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理由效應是什麼意思 帶給我們哪些啟發警示

2020-12-12 閩南網

  要說起這個過度理由效應,還是有很多人都是聽說過這個效應的,但是對於具體的內容可能不是那麼清楚,那麼這個過度理由效應是什麼意思?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過度理由效應是什麼意思:

  過度理由效應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們行為原有的內在理由而成為行為支持力量,行為從而由內部控制轉向外部控制的現象。

  過度理由效應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第一,不要止步於任何外部理由,而要深入發掘外部理由背後的原因,哪怕這種理由看上去是一種無稽之談。

  一天,一個客戶寫信給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龐帝雅克部門,抱怨道:他家習慣每天在飯後吃冰淇淋。最近買了一部新的龐帝雅克後,每次只要他買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從店裡出來車子就發不動。但如果買的是其它口味,車子發動就很順利。龐帝雅克派一位工程師去查看究竟,發現確是這樣。這位工程師當然不相信這輛車子對香草過敏。他經過深入了解後得出結論,這位車主買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時間比其它口味的要少。原來,香草冰淇淋最暢銷,為便利顧客選購,店家就將香草口味的特別分開陳列在單獨的冰櫃,並將冰櫃放置在店的前端;而將其它口味的冰淇淋放置在離收銀臺較遠的地方。

  深入查究,發現問題出在「蒸氣鎖」上。當這位車主買其它口味時,由於時間較長,引擎有足夠的時間散熱,重新發動時就沒有太大的問題。買香草冰淇淋由於花的時間短,引擎還無法讓「蒸氣鎖」有足夠的散熱時間。

  第二,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過於充分的外部理由。

  處於管理崗位的人都會發現,獎勵的刺激會在某種程度上促使別人保持高漲的熱情,對於處於低潮中的人尤其如此。但是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保持不變,就會使獎勵成為工作的過度理由,一旦失去外在獎勵或者獎勵無法滿足其需要時,結果就會反而不如從前。

  激勵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藝術,它應包括精神上的沐澤,而不是單純的物質刺激。使一個人持續不斷的努力,應該激發其內在的動力,而不能只靠外在獎勵。

  關於過度旅遊效應就介紹到這裡了,這下知道這個效應的意思了吧!

原標題:過度理由效應是什麼意思 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有用的心理定律(二十一):過度理由效應
    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上所說的「過度理由效應」。因為我們無法用「親戚」、「朋友」這樣的外部理由來解釋別人的行為,只能追究到他人格內部的原因。過度理由效應是由心理學家德西發現的。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實驗方法,很好地證明了過度理由效應的存在。他以大學生為實驗對象,請他們分別單獨解決測量智力的問題。
  • 過度理由效應-請不要把對成人的激勵用在孩子身上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過度理由效應」。「過度理由效應」是一個典型的社會心理學現象,這個效應是由心理學家德西通過實驗的方式發現的。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實驗方法,成功地證明了「過度理由效應」的存在。在實驗的第一階段,德西讓兩組的被試者自由解題,不給任何獎勵;第二階段,第一組被試者每解一道題目,就能獲得1美元的報酬,第二組仍然沒有任何報酬;第三階段,德西告訴他們這是自由休息時間,大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結果發現,第一組在得到報酬時解題十分努力,然而在不能獲得報酬的休息時間,明顯失去了對解題的興趣;第二組在無獎勵的休息時間,仍然對解題抱有濃鬱的興趣。
  • 近年來的商業變化,帶給我們普通人哪些啟發?
    昨晚死活睡不著,爬起來打開電腦,一瓶牛欄山,一盤花生米,寫了一點心得:近年來的商業變化,帶給我們普通人哪些啟發?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今天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變化莫測,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行業,都必須對社會發展有個大概的了解。
  • 孩子的壞習慣一直不能改正,你需要的是「過度理由效應」
    這位老人無疑是很聰明的做法,他採用了社會心理學上所說的「過度理由效應」:孩子們就是因為外在的獎勵沒有了,也就沒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現在吵鬧的理由,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不再吵鬧了。有很多家長都為無法徹底改掉自己孩子身上不好的習慣而神傷,他們想盡各種辦法,威逼、利誘、騙全用上,效果卻不太明顯。不僅沒改掉壞習慣,反而讓原本還和諧的親子關係出現裂痕,孩子逆反心理嚴重,父母的苦心教導更是不予理會了。
  • 河南原陽特大殺人案帶給我們的警示
    嫌疑人孫恆飛的家屬對記者稱,不知道是什麼矛盾讓孫恆飛起了殺心。他們也在積極尋找其下落。現在警察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孫恆飛如此喪心病狂連殺6人,他們也在積極的尋找嫌犯的下落,因為嫌犯並沒有抓到,所以很多細節無法公布
  • 鯰魚效應,對人的生活有什麼啟發生活現象
    生活現象在我們的單位中我們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現在的老員工基本都是倚老賣老反正也是沒多長時間了,就選擇混子的上班模式,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但是由於現在剛畢業沒多久的職場新人,來到公司每天工作幹得熱火朝天,這樣很多老員工覺得小年輕都要超過自己了
  • 珍曉推科普「第82期」不充分理由效應
    不充分理由效應學科:心理學_社會心理學相關名詞:過度理由效應Festinger)的認知失調理論衍生出來的概念,與之相對的是「過度理由效應(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1959年,費斯廷格等人設計了一個實驗,證實了不充分理由效應的存在。
  • 證監會警示函是什麼意思?證監會警示函有什麼用
    證監會警示函是什麼意思,據了解,證監會警示函就是上市公司或者相關人員在規範運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證監會發出警示函予以警示,是證監會行政處理的一種方式。那它有什麼用呢?
  •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 《抖音》玩禁果效應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表示有人在吊其他...
    《抖音》玩禁果效應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表示有人在吊其他人胃口時間:2020-08-09 13:00   來源:咖綠茵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玩禁果效應什麼意思什麼梗?
  • 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 甜檸檬效應和酸檸檬效應的區別
    要說起這個水果,是有很多的,來說說檸檬,都知道檸檬就這樣吃是酸的,那麼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甜檸檬效應和酸檸檬效應的區別?  水果,這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經常吃水果對人的身體也是有好處的,那麼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
  • 什麼叫做蝴蝶效應?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那麼股市中效應是什麼意思?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
  • 阿普說創業:抖音網紅「流浪大師」帶給我們哪些啟發?自媒體人必看!
    你可能會覺得不敢相信,在人的慣性思維裡面,總會覺得流浪漢就應該什麼都不懂,一無所有,甚至有點精神失常,當然我們說這是這個社會給這些人貼上的慣性標籤。那如果你有機會能夠見到這樣一個流浪漢,你是不是很想去驗證一下此事是否為真?而在你驗證了這件事情是真的之後,你就會通過網絡等各種渠道和形式去傳播這件事,自然而然就會引來更多對這個人好奇的吃瓜群眾。
  • 春秋大義帶給我的啟發
    春秋大義帶給我的啟發張珂隨孔陽先生學儒12年孔陽國學工作室執行長博洛尼亞大學法學碩士本文為張珂學友在孔陽國學堂活動「春秋大義與中國人精神討論會」上的分享稿。全文共3487字,預計閱讀時間為6分鐘。我聽過很多遍儒家講的春秋大義,第一次聽的時候很震撼,我是個文科生,對歷史知識掌握得還不錯,可第一次聽到春秋大義時,給我帶來的第一個啟發就是:原來歷史也是關於生命的學問。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歷史也可以是一種生命的教育,可以和人發生深切的連接,使一個不耿直的人變得耿直、正直。這對我來說是個顛覆性的狀態,這是春秋大義帶給我的。
  • 心理學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 和酸葡萄效應區別對比
    水果,這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經常吃水果對人的身體也是有好處的,那麼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和酸檸檬效應的區別:  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  在挫折心理學中,人們把個體在追求預期目標而失敗時,為了衝淡自己內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現己實現的目標價值,從而達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現象,稱之為甜檸檬效應
  • 《風火之旅》外掛帶給了我們什麼?
    我們對外掛的態度是堅決抵制,不容置疑的。現在,大家也不難發現,每天《風火之旅》公告欄都會公布查封外掛玩家的名單,我們決心要與玩家一起行動,營造風火的綠色遊戲環境。  點擊查看每日查封外掛名單>>http://vote.9you.com/fj/071217fwg/index.htm
  • 這次疫情帶給國土空間規劃哪些啟示?值得我們反思
    災難帶給我們傷痛,也拷問著我們的治理。疫情帶給國土空間規劃哪些啟示?我們又能從疫情中獲得哪些思考?思考一補齊國土空間規劃安全短板「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大考。」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強調,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要針對這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
  • 光伏組件PID效應是什麼意思?
    光伏組件PID效應是什麼意思?提及光伏組件,必然要注意其兩大效應,一個是熱斑效應,一個是PID效應,那麼,光伏PID效應是什麼?2005年美國SunPower公司首次發現並提出PID效應,指組件長期在高電壓工作,在蓋板玻璃、封裝材料、邊框之間存在漏電流,大量電荷聚集在電池片表面,使得電池片表面的鈍化效果惡化,導致填充因子、短路電流、開路電壓降低,使組件性能低於設計標準,但此衰減是可逆的。
  • 他從留守兒童到犯罪分子,帶給我們什麼警示……
    2019年8月至11月間,汕頭市金平區鮀浦一帶接連發生入室搶劫案,令人奇怪的是這些搶劫案的受害人,都是七八十歲的獨居老人,究竟是什麼人常鵬飛的父親說:「他就在福建幹了一段時間,突然不幹了,不跟我們夫妻打招呼,自己走了,我們跟他打電話,他也不接,他不跟我們聯繫」。
  • 歐美高校迎來倒閉潮,高等教育產業化,帶給我們什麼警示
    在「和平歲月」,這種模式看不出會有什麼問題,一旦經濟出現問題,教育產業化的弊端很快就顯現出來,由於對社會資本的依賴程度越高,使得歐美高校抵抗市場風險、長期穩定保障教研工作正常進行的能力也就越差。對我國高等教育產業化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