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靈壽縣程家村第一書記劉建宏: 堅持產業扶貧 帶領村民走向...

2020-12-24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河北消息:程家莊位於國家級貧困縣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東北部,地處丘陵地帶,土地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低,且有輕微沙化現象,水澆地少,種植業基本上是靠天吃飯。2019年河北省靈壽縣程家莊村順利完成脫貧任務,這期間離不開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劉建宏的努力。

  2018年3月,河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派遣工作隊進駐靈壽縣程家莊村,劉建宏任靈壽縣程家莊村第一書記,這一幹就是三年;期間,他堅持發展產業扶貧,不斷壯大肉驢養殖、紅薯菸葉種植、光伏發電等產業。

  剛來到靈壽縣程家莊村,劉建宏得知,村中部分村民缺乏生產積極性,「等、靠、要」思想嚴重,為改變這一現狀,他提出要大力發展產業扶貧,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雙結合」原則。

  

  程家莊村黨建活動中心 攝影 張瞬晗

  紅薯、肉驢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新出土的紅薯 攝影 張瞬晗

  在劉建宏的引領下,紅薯產業發展迅速,出現了一批依靠產業脫貧的代表人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村民李吉順,工作隊幫助紅薯種植大戶李吉順開展紅薯深加工項目。經與村「兩委」商議,讓其免費使用「薯你吉祥」商標,並與鄉政府一起組織李吉順參加靈壽縣農產品展銷會,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宣傳其產品,擴大產品銷路。「我今年收入達到了十幾萬元,特別感謝工作隊和鄉政府的大力支持。」李吉順表示,希望明年能實現網上銷售,進一步擴大銷量,收入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紅薯種植戶李吉順和第一書記劉建宏(右)在查看紅薯 攝影 張瞬晗

  

  靈壽紅薯品牌「薯你吉祥」 攝影 張瞬晗

  除紅薯外,劉建宏還建起了肉驢養殖場,養殖場釆取「村集體+合作社+村民」的方式運營。據悉,驢肉每斤能賣到40元左右,正常情況下每年養殖場的收益十餘萬元。劉建宏說道:「這些錢有一部分會分給入股的村民,餘下的錢一部分作為村集體收益,用來照顧老、弱、病、殘等相對弱勢群眾,另一部分將繼續投入到產業中,實現擴大再生產。」

  

  劉建宏(右二)與志願者們共同搬運物資 攝影 張瞬晗

  關注老年人群 關愛老年生活

  此外,劉建宏還特別關注老人們的老年生活,注重農村養老問題,他表示,村子裡大部分勞動力都外出打工了,老人在家常年無人照顧。為解決這一問題,劉建宏興建了老年人活動中心,這裡有按摩椅、高畫質電視、食堂、健身器材等,是老年人最喜歡的地方。

  12月22日,活動中心裡熱鬧非凡,一群人圍著桌子正在包著餃子。劉建宏說:「這是村裡的社工組織聯合熱心村民在給老人們包餃子,老人可以在食堂吃到免費的餃子,另外村裡有十多名腿腳不便的老人,我們會派專人給他們送去。」

  

  社工組織正在給老人包餃子 攝影 張瞬晗

  從2018年到2020年,劉建宏在靈壽縣程家莊村工作了三年,期間,肉驢養殖、紅薯、光伏、菸葉種植等產業逐步發展壯大,在實現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時,村集體經濟也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2019年河北省靈壽縣程家莊村實現了脫貧,貧困人口從2015年的275人減少至0人,貧困率從42%減少到0%。

  

  程家莊村的光伏產業 攝影 張瞬晗

  

  程家莊村的肉驢養殖廠 攝影 張瞬晗

  下一步靈壽縣程家莊村將繼續發展現有產業,防止村民「因病致貧」「因殘返貧」,在紅薯和肉驢養殖方面進一步打造「品牌效應」,開展深層次加工,提高經濟效益。「要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劉建宏堅定地表示。(文 王闊)

相關焦點

  • 許昌市建安區駐村第一書記:產業扶貧基地的銷售員
    映象網許昌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武書鋒 何煒)近日,許昌市建安區蔣李集鎮劉王村產業扶貧基地迎來了兩家客戶洽談基地有機花菜購銷事宜,許昌齊邦蔬菜批發行經理趙紹平和志剛蔬菜批發商貿公司經理王志剛在駐村第一書記郭廣濤的邀請下前來基地查看和鑑定蔬菜品質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在三年扶貧路上,他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拼命幹,帶領貧困群眾走出一條既解近憂又謀長遠的產業扶貧路子,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3萬元,幫助秦集村實現整體脫貧出列。他腳步不停,為秦集村百姓致富增收嘔心瀝血,直至累倒在工作崗位上。劉金海榮獲「安徽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安徽好人」,他所帶領的扶貧工作隊連續三年被滁州市委組織部評為優秀扶貧工作隊。
  • 馬場鎮新寨村第一書記梅傑:發展產業,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馬場鎮新寨村是貴安新區稅務局的對口幫扶村,2017年12月,我被任命為新寨村第一書記。新寨村有新寨組、竹林山組、舊寨組三個自然村寨,全村共計361戶,常住人口1628人。作為貴安新區17個貧困村之一,新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9戶、433人。找準「病根」才能「對症下藥」。
  • 扶貧相冊——駐村第一書記湯真仁帶領群眾強村富民
    「樹爾灣村是整個沙溝鄉人口最多的村子,2017年我到村子擔任第一書記至今,基本就住在村裡的辦公室,只有周末才回趟家。剛來一年多時間,我走訪了村裡每一戶老百姓,對村民的家庭情況有了全面的認識,這樣扶貧工作就有了針對性。」今年42歲的樹爾灣村第一書記湯真仁告訴記者。
  • 省軍區副政委要文須到靈壽縣視察調研
    省軍區副政委要文須到靈壽縣視察調研 2020-06-12 0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
    在忙碌的人群中,有個年輕「村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幫助村民摘瓜果、聯繫收購商、指揮裝車運送……他就是嘉禾縣人民法院派駐龍潭鎮龍旺村的第一書記雷龍生。1991年出生的他畢業不久就通過公務員考試被縣法院錄取成為一名法警。2016年初,僅入職四個月、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他毅然選擇了報名參加駐村扶貧,從此走上了基層扶貧之路,實現了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的「大變身」。
  • 扶貧精準發力 致富力拔「窮根」——山東科技大學省派「第一書記...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習近平總書記對產業扶貧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為脫貧攻堅指明了方向。山東科技大學第一書記工作隊謹記總書記指示,積極探索,精準發力,多措並舉帶領幫扶村脫貧致富「拔窮根」。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用心鋪築「扶貧路」的駐村第一書記,靠譜!
    三年來,李志純為村民出謀劃策、奔波勞頓,因戶施策,發展產業,創新「合作社+貧困戶」和「能人大戶+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實現合作社、能人大戶與貧困戶幫扶帶動、互惠共贏,促進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李志純(右)在康庭中藥種植基地指導冬季施肥護苗。
  • 核桃樹下鋪就脫貧路 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致富蠻拼的
    原標題:核桃樹下鋪就脫貧路 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致富蠻拼的昨天一大早,記者走進上街區馮溝村委會副主任張明勤家的核桃園裡,樹上掛的是綠油油的核桃,樹下雞鵝正悠閒地覓食。「去年搞林下養殖,一下子多賺了6000多元,這都得感謝王書記!」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海南918名第一書記駐紮貧困村精準扶貧 75人獲推薦優秀
    一年多來,第一書記們從機關奔赴偏遠貧困的村莊,帶領村「兩委」成員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動精準扶貧,加大民生投入,為這些貧困村帶來了新的面貌和新希望,密切著黨與群眾的聯繫,更是用自己的行動,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的「做」上,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正是這份圓滿的成績單,才有了第一書記即將任期結束時,村民對他們的依依不捨。
  • 【喜迎十九大】南昌選派第一書記駐村扶貧「拔窮根」
    同時,各縣區對有貧困群眾的行政村開展第一書記選派工作,共下派第一書記857名,實現了有貧困群眾的行政村全覆蓋。目前,第一批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經期滿,第二批71名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於近日換派到位。  據了解,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工作職責是在鄉鎮黨委的領導和指導下,緊緊依靠村黨組織,團結和帶領村「兩委」成員著重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幫助駐村貧困戶儘快脫貧致富。
  • 秦倩:扶貧路上 與村民打成一片的「閨女」書記
    秦倩:扶貧路上 與村民打成一片的「閨女」書記 2020-01-06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春興晉●奮鬥有我】第一書記傾力幫扶 助村民早日奔小康
    大同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法規科科長兼廣靈縣南村鎮墳臺溝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2018年獲全市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2019年獲大同市交通運輸局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2020年被大同市委組織部、共青團大同市委評為大同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扶貧助困好青年」稱號。
  • ...河海大學、西南交大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故事|我的2020·教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靖仕寅是華北電力大學派駐河南確山縣朱李莊社區第一書記來到扶貧駐地一個月時間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河海大學扶貧幹部胡忠平赴陝西省掛任石泉縣池河鎮五愛村第一書記>到村一年後五愛村就高質量實現整村脫貧胡忠平也成為了安康市「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五愛村村民廖元銀腿腳不便早早輟學務農加之先天性心臟病的打擊
  • 大同市廣靈縣南村鎮墳臺溝村第一書記馮博文--傾力幫扶助村民增收...
    大同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法規科科長兼廣靈縣南村鎮墳臺溝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2018年獲全市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2019年獲大同市交通運輸局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2020年被大同市委組織部、共青團大同市委評為大同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扶貧助困好青年」稱號。
  • 土城子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植根脫貧熱土奉獻扶貧真情
    內蒙古青城融媒網(記者高申)個子不高,鄉音濃重,一副忙忙碌碌的樣子,這就是烏蘭察布市自來水公司駐集寧區白海子鎮土城子村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給人的第一印象。提起高宏宇,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高書記辦事公道,心裡裝著百姓,村民們信服他」。扶貧扶志為脫貧攻堅注入「源動力」烏蘭察布市集寧區白海子鎮土城子村,下轄5個自然村共1685人,其中貧困戶33戶51人,受地理環境、交通等條件限制,曾是當地出名的貧困村。從2018年開始,這個村子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 「精準扶貧」的「頭雁效應」——林口縣委選派第一書記打好扶貧...
    2015年年初,針對縣內7個省級貧困村和建檔立卡的貧困群眾相對集中的26個村,林口縣委制定了《關於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的通知》。於是,33隻「頭雁」凌空而起,帶領著那裡的黨組織和黨員向著兩年內實現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摘帽」的目標,展翅翱翔。 問題導向,保證派駐得力 「爭取在兩年內讓向陽村村路通暢、村民富裕、村內有產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武邑縣韓王思公村:「第一書記」李紅展拄...
    「這是我們今年開發的新『寶貝』,也是旅遊扶貧的產物。」該村第一書記、武邑縣紀委監委駐韓王思公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紅展拄著雙拐,笑眯眯地看著自己一手策劃出來的民宿樣板間,臉上寫滿了欣慰和自豪,「下個月,等裡頭的配套實施配備齊全,我們的民宿就能開張了!到時候,民宿旁的街道會被打造成美食一條街,遊客們可以品嘗鮮美的農家特色菜,住農家院體驗鄉土民風,既舒適又愜意!」
  • 村民把他當成自家人——記大安市聯合鄉小窩卜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鴻君
    原標題:村民把他當成自家人 自2015年底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大安市向9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選派了駐村第一書記,大安市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主任李鴻君就是這支攻堅隊伍中的一員。 駐村後,李鴻君始終牢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責任和使命,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贏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