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中的概念模型——以豆瓣FM為例

2020-12-15 極客公園

對於產品的「概念模型」最早提出以及在設計中的作用,幾乎都是幾個心理學背景的專家在討論(如 Norman),這一點不難理解,概念模型的形成依賴用戶的認知過程,其表徵形式反映用戶對產品的認知操作結構,這一知識系統構建天然地與認知心理學研究相關。但似乎這一概念及其作用並沒有被太多設計者意識到。作為一篇介紹概念模型在設計中應用和舉例說明的文章,暫不對這一概念內涵和演進做系統梳理。

什麼是產品的概念模型

Norman(2002)在其經典著作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中文譯作《設計心理學》)中較早對這一概念模型有介紹。他認為與產品相關的概念模型有兩個(見下圖):

Norman的概念模型

來源:Norman, D. (2002).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第 16 頁

設計者的概念模型(即設計模型,designer model)和最終用戶的概念模型(用戶模型,user’s model)。設計模型作為產品設計者的概念模型,是對產品構成結構和操作方式的系統化、結構化描述;相對應的用戶模型,是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形成的關於產品構成和操作方式等的結構化理解。而設計者是通過一系列視覺線索(如隱喻 metaphor, 可供性 affordance 等),以及用戶的產品使用過程將設計模型傳遞給用戶(即 Norman 所說的系統圖式 system image),並最終轉換為用戶概念模型。

設計模型和用戶模型的最理想狀態就是二者完全等同,即產品的所有設計意圖和操作方式完全被用戶所理解。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除了作為設計師和用戶的那個/些人,這兩個模型總存在差異。而設計模型是否正確和有效的傳達,並轉化為用戶的心理模型,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該用戶對產品功能的理解和操作方式、使用效率等。

豆瓣 FM 模型實例

下面以豆瓣 FM(iPhone v2.3.3)傳達的概念模型來說明其操作對用戶(基於我和身邊幾個朋友的使用體驗)造成的困擾。

1、豆瓣 FM 在其概念模型傳達上存在的問題:

  • 豆瓣 FM 中「電臺」概念,與網絡概念聯繫緊密,而豆瓣 FM 可以離線收聽(需要先登錄並緩存「紅心」歌曲), 這一概念沒有在視覺上清晰傳遞給用戶 (對關注數據流量手機用戶很重要)。

  • 挑戰用戶已成模式的播放控制概念(如播放、暫停、上/下一首等), 強制以豆瓣 FM 方式取代,造成常用播放控制卻需要額外認知和操作上的努力。

2、豆瓣 FM 的設計模型(根據產品詳細使用而來 ):見下圖

3、產品設計建議:

在界面上調整(比如下圖):引入播放模式切換;回歸標準的播放控制模式,以更符合用戶播放習慣。這樣會讓產品功能結構的概念模型更好地傳遞給用戶,並與已經形成的概念更流暢、自然地關聯,從而提高使用效率。

概念模型的意義

通過上面的例子不難看出,通過概念模型對產品應用場景的模擬作用,能夠有效幫助產品進行用戶體驗方面的改進。跨越設計模型和用戶模型之間的鴻溝,是概念模型體系所要一直改進的方向。

相關焦點

  • Jing.fm施凱文:音樂也能有情緒
    市場同類的電臺產品如豆瓣,是參考Pandora、Last.fm的算法式電臺。但用久了後用戶會發現,豆瓣電臺裡推薦的歌曲會把人的興趣變得越來越窄,逐漸縮小到一個單一的小維度裡。一般來說,喜歡某一個歌手,後臺推薦相應的風格是合理的,但人是有情緒的動物,今天開心、明天會悲傷,後天是痛苦,對於這麼一直複雜的狀態,會有不同的需求,這是通過單一的算法沒法滿足的。
  • 推薦系統遇上深度學習(一)--FM模型理論和實踐
    clicked是分類值,表明用戶有沒有點擊該廣告。同樣以上面淘寶上的item為例,將item進行one-hot編碼以後,樣本空間有一個categorical變為了百萬維的數值特徵,特徵空間一下子暴增一百萬。所以大廠動不動上億維度,就是這麼來的。3、對特徵進行組合普通的線性模型,我們都是將各個特徵獨立考慮的,並沒有考慮到特徵與特徵之間的相互關係。但實際上,大量的特徵之間是有關聯的。
  • 基於大概念和開發模型的 Arduino 學習活動設計路徑
    本期《271教育研究》文章是來自濰坊峽山實驗初中王福榮老師的《基於大概念和開發模型的Arduino學習活動設計路徑 》。基於大概念和開發模型的Arduino學習活動設計路徑王福榮( 濰坊峽山實驗初中,濰坊峽山,261325)[摘 要]Arduino作為創客教育的主要開發工具,在中小學使用較為普遍,往往出現為製作而製作,沒有突出Arduino設計的價值意義。
  • Jing.fm:懂你的個人音樂電臺
    網易科技訊 6月18日消息,從豆瓣的長青可以總結出一句:文藝青年是無敵的,一提到數據挖掘和智能推薦音樂,似乎又是豆瓣音樂獨佔鰲頭。不過今天推薦的Jing.fm以其前無古人的精準人工智慧推薦和語義DNA搜索獨闢蹊徑,足以與豆瓣音樂PK,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Jing.fm非常小清新,2012年看來是小清新們的世界。
  • 理解資料庫與數據模型的概念
    信息世界是對現實世界的抽象,人們把事物的特徵和聯繫通過符號記錄下來,並用規範化的語言描述現實世界的事物,從而構成一個基於現實世界的信息世界,這個信息世界就是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主要用來描述顯示世界的概念化結構,它使資料庫的設計人員在設計的初始階段,擺脫計算機系統及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具體技術問題,集中精力分析數據以及數據之間的聯繫。
  • 「四元律」視角下網絡電臺用戶的使用習慣研究——以豆瓣音樂電臺為例
    從傳統電臺開闢廣播網絡版到商業ICP開辦網絡電臺;從組織機構利用網絡電臺開展公關活動到個人通過新媒體平臺開闢自己的網絡廣播空間成為「播客」……藉助日新月異的傳播技術和網絡的無限創意,廣播在艱難的發展之路上實現了一次次轉身與擴容,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音頻形式與收聽渠道。如今,新一輪的電臺革新浪潮興起,一種較之以往更加個性化,更加符合用戶收聽習慣的個人化網絡音樂電臺悄然進入人們的生活。
  • 優化代碼-Web服務分層設計概念與參考模型
    什麼是分層設計簡單的理解就是,把系統的邏輯功能按照某些原則抽象出幾個層次,層次內保持高類聚,層次間保持低耦合,整個系統達到概念清晰,邊界清晰,最終功能穩定。分層設計在軟體架構中是比較常見的,比如OSI七層網絡模型、計算機系統分層模型。同樣的,分層設計這種思想也可以擴展到平時寫的業務代碼中。
  • FM, FTRL, Softmax
    /fm_train -core 10 -dim 1,1,8 -m fm_model.txt  測試:10個線程計算,factorization的維度是8,加載模型文件fm_model.txt,最後輸出預測結果文件fm_pre.txt  hadoop fs -cat test_data_hdfs_path | .
  • 1Q84.fm:讓每個用戶都擁有自己的電臺
    關於為什麼要做1Q84.fm,官網這樣說道:小的時候,我們喜歡從許多不同的磁帶中挑出一首首喜歡的歌,然後翻錄在一盤空白帶上,再自豪地冠名說這是「我的精選集」。拿給同學時,會滔滔不絕地講上半天。這首歌怎麼怎麼好聽,那首歌是誰唱的從哪張專輯裡翻錄出來的等等等等。
  • 國內創業團隊推個性音樂社交產品Jing.fm
    第一次接觸到Jing.fm的時候立刻想到了豆瓣,這應該是大多數用戶接觸Jing.fm的第一感覺,因為Jing.fm自然而然的透露出一股文藝範兒、小清新範兒。那麼這款社交產品到底能為用戶帶來什麼特別的音樂體驗?
  • 數據模型概念及類型劃分
    1、概念數據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簡稱概念模型,是面向資料庫用戶的實現世界的模型,主要用來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結構,它使資料庫的設計人員在設計的初始階段,擺脫計算機系統及DBMS的具體技術問題,集中精力分析數據以及數據之間的聯繫等,與具體的數據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簡稱DBMS)無關。
  • 解讀豆瓣APP中讓用戶興奮的功能
    編輯導語:當我們想要看一部電影,或者想要查看某部電影的評分時,往往會去豆瓣APP尋找信息。本文作者就以豆瓣APP的影評詳情場景為例,解讀它有哪些能夠讓用戶興奮的亮點,並且引申出了卡諾模型,為我們做了詳細地介紹。
  • 20個非常棒的Material Design設計概念案例
    自從去年google在android新版本Lollipop提出的material design概念後,在世界各地瘋狂地掀起一陣material design熱。Material design不僅看起來令人驚嘆,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設計理念。不僅對設計師的影響深大,對開發人員亦是。現在普遍流行的應用程式都採用這種新的設計理念,並且android端上的APP也是採用material design這種設計理念。對於那些還尚未採用這種設計理念的App,這裡我提一些自己的概念。
  • Playground.fm:新型的社交化網絡電臺
    找到一種方法為你的移動終端提供海量的免費歌曲,這種方法說不上有太多技術含量:無非就是Playground.fm所有的歌曲都從註冊會員的已付費曲庫(包括iTunes或其他音樂應用)裡獲取,這也是絕大多數國外音樂網站規避版稅的方法——這件事情放在中國並不稀奇,可在智慧財產權法律完善的美國是一個革命性的創舉。
  • 基於概念形成的函數概念教學設計
    ,並以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上冊「4.1函數」的教學設計為例,對概念學習的設計做一些探究和嘗試,以期拋磚引玉. 本環節總體設計意圖:研究學生熟悉的遊樂項目蘊含的變量之間的關係,利用三個實例和不同的表示方法展示了函數原型,進而讓學生從「數與形」不同角度初步感知「函數」模型.同時,藉助每個實例情境研究並形成結論,經歷了與函數概念相關的各種因素的辨別過程,呈現了階段性研究結果,觸及到了函數概念的雛形,為後面的自主歸納環節提供了鋪墊.
  • 深度學習模型訓練的一般方法(以DSSM為例)
    訓練深度學習模型,主要需要考慮四個方面(受限於當前認知水平,僅總結了四個方面),分別是:數據處理,包含數據清洗和分布;模型結構,包括網絡層結構設計和一些細節處理,前者主要有輸入層設計和隱層設計(輸出層設計劃分至目標函數),後者主要有初始化、正則化和激活函數;目標函數設計,包含目標的意義和難度,前者決定了模型的學習方向,後者影響對模型能否收斂影響很大
  • 機器學習中的數學(3):模型組合之 Boosting 與 Gradient Boosting
    本文要求讀者學過基本的大學數學,另外對分類、回歸等基本的機器學習概念了解。本文主要參考資料是prml與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上圖中綠色的線就是表示依次訓練模型,可以想像得到,程序越往後執行,訓練出的模型就越會在意那些容易分錯(權重高)的點。當全部的程序執行完後,會得到M個模型,分別對應上圖的y1(x)…yM(x),通過加權的方式組合成一個最終的模型YM(x)。
  • 高校數據中臺建設中數據模型的設計與實現
    同時,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不斷出現和成熟,IT逐步發展成為DT,這必將進一步推動高校信息化的發展。2015年,工業界首次出現了數據中臺的概念,核心思想是「大中臺,小前臺」和數據共享,在引導新業務發展上發揮了較大作用,並取得了明顯效果。隨後,國內許多廠家以及企事業單位在各個領域開始建設數據中臺,以期進一步的創新和引領。
  • 工具 | 為大家推薦一組常用的課程設計模型
    1.ISD模型介紹ISD(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模型,即教學系統化設計,是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理論的觀點和知識分析教學中問題和需求並從中找出最佳答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
  • 多米DJ:Turntable.fm的中文版or中國版的Turntable.fm?
    於2011年6月初正式上線的Turntable.fm這不,就在Turntable.fm拿到融資後不久,中國首款社交類音樂推薦服務--多米DJ也順勢推出。多米DJ的出品方是多米音樂。多米此前開發的音樂播放器有著不少的粉絲,小編也曾使用過,感覺還不錯。那麼,這個被國內眾多媒體吹捧為中國版Turntable.fm到底做得怎麼樣?由於目前多米DJ還處於公測階段,小編從其官方微博獲取邀請碼後,抽空體驗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