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手法,能加增我們文章、溝通的魅力。比喻最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可讓我們的表達更加生動。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用這樣的比喻,美女像鮮花一樣,小朋友像花骨朵一樣。於是,類似的比喻紛至沓來,面對這種低劣的重複,黑格爾說:「第一個把美女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重複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個重複這一比喻的是蠢材。」
富於創意的廣告界吹來了比喻的新風,網易新聞說「每個人都是一條河流,每條河都有自己的方向。」中華汽車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車是爸爸的肩膀。」
比喻用到這個層次,是不是就超凡脫俗了呢?非也,真正的大神是唐詩宋詞高手們,我們到詩詞大會現場感受一下。
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二場比賽,選手李晶面對一道題,就是要在一堆打亂的字中拼出一句宋詞,他很快選出了正確答案「水是眼波橫」。
這句詞出自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全詞抄錄如下: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 ·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小編曾在《句子迷|史上最有趣的一首送別詞,比喻匪夷所思,讓人拍案叫絕》一文中詳細講解了這首詞。這次,蒙曼老師講解,舌綻蓮花,驚豔四座。
蒙曼:非常好的比喻,李晶站在這裡,我們說「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這都是拿人的眉眼和外在的事物比,我們一般的比喻都是這個樣子的。但是,王觀倒過來比,「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他要送他的朋友到家鄉,到浙東去,浙東的水就像美人的眼波一樣,浙東的山就像那個眉尖一樣。「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這個人就到那個眉眼盈盈處,就感覺在說,這個人就要到美人的懷抱中去。這種離別就不像我們講的那種愁腸滿懷,特別俏皮,這首詞是非常俏麗的一闕詞,又俏麗又有情意。
蒙曼老師的講解亦是「俏皮」,直接用眼前之人,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修辭課。什麼是比喻運用的初級階段?「拿人的眉眼和外在的事物比」,如「面如冠玉、目如朗星」。既誇獎了李晶的帥,又迎合了修辭的主題。然後,蒙曼老師逐句講解王觀詞中比喻的絕妙之處:倒用比喻的手法創新、送別情緒的推陳出新。
送別詩,經典有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無不是「悽悽慘慘戚戚」。王觀這首詞獨闢蹊徑,一掃惜別的愁雲慘霧,尤其是 「眉眼盈盈處」這句,蒙曼導師解讀為「這個人要到美人的懷抱中」,原來今天的別離是明天重逢的開始,離情別緒瞬變熱切期盼,讓人不禁莞爾。
金庸武俠中有一個經典招式叫「乾坤大挪移」,小說家們是此中高手,將地球上平淡無奇的愛情故事,「挪移」到外太空,就成了炙手可熱的《太空旅客》。
王觀在詞中用了這招,將比喻的本體和喻體進行「挪移」,成就了經典的「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更為可貴的是,詞人一句「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動靜結合,情景交融,修辭運用不作痕跡,讓人回味無窮,妙哉!
對比詞人的修辭運用,你的表達在哪個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