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炳坤將見義勇為的精神化作舉手之勞的愛心小事,溫暖公交車廂。
【人物名片】
洪炳坤,1972年出生,現為廈門公交集團翔安公交公司司機。
2007年,在廈門開往深圳的大巴車上,洪炳坤作為司機,和同事王貫中一起為保護乘客的財產和生命安全挺身而出,與手持長刀的歹徒英勇搏鬥。洪炳坤和王貫中一起被評為「2007感動廈門十大人物」。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林路然 圖/廈門日報記者 李政) 洪炳坤坦承,13年來,與歹徒生死相搏的那一幕一直在腦海裡盤旋,一段時間裡,他對同事王貫中的犧牲難以釋懷,是社會各界的關心帶給他力量,讓他將悲痛轉化為將愛心、正義傳遞下去的動力。日前,本報記者回訪「2007感動廈門十大人物」之一洪炳坤,他向記者講述這些年的心路歷程。
【感動記憶】
感動人物的精神帶他走出悲傷
記者來到翔安蔡浦社區時,洪炳坤正在為下午接同事的班做準備。自從高鐵網絡遍布,遠距離客運線路減少,洪炳坤就回到老家開起了公交車,目前是716路公交車司機。洪炳坤說,13年來,很多人和事都有變化,但有幾件事不變,一是從事司機這份職業,二是幾乎每年都去探望王貫中的母親,關心她的身體。
「有段時間,我經常想起他,心裡有遺憾。」洪炳坤說,王貫中的犧牲讓他一度很悲傷,是大家的鼓勵讓他走出困境。其中,「2007感動廈門十大人物」評選的頒獎典禮讓他記憶猶新,作為感動人物之一,他自己被深深地觸動了。
「我很喜歡那年獲選的另一位感動人物彭軍,他主持起來激情澎湃,平時又熱心公益,他那股向上向善的精神感染了我,激勵了我。」洪炳坤說,從那時起,他覺得應化悲痛為力量,認真生活,竭盡所能地讓見義勇為的精神傳遞下去。
【溫暖傳遞】
他在隧道裡幫助暈倒的乘客
見義勇為的精神化作平常小事,就是搭把手、幫個忙的責任心和正義感。在洪炳坤開公交車的這些年,鄉親們經常能見到他主動下車攙扶老人、孕婦的身影。
有一回,洪炳坤開著公交車正行駛在翔安隧道裡,一名女士突然暈倒,車廂內一陣驚呼。洪炳坤迅速判斷,立即在隧道內靠邊停車,並打上雙閃燈提示後面車輛避讓。隨後他來到乘客中間,指揮其他乘客幫忙將女士攙扶到座位上,開窗透氣,他再幫忙揉壓這位女士的人中。不一會兒,人甦醒了。洪炳坤也開著公交車順利通過翔安隧道,繼續線路運行。「這位女士後來一直道謝,但在我看來,這是舉手之勞,是一位司機應盡的職責。」洪炳坤說。
像這樣的「舉手之勞」還有不少,洪炳坤說,儘管他個人的力量微弱,但他希望讓車上的每位乘客都能感受到愛心和溫暖,讓車廂裡洋溢著善意和人情味,讓更多人加入他的行列,為他人多搭把手,多幫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