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蒸發3000億!漲勢兇猛的醫藥股集體暴跌後還能上嗎?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排排網官微

上周五,上證指數再度失守2900點,收盤2885點,其中領跌板塊就是之前一直漲勢如虹的醫藥板塊。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醫藥板塊就蒸發掉了3000億市值。

其中,中證醫療指數單日下跌3.77%,板塊龍頭長春高新下跌5.04%,邁瑞醫療跌3.85%,通策醫療大跌5.71%,愛爾眼科大跌4.47%,華蘭生物大跌4.75%。在A股跌幅前20的股票裡,有近一半屬於醫藥健康,其中我武生物、愛朋醫療、大博醫療跌停。

01

十倍股頻出,每逢大跌之後都是機會?

進入下半年以來,A股受外部利空消息、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幹擾,上證綜指從3000點不斷回調,市場震蕩無常醫藥板塊卻一直表現亮眼。今年申萬醫藥生物指數,從年初至今已經上漲35.03%,位於指數前列,不少白馬股收益頗多,眾多醫藥主題基金也賺得盆滿缽滿,目前已經有20多隻醫療主題的主動權益基金今年漲幅超過70%。

一向漲勢兇猛的醫藥股為何出現集體暴跌的局面?醫藥這班車是否還能上成為了眾多投資者關注的話題,大跌之後是不是可以抄底入場的好機會?年內已經斬獲較大漲幅,又應該如何看待醫藥領域明年的投資機遇?

對此森瑞投資董事長林存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表示,從行業來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醫保支出壓力持續加大,為滿足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更高需求,醫保資金提高使用效率勢在必行,未來仿製藥的帶量採購已成為常態,同時,對醫療領域的控費也是趨勢,投資者對相關政策以及可能出現的結果有了較為充分的預期;另一方面,創新藥動態納入醫保的速度加快,市場滲透率迎來提升。

林存還指出,國內醫藥生物領域整體處在創新爆發期,整個行業未來是充滿活力,圍繞著創新很多方向值得投資,例如創新藥的「賣水人」CRO行業;創新器械等。短期行業政策看上去對板塊存在一定的利空,但長期來看有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讓更具有實際競爭力的公司,又創新能力的公司價值凸顯。

鑫然投資醫藥研究員張凱琪介紹,今年醫藥板塊大部分標的獲得不錯的收益,醫藥指數整體上漲了37.76%(截止19年11月15日),表現是高於滬深300的28.78%的漲幅,且結構性行情也明顯,部分標的年初至今甚至漲幅高達150%。經歷了2019 年醫藥政策逐步落地,包括 4+7 帶量採購全國擴面、國家醫保目錄談判、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等,總體認為醫藥領域投資仍有機會。但是一方面尋找估值合理的細分行業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對醫藥投資的預期收益率也應該回歸理性。

對於市場的利空與利好,張凱琪認為,利空的方面是展望,2020年醫保控費力度將會繼續加強,部分耗材也納入集採行列,仿製產品的帶量採購、醫保的繼續合理配置勢不可擋,仿製藥及醫保相關的費用將面臨進一步降價的趨勢。利好的因素一是中國醫藥市場的核心驅動力內需將維持穩定增長態勢;二是目前市場對政策負面影響已經有較充分預期;三是個別細分板塊標的估值還相對合理,一些競爭力突出的醫藥行業公司必將無懼且受益於變革。

百創資本研究部肖春城則認為,醫藥領域在2019年走出了極度分化行情,明年大概率還會延續這種分化行情。對於國內醫藥行業來說,未來5-10年處於黃金髮展期。機遇與風險並存,風險主要來自醫改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各公司的研發與銷售不達預期的風險。

板塊分化較為明顯,哪些子行業值得關注?

根據醫藥相關企業的三季度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醫藥生物整體表現相對平穩,收入端增速13.74%,利潤端增速略微下降,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2.23%。在醫藥內部分板塊來看,板塊分化明顯,化學製劑、中藥等板塊對整體業績略有拖累,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CXO及生物製品等行業依舊保持了快速的增長。

那麼,在「大醫藥醫療」這個領域,哪些細分子行業具有相對更好的賺錢效應和投資價值呢?

對此,森瑞投資董事長林存認為,首先,醫藥生物行業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創新醫藥還是創新器械,具有壁壘極高的護城河,銷售高壁壘核心競爭力帶來的估值溢價,同時具有長期具有創新基因的企業具有長期的增長驅動力。其次,醫藥CRO行業組為創新的助力者,受益於海外產能轉移與國內新藥爆發,海外藥企為控制研發與生產成本有向中國轉移的需求;國內仿藥利潤下滑趨勢逼迫藥企轉向創新,研發投入持續加大,為了效率與成本更傾向於外包,同時中國CRO企業在工程師紅利與臨床資源保證產業具備國際優勢,整個行業未來幾年處於高景氣度,相關企業具有較高成長性。第三,生物製品由於擁有較高的政策壁壘和門檻,產業連鎖規模性企業龍頭效應,醫療改革密集期高度相關的醫療信息化等方向具有較好的成長空間。

鑫然投資醫藥研究員張凱琪則表示,未來有五大子行業值得關注,一是醫藥器械企業,目前我國處於醫療器械產品追趕進口產品,升級換代的高速發展初始階段,將受益於分級診療下的國產替代紅利;二是創新能力強的醫藥企業,頭部企業享有護城河高,核心競爭顯著的估值溢價,並具有長期發展的驅動力;三是創新藥產業鏈服務商,首先受益於國內控費下得積極轉型,國內藥企加大研發投入;四是海外的創新藥由於成本考慮進行的產能轉移,享受國內工程師紅利;五是免疫或受益於醫保控費的特色板塊,比如自費型板塊產品為患者自費品種,內生業績可用於抵禦政策擾動,而像醫療信息化及一些產業規模效應的連鎖機構,在政策指導下也有著比較好的成長空間。

百創資本研究部肖春城介紹,明年的投資機遇主要還是會集中在以下幾條主線:第一,創新藥產業鏈。創新是醫藥領域的主旋律。隨著國家一系列醫改政策的實行,如4+7帶量採購,醫保目錄談判,限制輔助用藥等,旨在騰籠換鳥,鼓勵與加速藥品的創新。圍繞著整個創新藥產業鏈,投資機遇主要集中在那些具備真正創新能力的藥企以及為這些藥企提供研發服務的的一些CXO公司。第二,醫療服務產業鏈。建國後的60年代的那一批嬰兒潮出生的人逐漸步入老齡化,國內未滿足的公立醫療資源促進了民營醫院的發展,再加之國家政策也是鼓勵發展民營醫院。一些細分行業的龍頭服務企業及圍繞該產業鏈的設備耗材類企業存在投資機遇。第三,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細分行業龍頭。這類公司具備獨特的競爭優勢,在各細分行業有很深的護城河,並且處於高速成長期。如創新疫苗,生長激素,分子診斷等。

醫藥專業度高,投資要謹防風險

11月22日醫療板塊跌幅3.5%,對應醫藥基金跌幅超過5%,可謂是醫療行業的黑色星期五。醫藥板塊今年累積漲幅35%,對應核心基金漲幅超80%,站在現在的時點,不少觀點認為醫藥行業頭尖頂出現,後市兇險難測。普通投資者如果布局醫藥主題,應該如何篩選?其中哪些風險應該重點關注?

森瑞投資董事長林存認為,醫藥生物領域與其它領域不同,行業本身專業門檻較深,同時行業涉及面較廣,細分行業較多,如果不是在該行業擁有專業的背景和較長時間的耕耘還是建議普通投資者在投資時慎重。國內醫藥生物投資機構已經更加專注更加專業,例如森瑞投資就只專注於醫藥生物投資,研究團隊大部分也是醫藥和金融複合背景,只有長期在行業的深耕和專業判斷的情況下,才能做好風險控制,選擇好投資對象,獲取行業公司成長帶來的長期價值收益。

鑫然投資醫藥研究員張凱琪認為,醫藥行業板塊投資涉及行業較多且專業性較高,鑫然投資的醫藥團隊由投研總監黃穎親自帶領。早於十年前就挖掘出恆瑞醫藥、通化東寶等十倍股,面對明年這種更加複雜的投資環境,建議普通投資者布局該類公司需慎重,但還是有個別細分領域,其估值性價比和行業景氣度比較匹配,值得投資。

相關焦點

  • 稀土永磁板塊漲勢兇猛 金力永磁、銀河磁體等個股掀漲停潮
    摘要 【稀土永磁板塊漲勢兇猛 金力永磁、銀河磁體等個股掀漲停潮】從盤面上來看,稀土永磁板塊漲勢兇猛,概念股掀漲停潮。截止午間收盤,金力永磁、銀河磁體、中鋼天源、正海磁材、天通股份等十餘只個股掀漲停。
  • A股尾盤集體砸盤,港股物業股殺跌,醫藥白馬直接閃崩...
    港股物業股上演閃崩潮,發生了什麼?在A股上躥下跳的同時,港股市場本周整體表現低迷,周跌1.23%,瀉330點。金融、醫藥、物業、科技等集體表現低迷。近期物業股持續陰跌走勢,A股3隻物業股跌幅最深,南都物業、金融街物業、招商積餘均跌大約7%,港股物業股近期也是不斷殺跌。
  • 三大原因造成醫藥股殺跌 醫療器械集採也來了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5月28日消息,內地醫藥股集體走低,石藥集團跌10.98%;微創醫療跌7.17%;中國生物製藥跌6.03%;藥明康德跌4.93%;麗珠醫藥跌4.81%;復星醫藥跌4.63%。阿里健康大跌7%,三大原因或造成醫藥股集體回調1)漲幅過大、估值殺。愛康醫療、微創醫療、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漲幅都超50%,市場上演估值殺。2)避險情緒升溫,資金獲利了結。外圍市場風險加大、人民幣跳水,市場恐慌加劇,部分資金獲利離場,引發市場恐慌拋售潮。
  • 四巨頭兩天蒸發近20000億,這是什麼概念?網民終於揚眉吐氣了
    文 | 一白親愛的讀者:歡迎觀看本篇內容,一白|每天匯集散落民間的社會智趣,以新穎的觀點分析新聞的意義,闡釋時事的指向,設置議題,推動討論,本篇內容分析四巨頭為何兩天之內蒸發近20000億。為何兩天之內阿里,騰訊,美團,京東市值蒸發近兩萬億,原因終於找到了,螞蟻短期內重新上市的希望越來越小,阿里的市值一夜之間蒸發超過五千億,你以為這就完了嗎?即便是在雙十一的進行當中,阿里的黴運也未停止,阿里兩天之內蒸發近八千億,騰訊兩天之內市值減少5885億,隨後便是美團蒸發3233億,京東蒸發1657億,四家合計減少近兩萬億。
  • 暴跌8000億!巴菲特懵了:重倉30年的白馬股「爆雷」!比金融危機更慘烈
    原標題:暴跌8000億!巴菲特懵了:重倉30年的白馬股「爆雷」!比金融危機更慘烈 摘要 【暴跌8000億!巴菲特懵了:重倉30年的白馬股"爆雷"!
  • 如此暴跌太兇殘!3股同日暴跌超60%,背後均有港資券商身影,出現這些...
    又見集體閃崩,三隻個股一天跌幅抹去全部漲幅沒有一絲防備,閃崩來的如此突然。今日港股跌幅榜上,排名前三的個股分別是優源控股,收跌86.32%,報0.26港元/股;該股在盤中緊急停牌;卓信國際控股收跌73.04%,報0.31港元;冠轈控股收跌68.69%,報0.31港元。
  • 大白馬引發B類股慘案!牛津疫苗研發失效到底意味...
    在暴跌之前,公司股價最高見285.8港元,市值638億港元,當時市值瞬間蒸發200億港元。最終公司股價收跌14%,B類股集體暴跌,今天康希諾則上演大幅反彈,到底發生了什麼?康希諾生物暴跌20%引發B類股慘案港股康希諾生物直線跳水由漲轉跌,跌逾20%,低見190港元。
  • 重心有望上移至3000點 三角度挖掘階段投資機會
    短線題材、受益出口、前期超跌  周一滬深大盤延續上周漲勢繼續震蕩走強,日K線形成五連陽態勢。從短期走勢看,前期3000點平臺附近將有一定短線壓力,而經過一段時間震蕩整固後,市場重心有望上移至3000點一線。  從盤面觀察,個股板塊大面積飄紅,兩市六成以上個股上漲,甲流醫藥概念等品種表現強勁。
  • 國民羽絨被美做空大鱷盯上,揚言公司一文不值,一小時蒸發60億
    被美國沽空機構突襲後,「中國羽絨服大王」波司登股價直線崩盤。6月24日,波司登盤中股價一度暴跌超過25%。上午11時16分,波司登暫停買賣,停牌前報價1.73港元,停牌前跌24.78%,這創下波司登上市以來最大跌幅。
  • 騰訊焦慮情緒爆發,冒犯810萬網際網路作家,日蒸發了1500億港元!
    1一日1,500億港元蒸發閱讀小組高管換血後,起點作家停止了新聞並登上熱門搜索。一些讀者發現,平臺作家陳冬在更新其傑作《聖市場》時的節奏明顯變慢,並且情節質量下降。實際上,平臺上仍然有很多作家像陳東一樣。那麼,每天處理單詞的一群「誠實的人」採用這種被動空閒模式的原因是什麼呢?事實證明,由於平臺最近發布了「霸主條款」合同,因此引起了作家的集體抵制。該合同包括作者的版權歸讀者所有,讀者可以免費發布作者的作品,並且讀者有權操作作者的所有社交帳戶。
  • 復星醫藥股票為什麼暴跌?
    最近有很多投資者對復星醫藥產生了興趣,主要原因並不是在復星醫藥上賺了多少錢,而是被割了韭菜深深套牢,投資者向市場發出深深的怒吼,質問資本市場為何什麼復星醫藥會出現暴跌? 隨著疫情的進一步蔓延,印度並沒有集中精力投入了疫情的防護中,而是選擇14億美元購買俄羅斯軍火,導致軍工概念成為連續兩個月的投資主線。 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受到現貨市場上漲的影響,有色金屬也在很長一段時間讓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
  • 美股Inovio製藥兩天暴跌60% A股鵬鷂環保間接投資
    然而,就在醫藥疫苗股紛紛逆市大漲的情況下,一家名叫Inovio製藥的公司(Nasdaq:INO)卻在短短兩個交易日內暴跌6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過去一個月左右,Inovio製藥的股價一直保持上漲,大空頭香櫞的一份沽空報告,讓Inovio製藥的上漲勢頭戛然而止。
  • 瑞幸造假神州租車在香港暴跌44% 市值蒸發近40億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對外公布,經初步調查,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的總銷售額誇大了約22億人民幣。瑞幸咖啡昨日暴跌76%,多次觸及熔斷。今日神州租車跳水,跌幅不斷擴大。
  • 港股牛股跟蹤:「洗衣液第一股」漲勢又起!國際大行一致性看好標的...
    熱門股方面,藍月亮集團、京東健康、粵海投資、東風集團股份等多隻個股成為當下市場亮點。「洗衣液第一股」藍月亮漲勢又起!獲天風證券首次覆蓋予「買入」天風證券首次覆蓋藍月亮集團(06993),給予公司2021年40倍估值,目標市值940億港元,目標價16.36港元/股,給予「買入」評級。
  • 歐美暴跌5萬億,中國股市挺住了:創業板一度翻紅
    中國基金報 莫飛 一覺醒來,外圍市場哀鴻遍野:美債收益率倒掛亮起衰退紅燈,美股暴跌800點;歐洲市場也飛出「黑天鵝」,德國經濟傳出走弱信號,歐美兩市暴跌高達7500億美元(約5.3萬億人民幣)。
  • 網友:以後還能喝免費咖啡嗎?
    美股開盤後,瑞幸咖啡開盤暴跌80.95%,報4.99美元,創歷史新低,市值蒸發近50億美元。盤初瑞幸咖啡觸發熔斷,熔斷前跌78.55%。恢復交易後,再數次觸發熔斷機制。開盤後的40分鐘的時間裡先後觸發了5次熔斷。截至發稿時,瑞幸咖啡報6.58美元,跌幅74.89%。
  • 恐慌性拋售 A股全線暴跌 背後究竟發生什麼?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四(7月16日),A股全線暴跌,滬指下跌逾4%,創業板下跌近6%。板塊全線重挫,白酒股暴跌逼近跌停,尤其是午後資金出現恐慌性拋售,高位股籌碼鬆動加速補跌,集體下殺跌停,兩市近400股跌超9%,北向資金淨賣出超50億元。1、在今天A股暴跌之際,半導體板塊也重挫,中芯國際上市造成「抽血效應」。
  • 6000億身價食品巨頭兩天市值蒸發900億,海天味業未來如何走?
    9月3日,素有醬油界「茅臺」之稱的海天味業盤中再創新高,股價一度突破200元,市值一度高達6580億。午後風雲突變,海天味業連續大跌兩天,較最高市值蒸發900億市值。你可以不喝酒,但你能不用醬油麼?據該公司公布的半年報,營收增長14.12%,淨利潤增長18.27%,在今年的經濟環境下取得這樣的業績算應該算是很好了,那為何估價連續兩日大跌,市值蒸發900億?對此,我們簡單做一些分析。首先,海天醬油是個很好的品牌無疑。從半年報公布的業績數據看,也是一個好企業,如果沒有什麼不好的東西被隱藏了(比如類似康美)的話。
  • 又一隻白馬股崩了!800億寶信軟體暴跌9%,500隻基金中槍
    文 | 楊萬裡 本周,白馬股暴跌成為市場新現象:繼信維通信、聖邦股份的股價出現大幅下挫後,寶信軟體又上演了相似走勢。 10月14日,寶信軟體開盤後單邊下行,一路暴跌,至收盤跌幅達到8.79%,股價收報68.9元,市值收報796.2億元,相比上一個交易日蒸發約77億元。
  • 醬油股突然崩了 一天蒸發500億
    今天(3日)午後,市值6000億的大牛股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千禾味業等突然跳水,引發食品飲料板塊劇烈波動,並引發大盤一波急速殺跌。其中,海天味業較盤中最高值蒸發逾500億元。那麼,消費股崩盤意味著什麼?今天的殺跌估值過高還是行業發生了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