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銳視:出口數據與海關對不上或涉造假 多家大客戶採購額暴跌

2021-01-07 領航財經資訊網

在2018年首次IPO遭無情否決後,安防領域「代工廠」——珠海安聯銳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聯銳視)依然賊心不死,執意更換保薦券商,再次衝擊IPO。看來是不把錢「圈」到手,死不罷休。1月6日,公司即將接受審核。

兩年多前,監管部門在否決安聯銳視IPO時,所提出的問題相當的專業和犀利,直指公司所面臨的問題核心。筆者研究發現,兩年多過去了,當初發審委所指出的安聯銳視所面臨的核心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的形勢。公司迫切需要從A股「圈錢」續命。

安聯銳視是個「代工」的,主要給境外家用安防品牌提供貼牌生產,主要銷往美國等海外市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安聯銳視的境外產品銷售收入分別達到8.15億元和3.38億元,佔營收比重分別為97.32%和91.42%,其中美國市場一度貢獻公司6成以上收入。

安聯銳視的產品主要用於出口,但是公司的銷售數據卻和海關的相應數據存在很大的差異。「報告期內,公司境外銷售收入與海關查詢數據的差異金額較大。」此前證監會發審委要求安聯銳視,說明原因及合理性。

這種情況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安聯銳視的財務數據存在問題,涉嫌財務造假;另一種情況是安聯銳視報給海關的數據是假的,可能為了少繳納海關稅收,這又涉嫌逃稅的情況了。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安聯銳視對外講清楚。

除涉嫌財務造假外,此前證監會發審委最擔心的便是安聯銳視的前五大客戶問題。由於安聯銳視對美國市場依賴較大,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公司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可能存在問題。果然,不出發審委所料,在安聯銳視IPO被否次年,2019年公司營收便下滑。2019年安聯銳視營收下滑超過12%,但詭異的是淨利潤暴增38%。

「2019年營收下降,但淨利潤卻暴增。這種異常情況需監管部門特別加以注意,是否存在財務粉飾的情況。」一位資本市場人士表示,中美貿易戰對安聯銳視及其下遊客戶影響巨大,為此,安聯銳視重要客戶甚至在越南新建生產基地,以規避美國加稅的影響。

實際上安聯銳視的多家大客戶,都存在不小的問題。中美貿易戰和2020年疫情肆虐背景下,安聯銳視部分客戶的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的不利影響。此外,公司還有多位客戶持續虧損,或者欲將訂單轉向其他公司,未來安聯銳視的前途暗淡。如今,或許是公司最佳的IPO「窗口期」。未來在公司業績「變臉」風險和IPO嚴把入口關背景下,這種公司上市「圈錢」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IPO被否後欲造假「圈錢」上市?

對於上市圈錢這件事,安聯銳視可謂是心心念念。早在2012年,安聯銳視便在國信證券的保薦下,欲衝擊IPO,但很快因為業績暴跌而撤回了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值得一提的是,安聯銳視首次IPO所選擇的保薦機構——國信證券,曾保薦了多家IPO造假案。

之後,安聯銳視一度沉寂5年。2017年6月,安聯銳視二度IPO,保薦機構換成了興業證券,後者也曾因為保薦欣泰電氣IPO造假而名噪一時。不過一年多後,2018年安聯銳視首次上會,遭遇無情否決。

回頭來看看,當時證監會發審委所問題的幾個問題,可謂是相當的專業和犀利。比如發行人產品主要為外銷。請發行人代表說明:(1)報告期境外銷售收入與海關查詢數據的差異金額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2)報告期境外前五大客戶終端銷售情況以及期末庫存情況;(3)中美貿易摩擦對發行人經營業績的影響。

證監會發審委為什麼問上面幾個問題。第一,安聯銳視產品主要出口,公司97%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但是公司的「境外銷售收入與海關查詢數據的差異金額較大」。監管詢問以上問題,明顯在懷疑安聯銳視存在財務造假的嫌疑。不知道,如今兩年多過去了,安聯銳視能否回答當初發審委所詢問的這一問題:為何公司銷售收入與海關數據存在很大的差異。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安聯銳視曾因申報貨物重量與實際不符而早在海關處罰。

安聯銳視的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而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是否會對公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這也是發審委此前關注的焦點。不出監管所料,2019年安聯銳視營收應聲下降超過12%,但詭異的是,公司的淨利潤卻暴增了約38%。

這簡直是明目張胆。中美貿易戰的不利影響下,公司營收大降,利潤卻大增。如此說來,安聯銳視的經營反而受益於中美貿易戰咯?先不論是否為財務造假或粉飾。這種」反常」的情況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可持續的業績增長呢?

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中國的疫情相對控制的較好,但海外則慘不忍睹。特別是美國,最新,美國新冠病例總數超過2000萬,死亡病例超過35萬。在這種背景下,依靠海外市場的安聯銳視業績會好嗎?2020年上半年,安聯銳視營收和利潤均下滑超過兩位數。

多家大客戶採購額暴跌前景堪憂

安聯銳視名義上從事安防領域,但實際上就是一家「代工廠」,公司主要為海外客戶提供貼牌生產,賺點加工費,這也導致公司的毛利率明顯低於行業其他競爭對手。目前,安聯銳視的毛利率在26%左右,相比之下,行業龍頭——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毛利率均超過48%。安聯銳視上述兩家公司毛利率低10多個百分點。「毛利率逐年下滑且低於行業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發審委也曾詢問。而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安聯銳視是家「代工廠」,很缺乏品牌溢價。

安聯銳視境外銷售客戶主要為消費類安防視頻監控產品銷售商,包括Swann、韓華泰科、Lorex、等知名品牌運營商,主要通過大型連鎖超市(如Costco、Sam’s Club、Harbor Freight Tools等)或網絡渠道進行銷售,銷售對象為居民用戶,用戶購買後可以自行DIY安裝到個人住宅。

(2019年安聯銳視前五大客戶)

然而,筆者研究發現,近年來安聯銳視的前五大客戶存在的問題不小。以公司最大的客戶——Swann為例,這家公司此前被英飛拓(002528.SZ)收購100%股權。根據英飛拓披露的財務數據,近年來,Swann一直為持續虧損狀態。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Swann分別虧損3300多萬元和1400多萬元。

而英飛拓的業績更是慘不忍睹。2020年前三季度,英飛拓虧損近6300萬元,同比下滑超過390%。目前英飛拓已經準備收縮國外的業績,公司擬將國外盈利能力最強的子公司——March賣掉,回籠資金。業內預計不排除之後也將處理Swann的股權。

除Swann外,安聯銳視第二大客戶——韓華泰科則深受中美貿易戰的衝擊。此前,韓華泰科準備將工廠遷至越南以規避貿易戰的影響。不過安聯銳視披露,由於韓華泰科越南工廠未達預期以及未與美國市場主要渠道商——Sams Club達成2020年度合作協議,2020年上半年公司向韓華泰科的銷售金額僅為1008萬元,對韓華泰科的銷售發生了重大不利變化。而2019年安聯銳視向韓華泰科銷售額近億元。

此外,安聯銳視第三大客戶——Lorex也面臨流失的風險。此前,Lorex被安聯銳視競爭對手——大華股份收購。之後,Lorex便逐漸將訂單轉向母公司大華股份,這導致對安聯銳視的採購額出現暴跌。

(2019年安聯銳視對幾大客戶銷售出現暴跌)

2017年~2019年和2020年上年年,Lorex向安聯銳視採購的訂單量分別是1.33億元、1.19億元、4839.47萬元和3072.62萬元,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其中2019年訂單量更是直接腰斬,下滑超過6成。此外,安聯銳視的重要客戶Harbor Freight Tools對其採購也出現顯著下降。

2018年被否時,發審委便明確問到韓華泰科和Swann的問題,如今,在諸多大客戶紛紛出現對其採購暴跌的情況下,安聯銳視無疑對IPO顯得異常迫切,也不難理解了。

相關焦點

  • 大客戶採購出現斷崖,近半產能空置,安聯銳視IPO能否借華為突圍?
    2017年至2019年,安聯銳視實現出口銷售金額分別為9.25億元、9.45億元以及8.15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9.37%、98.95%和97.32%。外銷為主的經營模式之下,安聯銳視主要採用ODM貼牌模式,其境外銷售客戶亦主要為知名消費類安防視頻監控產品銷售商,由此也形成了安聯銳視銷售客戶的集中。
  • 蘇寧大客戶發布開學季採購數據:採購額同比增長103%
    9月11日,蘇寧大客戶大客戶發布開學季校園採購數據。截至9月10日,高校採購額同比增長103%。在今年的高校採購中,蘇寧針對校園採購的各個場景有針對性的配對了多個專區,品類包含入學用品、教學用品、文具、辦公耗材、防疫物資、宿舍用品等。其中,口罩、免洗洗手液、智慧黑板成為採購量前三的品類。
  • 春暉智控連改多份擬IPO材料 「改不掉」大客戶名稱、數據「打架」
    因為按照舊版本,春暉智控在年報、公開轉讓說明書與招股說明書裡,有大量數據「打架」的問題。然而,這一系列動作並不能掩蓋春暉智控在財務數據上的多處衝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經過大量研究後發現,春暉智控更正後的幾份重要報告依舊存在數據「打架」的現象——多處客戶以及供應商的名稱、金額不匹配。奇特的地方在於,客戶不同、供應商不同,春暉智控最後呈現的財務報表又一模一樣。
  • 傑美特IPO透視:不斷踩雷,數據「水分」到底在哪裡?
    另外,它過度依賴大客戶也被認為存在風險,所以第二次上市計劃依然沒有成功。今年是傑美特第三次提交招股書,去年創造的業績能不能讓它成功上市,目前還不清楚。實際上,傑美特這次衝擊IPO似乎「勁」用大了。過去7年,傑美特的業績猶如過山車。
  • 安聯全球救援:挖掘數據價值
    如何把這些數據和服務經驗變成有價值的信息,又如何在這些信息基礎之上提煉有價值的服務是核心競爭力所在。2003 年,隸屬於德國安聯集團的蒙迪艾爾進入中國,作為全世界第一家從事救援方面業務的跨國公司,它成為第一家經政府批准提供救援服務的外商獨資機構。2010 年,安聯集團決定在全球30 幾個國家的運營機構當中逐漸使用「安聯全球救援」,並率先在中國啟用新品牌。
  • 貝泰妮大客戶還未成立就採購300多萬!被「前財務」爆料銷售造假!
    儘管貝泰妮已走到IPO臨門一腳的關鍵時刻,但經鑑上市公司課題研究組發現,公司關聯關係混亂、疑存利益輸送、財務數據或有造假,同時還有外協供應商因衛生問題遭處罰、被爆銷售模式或涉行賄行為等問題,上會前景不容樂觀。
  • (視頻)瞞報出口醫療物資?海關嚴查
    4月13日,黃埔海關開展打擊偽瞞報出口醫療物資專項行動,通過機動查驗小分隊與所屬鳳崗海關聯合行動,查獲瞞報口罩等各類醫療物資23萬餘件。日前,某公司向鳳崗海關申報出口「文具」一批,海關關員在開箱抽查時,發現其中有未申報的口罩。
  • 穗晶光電、訊聯股份、山維科技等28家公司增發7.88億元獲批
    中國網財經9月23日訊 近日多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公司增發方案獲董事會及股東大會批准。據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本披增發募資的上市公司中,穗晶光電募資額為3340萬元,訊聯股份募資額為1000萬元,山維科技募資額為1050萬元,威控科技募資額為1300萬元,紫金科技募資額為576萬元,盛祥電子募資額為2800萬元,光華教育募資額為1500萬元,倍通股份募資額為2002萬元,中奧匯成募資額為3000萬元,國創科視募資額為3.00億元,公信會議募資額為96萬元,安聯銳視募資額為370萬元,松赫股份募資額為
  • 疫情影響怎麼樣,海關數據說話
    2020年,外貿出口三大積極因素 東協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高速增長 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傳統貿易夥伴進出口下降。對東協進出口5941.1億元,增長2%,東南亞國家已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 中德安聯股權變更 安聯控股持股51%
    每經記者:塗穎浩 每經編輯:陳星12月11日,中德安聯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大股東已由德國安聯保險集團變更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股權變更後,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將持有公司51%股權,中信信託仍持有公司49%股權。
  • 海關總署再次通報違法違規出口醫療物資案例!民用口罩如何正確出口!
    4月17日,黃埔海關緝私局將此案移交地方公安機關立案偵辦。 案例二:4月7日,天津海關查驗發現青島某商貿公司申報出口的27噸黑鐵絲中夾藏有未申報的3M牌N95口罩2.16萬個。經專業機構鑑定,上述口罩為不合格產品,當事人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4月16日,天津海關緝私局將此案移交口罩購買地公安機關立案偵辦。
  • 夜讀海關|河北黃驊海關查獲2.53萬噸進口「洋垃圾」,海關:「大數據...
    記者4日從海關總署獲悉,7月1日至12月31日全國海關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項行動,代號「龍騰行動2019」,將加強與地方有關部門間執法協作以及海關與行業協會、進出口商會、權利人維權聯盟等組織的協作,通過大數據匹配溯源,實現查獲一批侵權貨物、關停一批售假帳號、搗毀一批制假窩點的全鏈條打擊。
  • 聊城海關對出口企業實行電子帳冊監管
    □ 本報記者 肖會   本報通訊員 翟曉嬋 李望濤  涉外企業從原料進廠到產品出口都離不開貿易手冊,由此帶來的繁瑣,也讓企業煩不勝煩:按照規定,海關監管以合同訂單為單元,每完成一份訂單合同,企業就得根據產品生產變化情況
  • 深圳海關連續查獲偽瞞報醫療物資出口案 涉及口罩超千萬隻
    新華社深圳4月16日電(記者王豐)記者16日從深圳海關獲悉,該關近日連續查獲多宗偽瞞報醫療物資出口案,涉及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物資,其中涉及口罩超千萬隻。其中,深圳海關所屬文錦渡海關於4月14日在貨運出口渠道對4批以一般貿易申報出口的貨物進行查驗時,發現原申報出口的塑料文具盒、玻璃等貨物全部未出口,取而代之的是未向海關申報的醫用口罩26.3萬隻、一次性口罩(非醫用)343.4萬隻、防護服6500件、外科手套2.08萬雙、護目鏡3300個。
  • 澳洲33艘天然氣貨船滯留海上,6月出口額暴跌23%!中國是最大買家
    來源:金十數據據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周四(7月16日)最新報導,由於買家交貨時間推遲,上個月載滿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LNG)的油輪中,有三分之一的貨輪還在海上打轉。
  • 福州海關啟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新模式 低貨值貨物可減少57項...
    9月1日,福州海關正式啟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新模式,並完成首批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的通關監管手續。福州8家試點企業的共70餘萬元跨境電商出口貨物分別在福州江陰港、馬尾青州港、長樂空港、平潭金井港等口岸通過海運或空運渠道出境。
  • 美海關:香港出口美國貨物不能再標「香港製造」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天也 侯佳欣】繼上月14日川普籤署所謂「香港自治法案」後,美國海關8月11日又發公告,稱9月25日起,香港出口到美國貨物必須標明來源地是「中國」,而不能再貼「香港製造」標籤。
  • 浙江台州海關小小「身份證」 解決農產品出口大問題
    作為海關商品歸類認定的核心內容:HS編碼,是一串十位的數字,它好比是所有進出口商品的「身份證」。大到飛機輪船,小到螺絲接口,在辦理海關手續時,都是由這10個數字來反映它的身份。在出口環節,它則直接影響到出口商品適用退稅率的高低。
  • 易點天下創業板IPO剖析:應收帳款逐年高企,供應商大客戶依賴嚴重
    根據招股書披露,易點天下是一家技術驅動發展的企業國際化智能營銷服務公司,為客戶提供全球營銷推廣服務,已為BAT、網易、字節跳動、快手、愛奇藝等超過2000家企業提供網際網路廣告服務。但在近三年營收和團隊人員數量逐年增長的情況下,易點天下也面臨著綜合毛利率承壓、應收帳款總額攀升、供應商大客戶混淆依賴嚴重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