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教書,論文,職稱…

2020-09-09 星空1969

開學了,老師都特別忙,都在感慨:要麼在備課,要麼在改作業,要麼在培訓,要麼在值班,要麼在公益,要麼在管班,要麼在扶貧……哪怕包裡放著書,奈何也是帶著來帶著去,就是沒空翻開。

教師本是一個天生的讀書群體。然而在應試教育和功利教育的裹挾下,很多教師變得眼中只有分數、只有成績,而對於生命中的閱讀卻逐漸淡化了。

不少教師已完全遠離閱讀,這太危險了。大量時間在開會,在交論文,在應付檢查,在管孩子而不是教孩子,在督促孩子讀書而自己很少讀書。

當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師不讀書,最應該讀書的教師群體卻成了遠離閱讀的一個群體,而其中最該讀書的年輕教師,可能在成為一個疏於讀書、荒於讀書或者根本不讀書的群體。

在學校裡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缺乏學習的教師,在辛勤甚至忘我地工作著,這樣的教師會辛辛苦苦地把本來聰明的學生教得不會學習。

一個老師上課時,是帶著他全部的閱讀史來授課的。

現在我們有些老師要麼不讀書,要麼只讀教材和教參,不說閱讀史,就連基本的閱讀都沒有,所上的課也就只能依葫蘆畫瓢,照本宣科,簡單地灌輸生硬的知識,肯定談不上方法、技巧與課堂智慧,當然更達不到活潑生動、深入淺出、出神入化的境界!

一個人會讀書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一群教師會讀書就可以改變一所學校的命運,千千萬萬個會讀書的老師就會改變無數個孩子的命運,進而改變國家、民族的命運。

相關焦點

  • ...讓教師潛心教書;人社部擬規定:民企評職稱不要求論文和外語
    14:12:03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舉報   1丨人社部擬規定:民企評職稱不要求論文和外語
  • 職稱論文千夫所指?
    我的印象中,按論文來評職稱這個事情曾經是大多數人都很贊成的。記得有一段時間,評職稱主要是論資排輩,文革的空檔讓高校的職稱評定工作停頓了多年,我大學的時候,給我們上課的老師如果有講師的職稱都屬於非常厲害的,那應該是文革前已經評上講師了,而大多數老師根本就沒有職稱。
  • 讓一群不讀書的教師拼命教書!責任在於教師麼?
    今天讀到一篇簡短但很有力度的文字,《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光是題目,就很有力度。且看職稱的晉級,比得很多時候就不是誰讀的書多,而是誰哭得更響,誰離領導更近,誰掛的頭銜更多!於是,各類競賽評比、各類論文評比、各類名師考評、各類公開課表演,一大群人你方唱罷我登場……教育表面上熱熱鬧鬧,但虛假繁榮之下,其實就是「躁讀」、「盲讀」、「跟風讀」,讀了等於沒讀。
  • 師者 發論文評職稱也?
    原標題:師者 發論文評職稱也?  笑,開不起啊。   但是,清華是什麼地方?全國最聰明的腦袋雲集之所,怎麼就解決不好這個矛盾呢?怎麼就找不出一條路,能讓會科研和會教書的老師都能活得滋潤呢?很簡單,分兩條考核線路不就行了嗎?就像新聞單位,編輯記者各自有自己的序列。對校方來說,這種魚和熊掌得兼的好事,何樂而不為。
  • 職稱論文範文(發表論文)職稱論文範文
    運用常規的數理統計方法對這些稿件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錄用率低的如下4個主要原因及其大致分布:稿件論文內容創新性不高,這類稿件約佔不可發表稿件總數的20%。2.稿件論文內容不符合期刊宗旨,這類稿件約佔不可發表稿件總數的30%。3.稿件論文寫作水平低,這類稿件發表約佔不可發表稿件論文總數的45%。
  • 不讀書的人在教書,如果你是中小學校教師,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
    「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教書,一群不讀書的父母在育兒」,這是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北大才子俞敏洪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我不知道俞敏洪先生說這句話的目的何在,是想表達他自己對當前教育現狀的擔憂呢還是另有原因,不得而知。反正這句話猶如引爆了震撼彈一樣,網上議論紛紛。
  • 職稱論文封面模板(發表論文)職稱論文封面模板
    1) 構思要圍繞主題展開若要使論文寫得條理清晰、脈絡分明,必須要使全文有一條貫穿線,這就是論文的主題。主題是一篇學術論文的精髓,它是體現作者的學術觀點學術見解的。論文影響讀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題來實現的。因此,下筆寫論文前,謀篇構思就要圍繞主題,構思要為主題服務。正如法國的畫家米勒( Millet )所說:"所謂構思,是指把一個人的思想傳遞給別人的藝術"。可見這一條十分重要。
  • 工程師職稱論文範文(發表論文)工程師職稱論文範文
    眾所周知,在出版專業職稱之前,我們需要選擇期刊。可以說,期刊的選擇是職稱論文發表的關鍵環節,因為只有選擇合適的期刊,論文才能更順利地發表。接下來對發表的論文題目選取期刊進行分析。1、 由於一些作者在選擇期刊時有一些錯誤的想法,使得發表論文的難度大大增加。
  • 職稱論文如何論文檢測呢?
    堅信大伙兒常有在高校期內被論文虐的遍體鱗傷的經驗,原以為畢業就能夠和畢業論文說再見。實際上,並不是只有大學才寫論文的,等著你參加工作以後,還是必須得寫畢業論文的。例如你要想評定職稱時,就務必要寫職稱論文,你覺得職稱論文不需要查重,那麼就大錯特不對,如今不僅論文必須開展論文檢測檢測了,大學畢業以後報名參加了工作的朋友們,大家之後即將面對的職稱評審,都是必須職稱論文重重的,因此在寫畢業論文這路上,也有很長的路要走,只能通過了職稱論文檢測,你才能鑑定你的職稱技能水平哦!而假如論文重複率超出要求標值,那麼就會被撤銷審查的可能。
  • 念書,教書,讀書___讀書當將萬卷過
    當時在復旦讀書時,他的這位同學也因為沒題可寫而延期。突然明白,讀書,是為了長才幹,不是僅僅為了那一紙文憑。由於自己的經歷是從學校到學校,一直在與知識打交道,說的比較多的就是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去「念書」的十幾個年頭,又到大學畢業後在高校教書,也有二十幾個年頭了,與書的距離很近。前幾年又去山東大學讀書,一直與書相伴,也與知識為伍。
  • 職稱論文發表,教師評職稱一定要發論文嗎
    教師評職稱一定要發論文嗎?不一定。教師可以是幼兒園教師、中小學教師、高校教師等,不同層級的教師,面對的職稱條件是不同的,所以,是否一定要發論文的標準也是有差異的。發論文是教師評職稱考核的標準之一,對於論文這一標準,是選擇性要求和硬性要求,不同的學校單位,有不同的要求。
  • 職稱評審=論文?職稱評審=課題?
    職稱評審,就需要各種論文、課題。這裡不談教師的職稱評定,只說其他事業編的職稱評定。我們單位,一個52歲的大姐,現在是中級崗位,需要評副高。前些年,因為評高工需要英語考試,她考不過,一直耽誤了很多年。後來,大概是16年還是17年的,不需要考英語了,她就開始評審報名。高工需要至少核心期刊的一篇論文、自己主持的一個課題。
  • 職稱論文——直接影響到職稱評審通過率?
    眾所周知,歷年職稱評審申報,都是需要發表職稱論文的,但以往只要發表出刊並能入主流資料庫檢索到即可。但自2019年開始增加了新的要求,居然能直接影響到職稱評審通過率,今天豆腐網和工程們分享一下,趕緊來看看你發的職稱論文是否是符合要求的~目前還是有很多職稱申報人才,還是不太注重職稱論文這塊,總以為花點錢隨便發發,能評職稱就行了。什麼叫能評職稱就行,這個概念很模糊。職稱評審不是考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 教師利好:事關職稱編制工資?兩地開始實行教師職稱改革
    教師職稱一直以來備受詬病,很多一線老師呼籲取消職稱,為了職稱,很多老師沒有心思琢磨教學,而是一門心思鑽研如何獲得各種榮譽,於是,買論文、走後門成了這些老師的主要奮鬥目標。
  • 南京評職稱丨職稱論文一定要提前發表,你職稱論文發表了嗎?
    很多人在快要職稱評審的時候才急匆匆準備論文,導致錯過了職稱評審申報時間。因為論文發表的緣故,而錯過時間,那毋庸置疑是很可惜的,南京職稱評定申報時間是一年一次的。由於論文發表所需時間長,所以,想要順利職稱評審申報,一定要提前發表職稱論文。
  • 教書即讀書
    在中國的鄉鎮教書呢?最能感受到基層教育的萬象。寧靜與喧囂,凋敝與振興,衰退與躁進,在這裡不斷消長。一直是困擾我心的一個大問題。讀到冷玉斌老師的這本書《教書·讀書》,我的心中豁然敞亮。冷玉斌老師在小鎮的生活方式,有點「冷」。他不是小鎮「刷題家」,不是小鎮「教育家」,安住課堂,怡然自得。問君何能爾?教書即讀書。
  • ...基層醫護職稱迎來大改革|職稱|基層|醫護|改革|論文|學歷|評定|...
    職稱是國家、社會對人才的認可。但真正實踐起來卻被逐漸演化成各種「遊戲規則」,學歷、論文、年齡、資歷等方面都卡的很死,導致了部分有真才實學卻沒有參評資格的人與高級職稱無緣,有些人等了許多年卻因為臨門一腳沒成,到退休也沒如願,影響人才積極性。
  • 職稱論文被指養肥部分學術期刊:不出錢很難刊發
    一個醫生,論文數量和臨床醫治成效到底哪個更重要?一個教師,教學水平和署名研究文章多少究竟哪個更關鍵?  答案貌似是清晰的,現實卻是模糊乃至相反的。  職稱論文遭遇詬病日久,人們年年罵,年年卻被無奈裹挾。日前,一名四川青年教師在網上發表「自白書」,再次痛斥職稱論文種種弊端,更激起了各界的討論和熱議:職稱論文到底該不該取消?
  • 「教書的」首先成為「讀書的」
    大家都知道,「讀書」是「教書」的必備要求。教師在講臺上的那份自信、從容、坦然,莫過於「腹有詩書」。尤其是現在的學生知識來源豐富,讀書比較多,如果老師只會「圍繞課本知識打轉」而沒有廣泛的知識儲備,又如何和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老師絕不能成為「只會教課本知識」、「只會照課本念」,必須要讓老師「讀」起來!
  • 職稱論文申報職稱必備條件,你滿足了嗎?
    學歷年限、現有職稱年限、發表論文、修繼續教育學時、社保情況、項目業績材料等等。今天豆腐網王老師和工程師們聊聊如何正確發表職稱論文,職稱論文弄錯了,那就只能下一年再申報職稱了,無形耽誤了一年時間哦!先了解一下近幾年申報職稱政策文件中明確對論文的要求一、職稱論文時間上的要求1、2018年及之前,論文發表時間均要隔年,也就是說2018年申報職稱,論文發表期刊版面截止時間至2017年12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