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首次IPO遭無情否決後,安防領域「代工廠」——珠海安聯銳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聯銳視)依然賊心不死,執意更換保薦券商,再次衝擊IPO。看來是不把錢「圈」到手,死不罷休。1月6日,公司即將接受審核。
兩年多前,監管部門在否決安聯銳視IPO時,所提出的問題相當的專業和犀利,直指公司所面臨的問題核心。筆者研究發現,兩年多過去了,當初發審委所指出的安聯銳視所面臨的核心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的形勢。公司迫切需要從A股「圈錢」續命。
安聯銳視是個「代工」的,主要給境外家用安防品牌提供貼牌生產,主要銷往美國等海外市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安聯銳視的境外產品銷售收入分別達到8.15億元和3.38億元,佔營收比重分別為97.32%和91.42%,其中美國市場一度貢獻公司6成以上收入。
安聯銳視的產品主要用於出口,但是公司的銷售數據卻和海關的相應數據存在很大的差異。「報告期內,公司境外銷售收入與海關查詢數據的差異金額較大。」此前證監會發審委要求安聯銳視,說明原因及合理性。
這種情況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安聯銳視的財務數據存在問題,涉嫌財務造假;另一種情況是安聯銳視報給海關的數據是假的,可能為了少繳納海關稅收,這又涉嫌逃稅的情況了。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安聯銳視對外講清楚。
除涉嫌財務造假外,此前證監會發審委最擔心的便是安聯銳視的前五大客戶問題。由於安聯銳視對美國市場依賴較大,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公司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可能存在問題。果然,不出發審委所料,在安聯銳視IPO被否次年,2019年公司營收便下滑。2019年安聯銳視營收下滑超過12%,但詭異的是淨利潤暴增38%。
「2019年營收下降,但淨利潤卻暴增。這種異常情況需監管部門特別加以注意,是否存在財務粉飾的情況。」一位資本市場人士表示,中美貿易戰對安聯銳視及其下遊客戶影響巨大,為此,安聯銳視重要客戶甚至在越南新建生產基地,以規避美國加稅的影響。
實際上安聯銳視的多家大客戶,都存在不小的問題。中美貿易戰和2020年疫情肆虐背景下,安聯銳視部分客戶的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的不利影響。此外,公司還有多位客戶持續虧損,或者欲將訂單轉向其他公司,未來安聯銳視的前途暗淡。如今,或許是公司最佳的IPO「窗口期」。未來在公司業績「變臉」風險和IPO嚴把入口關背景下,這種公司上市「圈錢」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IPO被否後欲造假「圈錢」上市?
對於上市圈錢這件事,安聯銳視可謂是心心念念。早在2012年,安聯銳視便在國信證券的保薦下,欲衝擊IPO,但很快因為業績暴跌而撤回了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值得一提的是,安聯銳視首次IPO所選擇的保薦機構——國信證券,曾保薦了多家IPO造假案。
之後,安聯銳視一度沉寂5年。2017年6月,安聯銳視二度IPO,保薦機構換成了興業證券,後者也曾因為保薦欣泰電氣IPO造假而名噪一時。不過一年多後,2018年安聯銳視首次上會,遭遇無情否決。
回頭來看看,當時證監會發審委所問題的幾個問題,可謂是相當的專業和犀利。比如發行人產品主要為外銷。請發行人代表說明:(1)報告期境外銷售收入與海關查詢數據的差異金額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2)報告期境外前五大客戶終端銷售情況以及期末庫存情況;(3)中美貿易摩擦對發行人經營業績的影響。
證監會發審委為什麼問上面幾個問題。第一,安聯銳視產品主要出口,公司97%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但是公司的「境外銷售收入與海關查詢數據的差異金額較大」。監管詢問以上問題,明顯在懷疑安聯銳視存在財務造假的嫌疑。不知道,如今兩年多過去了,安聯銳視能否回答當初發審委所詢問的這一問題:為何公司銷售收入與海關數據存在很大的差異。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安聯銳視曾因申報貨物重量與實際不符而早在海關處罰。
安聯銳視的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而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是否會對公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這也是發審委此前關注的焦點。不出監管所料,2019年安聯銳視營收應聲下降超過12%,但詭異的是,公司的淨利潤卻暴增了約38%。
這簡直是明目張胆。中美貿易戰的不利影響下,公司營收大降,利潤卻大增。如此說來,安聯銳視的經營反而受益於中美貿易戰咯?先不論是否為財務造假或粉飾。這種」反常」的情況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可持續的業績增長呢?
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中國的疫情相對控制的較好,但海外則慘不忍睹。特別是美國,最新,美國新冠病例總數超過2000萬,死亡病例超過35萬。在這種背景下,依靠海外市場的安聯銳視業績會好嗎?2020年上半年,安聯銳視營收和利潤均下滑超過兩位數。
多家大客戶採購額暴跌前景堪憂
安聯銳視名義上從事安防領域,但實際上就是一家「代工廠」,公司主要為海外客戶提供貼牌生產,賺點加工費,這也導致公司的毛利率明顯低於行業其他競爭對手。目前,安聯銳視的毛利率在26%左右,相比之下,行業龍頭——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毛利率均超過48%。安聯銳視上述兩家公司毛利率低10多個百分點。「毛利率逐年下滑且低於行業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發審委也曾詢問。而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安聯銳視是家「代工廠」,很缺乏品牌溢價。
安聯銳視境外銷售客戶主要為消費類安防視頻監控產品銷售商,包括Swann、韓華泰科、Lorex、等知名品牌運營商,主要通過大型連鎖超市(如Costco、Sam’s Club、Harbor Freight Tools等)或網絡渠道進行銷售,銷售對象為居民用戶,用戶購買後可以自行DIY安裝到個人住宅。
(2019年安聯銳視前五大客戶)
然而,筆者研究發現,近年來安聯銳視的前五大客戶存在的問題不小。以公司最大的客戶——Swann為例,這家公司此前被英飛拓(002528.SZ)收購100%股權。根據英飛拓披露的財務數據,近年來,Swann一直為持續虧損狀態。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Swann分別虧損3300多萬元和1400多萬元。
而英飛拓的業績更是慘不忍睹。2020年前三季度,英飛拓虧損近6300萬元,同比下滑超過390%。目前英飛拓已經準備收縮國外的業績,公司擬將國外盈利能力最強的子公司——March賣掉,回籠資金。業內預計不排除之後也將處理Swann的股權。
除Swann外,安聯銳視第二大客戶——韓華泰科則深受中美貿易戰的衝擊。此前,韓華泰科準備將工廠遷至越南以規避貿易戰的影響。不過安聯銳視披露,由於韓華泰科越南工廠未達預期以及未與美國市場主要渠道商——Sams Club達成2020年度合作協議,2020年上半年公司向韓華泰科的銷售金額僅為1008萬元,對韓華泰科的銷售發生了重大不利變化。而2019年安聯銳視向韓華泰科銷售額近億元。
此外,安聯銳視第三大客戶——Lorex也面臨流失的風險。此前,Lorex被安聯銳視競爭對手——大華股份收購。之後,Lorex便逐漸將訂單轉向母公司大華股份,這導致對安聯銳視的採購額出現暴跌。
(2019年安聯銳視對幾大客戶銷售出現暴跌)
2017年~2019年和2020年上年年,Lorex向安聯銳視採購的訂單量分別是1.33億元、1.19億元、4839.47萬元和3072.62萬元,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其中2019年訂單量更是直接腰斬,下滑超過6成。此外,安聯銳視的重要客戶Harbor Freight Tools對其採購也出現顯著下降。
2018年被否時,發審委便明確問到韓華泰科和Swann的問題,如今,在諸多大客戶紛紛出現對其採購暴跌的情況下,安聯銳視無疑對IPO顯得異常迫切,也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