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簡單!這些隱藏在桂林居民樓裡的精緻咖啡館

2020-12-14 桂林生活網


莊春偉正在自己的咖啡店裡製作咖啡


隱藏在居民樓裡的精緻咖啡館

如今,咖啡受到了越來越多人喜愛


咖啡文化在中國興起,小眾咖啡館「四處開花」

咖啡與茶、可可被稱為世界三大飲料,其中咖啡已有數百年的飲用歷史。目前,咖啡作為僅次於茶的第二大飲料,在亞、非、拉的50多個國家種植,全球有約三分之一的人飲用。據統計,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幅達15%,遠高於全世界2%的增幅。2025年,預計中國咖啡消費市場將達到1萬億元的規模。

據報導,目前中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的咖啡小於5杯,但是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每年人均咖啡消費是20杯。同時,北美和歐洲國家年人均咖啡消費大約是400杯,日本年人均消費咖啡大約是360杯。相比之下,即使是中國的一線城市與其他國家的人均消費量相比,也只是個位數,所以中國的咖啡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之前中國市場90% 以上的咖啡是速溶咖啡,因為其價格便宜又方便,而現在咖啡承載了人們更多的社交需求,現磨咖啡和咖啡店消費佔比越來越大。

調查數據也顯示,25-39歲消費人群去連鎖咖啡專賣店消費的積極性遠高於其他年齡段。精品咖啡代表一種新潮的生活方式,且有了越來越多的擁躉。而年輕消費者更看重時間和身體健康,他們的社會交際和商業交往更偏向於在咖啡香氣中完成,可以不用費時費力去觥籌交錯。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近年來,桂林的咖啡店,尤其是連鎖大眾品牌的小眾咖啡店得到了較快發展。記者通過在天眼查輸入「桂林咖啡館」得知,近5年來,桂林市註冊成立咖啡品類,包括存續及註銷在內的企業有121家,其中2020年註冊成立的有19家。而成立有10—15年歷史的企業僅有30家,如今大多已註銷。

「90後」市民小唐喝咖啡已有三四年時間,年輕的他平時熱衷於探店,一年下來,包括本地和外地的咖啡館在內,他已去了四五十家,而他最近剛從廣州探店回來。小唐向記者介紹,他是從喝茶轉為喝咖啡,更偏好單品咖啡的口感。他認為,喝茶的人是相對來說更穩定的交際圈,咖啡則代表了更外向的交際。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可能就是15分鐘,喝一壺茶的時間則需要一個小時,更花時間。

小眾咖啡館也成為了一些旅行者感受桂林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徑。不久前,新疆妹子小張來到桂林旅遊。作為咖啡發燒友的她在離開桂林之際,在大眾點評上找到了一家小眾咖啡館,她在店裡品嘗了四杯不一樣的咖啡後,直接從咖啡店打車到機場結束了此次桂林之行。咖啡館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說,「桂林之旅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桂林市場仍處萌芽階段,經營者仍需不斷學習進步

曾是老師的莊春偉在2001年就開始喜歡上咖啡,2006年入行開辦咖啡館,是桂林咖啡行業的「元老級」人物。早在2007年,他就出品了桂林最早的手衝咖啡。2010年之後,他成為了國內多項咖啡比賽的評委和評審長。在行業有一定的知名度後,很多人慕名前來向他學習咖啡製作。近年來,他還引進了如世界咖啡師大賽(W BC)、世界咖啡衝煮大賽(W BrC)等多項咖啡業頂尖賽事在桂林舉辦分賽場。

據了解,手衝咖啡是滴濾式咖啡中的一種,是讓熱水接觸咖啡粉,通過水的重力將咖啡中的芳香物質和可溶性物質滴濾出來。手衝咖啡能夠更大程度保留咖啡的原始芳香和風味,且儀式感較強,可玩性很高,因此一直被從業者和咖啡愛好者所推崇。

莊春偉介紹,15年前,中國有幾個著名的網絡咖啡交流平臺,如豆瓣的咖啡小組,咖啡沙龍,貝貝咖啡網,國內最早研究咖啡的一批人就是在這些平臺上交流互動的。彼時,桂林的咖啡館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情況,一種是曲高和寡的咖啡店,價格高昂,一杯咖啡賣到了48-58元;另外一種就是捷加咖啡,15元無限續杯。此外還有如上島咖啡這種大而全,不僅有咖啡,還有甜品、中餐售賣的咖啡館。

「那個年代大家對咖啡都不那麼了解,對咖啡的印象僅僅是一種苦澀、用來提神和裝格調的飲品,上來一杯咖啡就是加糖加奶。」2003年,作家痞子蔡的一篇名為《愛爾蘭咖啡》的小說掀起了小眾咖啡館發展的小高潮。小說講述了男主人公與一個具有愛爾蘭血統的會調製純正愛爾蘭咖啡的女孩相識相戀的過程。當時桂林一杯愛爾蘭咖啡的售價在58元。

莊春偉說,「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就是把咖啡做成日常,咖啡與格調、生活情趣都沒有關係,它就是一種飲料。要做到日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價格,既然桂林市民能經常喝得起二三十元的奶茶,理論上講也經常喝得起咖啡。」他同時也談到,歐美等發達國家之所以能成為咖啡消費大國,就是因為他們的咖啡價格低。

莊春偉在06年開店時就有一個想法,不管外界的做法如何,用更低的價格為大眾提供好的咖啡。在他的店裡,一杯愛爾蘭咖啡僅30元,手衝咖啡僅20元。如今他也一直堅持著這樣的做法,希望把咖啡做成市民消費的日常。

為何近年來小眾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莊春偉認為,從大環境看,這些年大家對咖啡接受度在提高,從業者也對咖啡推廣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立足於社區和周邊,讓咖啡進入到生活當中去。

莊春偉談到,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增多,現在的資訊遠比10年前發達。也給桂林小眾咖啡館經營者帶來了挑戰,十多年前可以利用與客戶的信息差獲得暴利的情況將不復存在。「今天不一樣了,客人可能剛開始不懂咖啡,但他們只要在網上一搜,很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超出店主掌握的資訊。桂林又是個旅遊城市,很多自由行的遊客可能會通過網絡搜索優先選擇小眾咖啡店。這些顧客很可能是咖啡迷,你的咖啡水平不行,就會被人看扁,顧客在網絡平臺一評論,馬上就會露餡。」因此他認為,咖啡製作的學習過程是漫長的,桂林的經營者們要不斷學習和進步,不斷反思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儲備能不能跟得上客人欣賞水平的提高。

莊春偉介紹,目前桂林的精品咖啡館仍處在萌芽階段,相比前些年,桂林的咖啡氛圍好了很多,但仍有努力的空間,經營者們還是要做出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堅守和初心。同時,每個咖啡店都有責任去推廣咖啡文化,雖然現在獲得信息的渠道多,但都是碎片化的。店主在與客人聊天時有必要糾正客人對咖啡片面甚至是有問題的理解。

桂林某咖啡店經營者Susan也印證了這樣的說法,「從業人員變多,從愛好者變成了經營者,這是一個轉變。目前桂林的咖啡市場還處於初級階段,咖啡的消費群體需要我們從業者去培養,我們正在做的是布道者工作,跟客戶交流,帶來親近與共鳴,都是我們在做的事情。」Susan說,「放眼全國,桂林的咖啡價格偏低,就是從業人員在降低價格,希望把咖啡推廣出去,獲得大家的認可,讓整個行業發展得更好。」

Susan同時也認為,消費者從網際網路上了解到的咖啡信息不夠具象,不容易理解,更需要在線下與咖啡師溝通。想要對咖啡有更好的品鑑能力,還是要和咖啡師一對一的交流,這是不可或缺的過程。

在採訪中,桂林小眾咖啡館經營者會拿桂林與南寧的咖啡市場做比較。據了解,有十幾年的時間,桂林的咖啡市場是領先南寧的 。 但 近 年來,隨著南寧經濟的發展,外來人口增多,當地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提高,且行業的年輕人心態較好等多種因素影響,南寧的咖啡市場環境已經開始優於桂林。桂林從業者普遍認為,桂林市場是向好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多走出去看看,不斷提升對自我的要求。

求同存異,社區化經營是未來之路

記者觀察到,與連鎖大品牌多紮根城市的黃金商圈不同的是,小眾咖啡館多「蝸居」在商圈周邊或是居民區內,且面積較小,通常不超過10個卡位,低調內斂的它們卻有自己獨特的生存之道。在採訪中,經營者都說,每個小眾咖啡館都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刻意為自己的店鋪做營銷,並認為今後小眾咖啡館的道路就是社區化經營。

2015年,莊春偉把自己的咖啡店開在了三裡店一小區的臨街商鋪。經過5年的耕耘,他的咖啡店引領了該片區的咖啡消費潮流,真正做到了把咖啡融入日常的生活。他回憶說,5年前,早上8點半開門還沒有什麼人來,當時大家還沒有養成早上消費咖啡的習慣。他向周邊居民推廣了咖啡的最佳飲用時間是早餐後的觀念,並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可。如今,從早8點半開門到傍晚6點打烊,莊春偉的店裡總會有很多客人,大家會像朋友一樣互動。天氣好時,小區80多歲的老人坐在店門口,悠閒地品嘗一杯不加奶、糖的咖啡。最讓他有成就感的是,連周邊的快遞小哥都在他的影響下時不時來購買咖啡。據介紹,他的老客戶能達到年消費200杯咖啡。

在今年桂林疫情最嚴重的2、3月,市民的日常生活被打亂,平時經常消費的米粉店也因此關門,餐飲店不能堂食。但莊春偉的咖啡店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在不能堂食的情況下顧客會選擇打包帶走,一天能賣出100多杯咖啡。有客人在微信上對莊春偉說,在那段時間,咖啡店就是自己的心靈寄託。

今後,他將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做好產品上。莊春偉認為,「咖啡是一種成癮性的飲料,如果咖啡做得很好喝,讓顧客認可你,對你的咖啡上癮,就能夠讓客戶穩住。」

去年10月,Susan把自己的咖啡店開在了鬧中取靜的中華路上,店外不到百米的距離就是王城城牆。「王城是個有歷史底蘊的地方,環境會影響人的心態,在這裡可以做自己內心想做的東西,可以讓你慢慢地、更細緻地做好咖啡。」她說。

Susan說,自己不太喜歡在商圈經營咖啡,其實做咖啡的贏利能力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巨大,小眾咖啡館沒有星巴克這樣很強的品牌號召力,自己能做的就是立足桂林,放眼全國,時刻關注整個行業的發展動向,不斷讓自己保持好的狀態,提供更好品質的精品咖啡給消費者,讓大家喝得起好東西。

她的咖啡店自今年5月恢復營業以來,逐漸走上正軌。對於咖啡店恢復較快的原因,她認為,即使疫情帶來了衝擊,人的消費、精神需求是不會改變的,會想著出門吃飯,和朋友聚會。「大家憋了這麼長的時間,咖啡館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心靈慰藉的場所。」

在Susan的咖啡店裡,互不相識的消費者聚在一起,開心地聊著咖啡的口味和各自對咖啡的見解。在她看來,消費者更喜歡這樣有溫度,有交流的場所,「很多人的情緒需要一個可以放下來的地方,咖啡店正是這樣一個承載了溝通交流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夢想有家咖啡店的原因。」

Susan說,「喜歡咖啡、把咖啡當成日常需求的消費者是最想經營的消費群體。深耕本地,挖掘本地潛能就是我們的目標。」

憑著信心以及對咖啡市場的理解,3個月前,「咖二代」小王在距離伏波山不遠的灕江邊上開了自己的第二家咖啡店,「95後」的他喜歡江邊的氛圍,這裡離市中心不太遠,也更安靜。

小王介紹,疫情期間不能出遠門,消費者把錢花在跟朋友社交,咖啡館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年自家陽朔店的生意要比往年更好。「桂林的消費群體在增長,整個中國的大環境也是這樣——— 有增無減。咖啡是依賴性的產品,市場是越來越廣闊的。我們做的都是長久經營,不是兩三年就不做了。」小王說。

拉花產品是小王家的主打,客人以本地的熟面孔為主,他也和一些客人變成了朋友。咖啡店就像社區的感覺,而在連鎖店,工作人員和客人之間會有距離。「堅持自己的東西,滿足那些認可自己產品的消費者需求,就能生存下去。」自己的個性是區分大眾咖啡館的地方,「小眾咖啡店都有各自擅長的地方,小眾咖啡店喝的就是店主對咖啡的理解,帶有店主的個性。」

相關焦點

  • 從澳洲回國後,我在桂林開了一家咖啡館
    所以這個館可以說是一個「智慧崇拜」的咖啡館。不管簡單的生活道理,還是高深的宗教哲學,甚至是朗朗上口的心靈雞湯,管它有不有營養毒不毒。 智域咖啡館的英文翻譯是CAF WICE,我是在高中時被叫了個大智的外號(智是智障的智,不是大智若愚的智),一直沿用至今,英文名又是Ice。
  • 綿陽這家只有20㎡的烘焙館,隱蔽在老居民樓裡!
    綿陽有①家超隱蔽的烘焙咖啡館竟然把店開在老居民樓裡沒人帶路壓根找不到!做法都是老闆專程到法國和日本學習而來悄悄告訴你吃甜品還會被「表白」哦~主打現磨咖啡,奶咖、美式款款醇香四溢手衝咖啡平價到全綿陽找不出第
  • 【上頭條】藏在居民樓裡的私房菜,沒熟人帶路你根本不知道怎麼找...
    在這個靠營銷不靠味道每個餐廳都夢想成為網紅的年代找到一家真情實感專注味道的店鋪實在難得初識這家店鋪時,朋友給我發定位,我實在不敢相信他說,在這裡面隱藏著一家精緻的中餐館,在小紅書、微博一搜也沒有任何資料。
  • 汕頭這家「牛肉火鍋」,藏在居民樓裡,有10個切肉師傅,也忙不開
    汕頭這家「牛肉火鍋」,藏在居民樓裡,有10個切肉師傅,也忙不開不知道你們平時吃火鍋的時候,會點什麼樣的鍋底,相信很多重慶人吃火鍋應該都是點紅油鍋底的,其他地方的人,點的最多的應該就是鴛鴦鍋底了,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比較愛吃辣的人,但是沒想到最近一次吃火鍋的時候
  • 合肥小區「私房菜」應關閉 居民樓裡做外賣也不行
    商住樓裡哪些餐飲要關,哪些可以留下?……本報開通餐飲油煙整治熱線後,很多讀者、網友舉報油煙汙染現象,同時也提出了不少問題。對此,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採訪了合肥市環保局、合肥市城管局有關負責人,對熱點問題予以回應。
  • 大連:樓裡突然鬧跳蚤 多位居民挨咬
    近日,家住大連市沙河口區天涯街10號樓2單元的居民反映了一件煩心事:7月中旬前後,居民樓裡鬧跳蚤,部分居民被咬傷,紅腫一片,癢痛難耐。「不知什麼原因,跳蚤成災,整個單元每戶人家都被咬傷,主要是還有未滿周歲的孩子都被咬了!」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天涯街10號樓2單元探訪。  「你看我腿上咬的。」
  • 手機丟了,他跟著定位跑 居民樓裡成功找回
    但畢竟一個小區的樓棟很多,居民也不少,在猶豫了許久後,直到當天晚上9點過,蘭先生才撥打110求助。民警入戶找到了手機覃家崗派出所的民警接警後趕到該小區,和蘭先生反覆測試後,終於把GPS信號確定在其中一棟居民樓裡。這棟居民樓一共9層,18戶人家,此時快晚上10點了,不少居民已經休息了,挨家挨戶尋找手機不現實。
  • 去桂林不知道去哪兒吃東西,來這些地方吧,想吃什麼吃什麼
    這家精緻的日式餐廳位於靠近市中心的維也納酒店,供應灕江的新鮮魚類,供應精緻的生魚片拼盤。這個小咖啡館提供精美的咖啡,讓您集中精力和大量的西式美食小吃,以滿足您的工作飢餓感。桂林最好的米線餐廳無名MiFen無名米粉地址:康湛路56號每人價格:13元人民幣關於這家餐廳有什麼可說的,除了你不應該關注這個名字
  • 居民樓裡培訓班猶抱琵琶半遮面 羞羞答答為哪般
    浙江在線03月18日訊 「居民樓裡辦起英語培訓班,每天有幾十個學生進進出出,給小區居民帶來了困擾。」近日,溫州市民陳先生打進本報88908890熱線電話,投訴大南門慶豐公寓C幢11樓的英語培訓班。  在繁華的市區人民路後面,記者找到了陳先生所說的慶豐公寓C幢,一出11樓電梯就看到一張「聖保羅國際英語」的招牌。
  • 在寬窄巷子旁發現的幾家小眾咖啡館,是絕佳「加溫劑」!
    其實寬窄巷子那片區,開著不少的小眾咖啡店,隱藏在老居民樓裡的它們,個個都被打造得很溫馨且獨特。為了讓這漫漫長冬更加暖和,團長專門選出了10家值得收藏的小店做分享,為大家的冬天多增一份暖意。play and 不類咖啡不知從何起,文藝清新的小店都愛開在老街上,這家後生「晚輩」的私家咖啡館便藏在陳舊的居民樓裡,發光發亮。
  • 桂林奇峰小築卡車日夜窗邊過 居民與開發商僵持
    居民與開發商僵持 ——桂林奇峰小築卡車日夜窗邊過 居民與開發商僵持   國內  | 來源:桂林晚報  作者:吳林峰  時間:2005-11-14   8日晚,桂林晚報熱線接到市民報料,反映在奇峰小築側門有幾輛工地的卡車,被小區內的數十名居民堵在門口不讓進,目前雙方僵持不下
  • 500年歷史藏在一片居民樓裡
    龍頭寺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重慶人來說並不陌生不論是長途汽車站還是火車站都以它命名但是很多重慶本地人都不知道龍頭寺寺廟竟然是明代建成的,至今已近500年歷史帶著種種好奇,探爺踏上了尋找「龍頭寺」寺廟之旅居民樓裡藏著的「龍頭寺」乘坐軌道交通六號線在黃泥磅出站以後順著導航很快就發現了路邊的指示牌沿著標識,走過兩個下坡
  • 汕頭有家藏在居民樓裡的火鍋店,僱10個師傅切牛肉,忙不過來
    在汕頭有個奇怪的現象,那裡根本不養牛,附近也沒有養牛的地方,但那裡的牛肉火鍋卻特別好吃。粵菜在八大菜系中是很有名的,廣東人是特別擅長吃,喜歡吃,自然烹飪技術就高超,同樣的食材到了廣東人手裡,能做出不一樣的味道。四川的火鍋全國有名,但是汕頭的牛肉火鍋卻能跟四川火鍋相媲美,四川火鍋太辣,而汕頭的牛肉火鍋更能夠讓人嘗到食物的美味,而不單單是因為辣吸引人。
  • 玩轉上海:5家頂級網紅咖啡館,隱藏著魔都全部的情調
    Miss張,是一位精緻的文藝女青年,對她的學識和修養簡直可以用欽佩來形容,所以在南京路附近的咖啡店我們聊了一天,以至於進行了一次最特別的上海之旅,沒有去附近任何的景點!對了,我們還在電影院看了一場《極盜車神》!但是,這次上海之行,讓我對上海的第一印象除了高樓林立,就是魔幻,Miss張說魔都的魅力應該在弄堂的街頭巷尾,也在街邊形色各異的咖啡店中!
  • 藏在居民樓裡的燴菜麵館,麵條勁道鮮香味美,吃完還想來一碗
    保證不重樣,這幾天給大家介紹的麵食也很多了。比如打滷面、莜麵、饅頭、花饃、刀削麵等,都是我們這邊的特別麵食。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在社會上有很多深藏不露的人。各行各業都有牛人,在餐飲行業很多人覺得街邊小店肯定沒有飯店的菜好吃。要是這麼想你就錯了,你會錯過多少美食。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以家常飯為主,尤其是中年人每天覺得吃碗麵就很美,去了飯店點幾個菜就幾百塊錢。
  • 荷蘭是最開放的國家,「紅燈區」成為景點,竟開在居民樓裡
    讓人好奇的是這個城市的「紅燈區」大多開在居民樓裡,這一點讓人很是不能接受,這對正常人的生活不會有很大影響嗎?不過話又說回來,似乎只有我們作為外來者這麼認為,而本地人似乎並不太在意,不然住宅樓裡也不會有這麼多人,你說呢?現在的荷蘭,這樣的地方就像超市,已經成為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習慣了。所以對當地人來說沒有「驚喜」,沒有新鮮感,但是對於外國遊客來說就不一樣了。
  • 桂林一家隱藏在角落裡的甜品店,開了20多年,很多人從小吃到大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人盡皆知的一件事情,不過除了美景之外,桂林的小吃也是很出名的。桂林的大街小巷裡總有各式各樣的小吃甜品店,這些小店不見得有多高檔,平平常常的,如灕江的水一般自然,但卻深得人們的喜愛。樂群路向來是個美食聚集地,這家隱藏在樂群路樂泰小區裡面的徐阿姨甜品店就是一家開了二十多年的老字號了。位置很好找,進了小區往左走,在一棟居民樓下看見很多人坐在門口小矮桌上吃東西的那家就是了,根本都不用看招牌,人多就是他們家的標誌。小區臨街房改成的商鋪,裡面搬空了完全是門面的樣子了,屋外幾張桌椅可以戶外就餐,屋內一間屋子用來排隊和堂食,一間為點餐製作區。
  • 男子居民樓裡養殖蜈蚣 數十條「越獄」咬傷嬰兒
    前晚,社區工作人員和派出所民警排查發現,一男子在該樓養殖蜈蚣,數十條不聽話的蜈蚣「越獄」,不但驚擾了整棟樓的業主,而且還咬傷了一名嬰兒。  嬰兒半夜遭蜈蚣咬傷  昨日,記者來到巴南土橋新街15號,這是一棟老式居民樓,共有11層,2個單元,共住著近百戶居民,養殖蜈蚣的是二單元9-1房,裡面主人連同蜈蚣一早即搬離,鐵門緊鎖。
  • 黃石吃喝玩樂之熊貓咖啡館
    前段時間剛去探店了黃石首家熊貓主題的錦欣婦產醫院,結果沒隔幾天,竟然又傳出他們造了個「熊貓主題」的咖啡館?而且還開在醫院裡?這麼勁爆的消息,身為自媒體人當然要第一時間衝過去瞧瞧!從醫院大門左拐,便能看到豎著「熊貓咖啡館」的立牌。
  • 廣西桂林一小區居民放大悲咒對抗廣場舞,網友熱議:要不了幾天,大媽...
    虎撲10月2日訊 近日,廣西桂林一小區樓下,大媽們跳廣場舞時,竟有居民放《lost rivers》和《大悲咒》對抗。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廣西桂林一#小區居民放大悲咒對抗廣場舞# 網友:以毒攻毒】近日,廣西桂林一小區樓下,大媽們跳廣場舞時,竟有居民放《lost rivers》和《大悲咒》對抗。從視頻中看到,神曲一出,廣場舞瞬間停止。網友也紛紛留言吐槽稱是以毒攻毒。在此,漩渦視頻希望大家能和平相處,互不打擾,互不幹涉。