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魯迅所寫的廈門大學牌匾,4個字好像錯了兩個,這可能嗎?

2020-12-17 我來說人文

#創作一夏# 素有「中國最美大學」讚譽的廈門大學,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可見名氣之大。廈大除了擁山臨海古建築多,校園環境優美外,在教學成績,學術成就上也是中外聞名,十分了得。而留給人們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廈門大學大門上的那塊校名牌匾了,據說還是魯迅先生的手筆。讓人犯嘀咕的是,魯迅先生「題寫」的「廈門大學」4個字,居然似乎錯了兩個,「門」字少了一點,還沒有鉤,「學」字少了一個禿寶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果真是寫錯了嗎?

實際上,廈門大學的大門牌匾的這4個字,並非魯迅先生的當時現場書寫,而是後來人採用了書法上的「集字」方式,在魯迅先生的書稿作品中分別找出來,然後再拼出來的。書法中的所謂「集字」,就是從名家名人的親筆字跡之中,找到想要的字,再按照一定的審美和規格的需求拼起來,從而達到名人題寫的目的,這也是書法創作中的一種慣用手法。當然,集字同樣是一門藝術,具有很深的學問,並不是輕易簡單的拼湊,要是需要對原作者的書法風格有較深入的了解,同時還要懂書法,並掌握再創作的規律,因此,好的集字作品,其難度真的不次於原作者的親筆書寫,比如在書法歷史上,比較著名且成功的《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就是沙門懷仁從王羲之的書法中集字而成,並將其刻製成為碑文,稱之為《唐集右軍聖教序並記》。

當然,廈門大學之所以要用魯迅先生所寫的字來做其大門的牌匾,是因為魯迅和廈門大學有著一定的歷史淵源的。早在1926年到1927年間,魯迅先生曾在廈門大學擔任國文系的教授,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外,他還在這裡還撰寫了長達17萬多字的著作,為了紀念魯迅先生和學習他的精神,1952年時,廈門大學就設立了「魯迅紀念室」,而這個紀念室就是魯迅原來居住過的房間,現為「魯迅紀念館」。魯迅的集字「廈門大學」4個字,當然不會是錯字的。魯迅先生寫的是草書,「門」字少了一點,沒有鉤,是草書的一種寫法,並不是錯字。而「學」字也是採用了草書的寫法,因為在草書裡,「學」字是完全可以這樣寫的,有人解釋說 「門」字少一點,意思是做人做事要包容一點,謙虛一點。「學」字沒有寶蓋頭,是告訴我們學不封頂,學無止境的意思,其實不然,這恐怕只能是一種美好的推想吧。

魯迅先生不僅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稱得上是一位書法家,他的書法水平很高,且擅長行草,能算得上是專業級別的了。他的書法既學習了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又參考了清代書法家何紹基的,因此所寫行書厚重而灑脫。為此,著名文學家,也擅長書法的郭沫若,曾經這樣評價魯迅的書法,融冶篆隸於一爐,聽任心腕之交應,質樸而不拘攣,灑脫而有法度,遠遂宋唐,直攀魏晉。世人寶之,非因人而貴也。可見,魯迅的書法功底還是很深厚的。當年的時代,使用的還是繁體字,可是魯迅先生的這4個字,看起來都很簡潔,就是因為採用了草書的寫法,估計當時集字的人,也是考慮到這4個字和簡化字比較接近,最後才選擇了這4個字的吧。

綜上所述,由魯迅先生所寫的「廈門大學」這4個字的牌匾,不僅沒有寫錯,而且充滿彰顯了既古老又年輕的廈門大學,傳承和發揚魯迅先生「中華民族新文化」的精神,為祖國和人民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棟梁之材的態度和決心。近年來,廈門大學經過較大幅度的改造建設之後,在新的校門前,則採用了創始人陳嘉庚的集字校名。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魯迅親自題字的「廈門大學」牌匾,為何四字錯了倆?誰知別有深意
    既然魯迅作為一代文豪,為何在題寫廈門大學的牌匾時,「學」字竟然沒有寶蓋頭呢? 這真的是寫錯字了嗎? 在魯迅先生所題寫的廈門大學四個字中,我們不難看出, 「門」這個字缺少一點 , 而「學」字則缺少寶蓋頭, 這並不是寫錯字,而是魯迅先生個人書法藝術的表達,我們在這四個字中已經看到了書法的影子,在我國長河中,
  • 魯迅為廈門大學所題寫的校名,4字錯3,意味深長有所指,佩服!
    在全國知名的大學裡,除了我們熟知的清華北大之外,還有不少一流的學府,諸如廈門大學,其實,對於這些大學,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校名都非常有特色,基本上都是名流大咖所題寫的,而有的大學卻是集字作品,即使是集字,也是收集的名家之字,而魯迅先生所題寫的廈門大學四個字,就像郭沫若所題寫的「山東博物館」那樣爭論不休,有的網友說道,魯迅先生所題寫的廈門大學四個字
  • 魯迅為廈大題寫校名,為啥4個字錯了3個?專家:魯迅故意寫錯的
    在他生活的時代很多名人,都曾登門拜訪求字。可是近年來關於魯迅先生,寫錯字的網文卻鬧得沸沸揚揚。 眾多網友都認為魯迅為廈門大學題寫的校名,四個漢字中有三個都是錯誤的,而且這種錯誤都特別離譜。 很多不明所以的吃瓜群眾也跟著起鬨,事實上專家說,這三個看似是錯字的漢字,其實是魯迅先生故意寫錯的。
  • 魯迅提的廈門大學,為啥門字少一點,學字沒有寶蓋頭?寓意是什麼
    如果去廈門遊玩,一定要去參觀廈門大學,毫不誇張的說,在這裡,你能體驗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心情,讓人流連忘返,而廈門大學還是我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
  • 都說廈門大學名字4個字錯了3個?加入廈大來看看咋回事是什麼
    廈大的學校名稱是魯迅草書,魯迅和廈大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廈大的名字來源於Mr魯迅手寫體,但不是來自Mr魯迅,而是來自Mr魯迅草書手稿。乍一看,似乎真的錯了,夏字多,門字少,寶蓋頭。事實上這個幾個字還有另一個深刻的含義:夏字多了就意味著廈大大量出現,而且每一代都比另一代強;少了一點的門字,實際上是學生向老師鞠躬,寓意尊師重教;而少學寶蓋頭意味著無止境的學習,這意味著只有終身追求才能成功。讓我們談談魯迅與廈門大學的關係,廈門大學魯迅在國文系和漢學研究所擔任教授,並開設廈大兩門課程:中國文學史和中國小說史。
  • 廈門大學校門上的錯別字,門字少了一點,學字沒有寶蓋頭
    廈門大學是個好地方,作為一所名校,不僅學術出眾,校園風景也是美不勝收,乃是遊廈門的必去景點。而來到廈門大學的校門口,會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在廈門大學校門的門頭上,寫著的「廈門大學」四個大字,然而這四個字卻有些怪異。
  • 甘肅人都不一定知道,原來這字是書法家寫的
    蘭州火車站上高高矗立的兩個大字「蘭州」,是由我國近現代著名書法家張邦彥先生所題寫的,張邦彥先生生於公元1914年,是地地道道的甘肅天水人,而當時蘭州站在上個世紀建成的時候,「蘭州」兩個字都是出自張邦彥先生之手。既然張邦彥先生是著名的書法家,而題寫火車站名字,又是如此重要的事情,身為堂堂的書法家,又怎麼可能會寫錯別字呢?
  • 曾國藩在南京寫牌匾,不小心寫錯2字,是諷刺朱元璋缺德嗎?
    公元1866年,清朝著名大臣曾國藩將江寧府學遷至朝天宮,並且在朝天宮兩側的拱門之上寫下了「德配天地」和「道貫古今」兩塊牌匾。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打量掛在朝天門東側的「德配天地」4字的話,就會發現曾國藩竟然寫錯了2字,其中「德」字右半部分少了一橫,而「配」字卻多了一橫,那麼作為晚清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曾國藩為什麼會在這樣的名勝古蹟處寫錯
  • 有人說他嚴厲,好鬥;有人說他慈祥,愛笑,他就是魯迅!
    「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怒髮衝冠、橫眉冷對——這是停留在當代年輕人乃至中年一代心中的魯迅形象。魯迅 青年時期而蕭紅也在《回憶魯迅先生》中開篇寫道:「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裡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麼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菸捲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
  • 郭沫若寫4字罵魯迅,魯迅加1字回懟,世人笑稱:這便是老郭的一生
    郭沫若和魯迅都是我國文壇中響噹噹的人物,而這兩人互懟又是常事,1928年,時年47歲的魯迅發表了一篇名為《我的態度氣量和年紀》的文章,結果郭沫若開始挑刺,還寫文章批評魯迅。
  • 《魯迅在廈門》的紙型
    我又不專門收藏紙型,所以就挑了最小的一包,價格也是最便宜的(兩百元),書也是我所喜歡的《魯迅在廈門》。紙型是個什麼東西,我手裡有了實物我知道了,可是怎麼使紙型印成書,我還是不知道,要想徹底知道非得去印刷廠看,而現在還有沒有用紙型來印書的工廠?恐怕是沒有了。電腦排版時代,「紙型」已然成為歷史名詞。《魯迅在廈門》紙型到手,我做了幾件事,先是稱了一下重量,是八百克,確實很輕。
  • 魯迅死後沒多久,老對頭郭沫若用30個字送別他,果然有大師風範
    同為文壇大師,為何不出席魯迅的葬禮?或許有人會認為郭沫若太小氣了,他和魯迅一輩子沒見過面,卻文鬥了幾十年,口誅筆伐交鋒了數個回合,而且每次好像都是魯迅佔了上風,難度他是咽不下這口氣?事實並非如此,當時郭沫若遠在日本,雖然人沒有到,卻在日本參加過紀念魯迅的活動,而且在魯迅死後沒多久,他就用以下30個字送別他。
  • 魯迅是和鼓浪嶼擦肩而過,還是曾登臨作客
    字數:2245字大約閱讀時間:5分鐘1、魯迅在廈門大學呆過4個多月(1926年9月到1927年1月),這個沒有疑義,歷史上的記載清楚分明。然而,在廈門大學的4個多月中,魯迅是否登上過和廈門大學僅一水之隔的鼓浪嶼則眾說紛紜,至少在廈門文史圈如此,它成了一段在文獻上找不到肯定說法,坊間卻有各種傳說的懸案。當年魯迅是應好友林語堂之邀到廈門大學任教,林語堂的家就安在鼓浪嶼(可以說寄居老丈人家),以閩南人的待客之道,有朋自遠方來,請對方到家裡吃頓飯是必須要行的禮儀。
  • 孔府大門旁的對聯是紀曉嵐所寫卻有兩個「錯字」,這是怎麼回事?
    然而,萬不可想到的是,就在孔府的大門兩旁,清朝最負盛名的大學士才子紀曉嵐所題的一副對聯中,卻竟然出現了今天看來是完全寫錯的兩個「錯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您相信嗎?清朝著名的文學家大學士大才子紀曉嵐所題寫的這副對聯,就在孔府大門兩旁的明柱上,藍底金字,非常顯眼。上聯是: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下聯為: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 郭沫若題寫的「諸葛草廬」牌匾千真萬確有一錯字,卻非傳言那一個
    傳言當年郭沫若給襄陽隆中題寫的「諸葛草廬」書法牌匾的時候,將「諸」字故意寫錯了,多寫一橫,成了二。其實這是牽強附會的說法。郭沫若給襄陽隆中題寫的「諸葛草廬」牌匾,「諸」字倒是一點都沒有錯,但「廬」字卻是確確實實的一個大錯字(見附圖標記處),不過卻沒有被人發現。
  • 郭德綱寫了一幅書法,到底錯了多少個字?
    郭德綱寫的這幅字的出處應該是清人郭小亭的《濟公全傳》,第一百八十一回《醉禪師書寫忠義詞 假道姑拍花盜嬰胎》,其中有兩句:「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意思是說:下雨了,雖然面積大,可是如果是沒根的小草,好像是已經死了吧,依然不能得到滋潤。
  • 你所不知道的廈門大學
    今天是4月6日,是廈門大學93周年生日,對於福建最高學府、全國著名重點大學,你了解多少?除了魯迅、易中天,你還能說出哪些跟廈大有關的名人?小編今天就說說你所不知道的廈大。 3、廈門大學成立於1921年4月6日,與中國共產黨同歲。
  • 真實的魯迅,可能比你所知道的豐滿一百倍:真相原來在這裡
    他寫的《中國小說史略》出版後,贈送川島時,在扉頁上留言:「請你,從情人的懷抱裡,暫時伸出一隻手來,接受這乾燥無味的《中國小說史略》,我所敬愛的一撮毛哥哥呀!」有一次,章衣萍等人去找魯迅玩,瞧見老先生正在四川北路往家走,於是隔著馬路就喊,魯迅沒聽見,眾人攆到家門口,對他說:「都喊你好幾聲了!」於是魯迅就說:「噢、噢、噢……」章衣萍問:「為什麼要噢這麼多聲啊?」
  • 應縣木塔部分牌匾的「錯別字」初探
    五、《香雲普注》、《上接雲天》、《高出雲表》和《留白雲》四塊牌匾中的「雲」字繁體字,上半部分「雨」字裡邊應為四個點,實際上四塊牌匾都寫成了只有兩個點。 七、《釋迦塔》牌匾中「釋」字繁體字,右邊下部的「羊」字多寫了一橫。
  • 門頭牌匾不是想咋寫就咋寫
    該店老闆稱:「我只是想起個吸引人眼球的名字,所以就打了這個門頭招牌。」工商執法人員表示,這種門頭字樣有損中國人的形象,遂責令商鋪老闆對其進行整改。    一馬路工商所所長閻朝陽告訴記者,他們的轄區內共有4000餘家商鋪,工作中他們發現,一些商家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在戶外廣告牌、門頭牌匾上用字不文明、不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