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5個字引蒙曼講修辭手法,測測你的表達在第幾級?

2020-12-12 舒芯讀書筆記

修辭手法,能加增我們文章、溝通的魅力。比喻最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可讓我們的表達更加生動。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用這樣的比喻,美女像鮮花一樣,小朋友像花骨朵一樣。於是,類似的比喻紛至沓來,面對這種低劣的重複,黑格爾說:「第一個把美女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重複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個重複這一比喻的是蠢材。」

富於創意的廣告界吹來了比喻的新風,網易新聞說「每個人都是一條河流,每條河都有自己的方向。」中華汽車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車是爸爸的肩膀。」

比喻用到這個層次,是不是就超凡脫俗了呢?非也,真正的大神是唐詩宋詞高手們,我們到詩詞大會現場感受一下。

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二場比賽,選手李晶面對一道題,就是要在一堆打亂的字中拼出一句宋詞,他很快選出了正確答案「水是眼波橫」。

這句詞出自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全詞抄錄如下: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 ·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小編曾在《句子迷|史上最有趣的一首送別詞,比喻匪夷所思,讓人拍案叫絕》一文中詳細講解了這首詞。這次,蒙曼老師講解,舌綻蓮花,驚豔四座。

蒙曼:非常好的比喻,李晶站在這裡,我們說「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這都是拿人的眉眼和外在的事物比,我們一般的比喻都是這個樣子的。但是,王觀倒過來比,「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他要送他的朋友到家鄉,到浙東去,浙東的水就像美人的眼波一樣,浙東的山就像那個眉尖一樣。「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這個人就到那個眉眼盈盈處,就感覺在說,這個人就要到美人的懷抱中去。這種離別就不像我們講的那種愁腸滿懷,特別俏皮,這首詞是非常俏麗的一闕詞,又俏麗又有情意。

蒙曼老師的講解亦是「俏皮」,直接用眼前之人,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修辭課。什麼是比喻運用的初級階段?「拿人的眉眼和外在的事物比」,如「面如冠玉、目如朗星」。既誇獎了李晶的帥,又迎合了修辭的主題。然後,蒙曼老師逐句講解王觀詞中比喻的絕妙之處:倒用比喻的手法創新、送別情緒的推陳出新。

送別詩,經典有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無不是「悽悽慘慘戚戚」。王觀這首詞獨闢蹊徑,一掃惜別的愁雲慘霧,尤其是 「眉眼盈盈處」這句,蒙曼導師解讀為「這個人要到美人的懷抱中」,原來今天的別離是明天重逢的開始,離情別緒瞬變熱切期盼,讓人不禁莞爾。

金庸武俠中有一個經典招式叫「乾坤大挪移」,小說家們是此中高手,將地球上平淡無奇的愛情故事,「挪移」到外太空,就成了炙手可熱的《太空旅客》。

王觀在詞中用了這招,將比喻的本體和喻體進行「挪移」,成就了經典的「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更為可貴的是,詞人一句「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動靜結合,情景交融,修辭運用不作痕跡,讓人回味無窮,妙哉!

對比詞人的修辭運用,你的表達在哪個級別?

相關焦點

  • 中考詩詞鑑賞之寫作手法(修辭、表現、抒情)
    在詩詞鑑賞過程中,寫作手法的考查是比較難以把握的一個問題,首先你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而後還要掌握不同手法在詩詞表達中的作用,如此才能更好的解決這一題型。下面主要從詩詞鑑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和抒情手法中來給大家說說他們各自的表達效果。
  • 詩詞創作|白居易憶江南只有27個字,卻用了這麼多修辭手法
    前言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憶江南用了兩種修辭手法是什麼?題主的這個問題令人摸不著頭腦,《憶江南》是一個詞牌,有很多詩人填過這個詞牌。○●●○△這首詞中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下面一一道來。一、倒裝倒裝是詩家語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手法,例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按照正常的順序是:神遊故國,應笑我多情。
  • 中考詩詞鑑賞之寫作手法(修辭、表現、 抒情)
    在詩詞鑑賞過程中,寫作手法的考查是比較難以把握的一個問題,首先你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而後還要掌握不同手法在詩詞表達中的作用,如此才能更好的解決這一題型。下面主要從詩詞鑑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和抒情手法中來給大家說說他們各自的表達效果。
  • 修辭手法——頂針
    頂針修辭是修辭手法的一種,即某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組成,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詞)與下一句開頭的一個字(詞)相同,這種修辭方法叫做頂針。例:我們要做到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頂針」又叫「頂真」。古人作詩,歷來總是忌諱詩中出現重複字,而有一類古詩中的奇詩——頂針詩,卻在反覆的重吟中,更加深刻地表達詩人的點滴情懷、悠悠寸心。
  • 24種詩詞修辭手法,有解釋,有示例
    袁枚在《隨園詩話》中寫道:「一切詩文,總需字立紙上,不可字臥紙上」。詩是語言的藝術,為了使詩歌語言更生動、形象,詩人經常借用一些修辭手法來處理。 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詩詞語言具有了這種立體感,使各種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從而表現出絢麗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感染力。
  • 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修飾、加工、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是語言在長期運用過程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和表達功能的修辭格式。它是一種語言技巧,是服務於思想內容的。      修辭方法共有四十多種,但我們常見的有屬於材料方面的:比喻、借代、引用、摹狀等。屬於意境方面的:擬人、反問、設問、誇張、象徵等。屬於詞語方面的:回文、歇後、析字等。
  • 24種詩詞修辭手法,有解釋,有示例(學會了這些,你也會寫詩詞)
    詩是語言的藝術,為了使詩歌語言更生動、形象,詩人經常借用一些修辭手法來處理。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詩詞語言具有了這種立體感,使各種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從而表現出絢麗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感染力。詩人們張開想像的翅膀,在詩詞中運用高超的修辭手法,讓詩詞更生動,學會了這些修辭手法,你也會寫詩詞了!
  • 修辭手法的作用及表達效果 修辭手法的作用及表達效果是什麼
    靈活運用修辭手法可以豐富我們的文章,讓我們的文章看起來更加生動有趣。還不了解修辭手法有哪些作用和表達效果的朋友,一起來看看這篇這篇文章吧!  修辭手法有哪些  修辭手法一共有63大類,79小類。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等。
  • 高中知識點:常見的手法區別: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閱讀教學中,許多同學分不清「表達方式」 「修辭手法」 與「表現手法」這三個概念,經常張冠李戴,將其混為一談,進而影響自己正確地答題
  • 談談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1.要理解幾種常用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常用修辭手法主要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八種,對於每一種修辭手法,要準確理解它們的表達作用(課本上都有介紹),做到靈活運用。前三種主要是在寫各類句子(或語段)、分析句子的表達效果(或作用)中落實;對偶則主要在擬寫對聯中落實。當然另外四種也不應該忽視,應在平時多加訓練。2.要在寫作中去靈活應用。一篇作文是否有文採,主要是語言是否生動,是否有感染力,而修辭手法在裡面起著關鍵的作用。
  • 修辭手法的解釋及運用
    例1: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廣告語:中國平安,平安中國。這個廣告是以情感人的好廣告。這句廣告語既使用了回文的修辭手法,又運用了雙關。「平安」二字也是一語雙關,此廣告表面上是在宣傳公司的名字「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句中兩次重複「平安」二字,使「平安保險公司」的公司名稱最大程度地展現在了人們的眼前;另一層意思是對中國的美好祝願,並且還巧用了回文的修辭手法來祝福祖國平平安安、日益富強。
  • 2018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題型的答題指導》,僅供參考!   一、方法點津   散文在表情達意時常要藉助一些修辭手法來取得理想的表達效果。例如,比喻、擬人能生動形象的表情達意;對比能使詞句所要表達的內涵更加鮮明、突出;排比能增強語言的感染力,深化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或使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加強烈;反覆能突出意思,強調情感等等,不同的手法,都有著特定的表達效果。我們在解答「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或作用)」這類題型時,除了要答出詞句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以外,還要答出能體現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的關鍵詞(或短語)。
  • 雙關、借代,誇張:24種詩詞修辭手法,有解釋,有示例
    詩是語言的藝術,為了使詩歌語言更生動、形象,詩人經常借用一些修辭手法來處理。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詩詞語言具有了這種立體感,使各種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從而表現出絢麗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感染力。詩人們張開想像的翅膀,在詩詞中運用高超的修辭手法,讓詩詞更生動,學會了這些修辭手法,你也會寫詩詞了!
  • 關於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
    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是語文學習中經常遇到的幾個概念,學生經常辨析不清。我也往往被這些概念的相似相近而又常見常用弄得稀裡糊塗,即使當面給學生解釋了,過後細究起來自己也覺得它們之間區別太小,不易辨識。
  • 必看:語文修辭手法
    修辭語言的表現力往往需要藉助修辭手法的準確使用來體現。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借代和引用等。4.排比排比是將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密切相關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達到加強語勢的效果的修辭手法。
  • 中考語文 現代文閱讀理解第七講:如何區分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
    如果在閱讀理解中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是否會答呢?這是否屬於難題呢?「文章第3段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在今天的第六講中,我們就來說說什麼是表達方式?什麼是表現手法?什麼又是寫作手法呢?什麼又是修辭手法呢?一、區分——寫作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這是我們要做題首先要區分的內容。
  • 修辭手法知識精講+練習題,值得收藏
    知識精講一、要點梳理修辭手法指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初中常考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問、設問、引用、對比、反語、反覆、借代。答:作者運用擬人、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指出修辭)。從形、聲、色等角度描寫了秋光裡的黃金樹在告別儀式上端莊的表情、高雅的姿勢、輝煌燦爛的景象(寫出內容),表達了作者對秋光裡的「黃金樹」由衷的讚美(表達的感情),為文意的轉折做鋪墊(從形式上看作用)。考點:修辭手法判斷及分析表達效果。
  • 名師講語文修辭:比喻、擬人、排比和誇張手法很詳細.
    小學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頂真、互文、比擬等。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間相似的地方,借一個事物說明另一個事物的方法。
  • 2021高考古詩鑑賞之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終極總結
    23.疊詞  疊詞是指為了表達的需要,把同一詞接二連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辭手法。典型的如李清照的《聲聲慢》開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十四個字,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悽苦、複雜而深切的心理狀態,為全詩定下了一個孤獨的感情基調。
  • 修辭手法解析:對偶
    對偶對偶:用兩個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對稱的詞組或句子來表達相反、相似或相關意思的一種修辭方式叫對偶。對偶俗稱對子,在詩詞曲賦等韻文中稱為對仗。對偶獨具藝術特色,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傳誦,為人們喜聞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