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大學文化,微生物專業高級工程師。六歲入學追隨著名笛子演奏家姜均之老師學習音樂指揮至初中畢業,學習口哨也由此開始。五十餘載生活中或陽光明媚、或陰雲籠罩、或緊張勞累,均以哨聲滌蕩,其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唯求哨聲悠揚!
迷你「低音炮」
第一次聽到李斌的低音哨是在一個戰友聚會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照例讓我吹口哨助興,那天我吹了一曲《山楂樹》。這時一戰友驚呼到,哇塞!你要是和「低音炮」李斌搞個組合那是絕配!隨即掏出手機放了一曲李斌低音口哨《山楂樹》的二聲部,現場一片叫好!我情不自禁地問李斌是誰、何方人士?戰友笑侃我,就你還在口哨圈混,連李斌都不知道,到「全民」上看看去,人們都叫他「低音炮」。在戰友們的「慫恿」下,我與李斌口哨來了個《山楂樹》二部和聲,全場爆以熱烈的掌聲和尖叫!回家後,我第一時間打開「全民K歌」搜尋李斌,從此關注李斌作品成了我業餘生活的一件大事。
李斌在網絡上的暱稱叫「海納百川李斌」,他的吹奏風格屬低音音區。那優美的音色、較準的音準和節奏把握以及氣息上的掌控非常出彩。最可圈可點的是他對每一首作品理解,能夠把濃濃的情感較為準確的融入作品中。聽他的口哨音樂時而有一種月光中溪流走過山澗的純樸墩厚、寧靜悠揚,時而有一種瀑布飛瀉的氣勢磅礴,盪氣迴腸,時而又有一種布穀鳥叫的娓娓道來,餘音繞梁,能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憾。難怪網友管他叫「低音炮」,這麼迷人的重低音音樂,在口哨圈的低音哨中實屬少見。
走近觀李斌
初識李斌是在北京的一個口哨交流活動中,他50出頭,身材魁梧,西裝革履,黑框眼鏡,八字鬍須,快人快語,幽默風趣。最博眼球的是嘴上兩片「八字鬍」和腳下的一雙鋥亮的皮鞋。「八字鬍」一撇一捺修剪得非常別致,腳上的皮鞋擦得油光閃亮,一看就是多年素質的養成。簡單接觸後,我對李斌有了個基本了解,他從小學習樂器,尤其偏愛口琴、口哨,對「文化立哨、文化興哨」有一些見解思考,從他的言談舉止上能給人留下一種好的印象。李斌談笑風生,熱情有加,我們很快成了好朋友。因活動的安排,我倆一起辦理住宿,來迴路上走了多半個小時,他腳底磨了個大血泡。我笑他養尊處優脫離群眾,他「罵」我不尊老愛老,之後我們一直在調侃逗樂。午宴和晚宴上,他的表現令我咋舌。喝酒很挑剔,從不喝清香型白酒,為防備宴席上白酒不對路,他經常用礦泉水瓶自備白酒,再兌上涼白開,一端下來至少喝六到八兩,喝完面不改色,談吐自如。我悄悄問他,你咋酒量這麼大?他告訴我,上大學時學的專業就是釀酒、品酒,曾當過酒廠廠長,見過各種場合,喝這點酒真不算什麼。閒聊中李斌問我對他的印象,我用三句話、16個字進行了概括:吹哨「低音炮」,作派「小鋼炮」,豪情仗義之人。
我為「初戀」狂
北京相識後,我們的聯繫多了起來。經常通過微信、QQ 、電話溝通交流。李斌愛開玩笑是出了名的,他最愛「顯擺」一句話就是「初戀」!有一次我讓他交待到底有多少初戀?這次他很正經的告訴我:「別人都有以為我沒正型,其實我說的初戀就是口哨,為了這初戀情人,我幹過許多瘋狂的事情」。他給我列舉了二三事。
1.曾被老爹」毒打「過。李斌是家中幼子,從小頑皮不羈,對新鮮事物好奇愛學,七八歲時就能將指哨吹得山響。每天晚飯後他站在炮樓上一聲「嘯叫」,大院中十幾個小朋友便蜂擁而至。不管你在寫作業還是正在吃飯,三嘯不至,牆根拿大頂。時間長了家長們紛紛告狀,父親懷疑他加入了什麼流氓組織,皮帶侍候下終知實屬演練「智取威虎山」土匪陣式,便嚴禁其吹指哨。但唇哨的優美動聽「打動」了父親的皮帶,自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2.曾被老婆「通牒」過。李斌愛口哨近似痴迷,平常家裡買的各種話筒、音響以及口琴大大小小好幾十樣。有時一看到喜歡的設備就想方設法買下,愛人對此意見很大。更為離譜的是他曾和愛人商量,家裡裝修時想拿出一間房裝修成錄音棚,為了以後錄出來的音樂更加好聽。愛人生氣之餘給了他兩個選擇,要麼裝錄音棚就住在裡面別出來,要想出來就放棄裝錄音棚。
3.曾被醫生警告過。李斌吹的低音哨非常費氣,加上患高血壓病,經常因吹口哨頭痛難忍,也因此而住院治療過好幾回。醫生鄭重警告他戒掉吹口哨,但他「明裡一套暗裡一套」,經常偷偷躲在家吹口哨。為了緩解因腦缺氧引頭痛,他一般在家時都是平躺在沙發上吹,這樣可以保證腦部血液供應。因為這件事家人沒少反對過他。
4.曾被「心肝」埋怨過。李斌還有一樣至愛那就是他的外孫女,他總說那是他的心肝寶貝。孩子要什麼他就給什麼,那怕是要天上的星星,只要孩子提出他都想滿足。孩子管他不叫姥爺叫李斌,全家人都覺得他溺愛孩子。但有人問孩子姥爺最愛誰?不到三歲的外孫女說他第一最愛口哨,第二愛我!
走進李斌的世界近距離觀察,我發現李斌是一個有素養的人、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是一個作風果敢豪爽仗義的人、是一個熱愛音樂、熱愛口哨且願意為了口哨努力奮鬥的人,期待李斌能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把「低音炮」口哨吹響大江南北。
喜歡口哨看過來,這裡內容很精彩
長按二維碼,關注口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