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醫學中,懷孕早期流產的原因以染色體異常,造成胚胎發育不良最常見,多數並非遺傳,而是隨機發生在卵子或精子形成時。
中醫古籍中,也多有「墮胎」、「小產」、「半產」、「滑胎」等記載,指的就是流產。論其原因,主要為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於濡養及外傷所致。先天不足,多與精卵質量、孕育功能、遺傳性疾病等相關;後天問題則和生活作息不佳、飲食習慣不良、暴飲暴食、抽菸、喝酒或縱慾過度等有關;外傷常見於車禍、跌僕、撞擊或醫療介入。
古人說:「小產重於大產,大產如慄熟自脫,小產如生採,破其皮殼,斷自根蒂。」說的是正常生產就如果實成熟後,自然脫落;小產則像果實未熟就強加摘除,不僅損傷了果實皮肉,也傷害了果樹本身。可見小產仍對女性造成一定程度的耗損,小產後的身體調養也顯得相當重要。
中醫調養在小產婦女的初期,以「祛瘀生新」為主,幫助子宮內的惡露排出(祛瘀),當舊的子宮內膜剝落完全,新的內膜才能重建(生新),臨床上常見的處方用藥,便是中醫古籍名方「生化湯」的加減。之後便依階段及個人不同的體質,施以健脾益氣、疏肝養血、補腎調經等調養方式,目的便是恢復耗損的氣血及卵巢、子宮的功能,對於之後每個月的經期情況,甚至將來的再度懷孕,都有益處。
調理期間應注意補充營養、休息充足、避免過度勞動、保持心情愉快。流產後也應實施避孕措施,待身體及卵巢子宮恢復後,再進行生育計劃。
張小姐經過一段時間的中醫治療後,臉色恢復紅潤,神色也開朗了起來。月事再來的時候,過去伴隨的經痛、腰酸、手腳冰冷及水腫症狀也幾乎不再發作,現在也順利懷孕了!
足月生產對女人是一件費神又費力的事。因此生產後若能有適宜的環境修養,讓身體逐日恢復,且有長輩、家人或專業人士幫忙照顧新生嬰兒,也比較能讓產婦得到真正的休息。以免在傷口疼痛未痊癒的情況下,還要費神費力去安撫小孩,換尿片、洗寶寶....等等事情。所以女人應把握一生只有一兩次好好調養身體的機會,才能有健康身體重回職場,或做一個稱職的媽媽。
第一孕期流產後的婦女需不需要坐月子?西醫沒有特別意見,只要胎兒胎盤排乾淨,沒有大出血,一般而言休息2到5天就可恢復正常生活,若是第二期流產可能需比較多的休養,包含心理方面的調適,哀傷心情的沉澱。第三孕期的流產就視同足月生產的調養。
羋月月子中心與媽媽同在,
隨時為媽媽的健康保駕護航,
把小月子完善做好,讓身體健康沒有後遺症,
也為下一次孕期做足萬全準備。
在中醫的觀點,小產不管是人工流產或自然流產,後續調養對婦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流產後,子宮、卵巢等生殖器官會有一定程度的耗損,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食物及藥物的調養。如果調養得宜,往後的身體狀況不會差太多甚至可以改善原本的不適症狀;相反的,如果不注重調養,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調、腰酸、經痛等不適症狀,甚至造成習慣性流產及不易受孕!
小產坐月子與一般坐月子差別在於一般坐月子在產後的第1周以排惡露為主,第2-3周以補氣、補血為主,第4周則以補腎為主,補氣補血的目的是讓產婦能快速的回覆體力,而補腎主要調整女性荷爾蒙及補筋骨為目的,以減少產後腰酸、月經不調和崩漏的發生小產坐月子基本上與一般產後坐月子調整階段是相同的,只是坐月子的周數較短,依流產時胎兒的周數不同而有所差別,一般12周以下大概需要坐月子2周,12-20周則需調養3周,20周以上就同產後坐月子一樣為4周。
給予媽媽月子期間
為媽媽訂做最對味的美食
是羋月一貫的堅持與訴求。
羋月另有月子湯品外送服務,
歡迎來電洽詢328-6111
流產後最擔心的是下次懷孕時的狀況,如何預防再次流產是很重要的。臨床上觀察,懷孕前及懷孕後的中醫調養的確可以改善精子、卵子及子宮功能,另外助孕及安胎也都有不錯的療效。(本文由羋月編輯部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