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唐八十年代畢業於北京大學,九十年代留美攻讀數學博士學位,因與導師性格不合,畢業後得不到工作推薦,淪落到美國社會最底層。
做汽車旅館小工、在餐館涮盤子;交不起房租,把全部家當都搬進自己的汽車裡,獨自一人在美國流浪了六七年。最後在朋友的幫助下,終於得到了一份大學講師的工作。張益唐本以為自己從此與數學研究絕緣,沒想到在58歲時發表了一篇論文,暮年成名,登上了世界頂尖數學論壇。
有記者問張益唐,當初為什麼不肯回國。張益唐說:國外的研究條件好。歐洲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強於亞洲人。另外,美國人只認成果,不管你的身份。假如自己當初回到中國,以一名58歲普通中年教師的身份,幾乎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功。
目前,張益唐在山東大學下屬的數學研究所當所長。
張益唐1955年出生於上海,七十年代考進北京大學數學系。1982在北大攻讀碩士學位。畢業之後,他像許多名校生一樣,選擇去美國留學。
張益唐最初到美國普渡大學攻讀數學博士學位,但他與來自臺灣的導師莫宗堅產生了一些矛盾。當時張益唐研究的方向,正是導師莫宗堅最擅長的「雅可比猜想」。在研究過程中,張益唐發現莫宗堅從前關於「雅可比猜想」的論文中存在瑕疵,而莫宗堅對張益唐的「打臉」行為非常不滿。
莫宗堅認為張益唐是在四年博士生生涯中,被自己管束太嚴,因此故意和自己為難。在張益唐拿到博士學位後,莫宗堅從來沒有給張益唐寫過任何推薦信,致使他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張益唐畢業後,帶著百般委屈在汽車旅館和餐館裡打工,過了六七年的流浪生活。但是出於對數學的熱情,他始終不肯回到中國,他想要留在美國繼續他的數學研究。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十四年。
1999年的時候,他在美國同學的幫助下,到新罕布夏大學當了一名臨時講師,過了幾年後才轉正。生活有了著落,張益唐又開始他的數學研究。
終於在57歲的某一天有了「頓悟」,於是他馬上落筆,於58歲時完成論文,並發表在美國《數學年刊》上,解決了一個世界難題,從此一舉成名。他發表的是《質數間的有界間隔》,證明了存在無窮多對質數間隙都小於7000萬,從而在孿生素數猜想這一數論重大難題上取得重要突破。
後來,普林斯頓大學請他去作報告。在他登臺之時,大學裡的教授們紛紛打聽這個張益唐是誰?為什麼從來沒在學術界聽說過他的名字呢?儘管他過去名不見經傳,這些教授還是認真地聽完張益唐的報告,並在最後報以熱烈地鼓掌。
普林斯頓的皮特·薩納克教授說:許多數學家都是30歲以前出成果的。我今年已經59歲,最近一次出成果也是在20多年前。像張益唐這樣58歲還能出成果的,真是一個奇蹟!
有人偶然間向他提起他的母校美國普渡大學和他的導師莫宗堅,張益唐表示不想提到這段往事。普渡大學在張益唐成名之後,曾經想要頒給他一個「傑出校友獎」,也被他拒絕了。他說,我的母校永遠都是北京大學。
他忘不了在北京大學度過的那些日子,也忘不了導師潘教授對他的細心呵護與教導,這與他在普渡大學的遭遇有天壤之別。因為得不到導師的推薦,讓他一度變成了學術孤兒。他最後的成功,也得感謝北大校友在1999年替他找了一份數學教授的工作。
張益唐前幾年回國的時候,有網友前去他家中拜訪,提到他和夫人的長相都和中國今天最普通的中年人沒有區別。他的夫人英語說得不是很好,她是張益唐最落魄的時候,在美國的快餐館打工時認識的,據說追了好幾年才追到手。儘管現在的張益唐今非昔比,夫妻二人感情仍然和睦。
張益唐的朋友說他特別能喝酒,喝二鍋頭一次可以喝下一整瓶。而且他的記憶力非常好,手機裡從不存通訊錄,上百位朋友的聯繫電話全在他腦子裡記著。
又有人問他,在美國落寞的二十年間,為什麼沒想過轉行?他是有能力轉去做電腦或者金融的,可是他自己喜歡數學,他對數學的研究從來都沒有停止。
除了數學研究,張益唐和許多五十年代出生的中國人一樣,至今仍喜歡俄國文學,而且喜歡唐詩宋詞。朋友讓他用唐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他想了想,就念了兩句杜甫的詩說: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自比梁代庾信,大器晚成,就是今天的張益唐最真實的寫照。中間飽含了多少曲折與辛酸,難以一一對人言。不出名的時候,沒有人關心他。等到出名的時候,才有許多人出來說。
張益唐原來在北大的時候,就是一個數學天才。他曾經獨立證明了一個數學問題,後來發現國際上有人提前發表了論文,才只有作罷。又說他9歲時就知道了費馬大定理,1978年的時候已經是北大數學系「最強」的存在。因此,又有人質疑像他那樣的「天才」為什麼學有所成,卻不肯回國。
其實,張益唐研究的數學屬於理論科學。普林斯頓的薩納克教授曾說過,無論「孿生數猜想」(張益唐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無法直接和GDP掛鈎。有時候,這些研究看起來就像是無意義的,可是科學家們卻樂此不疲。
另外,張益唐的確認為:假如當初回到國內,一個58歲的中年教師,幾乎不太可能靠發表學術論文,一舉成名。
張益唐58歲以前的經歷堪稱傳奇,當年他博士畢業後一度找不到工作,只有去餐館洗盤子。但是他初心不改,堅持研究數學二十年,之後終於通過一篇論文,成功打進了國際頂尖數學論壇,成為著名的華裔數學家。
2018年張益唐回到國內,目前在山東大學數學研究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