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出去了?臺積電確認斷供華為,蔡英文鼓譟與大陸經濟「脫鉤」

2020-12-16 海峽資訊V

最近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僵持不下,一開始拿著南海問題揪著不放,後來又把主要關心的重點放在了華為身上,這樣各為一派的作風讓人覺得吃相難看,很多國家為了尋求庇護,只能聽從美國的。

特別是近期,英國在境內停止華為5G的運作,如果還想與華為進行合作一定會影響到和美國的關係,正是因為這一層,民進黨當局也不得不聽從美國方面的意見。

美國對華為的打擊

臺積電公開表示,不再接受來自華為公司的訂單和供貨,如果美國繼續對華為進行制裁,會逐步停止對於華為公司的供貨,民進黨當局一直跟隨美國,持續拿著華為公司大做文章,完全不考慮兩岸關係的發展,有媒體也公開表示,民進黨當局不能讓臺灣變成美方打擊大陸科技的馬前卒。

對於美國商務部這個新規定,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美國在晶片上的商業鏈,這也就是說,以後華為生產的每一顆晶片,不管是哪一種類型,都需要通過美國政府方面。

但是對於臺灣人民來講,他們本身對於華為並不排斥,華為P30的銷售量相比之前P20在2018年增長了三倍,這些數據都表明華為用自己的實力說話,在島內頗有影響。但是,民進黨當局,對於損害兩岸人民的事卻毫不停止,趁著疫情試圖想把大陸經濟潑冷水,他們根本沒有明白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誰又能真的獨善其身。

昔日不再的亞洲四小龍

如今的臺灣早已不是亞洲四小龍,想要與大陸經濟脫鉤,不知道民進黨當局究竟是什麼想法?在新冠肺炎的衝擊之下,重振經濟要靠合作,就算想脫鉤,也還是要靠大陸。在疫情的影響下臺灣的外貿經濟表現身份慘澹,旅遊業更是雪上加霜,下半年臺灣的事業將繼續呈現下降趨勢,民生問題難以改善。

由此我們能夠看到,就算是民進黨當局繼續狙擊華為,企圖與大陸完全脫鉤是不現實的,主要還是兩岸和平發展,疫情得到很快控制的大陸,經濟也會最快恢復和發展。

2020年第二季度大陸經濟增速已經轉正,中國經濟已經成功恢復,但是對大陸依賴程度很高的臺灣地區,經濟卻還是呈現下降的趨勢,只有兩岸關係回溫,才會有機會改變臺灣經濟大環境。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參考消息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

相關焦點

  • 妄想與大陸「經濟脫鉤」?蔡英文有點異想天開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自蔡英文執政以來,不斷地「搞事情」,挑撥兩岸關係。近日,民進黨當局小動作不斷,在謀劃與大陸「經濟脫鉤」,想要重組供應鏈。就目前情況來看,臺灣與大陸之間經濟想要徹底脫鉤,根本不現實。大陸對臺灣的經濟發展過於重要,完全無法割捨。
  • 與大陸脫鉤?蔡英文心想事難成
    民進黨在臺灣今天的執政和其胡作非為,根基離不開臺灣經濟的發展。不過,細緻觀察臺灣近些年的經濟發展,不難發現,其實臺灣全島一年GDP5000多億美元中,居然有1000多億美元來自於對大陸的貿易順差,換句話說,臺灣每年GDP中,就有1/5是大陸提供的。對於如此依賴大陸經濟的臺灣,善於玩政治的蔡英文卻提出要脫鉤,這在理論上顯然站不住腳。
  • 蔡英文想與大陸「經濟脫鉤」,純粹是一廂情願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民進黨上臺之後,他們一直小動作不斷,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阻斷兩岸的交流和經濟往來,雖然這種想法非常的幼稚可笑,但是我們卻從中看出民進黨的巨大野心,他們這種小動作也不得不防。近日,蔡英文開始圍堵大陸企業,這種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臺灣方面正在積極與美國以及歐盟 「重組供應鏈」,所有的舉措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臺灣方面想要與大陸「脫鉤」,不僅是經濟方面,後續很可能會在社交及政治方面越行越遠,民進黨已經打算在這條不歸路上繼續走下去,想要讓他們清醒過來,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堅硬的「拳頭」。
  • 斷了臺積電後路,蔡英文沒臉見張忠謀?
    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周年慶,蔡英文不敢出席近日,「臺灣之光」新竹科學園區成立40周年,臺積電、聯電、宏碁董事長們都出席了歡慶會,然而當天民進黨當局蔡英文並沒有露面,只派了個行政機構副手出席。有評論說,臺灣高層選擇缺席,是因為民進黨當局無法為科技行業提供有效扶持,沒臉面對科技大佬張忠謀。
  • 臺積電趁人之危斷供華為,唱響臺灣代工產業的末路輓歌
    日前,美國彭博社和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臺灣半導體和晶片製造企業臺積電聲稱,受美國禁令影響,臺積電將在9月14日之後停止對華為供貨。根據美國禁令要求,非美國的晶片製造企業,要使用美國的技術和工具給華為供貨,必須先向美國申請許可。
  • 臺積電一旦斷供華為,等於是砸自己的飯碗,三星或成背後大贏家!
    作為華為最大的晶片供貨商,臺積電多次重申,將努力爭取繼續為華為供貨。 臺積電前幾年更是為了10納米和7納米的晶片製程,投入了海量的研發經費,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先進的產能賺錢,那下一次技術升級就要落後了,這些損失的錢美國人肯定是不會給賠償的。 而且臺積電現在好不容易穩佔7納米晶片的代工寶座,正準備收回成本,大賺一筆,並繼續投入5納米EUV研發,而華為是臺積電非常重要的客戶,所以從經濟利益角度,臺積電是不願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的。
  • 臺灣想與大陸「脫鉤」?蔡英文沒有膽量
    蔡英文4年前就曾埋下「禍根」給兩岸交流設置障礙,並且利用片面措施優惠,促使臺商臺企到東南亞地區進行建廠和發展,妄圖達成「新南向」的局面。措施失敗,緊跟大陸才能穩住經濟各項數據顯示,民進黨當局在所謂「新南向政策」上的花銷如竹籃打水一場空,沒有取得明顯收益,並且臺灣地區在出口更加依賴大陸,甚至比馬英九上臺期間還要高。
  • 臺灣經濟持續增長,蔡英文要與大陸「經濟脫鉤」?臺灣或成孤兒
    抓住這個機會,民進黨當局開始鼓吹,臺灣在疫情中表現優異,經濟持續增長,乃是亞洲四小龍第一。還大言不慚的稱臺灣應當趕快脫離大陸的影響,獨自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臺灣經濟與大陸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民進黨當局想要實現其「臺獨」夢想,那麼他們就得把臺灣的經濟和大陸之間聯繫完全隔開,不過終究是痴人說夢而已。
  • 三大EDA 軟體公司相繼斷供華為,臺積電是否能挺住壓力?
    來源:快芯網   有曝料稱Cadence、Mentor、Synopsys三大EDA軟體公司,都已相繼斷供華為。華為在缺少EDA公司支持的情況下,臺積電遭遇美國更嚴格的審查。臺積電支持華為,怕有心無力,恐也有斷供華為的危險!
  • 蔡英文不斷鼓譟大陸「威脅」 網友:被害妄想症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8日在高雄左營軍港主持「銘傳」號(PFG-1112)和「逢甲」號(PFG-1115)軍艦的「成軍典禮」。臺軍方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傳,稱對兩艘軍艦寄予厚望,表示要「戮力戰備訓練,建立可恃戰力」,但島內輿論對此並不看好。臺灣《聯合晚報》8日稱,在講話中,蔡英文不斷鼓譟臺軍應對大陸「威脅」。
  • 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
    大陸多年來一直向臺灣釋放合作信號,是臺灣重要的經濟交往合作夥伴。而新冠疫情後,大陸經濟在二季度率先恢復正軌,大量進口原材料,為臺灣企業出口創造了良好機遇。加上兩岸之間分工密切、大陸市場巨大、以及各種惠企政策出臺等因素,這對支持臺灣出口貿易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臺灣對大陸外貿出口額實現新一輪高增長的重要原因。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
  • 蔡英文實施「兩岸經濟脫鉤」,「臺獨」夢被打破,臺灣經濟不樂觀
    與此同時,綠營因為島內經濟稍有增加,開始再次對大陸叫囂。綠營猖狂妄圖「脫鉤」,但下半年情況不容樂觀據臺灣數據統計顯示,2020上半年,島內電子產品、半導體等出口率上升20.2%,創下近十年的新紀錄,通信產品也增加10.3%,兩者佔臺灣總出口量52.1%。
  • 臺灣經濟正增長?蔡英文不斷被「打臉」,「脫鉤」不切實際
    此次臺灣經濟下滑不僅是17個季度內唯一的負增長,也是自金融危機後最差的增長水平。 民進黨當局一直謀劃經濟與大陸「脫鉤」,疫情發生後「脫鉤」意願越發強烈,網友表示,蔡英文採取的一系列「親美」小動作、與大陸鬧出糾紛等行為將會使得臺灣經濟在未來受到嚴重影響。
  • 臺灣也和大陸「脫鉤」?想自殺?
    民進黨當局想搞與大陸「脫鉤」,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而無知的選擇,也是一種危險的選擇。從經濟上來看,雖然民進黨當局有這個意圖,以及綠營一些人士叫得很兇,但是臺灣與中國大陸「脫鉤」根本不可能。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過去的上半年大多數國家與地區經濟都表現欠佳,中國大陸經濟在第一季度也出現了極為罕見的負增長。
  • 拜登確認入主白宮,「藍委」預言:蔡英文元旦談話將對大陸釋善意
    @銳看臺灣報導 美國選舉人團14日投票,民主黨拜登最終拿下306票,川普232票,拜登確認將入主白宮。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有學者指出拜登當選後,將採對大陸採"軟圍堵策略",他認為這種說法不準確,因為拜登外交策略對大陸是不冷戰不脫鉤,所以兩岸不可能再走對抗態勢,他觀察蔡英文在明年的元旦談話可能會對大陸釋出善意。陳以信今在網絡政論節目上表示,美國總統選舉大勢已定,也開始進行政權交接,他認為翻盤的可能性幾乎不可能存在。
  • 竟號稱要和大陸「趁疫脫鉤」
    編輯:玫瑰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在蔡英文當局的誇大病情和煽動民眾恐慌之下,蔡英文也由此藉機停了兩岸海運客輪"大三通"。並且,島內綠色媒體《自由時報》還發表文章稱本次疫情是"天降良機",蔡當局應該"把握"這個"停止三通"的"難得機會",藉此測量出臺灣"承受無三通係數",看其對臺灣經濟、社會之衝擊及其深度,以及臺灣承受度,作為將來兩岸"攤牌"時的"可貴資料"與"精神支撐"。綠色媒體媒體的言論一出,讓人覺得寒徹心扉。
  • 臺積電(臺灣)為何要斷供華為「芯」?華為被逼至無「芯」地步!
    【臺積電宣布斷供華為「芯」】隨著美國對華為制裁再度升級,臺灣臺積電宣布將停止對華為進行晶片(代工)供應。臺積電作為中國臺灣製造代工廠,本應屬於中國企業,為何要聽從美國指令呢?背後原因令人髮指。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積電正在想辦法協調高通、聯發科、AMD、英偉達等廠商的訂單,先挪部分給華為。並爭取在120天的緩衝期內,先幫華為生產足夠的晶片。臺積電的產能有限,並且一直都是被客戶佔滿的,如果不協調,很難在120天內生產足夠的晶片給華為,一旦協調了之後,開足產能幫華為生產,120天就能夠生產很多晶片,以保證華為在今年不至於斷供。
  • 蔡英文當局要跟大陸供應鏈「脫鉤」?想得太簡單了
    文/李怡 丁舒航【直新聞按】為了阻擾兩岸交流,蔡英文當局最近小動作不斷。9月12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滿10年,協議是否延續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在就在這個時間點上,美在臺協會與臺外事、經濟部門,以及日本、歐洲在臺代表合辦的所謂「重組供應鏈」論壇在臺北召開。
  • 臺積電在斷供華為後陷入僵局 好在AMD出手相助
    在被美國政府下令禁止向華為提供其先進的5nm晶片後,臺積電就處於非常被動的位置,公司的主要客戶之一被硬生生拒之門外後,其晶圓代工廠的5nm晶片產能出現了巨大的真空地帶。不過,AMD近些年的強勢崛起給此次5nm危機帶來了天大的福音。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倒是當局鼓吹的「新南向」,出口表現卻一路下探,甚至呈現近10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