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讀書吧:每日一本好書推薦《追風箏的人》

2020-12-11 不如讀書吧

《追風箏的人》是一部恢宏的文學作品,講述了父與子之間的親情、友誼和背叛的故事。這個令人難忘也令人心碎的故事說的是一對富有的男孩和他父親家僕之間的一段友情,一段似乎不太可能發生的友情。以一個正在遭遇滅頂之災的國家作為故事的背景《追風箏的人》一書可謂匠心獨運,這個故事講到了讀書的力量,背叛的代價,救贖的可能,也講到了父親對兒子產生的力量,他們的愛他們的犧牲還有他們的謊言。《追風箏的人》講述了一個涉及家庭、感情和友情的波瀾壯闊的故事,他的主題緊緊當代史實,那就是過去30年阿富汗慘絕人寰的血淚史。

《追風箏的人》這本不同凡響的作品開啟了我們的心理和智慧,我們想幫忙這個民族獲得自由,而這本書為我們了解這個民族帶給了信息。這是一部恢宏的著作真是很難理解也很難描述:在那個遙遠的國度我們怎樣能為了自由而鬥爭,我們怎樣能不理解這個民族他們的傳統,他們失去的一切。

內容簡介:

這本書將我們帶回了與此刻千差萬別的1960年。阿米爾和哈桑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在同一個家庭長大卻分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阿米爾是以有錢商人的兒子,而哈桑使他們家僕人的兒子,或許他們間的生活有些不同,但他們卻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阿米爾能夠讀書認字,哈桑卻不能夠;阿米爾有各式玩具個性是漂亮的風箏,哈桑卻只能陪阿米爾玩他的玩具。阿米爾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哈桑雖然努力且勤奮卻只是一個僕人罷了。即使他倆分開但他們的命運卻糾纏在一起。

當俄羅斯入侵阿富汗後,父親帶著阿米爾逃離阿富汗到了美國的加利福尼亞。阿米爾在異國長大卻始終沒有脫離阿富汗文化,他和父親的關係越來越來親密。雖然阿米爾上了大學、結婚了卻一向牽掛他童年的朋友,那個被他騙的朋友。隨著時間的流逝,阿米爾的父親因癌症逝世了,一位家族的舊友召喚阿米爾去阿富汗見一面,就是這次會面是阿米爾得到生命重新綻放時契機。阿米爾四處搜尋他朋友哈桑的消息,並一路找回了阿富汗,找到了一家孤兒院,並與一名塔利班成員見了一次面。他是在搜尋他所迷失的城市,搜尋他的文化,他所珍惜的一個獎品,搜尋真相也是搜尋他重新獲得的一個生命。

哈桑:為你,千千萬

哈桑:為你,千千萬萬遍。

我們以前那樣愛過。

有人說這是一部需要相信靈魂的人才有必要閱讀的書籍。看完這本書,心靈有種被洗滌過的虛空但卻深沉的感覺。一種鹹鹹的東西在眼眶裡呼之欲出。很多次,我試著放下,但最終,人性、救贖、忠誠、壓迫使我在這本書出版四年後仍然為它悲哀,為它瘋狂。其實,至今仍有一種情愫在心裡藏了很久,卻驀然發現任何文字都顯得蒼白。我試著去感知這種情愫的存在,但是民族、宗教、正義、歉疚卻糾結在一齊,讓情節複雜,卻直擊我的靈魂深處。從我捧起它的那一天起,這種複雜卻又溫暖的結局就在我的心裡紮下根,這時我猛然發現,原先我們都是或者以前是像哈桑、像阿米爾般的追風箏的人。我們從來看不見,也不去看風箏的影子,只是明白,它心中的風箏,會準確無誤的落在我們已為它設計好的角落。張開懷抱,風箏,就會從空中划過,來到那裡。圓滿我們的喜悅,實現我們的悸動,甚而,烙進我們的靈魂。

故事的最後我發現,友誼在歷經這麼多生死、背叛、思念之後真的變得盪氣迴腸。有溫暖,卻沒有釋放;有期望,卻沒有彷徨;有諒解,卻再也得不到真正的寬恕。很殘忍,真的很殘忍。但卻美麗得無可挑剔。我想說,這就像是一個關於命運輪迴的故事。開頭和結尾重疊在一起,成為兩幅相似的畫面:廣袤的天空,雪花飄落,空氣寒冷而清澈,追風箏的孩子們歡叫著奔跑,追逐飛逝的光影。胡賽尼使我們看到一個在掙扎中成長的普通人,一個孤獨而卑微的英雄形象,他的自私與懦弱,他受折磨的良心,他逐漸強大起來的內心和信仰的力量:

作品影響

《追風箏的人》在美國亞馬遜3月底文學暢銷書排行榜上排名第二,超過《達·文西密碼》,並成為英國《觀察家報》2005年度最佳圖書、臺灣誠品書店、金石堂、博客來書店銷售冠軍。

法國讀書會2006年度首選書,法國《ELLE》雜誌讀者票選年度最佳小說獎,美國圖書館協會選書。

2007年被導演馬克·福斯特拍成同名電影,影片獲獲得80屆奧斯卡最佳配樂提名。

作者簡介

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市,後隨父親遷往美國。胡賽尼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系,現居加州。「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斯坦普通民眾面孔的塵灰,將背後靈魂的悸動展示給世人。」。

《追風箏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說,因書中角色刻畫生動,故事情節震撼感人,出版後大獲好評,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躍居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追風箏的人》已經由夢工廠改拍成電影。還著有:《燦爛千陽(A Thousand Splendid Suns,2007)、《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2013)。作品全球銷量超過4000萬冊。

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國際影響力,胡賽尼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並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相關焦點

  • 好書分享,《追風箏的人》,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因為往事會自己爬上來哈嘍大家好,小編又來推書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好書分享,《追風箏的人》,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本書的話,小編推薦您去看看。喜歡的話可以點點關注。下面小編就來談談看了這本書之後的感受吧!一起來看看。你可曾見過戰爭?可曾見過滿目的瘡痍?你可曾流亡?遠走在異國他鄉?
  • 讀書推薦:《追風箏的人》濃濃的情感淺淺的文字無盡的眼淚
    讀書推薦:《追風箏的人》濃濃的情感淺淺的文字無盡的眼淚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本由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創作的救贖小說《追風箏的人》,這是一本記史類小說,描寫了一段阿富汗戰爭前其樂融融的景象,也描寫了戰爭隊阿富汗的毀壞
  • 可以讀書|《追風箏的人》只要你能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尋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追風箏的人》作者:[美]卡勒德·胡賽尼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紀文景看到「可以讀書」,我的腦子裡第一本冒出來的書就是《追風箏的人》。電影《追風箏的人》劇照「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哈桑去追風箏前,跑著對阿米爾說過。許多年後,阿米爾也同樣追著風箏對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說。
  • 行萬裡路,閱人無數,不如讀一本好書,讀書需要有效閱讀!
    行萬裡路,閱人無數,不如讀一本好書,讀書需要有效閱讀!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非真的是這樣,如果一個人,真的學會了有效的讀書,那麼,這句話就可以這樣說:行萬裡路,閱人無數,不如讀一本好書!其實很多人,之所以讀了很多書,卻不如人家,一本書不讀,走了萬裡路的人,這其中原因,並不是真的走的路多,就要比讀書更容易成就自己。而是因為,很多人,並不會讀書,也讀不好書。
  • 《追風箏的人》讀書有感
    一、作者簡介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於阿富汗喀布爾市,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美籍阿富汗裔作家、醫生。2003年出版第一部小說《追風箏的人》。曾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約翰·斯坦貝克文學獎等多個獎項,並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二、內容簡介阿米爾生於1963年喀布爾的一個富裕家庭。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第52期)《 追風箏的人》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第52期)《 追風箏的人》 2020-08-10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通遼市圖書館舉辦「諾敏西迪讀書會」——《追風箏的人》讀書分享會
    2020年11月14日下午,「諾敏西迪讀書會」——《追風箏的人》讀書分享會在通遼市圖書館四樓培訓室如期舉行。本期分享的書目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代表作——《追風箏的人》。科爾沁書蟲蒙古語讀書群負責人套格斯、通遼市科爾沁蒙古族中學教師吉蘇力格作為閱讀書目推薦人與通遼市科爾沁蒙古族中學高二(3)班50餘名同學共同分享閱讀心得。分享會中,同學們暢談閱讀感悟和受益影響,或深情、或慷慨、或質樸地討論閱讀心得,分享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成長以及美好享受。
  • 《追風箏的人》是如何登上中國暢銷書榜單的?
    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省會城市廣州,15歲的白血病患者何丹婷(He Danting,音譯)在化療期間閱讀了《追風箏的人》(The Kite Runner)一書。這名女中學生熱愛讀書,盼望回到學校。護士們給她講了這個發生在阿富汗小男孩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身上,關於童年背叛和成長救贖的故事。
  • 讀書筆記 |《追風箏的人》:也許,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風箏
    記得小時候秋高氣爽或春風明媚的日子,爸爸會帶我們去放風箏,我通常是那個特別沒有耐心的人,有時也是因為爭搶不過弟弟,總而言之,最終我都會淪為拍手叫好的看客,或者在風箏已經在天空翱翔的時候接過線軸,假裝自己有放過。在那時,風箏是好看的玩具、好玩兒的遊戲。
  • 「為你,千千萬萬遍」——好書推薦之《追風箏的人》
    大家好,我是蔡姐~今天推薦的書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追風箏的人》。前幾天剛看完這本書,我的思緒像那斷了線的綠風箏,久久回復不過來。接下來就來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讀後感~全書是圍繞主人公阿米爾和僕人哈桑關於風箏的故事展開的,展現了阿米爾的心靈成長史,也展示了阿富汗這個國家、民族的苦難史。「風箏」是整本書的靈魂,是作者對於未來、親情、愛情等希望的象徵,同時它也隱喻著阿米爾童年到成年的心靈成長史。先來說說哈桑。
  • 好書分享|4.23世界讀書日,讀一本好書,就是在淨化自己的心靈
    世界讀書日的主旨宣言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智慧財產權。」
  • 一路書香一生陽光——劉紅英名師工作室好書品讀推薦活動
    曾國藩也曾說過:「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變化氣質。」讀書,的確可以讓人的內心世界變得無比豐富。心為所動,情為所感,透過閱讀,我們可以看到不一樣的精彩。本月如約而至的讀書沙龍,再一次讓每一位成員親近書本,喜愛讀書,學會讀書,逐漸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3月27日晚上8時,線上好書品讀推薦活動拉開帷幕。
  • 五年級作文:推薦一本好書
    《父與子》真是一本好書啊!你不防也讀讀吧!【推薦一本好書】陳麒帆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在茫茫的書海中,我發現一本書值得去看看的書,它就是《列那狐的故事》。它是團結出版社出版的。我給大家推薦是一本十分有趣,有益的書,希望大家來看看。【推薦一本好書】胡睿祺「任何一個夢想都可能因為讀書而產生,而實現一個夢想也必須藉助閱讀」我們也要多讀好書,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地心遊記》。
  • 一看到書名,就讓你忍不住入手的5本好書
    【精讀君曰】愛讀書的人,通常都有自己的一套選書法則,比如看作者、出版社、權威榜單、名人推薦等等。但是,有時候,愛上一本書,也許只在看到書名的一瞬間。一個好聽的書名,無疑會讓人多瞅幾眼,但真正要成為經典得以流傳,還是要看它的內容。
  • 「追風箏的人」作者新書中文版開始預售(圖)
    《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的作者胡賽尼的第三本小說《群山回唱》英文版上市兩個多月來,摘得歐美各大圖書榜單銷售冠軍。記者從《群山回唱》的國內出版方獲悉,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從昨日起開始預售,新書將在上海書展首次亮相。
  • 「向同學推薦一本好書」
    「向同學推薦一本好書」     3月30日,潘雪(前左)為劉才屹同學推薦她讀過的圖書。    3月30日,潘雪(前左)為劉才屹同學推薦她讀過的圖書。    3月30日,欒宇哲(右二)在向雙胞胎妹妹欒宇函推薦一本新書。
  • 【雲讀書】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警支隊鄭啟建——《追風箏的人》
    【雲讀書】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警支隊鄭啟建——《追風箏的人》 2020-06-15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追風箏的人》後 胡賽尼再度催淚英文世界
    今年5月21日,《追風箏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賽尼新作《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英文版全球首發。胡賽尼再次將他深情書寫的阿富汗放在舞臺中央,講述一對兄妹因貧窮和戰爭鑄成的六十年悲歡離合,述說歡樂、悲傷與背叛是如何讓數個家庭聚散離合。無論從地域還是情感上,這部小說都比《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更壯闊。
  • 世界讀書日丨新田:老師推薦一本好書 喚醒學生閱讀欲望
    紅網時刻4月23日訊(新田融媒記者 黃新 通訊員 陳亞嬌)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當天,新田縣梘頭鎮梘頭學校開展「老師向學生推薦一本好書」活動,引導學生養成多讀書、讀好書和愛護圖書的良好習慣。此次活動,各班級老師向同學們精心推薦的書籍,涵蓋科學、歷史、文學、勵志、愛國主義教育等類別。「人類的文明和智慧,很多時候都是從書籍中獲取,讀書能養成一個人的自律,提高道德認識,提升個人才學。」書籍作為歷史的沉澱,智慧的結晶,老師在作推薦的同時,還講解了閱讀的意義,分享了閱讀的收穫,並倡導同學們互相推薦好書,互換圖書,交流讀書體會,分享讀書樂趣。
  • 身邊好物|世界讀書日三本值得讀多遍的好書推薦給你,一起進步吧
    今天原本想給大家繼續分享身邊好物「產品類」,但是看了下新聞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所以想想跟大家聊一聊我與讀書的故事,給大家分享下身邊好物之精神糧食篇,以及順便給大家推薦幾本值得反覆閱讀好書。剛開始的時候也跟大家一樣看起書來真的是非常艱難,因為要一本一本地啃,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讀,後來慢慢的我讀的書多了,漸漸的養成了一種習慣,讀書也自然的變成了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今天這裡不討論如何養成讀書的習慣,網上有很多種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最重要。《奧美經典文案》裡面有這麼一句話,「我很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的一小時就可能是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