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素有醬油界「茅臺」之稱的海天味業盤中再創新高,股價一度突破200元,市值一度高達6580億。午後風雲突變,海天味業連續大跌兩天,較最高市值蒸發900億市值。
你可以不喝酒,但你能不用醬油麼?說起來,海天味業的邏輯其實比茅臺還要硬,說它是醬茅其實有點貶低的意思在裡面了!但即便如此,海天味業的估值也有點高了。據該公司公布的半年報,營收增長14.12%,淨利潤增長18.27%,在今年的經濟環境下取得這樣的業績算應該算是很好了,那為何估價連續兩日大跌,市值蒸發900億?對此,我們簡單做一些分析。
首先,海天醬油是個很好的品牌無疑。從半年報公布的業績數據看,也是一個好企業,如果沒有什麼不好的東西被隱藏了(比如類似康美)的話。而這家自從2014年2月11日正式登陸A股的企業,上市以來的漲幅已經高達17倍之多!市值最高6580億,排名A股第11,超過中國石化,直逼中國石油,能與兩桶油比肩,無論如何都是值得敬佩的企業!因此,海天作為調味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大消費類的超級品牌,無疑很長時間內都會是市場的寵兒,畢竟無論國外證券市場還是A股,無數多的事實已經足以證明大消費牛股的實力。
其次,海天味業不斷上漲的邏輯是什麼?投資股票不外乎幾個方面,業績、成長性、未來與故事。其中業績和成長性用數據說話,未來只能用故事和邏輯來分析。但是業績也好、成長性也罷,總是有天花板和邊界的,A股的上市公司裡調味品企業並不少,海天也是有競爭對手的,因此市場和估價不可能一直上漲,業績跟不上就會從高處跌下來,海天味業是暫時性的調整還是就此走上漫漫長跌,目前還說不清楚,不過有一點是共識,那就是很多人認為行業龍頭本身就該享受估值溢價,所以決定該股未來的似乎是情緒,是股市,是市場的想像力,還有投資者的「格局」。但不管怎麼講,20倍的估值是白馬,40倍的估值也可以是白馬,90倍、100的估值短時間做白馬沒有問題,但是長期保持90倍、100倍的估值的話,那還是白馬麼?
第三,大家知道,調味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比較穩定,基本上不會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具有抗周期性特點,所以消費股裡經常出現大牛股就是這個原因,號稱可以穿越牛熊周期。如果,我們看海天過去的發展歷史,也證明這一點,尤其是行業老大,地位獨特,但是如果人口增速降下來了,企業的天花板會不會加速到來?倒是茅臺的成長過程可以借鑑,大家知道茅臺過去多年來利潤不斷上升,不斷漲價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只是海天醬油可以這麼做嗎?無論如何,現在海天的估值太高了,市盈率90倍,行業平均是53倍,海天市淨率33倍,行業平均13倍,高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這句話是不會錯的,相信也是適用於海天味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