者輕度的、完全可以接受的疼痛。  常採用的,就是椎管內分娩鎮痛,也就是硬膜外麻醉法。
  • 分娩鎮痛——共同行動
    12月8日,六盤水市婦幼保健院開展「分娩鎮痛--共同行動」培訓活動。市婦保院副院長王露冰,產科、麻醉科等科室主任護士長及相關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會。王露冰副院長致歡迎辭,對各位遠道而來的專家表示感謝,麻醉科主任陳本然主持會議,授課老師為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彩虹橋分娩鎮痛團隊的專家們。
  • 分娩鎮痛就是「打著麻藥生孩子」嗎?分娩鎮痛的疑問與顧慮一次講清
    小娟是一位二胎孕媽,一胎分娩的撕心裂肺的疼痛感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了解到現在分娩鎮痛已經在國內得到了普及,於是她萌生了二胎打分娩鎮痛的想法。但家人眾說紛紜的意見也讓自己感到困惑和動搖······婆婆說:分娩鎮痛就是打麻藥,千萬搞不得!對寶寶不好!
  • 首批國家無痛分娩試點醫院名單出爐 江蘇有38家
    「分娩鎮痛」是一項讓準媽媽不再經歷疼痛的折磨的安全醫療技術。3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名單》,經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遴選認定確定了913家醫院作為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
  • 分娩中的非藥物鎮痛
    來源:古麻今醉網隨著孕期的增長,如何順利、最少痛苦地分娩想必是所有準媽媽日夜擔心的問題吧。想要順產無痛無憂,硬膜外分娩鎮痛絕對是首選,它可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效果最確切也是最安全的鎮痛方法!然而,畢竟不是所有的準媽媽都能有幸接受此項技術,那難道就只能獨自強忍這種十級疼痛嗎?網絡上的秘方、流傳坊間的偏方、小姐妹間的私方……這些「秘笈」都靠譜嗎?
  • 分娩鎮痛會影響孩子智力嗎?專家:避免這4個誤區讓你痛快生孩子
    例如分娩鎮痛是不是一點都不痛?穿刺會不會引起腰痛?分娩鎮痛會不會影響孩子智力?「實際上,分娩鎮痛利大於弊,大家一定要避免誤區。」李小葵教授說道。分娩鎮痛四誤區1. 減痛不是無痛分娩鎮痛是減痛而不是無痛。
  • 分娩鎮痛方法都有哪些?
    一、非藥物性鎮痛法  1.精神安慰鎮痛分娩法  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分娩鎮痛與產婦的精神、心理狀態密切相關,如恐懼此鎮痛法包括:  l)產前教育:糾正「分娩必痛」的錯誤觀念。  2)鍛鍊助產動作:腹式呼吸、按摩。  3)照顧與支持:家庭式分娩、陪待產等。  4)「導樂」分娩法:由一名有過自然分娩經歷的女性陪伴正在分娩的產婦。
  • 鎮痛分娩真是帶給現代女性的福音!
    什麼是無痛分娩?無痛分娩嚴格地說叫鎮痛分娩或減痛分娩。包括藥物性和非藥物性鎮痛兩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椎管內藥物鎮痛,這種麻醉藥物可減輕分娩疼痛,而不影響產程中的行走運動。具體的說,就是麻醉醫生在孕媽背上打一針,連上一個鎮痛泵,整個過程順利的話15分鐘左右,鎮痛泵會自動釋放藥物,如果疼痛劇烈,可以自行臨時按按鈕加藥。二.哪些人適宜、哪些人不宜採取呢?
  • 分娩鎮痛怎麼做?最全的解析在這裡
    那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減輕分娩疼痛呢?接下來我們聊一聊分娩鎮痛的前世今生。為了減輕分娩時的疼痛,人們先後嘗試使用酒精、祖國傳統技法--針刺麻醉、經皮電神經刺激、水下分娩等。但這些方法,鎮痛效果差,只適合於輕度、中度分娩疼痛的產婦。
  •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彩虹橋團隊一直在普及分娩鎮痛的路上
    答案就是「椎管內的分娩鎮痛」。2018年11月20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致力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工作。進一步規範分娩鎮痛操作技術,提升分娩鎮痛的覆蓋範圍,普及鎮痛條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增強醫療服務舒適化程度,提高孕產婦就醫滿意度。
  • 全國首批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公布 福興婦產醫院榜上有名
    在此之前,2018年11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2018至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遴選一定數量的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篩選標準包括五個方面,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或婦產醫院;具備產科、麻醉科診療科目;具備開展分娩鎮痛的專業技術人員;具有良好的椎管內分娩鎮痛基礎,椎管內分娩鎮痛率≥10%;醫院給予必要的人員、硬體和政策支持。結合上述標準,經過福建省衛健委遴選認定,上報國家衛健委,福興婦產醫院入選國家分娩鎮痛首批試點醫院。  無痛分娩,即用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其學術名稱為「分娩鎮痛」。
  • 【科普創新月】呵護母愛,關注分娩鎮痛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現代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產婦開始考慮選擇通過分娩鎮痛的方法減少分娩期的疼痛,提高產婦分娩質量,同時是醫務工作者追尋的目標。那麼,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進行分娩鎮痛?分娩鎮痛會不會延長產程進展?它能減少會陰側切的機率嗎?用藥量對產婦和胎兒是安全的嗎?等等一系列問題,我將為您揭開謎底。
  • 分娩鎮痛只有麻醉?這些分娩方式讓你產程更輕鬆
    什麼是分娩鎮痛?採用某些技術及方法對分娩時所產生的疼痛進行鎮痛,統稱為分娩鎮痛。分娩鎮痛可減輕產婦分娩時的疼痛、恐懼及疲倦,減少不必要的耗氧量,更有益於母嬰生理健康,在分娩中的重要性越發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