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特務槍擊紐約華文報
本報特約撰稿人 汪幸福
不容報導大陸成就 恐嚇威脅逼走老闆
蔣氏父子在臺灣主政期間,除打壓島內「不聽話」的報刊外,還對海外傾向於新中國的中文報刊進行打擊。上世紀70年代,蔣介石封殺《星島日報》紐約版,就是典型的例子。
開闢時事論壇,談論兩岸問題
《星島日報》是香港著名企業家胡文虎於1938年創辦的。由於當時正值抗戰,加之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是中國當時的合法政府,故《星島日報》一直採用民國年號。1954年,胡文虎因心臟病突發去世,《星島日報》的事業便由女兒胡仙繼承。
胡仙1932年出生於緬甸,是胡文虎的第4個子女。她上任時由於太年輕,報社同仁對她的能力抱懷疑態度。哪知,她大膽改革,不足5年就使《星島晚報》扭虧為盈,而且使《星島日報》、《星島晚報》雙雙成為香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到了上世紀60年代末,從印尼移居紐約的華僑、原在《星島日報》工作過的蘇國坤,覺得辦華文報紙有前途,於是計劃創辦《星島日報》紐約版。他向胡仙提出了自己的設想,並得到支持。
經過反覆協商,胡仙出資51%,蘇出資49%,蘇國坤全權負責紐約版的出版和經營。
由於當時蔣介石集團佔據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星島日報》紐約版創辦時,仍像香港《星島日報》一樣,打「中華民國」的年號。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恢復後,紐約地區的進步華僑,不斷給報社打電話、寫信,要求報社改用西曆,與國際同步。
對這個問題,蘇國坤向老報人、著名華人學者趙浩生徵求意見,趙浩生極力主張將年號改過來。他對蘇國坤說:「大陸地大人多,在聯合國恢復了席位,建交的國家也在逐步增加,報紙也應加大報導大陸的力度,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公正、客觀,發行量才上升得快。」
蘇國坤採納了趙浩生的建議,將報頭上的「中華民國」刪去,年號採用西曆,並加大了報導大陸的內容。此舉很受讀者歡迎,報紙的發行量也穩步上升。
不久,趙浩生又幫蘇國坤出了一個點子:開闢「時事論壇」專欄,專談世界大事和海峽兩岸問題。趙浩生親自擔任該欄目的主編。
趙浩生一上任,馬上聯絡華人寫作高手,組織一批高水平的政論文章。這些文章陸續刊出後,受到華人、華僑的好評。
蔣氏父子派特務恐嚇報社員工
蔣氏父子指使特務,寄恐嚇信、打恐嚇電話,有時還化裝成神經病人到報社尋釁滋事。
《星島日報》紐約版的變化,特別是大量客觀報導新中國的各項建設成就,引起蔣氏父子的不滿。為了給報社製造麻煩,他們指使在美國的特務機構,不斷給報社寄恐嚇信、打恐嚇電話,有時還化裝成神經病人到報社尋釁滋事。
對這些卑劣行為,趙浩生不予理會,蘇國坤也不懼怕。他們覺得,美國畢竟不是蔣氏父子管轄的地方,搞些卑鄙的小動作起不到震懾作用。
後來,紐約版的言論讓蔣氏父子實在難以忍受。一天,蔣介石對蔣經國說:「《星島日報》紐約版經常刊發讚揚大陸共產黨、報導所謂建設成就的新聞,嚴重擾亂了美國華僑的思想,要引起高度注意。胡仙近年的思想發生了變化,要追查一下。總之,那個紐約版不能讓他們在美國繼續辦下去。」
接著,蔣經國讓秘書給國民黨中央委員、海外工作會主任陳裕清打電話,叫他馬上到自己的辦公室,商量對策。
陳裕清一到,蔣經國就對他說:「這一兩年來,《星島日報》紐約版變得越來越左傾了,甚至連共產黨要人的講話也報導,太不像話。如果讓他們辦下去,美國華僑都會被共產黨吸引過去。總裁指示,你給《星島日報》老闆寫封信或打一個電話,要她不要喪失立場,做共產黨的幫兇,自毀前途。」蔣經國同時要求撤換趙浩生。
胡仙知道蔣氏父子盯上了趙浩生。為緩和矛盾,她給陳裕清回信,表示《星島日報》對「中華民國」並無敵意。但是否繼續由趙浩生組稿,她說將和蘇國坤商談。
陳裕清認為,胡仙的思想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紐約版的問題主要出在蘇國坤身上。於是,簡要地向蔣經國作了匯報。陳裕清對蔣經國說:「我想邀請胡仙訪臺,當面要求她收回經營權。」
費盡心機向報紙大老闆施壓
1973年11月底,胡仙到達臺灣。陳裕清親自陪她在名勝古蹟玩了幾天。接著就和她談起了紐約版的事。
從內心講,胡仙對蘇國坤的印象甚好。蘇過去在香港工作期間,工作努力,為人正派。
胡仙告訴陳裕清,她與蘇國坤合作愉快,現在突然要她與蘇分手,她難以下手。再說,紐約版的人都是蘇招聘的,那些人她都不認識,如果將蘇擠走,誰來接手,接手的人有沒有能力辦好報紙,需仔細考慮,因此沒有馬上答應陳的要求。
但陳裕清並不甘心,他建議蔣經國以「行政院長」的身份接見胡仙。
蔣經國會見胡仙時,首先表揚了她的「愛國」精神,然後將話題一轉:「胡社長,你此次來臺訪問與陳主任談得很愉快,這說明社長雖在香港,心與『政府』是相通的。現在的問題是紐約版。蘇的思想越來越親共,影響十分惡劣。希望胡社長收回紐約版的經營權。」
面對蔣氏父子的巨大壓力,胡仙終於扛不住了。她回到香港後,立即通知蘇國坤到香港,說有要事相商。
胡仙見到蘇國坤就開門見山地說:「我們是老熟人了,也不必說客套話。我現在想把紐約版收回來,你的股份我全買下。報社的人員,如果願繼續留下,我很歡迎,不願留下也可以離開。」
蘇國坤聽了,驚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
胡仙接著說:「我做這一決定,也是迫不得已,臺灣方面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蘇國坤辯解說:「《星島日報》是香港的,我在美國辦紐約版,與臺灣毫無關係,他們憑什麼幹預我們的事情?」
胡仙說:「是沒有什麼關係,你在紐約的報紙上經常為共產黨說話,『兩蔣』受不了,故對我施壓。」
談到這裡,蘇國坤覺得胡仙太膽小怕事。他說:「我已為紐約版投了大量資金,而且耗費了8年心血。今天,你卻因蔣介石的政治壓力,要收回經營權,我想不通。另外,香港目前由英國管轄,美國離臺灣十萬八千裡,你也沒有拿臺灣的薪水,卻屈服於臺灣當局,這在道理上講不過去吧?」
由於意見不合,雙方第一次商談不歡而散。蘇國坤回美國繼續經營紐約版,趙浩生仍在報社任時事論壇主編,繼續對臺灣當局的黑事進行批評。
刊登鄧小平講話,紐約版被封殺
1974年10月初,聯合國舉行第六屆特別會議,討論原料和發展問題,中國派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參加。
鄧小平在會上的發言,受到第三世界國家的高度讚揚,世界各大通訊社紛紛發表評論文章。
趙浩生認為,作為海外的華人報紙,對鄧小平的講話,自然應刊發。他趕到新華社駐聯合國分社,要了講話中文稿交給蘇國坤,並建議全文發表。蘇國坤毫不猶豫地表態刊發。
蘇國坤、趙浩生的行動,再次得罪了臺當局。他們認為,《星島日報》紐約版都快變成共產黨的宣傳工具了,如不採取果斷措施,美國華人將來都要支持共產黨。於是臺當局催胡仙趕快收回紐約版的經營權。
胡仙無奈,只得再找蘇國坤商談,但蘇國坤就是不理。
1977年春的一天,蘇國坤正在辦公,突然從窗外射來一顆子彈,窗戶玻璃被擊穿。接著,國民黨特務又寄來措詞嚴厲的恐嚇信,警告他不要被共產黨利用,否則,上下班會有子彈飛到他身上。
面對死亡威脅,蘇國坤仍不改辦報方向。
蔣經國見這一招不行,又逼胡仙到美國紐約法院起訴蘇國坤。胡仙心裡真是苦不堪言,只好同意。
1977年秋,《星島日報》通過律師正式向紐約聯邦法院起訴蘇國坤。法院仔細審理案子後,判決雙方脫離關係,《星島日報》返還蘇國坤投入的資金。
就這樣,蘇國坤終於離開了《星島日報》紐約版。後來,紐約版因各種原因終於停辦。
據說,蘇國坤後來在紐約又辦了一家華文報紙《北美日報》,因國民黨特務採取各種卑劣手段進行打壓,使該報難以經營,被迫於1988年停刊。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