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黨的好政策,靠鄉親們的幫助,我現在富裕了,但鄉親們的日子,大多還不寬裕,我有責任幫助他們,讓鄉親們和我一起富起來。」談起自己參與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的初衷時,市三屆人大代表、靜寧縣欣葉集團公司總經理裴曉江這樣說。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家境貧寒的裴曉江投身運輸業,由於他能吃苦、講信用,經過幾年的努力,積累了一定資金。當時,靜寧縣充分挖掘蘋果最佳適宜區的自然優勢,舉全縣之力發展果品產業,被國家命名為「林果之鄉」。思維敏捷的裴曉江,迅速從中捕捉到了發展機遇,多方籌集資金,建辦了靜寧縣工業品紙箱製造廠。由於路子正確,加上他經營有方,工廠規模不斷發展壯大,他又註冊成立了集果品包裝、儲存、加工為一體的欣葉集團公司,擁有果品氣調庫24孔,果品加工車間2座,員工380多人,企業資產達1.2億元。他幫助群眾拓寬果品銷售渠道,實現產後增值保值,為靜寧縣果品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今年11月,欣葉集團公司被認定為第七批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如何用實際行動回報鄉親們,是裴曉江一直思考的問題。當他了解到一些山區困難群眾因缺少信息,找不到合適的務工渠道的情況後,先後招聘136名家庭困難的農民,到自己的公司上班,每人每年的收入近2萬元,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困難。同時,他還每年拿出10萬元,對公司員工和困難農戶考上大學的子女進行助學獎勵;他為雷大鄉範堡村文化活動中心捐資(物)20多萬元,用於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被鄉親們稱為播撒陽光的人。當他得知一些人為了謀取暴利,以劣質果品冒充靜寧優質果品,給靜寧果品信譽造成惡劣影響的情況後,為了保護農民利益和靜寧蘋果品牌,他自費印發宣傳資料,義務挑起了靜寧果品的宣傳任務,每年印發傳單近10萬份,受到了廣大果農的一致好評。
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開始後,他主動把威戎鎮武家塬村作為他的聯繫點,針對該村果園管理水平不高、經濟效益低的現狀,積極與村組幹部和群眾協商,制定了「公司+科技+基地+農戶」的幫扶模式,分批籤訂栽植合同,免費支付前期費用,經常邀請技術人員對果農進行現場培訓,該村果品質量和效益有了大幅提升,收益由原來每畝1萬元增加到1.5萬元。同時,他還主動聯繫了3戶困難戶,多次上門做工作,免費送去化肥、農藥,提供修剪技術和工具,引導他們發展標準化果園,今年3戶困難戶收入都有了明顯增加。
(劉小明趙彥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