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文理學院:用志願服務打造志願扶貧模式

2020-12-25 中國青年報

  「每個孩子都值得被關愛,每個夢想都值得被期待。在每一顆幼小心靈成長的過程中,或許最期待的就是一個笑容、一句問候。」這是蘭州文理學院化工學院學生田鑫鑫參加大學生結對留守兒童「好夥伴·共成長」關愛行動的內心感受。

  田鑫鑫2019年考入蘭州文理學院,在周圍老師和同學影響下,參加了學校志願服務隊,成為一名大學生志願者。去年,田鑫鑫參加了「與留守兒童來一場愛的交流」的志願服務活動,成為關愛慶城縣桐川鎮留守兒童的第一批志願者。從那時起,她就和結對幫扶的留守兒童張曦建立了深厚情誼。

  通過寫信,田鑫鑫和上小學的張曦建立了聯繫,了解了基本情況後,她便打電話進一步交心,深入了解張曦的學習生活情況。「我第一次拿起電話時,擔心她不敢和我交流,還有些小緊張,同時,也因有機會見證她的成長而感到興奮。」在不安與期待中,田鑫鑫打通了電話,令她感動的是,電話的那頭,小張曦十分高興,還情不自禁地叫了田鑫鑫一聲大姐姐。

  很快,田鑫鑫和張曦加上了微信,定期在課餘時間談心、聊學習生活,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我在學校遇到高興的事,會和她分享,她碰到不開心的事,也會對我說。」逐漸地,兩人日漸增進了解,田鑫鑫也被帶入了一個童真的世界,仿佛自己就在結對孩子的身邊。

  「看看張曦在幹嘛,好像只要看到彼此,知道兩個人過得怎麼樣,就是最大的開心。」剛開始,倆人聊得很多,有時也會打視頻電話。進入2020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學校延遲開學,所有課程轉為線上教學,田鑫鑫和張曦聊天時間也縮短了,次數也有所減少。即便如此,她們還是達成了一個「五六之約」:平時都好好上課、寫作業,每周五、周六晚上聊聊這一周發生的事。

  有時候,田鑫鑫也會和張曦的奶奶聊天,詢問張曦平時的學習情況。「奶奶會告訴我一些孩子的情況,了解到張曦妹妹英語不好,我便在心底默默記下了。」田鑫鑫也逐漸發現,平時交流中,張曦問的都是關於英語讀音、單詞等方面的問題,所以沒課的時候,田鑫鑫就會用語音、視頻的方式,幫張曦領讀單詞,也會找一些常用的單詞寫好,拍照發過去。

  時間在慢慢流逝,田鑫鑫成了小張曦的知心大姐姐,兩人也約定好,田鑫鑫找機會去看張曦,等張曦長大了,再來看姐姐。而更讓田鑫鑫感動的是,一次和張曦奶奶聊天,奶奶突然問田鑫鑫說:「想給你做雙鞋,能看上嗎?」

  「沒有人能理解我當時的心情,眼淚瞬間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在那一刻我的心好像顫動了一下,被深深地感動了。」知道做鞋會花費奶奶時間和精力,但田鑫鑫並沒有拒絕。「我知道這是奶奶對我的心意,也代表奶奶喜歡我,那種感覺就像小時候取得好成績得到了大人的認可,心情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真是太開心了」。

  曾經也有人問過田鑫鑫,為什麼會選擇做這件事。「希望盡我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去關愛他們,陪伴他們成長,用愛傳遞,用愛交流,用愛作為他們成長的雨露一點一點地灌溉,呵護他們健康成長。」每次田鑫鑫都會心一笑,淡然地說。

  「關愛別人,關愛自己,讓自己身邊所有人充滿愛,讓世界充滿愛,那怕我們只有一點點光芒,我也要讓它綻放在有用的地方,用生命影響生命。我堅信,只要我們用心灌溉,愛一定會生長!」經過大半年的結對幫扶,小張曦的學習和生活狀態一天天在發生變化,她變得更加陽光開朗,田鑫鑫也心裡暖暖的,決心要將這件事堅持下去。

  從2013年起,針對農村留守兒童成長中存在的現實困境,蘭州文理學院啟動實施了青年志願者「志願+扶貧」項目。有一批像田鑫鑫這樣的大學生參與其中。7年來,留守兒童關愛行動貫穿「志願+扶貧」項目始終,從最初組織青年志願者利用暑假深入貧困地區,開展留守兒童課業輔導、興趣培養、健康課教育、親情陪伴、心理疏導、現狀調查等活動,到如今,構建起優秀大學生志願者、心理學專家、幫扶工作隊員、學校教師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留守兒童關愛體系,以結對形式實現長期關愛。

  目前,蘭州文理學院有850餘名青年志願者與慶城縣近1200名留守兒童建立了穩定聯繫,形成了良好互動。「結對幫扶中,志願者們全面了解關愛對象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態,針對他們的煩惱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惑,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情感交流;結合自身的學習、成長經歷,與他們暢談人生理想、價值追求,激勵他們堅定信念、勤奮學習、努力成材;幫助他們制訂學習計劃、解決課業難題,推介課外讀物,引導他們培養健康向上的興趣愛好,幫助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也讓青年大學生增添了刻苦學習、愛國奮進的決心和力量。」蘭州文理學院團委負責人安婧說。

  除了潤物細無聲的結對幫扶,為了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激發脫貧致富強大內生動力,近年來,蘭州文理學院還持續開展面向農村的文藝幫扶。每年暑期,該院組織師生組成文藝輕騎兵志願團,將戲曲、歌舞、快板等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產品送到農家大院、田間地頭,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向善向上共創美好生活。

  「扶貧需扶智,扶貧必扶志。近年來,我校在幫扶工作中,始終堅持發揮學校在學科、人才方面的優勢,在旅遊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的同時,重點著力精神扶貧、文化扶貧、教育扶貧,促進貧困村鄉風文明、豐富貧困人口精神世界、補齊精準扶貧精神短板,以扶智扶志全面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蘭州文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普登學說。

 

【責任編輯:劉麗梅 王國強】

相關焦點

  • 蘭州文理學院「賦能文旅產業發展 服務技能甘肅建設」新聞發布會...
    2019年,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教育科技賦能文旅產業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著力推動蘭州文理學院面向文化旅遊產業轉型發展」。文旅產業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要素多元、產品和業態豐富,產業收益率高,扶貧富民效應突出,已成為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高校賦能文旅產業發展的舞臺更加廣闊。服務我省文化大省、旅遊強省建設,是蘭州文理學院的永恆追求。
  • 平行志願如何錄取?看這裡…
    、蘭州文理學院、天水師範學院、河西學院、隴東學院10所院校承擔招生任務,共公布招生計劃2840名,其中理工類計劃2331名,文史類計劃509名。本科提前批E段為精準扶貧專項計劃,面向我省經省扶貧辦審核認定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考生招生,共有蘭州城市學院、蘭州文理學院、蘭州工業學院、天水師範學院、河西學院、隴東學院6所院校承擔招生任務,共公布招生計劃850名,其中理工類計劃588名、文史類計劃263
  • 精準扶貧,幫助貧困戶清潔家園,志願服務我們在行動
    本網訊(通訊員 田子云)2021年1月13日上午,來鳳縣農機安全監理站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隊全體隊員興高採烈地扛著志願服務隊大旗開往茶園坡村1組,開展扶貧志願服務活動。活動中志願者們積極幫助該村貧困戶清潔家園,打掃環境衛生,淨化美化貧困戶生活環境。
  • 新浪新聞app高考志願寶典 打造一站式高考志願服務
    一年一度的高考時間如約而至,近日,新浪新聞app根據垂直頻道的精準覆蓋特性,針對移動時代用戶在線實時化、行為碎片化、入口場景化等特點進行了產品創新,將教育頻道切換至高考模式,上線高考專題報導及「高考志願寶典」板塊。致力打造全鏈條、多維度的高考服務體系,為考生及家長提供一站式的高考助力服務。
  • 以志願服務向雷鋒致敬 ——金風科技志願服務愛心社正式成立
    以志願服務向雷鋒致敬 ——金風科技志願服務愛心社正式成立 2019-03-0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武勝男 2019年3月5日,在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五十六周年之際,金風科技志願服務愛心社(以下簡稱「愛心社」)在北京正式成立。
  • 以「青少年服務+社會工作+志願服務」聯動模式開展青少年工作
    12月2日,沙井街道開展主題為「青春沙井·志願U你」的「12·5」國際志願者日慶祝活動暨青少年事務發展促進會揭牌儀式,會上表彰了一批優秀義工及集體,並率全區之先成立街道級青少年事務發展促進會,以「青少年服務+社會工作+志願服務」聯動的模式促進街道開展青少年工作,進一步擴大轄區青少年服務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讓更多的青少年活躍起來
  • 「最美志願者、最佳志願服務項目、最佳志願服務組織、最美志願...
    遼寧(3個)     「平安大連」建設志願服務活動     鐵嶺市開原「農村互助志願服務」項目     遼寧「跟著郭明義學雷鋒」志願服務項目     吉林(3個)上海青年志願者赴滇扶貧接力計劃     崇明縣豎新鎮「七彩愛心屋」關愛留守兒童公益項目     愛傳遞·再生電腦教室志願服務項目     江蘇(5個)     常熟市
  • 展示志願服務成果 共創幸福美好生活
    活動展示分為使命、溫暖、責任三個篇章,「廣東省中山市山與海的對唱——烏蒙山的文化慕課」等多個項目逐一亮相,展現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的動人瞬間,生動反映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對新時期使命的擔當、為群眾美好生活帶來的溫暖、還有「以文化人」的重要責任。除了展播項目展示視頻外,活動還特別邀請了項目的實施者和受惠者親臨舞臺,講述項目過程的感人情節,用觸動人心的事跡,讓志願服務的精神和種子更好地散播。
  • 高校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24小時不間斷為學生服務
    楚天都市報12月9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黃凱 耿湘)近日,武漢文理學院舉行黨員志願服務隊成立大會暨授旗儀式。在校黨委書記楊知勤、副書記趙學迅的見證下, 18名志願隊員重溫入黨誓詞,踐行入黨初心。
  • 承德優秀志願服務組織展播(三)|晨曦公益,用實際行動踐行志願精神
    隆化晨曦公益志願服務組織於2018年7月成立,截止目前,共有志願者475人,其中青年志願者佔比達到30%以上,晨曦公益自成立以來,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致力於開展衛生清潔、援助弱小、義務敬老等多種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與認可。
  • 福建寧德:用志願服務築起安全防線
    林潤是蘭州大學計算機大二學生,也是大門山社區的一名團幹。「假期一直宅在家裡,每次看新聞時都被『最美逆行』的醫務人員所感動,作為在校大學生,我也有責任和義務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協助社區做好防疫工作,為疫情防控貢獻青春力量。」林潤告訴記者,大年初四以來,他就積極響應社區號召,投身社區防疫一線。
  • 湖南文理學院:26年如一日在湖區精準扶貧
    用村民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將地方歷史人物、名山名水、名文名事等鄉土記憶,與黨的初心與使命結合起來講,以樹立村民文化自信。如,我們到桃源吾溪河,給農民講紅二方面軍「吾溪河戰鬥」的故事,喚醒黨的守望初心,堅韌不拔、艱苦卓絕、服務大眾的精神。解現實疑惑。了解、解答村民密切關心的實際問題。
  • 莘縣:激活青年志願服務力量
    「自全縣開展文明志願服務、打造志願之城兩年行動計劃啟動以來,莘縣團縣委認真履行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繫服務青年的職責使命,以創新開展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為抓手,打造『志青春』品牌,通過創新活動載體、搭建橋梁紐帶、確保活動實效,引領團員青年爭當愛心公益的傳承者、振興發展的踐行者、新風正氣的弘揚者。」共青團莘縣縣委書記尚徵說。
  • 馬尾打造多支特色志願服務隊
    陳貴斌說:「可以用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幫助人,這是我的榮幸。」「領航中心是馬尾重點打造的特色志願者服務隊伍之一。」馬尾區委文明辦副主任劉文光說,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廣大志願者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在馬尾,「志願紅」為文明增色。
  • 鄂倫春族聚居地的扶貧志願服務隊:群眾「點單」我們「買單」
    中新網呼倫貝爾12月16日電 題:鄂倫春族聚居地的扶貧志願服務隊:群眾「點單」我們「買單」作者 張瑋 侯玉鵬「前些天上報的困難需求,沒想到這麼快就得到了幫助,打心眼裡感謝他們。」16日,74歲的徐雲緊緊握著扶貧助困志願隊員的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 2020年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志願填報啦
    3、填報說明(1)普通高校招生普通文理類在部分批次投檔錄取實施平行志願。志願填報採取網上填報志願方式。填報志願的辦法、要求及操作流程按《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網上填報志願及徵集志願實施辦法》執行。(2) 考生要在網上填報志願規定的時間內嚴格按要求進行網上填報。考生填報志願前應認真閱讀有關高校招生章程、網上填報志願的說明及《2020年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選擇填報學校和專業志願,並對所填報志願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承擔責任。要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操作,確保志願信息準確、有效。志願系統在規定時間內關閉後,考生所提交確認的志願一律不得更改。逾期不予補報。
  • 以志願服務成就美好生活│全國文旅志願服務項目線上大賽觀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文明的進步,我國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志願服務方式不斷創新,志願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志願服務成效愈加顯著。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要求,近年來,文化和旅遊部門紮實開展工作,打造了「春雨工程」「陽光工程」等一批志願服務品牌項目。今年,文化和旅遊部首次舉辦全國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項目線上大賽,大賽結果將在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揭曉,同時舉辦交流展示活動。
  • 浙江省溫州醫科大學「關愛生命」志願服務總隊
    組織名稱: 浙江省溫州醫科大學「關愛生命」志願服務總隊  成立註冊:2005年3月  註冊志願者人數:23744  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時數:236萬小時  人均開展志願服務時數:7.4  組織負責人:陳永霖  經常開展的志願服務項目:「博時急救」培訓項目、「青少年近視防控」項目、「泰迪熊醫院」兒童恐醫心理消除項目、「川藏青」醫療扶貧項目、「微笑聯盟」 項目、 「特殊奧利匹克」項目、「生命相『髓』」項目、「生命之光」器官捐獻宣傳項目、「醫帶醫路」醫療公益項目
  • 「福地大同志願之城」八井子志願服務中隊 最美的「一抹紅」
    他們無怨無悔,堅持不懈義務為人民服務;他們挺身而出,服務在群眾最需要他們的第一線,他們的名字叫志願者。今天的節目,我們為您講述走進八井子鄉志願服務中隊的故事。八井子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中隊,成立於2019年1月,下轄小隊11支,現有志願者203人,主要由八井子鄉、村、屯幹部及社會先進人物組成,2020年5月全部入駐「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雲平臺」。環境清潔、困難幫扶、鄉旅服務、疫情防控都是他們的常態化志願服務項目。
  • 志願匯扶貧助殘電商平臺面向全國招募
    現面向全國招募入駐商家,規則如下:平臺優勢01三大優勢打造扶貧助殘電商平臺01用戶優勢截至目前,志願匯平臺共有註冊志願者7400萬。在疫情防控期間,志願者衝鋒在前、敢為人先,湧現出多個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