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性中暑,溫度不高可能也會中暑,夏天運動需警惕

2020-12-20 運動醫學孫醫生

昨天湖南高一新生軍訓時死亡的新聞登上熱搜,教育局通報系因突發熱射病去世。熱射病是中暑的一種類型,是中暑最為嚴重的一種類型。與普通的中暑相比,運動性中暑(exertional heatstroke,EH)帶來的損害更大,我在工作中,經常會為大型運動比賽做保障,運動性中暑的情況發生並不少見,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運動性中暑。

大學生軍訓經常會發生意外

什麼是運動性中暑

運動性中暑是一種運動性疾病,是指肌肉活動時產生的熱超過身體能散發的熱而造成運動員體內的過熱狀態。簡單來說就是產熱大於散熱造成身體熱度偏高。多見於年輕的體育鍛鍊者、士兵、馬拉松跑者、鐵人三項運動員等。與經典中暑不同之處是,驟然發生居多,在運動中或者運動後發生。劇烈運動產生大量的熱, 可以使體溫升高到40℃甚至更高, 尤其是在悶熱、潮溼的環境中, 運動性中暑發生的頻率就更大。

需要重點說的是:運動性中暑不一定發生在炎熱的天氣,在溫度不高的天氣,如果溼度較大,加上個人因素,也有可能發生運動性中暑。

運動性中暑的發生機理

正常人體溫在 (36.5±0.7) ℃, 體溫的穩定需產熱和散熱之間平衡, 下丘腦通過對肌張力、血管張力和汗腺功能的控制而進行調控。人體產熱除來自體內氧化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基礎熱量外, 肌肉收縮產生的熱量是另一重要來源。常溫下散熱的主要機制是輻射, 其次是傳導、對流和蒸發。外界溫度升高並超過皮膚溫度時, 人體散熱主要依靠出汗以及皮膚和肺泡表面的蒸發。在炎熱和/或溼熱環境下劇烈運動, 肌肉產生的熱超過身體散發的熱, 體內有大量的熱蓄積, 可使體溫升高到40℃甚至更高, 導致體液過度喪失, 引起組織、器官功能的損害而發生一系列熱損傷, 出現運動性中暑。

散熱不及時是發生中暑的主要原因

運動性中暑的症狀

運動性中暑與普通中暑的症狀類似,主要可能有以下表現

高熱:直腸溫度可大於41度。中樞神經系統障礙:昏迷、精神錯亂、激動、抽搐等皮膚發熱、乾燥、或呈現粉紅色,這與血液循環狀態有關,有些人在開始是大量出汗,較晚時間才出現皮膚乾燥。嘔吐、腹瀉、低血壓

運動性中暑的診斷

我們如何來判斷是否是運動性中暑呢?在炎熱天氣激烈運動時,原先健康的運動者驟然出現虛脫,我們首先要考慮運動性中暑,當然我們還需要排除腦膜炎、癲癇、腦溢血、低血糖、運動性暈厥等。大概有百分之20的人有先兆症狀,比如頭暈,無力,噁心,頭痛,定向力障礙等。

運動性中暑的併發症

運動性中暑有很多併發症,大概有以下幾種:

中樞神經系統:意識喪失,昏迷超過24小時,往往會留下後遺症。心血管系統:竇性心動過速,舒張壓降低,脈壓增大等呼吸系統:常見一些過度換氣的徵象,嚴重時可出現急性肺水腫,處理不及時可能引起死亡。泌尿系統:主要表現為急性腎衰,可以出現肌紅蛋白血尿,尿中可以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等肝膽系統:12-24小時內血清膽紅素和AST,ALT升高。胃腸道症狀:常見的是嘔吐,腹瀉,嚴重可以出現血性腹瀉,黑便。不耐熱個體的特徵

人群中有一些人,對熱更加敏感,比一般人更容易體溫升高,更容易出現中暑。年輕人發生運動性中暑的危險更大。常見引起不耐熱的原因有先天性原因和後天因素,比如:脫水、肥胖、體能水平差,某些疾病,皮膚因素等。

另外有些藥物也會讓人更加容易發生運動性中暑,比如利尿劑,緩瀉劑,血管收縮藥物,以及古柯鹼酒精等。

運動性中暑等預防

運動性中暑一旦發生,危害很大,在夏季我們運動時,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

提高認識,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運動性中暑發生在高溫天氣,但是已經有資料表明即使在25℃的環境中, 劇烈運動加上溼度大出汗少, 也有可能造成運動性中暑。合理安排運動時間: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間運動,運動時間不宜過長,運動50分鐘,至少休息10分鐘。運動中注意營養和補水。增加食物中蛋白質的攝入,增加維生素B1、B2、C的補充,運動中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原則,鹽的每日用量從每日10克增加到20克,可以在運動中補充電解質飲料,或者功能飲料。如果曾經發生過中暑,運動更加需要謹慎,有些人中暑後完全恢復需要一年的時間。

運動性中暑的處理

最首要的是降溫,要立刻把中暑者移到清涼的地方,解開衣服,用涼水擦浴,有風扇的話,用風扇吹風,如果30分鐘內直腸溫度沒有降到38.9度以下,儘快採取涼水浸泡浴來降溫。

儘快移到陰涼的地方,解開衣服,涼水擦浴

症狀嚴重的,在上面處理的同時,撥打120,送往醫院處理。醫院可採取吸氧、心電監護、靜脈補給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鉀, 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維持酸鹼平衡。

總結:運動性中暑是一種夏季運動經常發生的情況,尤其是年輕人,在溫度較大,溼度較大的環境中,可能會發生運動性中暑,即使在氣溫不高,也有可能發生運動性中暑,提高認識,做好預防,可以有效預防運動性中暑,一旦發生運動性中暑,我們要做的就是降溫,送醫院。

參考文獻:實用運動醫學第四版 曲綿域 於長隆

相關焦點

  • 夏天中暑出冷汗怎麼辦 吃這些防中暑
    在天氣炎熱的時候,中暑是很常見的情況,中暑的嚴重程度不同,出現的症狀也會不一樣。那當我們夏天中暑出冷汗怎麼辦?但千萬不可急於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噁心等症狀。  3、中暑的症狀  先兆中暑:高溫環境下出現大汗、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噁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等,體溫不超過38℃。
  • 夏天如何應對嬰幼兒和兒童中暑?從症狀辨識、預防到中暑處理
    周末去表妹家玩,大熱的天,家裡不開空調也就罷了,還給3個月的兒子包裹得嚴嚴實實,伸手去摸寶寶的後背,溼漉漉的。我跟表妹說,這樣寶寶會中暑的,表妹大驚:「啊?不是大人才會中暑嗎?再說,中暑不都是曬的嗎?寶寶也沒出去曬,在家裡咋就有可能中暑了?」
  • 闢謠,狗狗夏天吹空調還會中暑?內外溫差過大是導致低溫中暑主因
    因為鏟屎官以前曾經也養過松獅犬,就是因為秋季的時候以為沒有問題就關了空調導致家裡的愛犬因中暑離開了人間,所以現在這隻狗狗在夏天都不敢讓它受熱,就這樣吹空調還會中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般把在陽光下暴曬運動後出現的中暑症狀叫為陽暑,而在以溼寒為主的情況下,也就是低溫下的中暑稱為陰暑!
  • 什麼是運動中暑?運動中暑的症狀
    但是有些有些運動雖然能夠健身卻不宜在特殊的天氣狀況下來進行,例如炎熱的夏季就不適合高強度的運動,如果這樣做了甚至有可能造成運動中暑哦。那麼運動中暑了該怎麼辦呢?一無所知的小鳥為您支招。中暑的危害中暑者會出現頭痛、發高燒、嘔吐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昏倒或導致死亡。因此,夏季進行戶外運動前,要學會如何應對中暑。
  • 夏天中暑脫水了怎麼辦
    夏天天氣炎熱,很容易出現中暑現象,如果發生了中暑脫水,情況就比較嚴重了,那麼,夏天中暑脫水了怎麼辦?有哪些急救措施呢?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2、夏天預防中暑的小妙招  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減緩頭頸吸熱的速度,特別是禿頭或發量不多的人。  留意體重變化:中暑有可能導致身體在連續幾天內逐漸虛脫,所以如果出現體重在數天內直線下降的情況,應加以留意。  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輻射熱,通風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 重症中暑死亡率高達80%,出門千萬要注意!尤其是夏天
    每到夏天,炎熱的天氣都會打消人們出門的念頭。但是對於一些愛運動的人來說,高溫天氣也阻擋不了他們揮灑汗水的熱情。然而,我們卻總是會看到」某集團高管在三十幾度高溫天氣中跑步不幸中暑去世」這樣的新聞,尤其是近幾年類似的新聞越來越多了。夏天運動,千萬別盲目!否則後果難以預料。
  • 夏天怎麼避免中暑?3種避暑方法預防孩子中暑!
    今年的夏天來得格外的早,氣溫那是跟燒開的熱水,蹭蹭蹭往上飆,熱得大家苦不堪言,網絡上甚至流行了許多關於夏天的段子。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孩子中暑的問題了,每年1都有無數孩子因為防護措施做得不夠完善而導致發生中暑的意外,這是非常令人心痛的,苦了孩子,家長也操碎了心。
  • 夏天中暑怎麼辦?這個你一定要知道!
    中暑主要分為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輕度中暑的主要症狀有口渴、頭暈、嘔吐等,重度中暑的主要症狀有意識模糊、暈厥、休克等。如果遇到中暑的情況要及時處理和治療,以避免更嚴重的後果。常見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如果有輕微中暑的徵兆,儘量避免繼續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換到涼爽、通風的環境下,使身體的溫度降下來。
  • 夏天寶寶體溫升高,別把中暑當成發燒!
    炎熱的夏天,非常容易中暑。許多家長經常忽略,其實寶寶相比大人會更容易中暑。下邊這種情況出現過許多次,寶寶夏天體溫升高,家長以為是孩子發燒了,有的甚至還給孩子吃了退燒藥。得知其實寶寶是中暑了以後,還會不解的說,「我和寶寶一直在一起呀,我覺得不是很熱」。這種沒有判斷清楚原因,甚至還採用了錯誤措施的行為,其實是很危險的!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關於寶寶中暑的相關知識。
  • 裝了AKL水系統中央空調,AKL不會中暑的空調,夏天再也不會中暑了...
    致正在選擇空調的業主們:在夏天中暑是一個比較難受的事情!那麼人為什麼會中暑呢?第二個因素,當外界環境溫度高於人體,人體向外界散熱是主動的耗能過程,這個過程會消耗大量水分、能量、維生素和電解質,人體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補充或者因為年老體弱相關物質儲備不足,人體就會因為缺乏這些營養元素造成新陳代謝障礙,就會造成腦、腎、心臟的損傷,也會出現中暑症狀。很多時候人體中暑時這兩個因素是同時存在的,就是說年老體弱或者環境悶熱、潮溼、高溫的時候人體特別容易中暑。
  • 在夏天,這個年齡段的小孩,比大人更容易中暑,家長們一定要留心
    國內今年夏天氣溫屢屢創新高,根據統計7月每天熱傷害人數都至少20多人,有時候一天多達40人,除了像是戶外工作者、運動選手、失智症者都是高風險族群外,但醫師提醒還有個族群該注意,5歲以下「小孩」也比大人更容易中暑,只是可能因為還不會表達,往往被忽略。
  • 健康科普|高溫天警惕「情緒中暑」
    高溫下,人的生理狀態出現明顯變化,溫度升高會引起血管膨脹,血液流速加快,毛細血管擴張,導致心臟負荷加重,身體能量加劇消耗,使得腦部供血下降,嚴重時人會有頭暈的感覺,心理上的煩躁、焦慮也會加劇。此時,如果有外界刺激,很容易導致情緒失控,發生喪失理智的出格行為。這就是情緒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礙症候群。 情緒中暑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
  • 警惕中暑!
    (資料配圖,圖文無關)醫生提醒 , 中暑是指由於高溫或長時間熱輻射作用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發生的症候群 , 主要表現為頭暈、噁心、頭痛、嘔吐、大汗、渾身無力及行走不穩等 , 重症還可昏迷甚至死亡。>熱射病最為嚴重,表現為意識模糊、昏倒、頭暈和癲癇,不及時治療有生命危險。
  • 為什麼溫度不是很高,還有人出現中暑?
    家人回憶沒有外出,也沒劇烈活動,情緒沒有大波動,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原來是老人在室內溫度達到30度以上,溼度比較大,雖然不是很熱,但是老人體質弱,由於中暑所誘發的。那可能有人疑問,為什麼溫度不高也能引起中暑呢,今天簡單說說:一 為什麼會出現低溫也中暑的情況?
  • 夏天怎麼預防中暑 常搖這一物不僅防暑還治病
    夏季來臨,也進入了三伏天的日子,太陽火辣辣的,不少人擔心夏天會中暑,因此在出門時總是小心翼翼,甚至不敢出門,耽誤很多事情。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夏天怎麼預防中暑?中暑都有哪些表現|?那些人容易引發中暑?1、及時補水,補充糖分效果更好在高溫多溼的室內和車內,即使不運動,也會因大量流汗和體溫上升,導致體內大量水分和鹽分流失,結果引起痙攣、昏迷等中暑症狀。大家注意及時補充回因大量出汗而失去的水分,同時補充糖分,效果更好。最好多喝些淡鹽開水、綠豆湯等。
  • 深圳兩天中暑42宗!高溫高溼「桑拿天」謹防中暑
    研究揭示,在高溫天氣,高的溼度會進一步加劇人們的不舒服感,也會引起中暑事件的發生。通過分析2013-2019年深圳市120接警的中暑急救人數(表1),發現中暑急救事件主要發生在5-9月,7月是中暑急救的高峰月,與氣溫的總體趨勢一致;7月急救人數共計100人,佔總人數的29%;6月和8月次之。
  • 夏天來了,哪些狗狗容易中暑?中暑的症狀有哪些?你會急救嗎?
    相信各位寵主們喜愛自己的寵物跟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誰也不想讓他們有一絲一毫的傷害,那麼狗狗怎麼預防中暑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說一下最容易中暑的狗狗有哪些,一般是短鼻子狗容易中暑,有像八哥,北京犬,鬥牛犬,西施這些。有這些狗狗的寵主們要注意嘍。那麼狗狗的中暑症狀有哪些作為寵主你了解嗎,狗狗中暑了你會急救嗎,快來跟隨小編來學習一些急救知識吧!
  • 5歲孩子被遺忘在車內中暑,教你中暑後正確的急救方法,值得收藏
    社會上由於父母粗心把孩子遺忘在車內的新聞屢見不鮮,然而有研究發現,當室外氣溫達到35℃時,在陽光照射15分鐘後,封閉車廂裡的溫度可以升高至65℃,如果人在這樣高溫且密封的環境裡待上15分鐘足以致命。上面的新聞也警惕了廣大父母們往後要加強安全意識,不可大意將孩子遺忘在車內,輕者或導致孩子中暑、脫水,嚴重時甚至可導致孩子因缺氧並死亡。
  • 中暑有什麼症狀?中暑怎麼辦?該怎麼預防中暑?
    先兆中暑症狀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輕症中暑症狀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 三伏天,中暑高發期,這些基本的中暑症狀需知道
    夏季,中暑是常見的職業病,尤其是三伏天更甚。中暑是由身體過熱引起的一種疾病,通常是由於長時間在高溫下體力勞動或運動所導致的。隨著大家對勞動法認識的提高,各個單位的遵守也非常好了,目前國內的中暑發生率呈現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